国外乡村旅游发端于19世纪中期贵族庄园的各种社交活动,乡村旅游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种旅游模式,对中国经济、社会与文化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近年来我国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乡村旅游成为中国旅游发展中最有前途的朝阳产业。基于文献计量法对2002~2022年主题为“乡村旅游价值”的53篇外文文献和113篇中文文献进行梳理、归纳与凝练出乡村旅游价值的研究热点,提出了乡村旅游价值的研究展望,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具有科学依据的重要参考。 Foreign rural tourism originated from various social activities in aristocratic estates in the mid-19th century. Rural tourism is a kind of tourism mode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has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 In recent years, China has put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which is an important starting point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ree rural areas”. Rural tourism has become the most promising sunrise industry in China’s tourism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measurement method, 53 foreign literature and 113 Chinese literature with the theme of “rural tourism value” from 2002 to 2022 were sorted out, summarized and condensed to find the research hotspots of rural tourism value, and the research prospect of rural tourism value was proposed, which provided an important reference with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subsequent research.
国外乡村旅游发端于19世纪中期贵族庄园的各种社交活动,乡村旅游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种旅游模式,对中国经济、社会与文化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近年来我国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乡村旅游成为中国旅游发展中最有前途的朝阳产业。基于文献计量法对2002~2022年主题为“乡村旅游价值”的53篇外文文献和113篇中文文献进行梳理、归纳与凝练出乡村旅游价值的研究热点,提出了乡村旅游价值的研究展望,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具有科学依据的重要参考。
乡村旅游价值,乡村旅游,农民,旅游者
Lijiang Dong*, Qihui Du*, Jinping Lin#
College of Earth Sciences,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Received: Jul. 13th, 2023; accepted: Aug. 14th, 2023; published: Aug. 25th, 2023
Foreign rural tourism originated from various social activities in aristocratic estates in the mid-19th century. Rural tourism is a kind of tourism mode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has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 In recent years, China has put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which is an important starting point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ree rural areas”. Rural tourism has become the most promising sunrise industry in China’s tourism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measurement method, 53 foreign literature and 113 Chinese literature with the theme of “rural tourism value” from 2002 to 2022 were sorted out, summarized and condensed to find the research hotspots of rural tourism value, and the research prospect of rural tourism value was proposed, which provided an important reference with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subsequent research.
Keywords:Rural Tourism Value, Rural Tourism, Farmer, Tourist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beplay安卓登录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乡村旅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的欧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城市问题,激发了以贵族为首的城市居民对“田园生活”的渴望,形成了早期乡村旅游活动的雏形。20世纪50年代后,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因其在国际旅游市场中显示出的巨大潜力和乡村重建中的社会、文化、经济作用,不仅成为了世界旅游组织(WTO)关注的焦点,并且成为了国外旅游研究的热点 [
随着消费升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旅游正在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在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旅游者多元的消费需求不断涌现,而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乡村旅游能充分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有益于他们的身心健康,促进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是追求现代生态文明建设、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新境界。如何发掘乡村旅游的价值,实现共创共赢,成为了当前乡村旅游研究的重要课题。提升乡村旅游价值是一个复杂、循环的过程,需要探索乡村旅游在旅游活动前、旅游活动中、旅游活动后三个阶段所突显的各种价值。
事实上,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首先乡村旅游的发展在不同程度上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即经济价值。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还拥有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及感知价值等重要价值。国外关于乡村旅游价值的研究始于2006年,源于Mansfeld,Yoel和Jonas,Aliza关于乡村旅游对色列北部边缘基布兹价值问题的探讨 [
本文基于文献计量研究方法,系统梳理、归纳与凝练国内外2002~2022年有关乡村旅游价值的文献,揭示国内外乡村旅游价值的研究意义,展望未来的乡村旅游价值,期盼能拓展研究视野与思路,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本研究基于文献研究法,搜集国内外有关乡村旅游价值研究的文献;运用VOSviewer软件可视化文献数据,绘制文献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并进行分析,提炼出国内外乡村旅游价值的研究热点,梳理国内外乡村旅游价值的研究进展。
中文文献以中国知网(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源,采用高级检索类型,以“乡村旅游价值”为检索词,截止2022年底共检索到602篇文献,剔除与乡村旅游价值内容不相关的文献,最后筛选出115篇国内相关文献。
外文文献借助科学引文索引(Web of Science)数据库平台,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文献检索数据库,语种限定为“英语”,文献类型为“Article”,检索时间截止到2022年底,以“Rural tourism value”为主题进行检索,获得文献1374篇,通过阅读筛选,剔除不相关的文献,最终筛选出内容与乡村旅游价值相关的文献53篇。
年度载文量能基本客观反映国内外学者对乡村旅游价值研究的成果概况。对115篇中文文献及53篇外文文献的发表年份进行梳理,可以得出国内外对乡村旅游价值研究的年度载文量差异与变化趋势(图1)。
图1. 国内外乡村旅游价值研究年度载文量
国内外关于乡村旅游价值的研究整体都呈波动上升趋势,国外学者Mansfeld,Yoel和Jonas,Aliza于2006年将乡村旅游价值纳入研究视野 [
国内关于乡村旅游价值的研究开展较晚,2002年齐晓波和罗兹柏在《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学术研讨会》上提出乡村旅游正是以乡土文化为核心,其特定的休闲功能正是乡村旅游的核心价值之所在,首次关注了乡村旅游的价值问题 [
就文献来源期刊来看,外文文献主要集中在《Sustainability》(5篇)、《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3篇)、《Worldwide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Themes》(3篇)等旅游类期刊上。国内刊文量最多的期刊为《农业经济》(4篇)和《旅游纵览》(4篇)。其次是《当代旅游》3篇和《湖北农业科学》3篇,普通期刊占绝大数,学科分布以旅游和农业经济类为主,其次是文化和体育。国内关于乡村旅游价值研究虽说发文数量成上升趋势,但其发文数量还是较少,且其发布的期刊多为普通期刊,可见,其研究还不够深入,存在单一以及缺少创新性的现象,仍未成为学者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是文章核心内容的体现,论文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可较好反映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与热点 [
序号 | 外文高频词 | 词频 | 中文高频词 | 词频 | |
---|---|---|---|---|---|
1 | rural tourism | 23 | 乡村旅游 | 77 | |
2 | areas | 6 | 乡村振兴 | 16 | |
3 | impacts | 5 | 价值共创 | 11 | |
4 | loyalty | 5 | 游客感知价值 | 8 | |
5 | perceived value | 5 | 价值 | 7 | |
6 | perceptions | 5 | 感知价值 | 6 | |
7 | satisfaction | 5 | 游客满意度 | 6 | |
8 | service quality | 5 | 价值分析 | 5 | |
9 | tourism development | 5 | 价值链 | 5 | |
10 | agritourism | 4 | 乡村体育旅游 | 4 | |
11 | behavioral intentions | 4 | 乡村生态旅游 | 4 | |
12 | china | 4 | 产业融合 | 4 | |
13 | community | 4 | 价值体系 | 4 | |
14 | impact | 4 | 体验价值 | 4 | |
15 | motivation | 4 | 城乡统筹 | 4 | |
16 | agriculture | 3 | 旅游价值 | 4 | |
17 | conservation | 3 | 旅游开发 | 4 | |
18 | consumption | 3 | 产业升级 | 3 | |
19 | destination image | 3 | 价值再造 | 3 | |
20 | ecotourism | 3 | 农村 | 3 | |
21 | landscape | 3 | 发展路径 | 3 | |
22 | management | 3 | 对策 | 3 | |
23 | model | 3 | 开发模式 | 3 | |
24 | rural revitalization | 3 | 旅游体验 | 3 | |
25 | sustainability | 3 | 旅游者 | 3 | |
26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3 | 游客忠诚度 | 3 | |
27 | 生产性景观 | 3 | |||
表1. 国内外乡村旅游价值高频关键词及词频统计
利用VOSviwer软件绘制国内外乡村旅游价值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图2),从图谱中可看出外文高频关键词“rural tourism”、“impact”、“area”、“perceived value”、“behavioral intention”、“consumption”等居于网络中心,是国外学者可能关注的研究热点,中文高频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振兴”、“价值共创”、“价值”、“感知价值”、“价值分析”等居于网络中心,是国内学者可能关注的研究热点。
图2. 国内(a)和国外(b)乡村旅游价值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
图上圆圈的大小代表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连线代表了该关键词的连接强度,即连接词与其他关键词共现次数总和,连接强度越高,代表该关键词的中心性越高。将外文与中文高频词按连接强度进行排序与整理(表2)。通过对连接强度排名前10位的高频词进行归纳分析,国内研究热点为“乡村振兴”、“乡村旅游感知价值”、“乡村旅游价值共创”。国外研究热点主要是“游客感知价值”。
序号 | 外文关键词 | 连接强度 | 中文关键词 | 连接强度 |
---|---|---|---|---|
1 | rural tourism | 228 | 乡村旅游 | 242 |
2 | areas | 69 | 乡村振兴 | 55 |
3 | perceptions | 69 | 价值共创 | 34 |
4 | perceived value | 68 | 价值 | 34 |
5 | satisfaction | 64 | 游客感知价值 | 28 |
6 | service quality | 58 | 游客满意度 | 24 |
7 | Behavioral intentions | 58 | 感知价值 | 20 |
8 | loyalty | 57 | 价值分析 | 18 |
9 | motivation | 50 | 价值链 | 16 |
10 | impacts | 49 | 旅游者 | 16 |
表2. 高频词连接强度排名
乡村旅游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热点话题。Kunjuraman深入探讨社会生态旅游作为乡村地区社会转型工具是否有益,结果表明案例地引入生态旅游替代捕鱼后,村民不仅增加了船只服务、手工艺品销售、导游、文化表演等工作机会,还通过民宿项目增加收入,并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升级房屋、扩建酒店、购买车辆和土地不断累积资产 [
乡村旅游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促进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当地经济的繁荣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可以激发人们的文化兴趣和文化认知,提高人们对自然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帮助人们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Delgado,Javier在对姆萨伊托拉周边乡村空间遗产、旅游和地方发展之间的研究中,认为通过旅游业促进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可以成为乡村地区发展的机会 [
乡村旅游与文化保护是相互促进的。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文化保护提供支持,而对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则可以更好利用文化资源,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只有在文化保护和乡村旅游的有机结合下,才能实现乡村旅游和文化保护的双赢。总体而言,国外对乡村旅游文化价值的研究表明乡村旅游可以在促进真实的文化体验,在保护当地传统文化和支持当地社区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国外的研究中,乡村旅游被认为是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的旅游形式之一,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增加当地人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Wang研究了农旅融合对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与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上一期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对当期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影响显著,揭示了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对农村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
上述中国外研究中的乡村旅游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主要是针对旅游目的地和当地居民的而言的乡村旅游价值,国外针对游客的乡村旅游价值研究主要集中在游客感知价值上,从游客视角出发、将其感知到的乡村旅游价值进行不同维度的划分,调查游客对不同维度乡村旅游感知的价值情况,并延伸研究感知价值、满意度与忠诚度之间的关系,反作用于乡村旅游的发展。Pena,Isabel致力于乡村旅游游客感知价值的研究,在2012年发表的论文中将游客感知价值从功能和情感两大方面进行维度的划分,功能方面包括员工服务、基础设施情况以及便利度,情感方面包括个人情绪、社会关系和教育,2013年发表的论文中则直接将游客感知价值划分为功能、便利、情感、社会和认知五个维度 [
以农民为主体,以村域为单位的农文旅/农文旅教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走向绿色生产方式,将会带来非常广阔的乡村旅游前景。乡村旅游要以人为本,贯彻生态文明和山水田林湖草理念,进行综合规划,不能简单的用资本运行来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不是定点拍照,而是生命修复的过程,是人作为人本身感觉的恢复。
当前主张的乡村旅游是自然环境和生态全面修复条件下,一种自然教育和休闲娱乐相结合的方式,是“三变改革”重构新型集体经济作为农村资源开发的微观主体,走出一条符合空间生态资源、空间正义,降低基尼系数的新路。而不是过去旅游产业资本下乡,把优质的自然资源圈占,然后建设旅游区的老路。乡村旅游的价值就从老路中体现的资本化经济价值,转变和增加到落实到农民和旅游者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和感知价值。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促进农业增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农村繁荣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同时结合旅游者的个性化体验需求以及绿色风潮、新田园主义思潮的涌现的背景,乡村可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以农民为主体,以村域为单位,结合当地资源与环境发展特色旅游业,推动农户生计非农化转型,优化升级传统产业、挖掘与培育乡村新兴产业。
国内乡村旅游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对脱贫事业的贡献及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使农民增收上,李锋认为乡村旅游扶贫是返贫率低的扶贫新模式,各利益主体可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境进行乡村旅游扶贫 [
从刚开始的农家乐、采摘园活动扩展变化到乡村生活体验、乡村社会文化教育和文化景观欣赏等,乡村旅游功能不断多样化,但其增加经济效益这一功能一直存在,持续推进着乡村农民生活富裕。
基于乡土的乡情、乡音、乡俗、乡邻、乡德等构成乡土文化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内容之一,与城市旅游具有极大的差别。在发展乡村旅游时,需要因地制宜全面深入挖掘乡土文化,开发乡土文化资源,这也就促进了乡村旅游核心内容——乡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辛灵美认为聊城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丰富的民间艺术形成了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内涵,在开发旅游时必须要坚持本土化原则,真正突出聊城民间艺术旅游开发特色,以此吸引游客,最终发展乡村经济,这个过程也更加强调了聊城民俗文化的重要性,这对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重大作用 [
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生态宜居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和“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蕴含着生态环境、乡村生产、村民生活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
感知价值最早是由Zeitham在1988年提出,是指顾客所能感知到的利益与其在获取产品和服务时所付出的成本进行衡量后对产品或服务效用的整体评价 [
周妮笛对广西钟山县龙岩村的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发现环境价值、游玩价值、产品服务价值和感知价格是影响游客感知价值的四大重要方面 [
国内外研究者站在不同视角研究乡村旅游价值,国外学者着力从微观层面探讨乡村旅游的价值,如从音乐、奶酪、葡萄酒、乡村节日以及生物多样性等角度出发,展开实地调查研究,探索乡村旅游价值。国内学者重视从乡村振兴角度研究乡村旅游价值,重在探索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的价值。相较于国外研究,国内研究的主题更倾向宏观层面研究,角度也显得相对单一,且多数研究停于表面,缺少对乡村旅游价值深入的研究;从研究主体来看,国外不仅从旅游者角度出发研究感知价值,还关注于当地农民,通过对当地农民进行问卷调查来获取数据,分析乡村旅游对农民带来的价值。国内学者多关注于从旅游者视角出发探究乡村旅游价值,对居民的关注度则较少。
国外乡村旅游起步早,研究时间长研究成果多,已形成完整的系统理论框架,且逐步推动着乡村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而国内乡村旅游起步晚,仍处于初级阶段,不是可持续、绿色生态的乡村旅游,乡村旅游研究时间短,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定位,使得旅游者在乡村旅游过程中满意度和体验度都亟待提高,乡村旅游的价值也不能完全发挥。近年来,国外的研究侧重于微观层面,解决实际问题,国内研究主要在于与乡村振兴内容结合的宏观层面,试图利用乡村旅游发展找到一个普遍适用于全国的乡村振兴方法,这与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和国家政策相关,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坚持乡村振兴战略。因此可以结合国外研究优点,需开展针对我国乡村自身特点研究,对此本文提出国内学者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和深化乡村旅游价值研究:
(1) 加强乡村旅游的基础理论,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国内乡村旅游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因学者的学术背景、研究视角、地域差异等的不同,学者们对乡村旅游的相关定义以及相关认知未达成共识,导致乡村旅游价值的范围以及相关价值的定义也各有不同,一直缺乏理论体系的支撑,阻碍了后续研究。且国内对乡村旅游价值的研究大都停留于对乡村旅游相关价值的概念界定、价值共创以及游客的感知价值,专门针对居民的相关研究关注度不高,与乡村振兴结合的时间晚,没有很好的结合实际。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学者们应完善乡村旅游的基础理论研究体系,确定乡村旅游价值范畴,并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研究。
(2) 加强在乡村振兴微观层面的研究。乡村振兴包括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几方面内容,在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结合的研究中,乡村振兴每一方面内容都体现着乡村旅游的不同价值,内容之多,内容之重,需要进行深入研究,而不是简单的综合阐述。为此我们要注重微观层面的研究,结合乡村振兴每一方面的内容,挖掘发展乡村旅游具体的价值,才能更好应用于实际生活。
(3) 多方位多角度考虑乡村旅游价值。现如今学者们多关注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探讨乡村旅游对游客的价值,很少从当地居民的角度出发,研究对其的价值,未来应加大对当地居民的关注度,研究乡村旅游对居民的价值以及乡村旅游、游客和居民之间价值的联系。
(4) 关注乡村旅游价值的时空分布研究。乡村旅游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同,其价值的时空分布也会不同,有关于乡村旅游资源评价和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研究很多,但关于乡村旅游价值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却几乎没有,未来可以加大对乡村旅游价值的时空分布研究,充分用其时空分布特点,合理安排游客,以及对乡村旅游目的地进行管理,使乡村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
(5) 注重乡村旅游价值之间联系的研究。在对乡村旅游价值的研究中,基本都是简单描述每个价值,并没有去研究价值之间的联系,乡村旅游价值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对其关系进行梳理分析,有助于发挥乡村旅游的价值,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61031);2023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23Y0191);云南大学第十四届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KC-22222128)。
董丽江,杜奇辉,林锦屏. 乡村旅游价值研究热点及展望Research Hotspot and Prospect on the Value of Rural Tourism[J]. 世界生态学, 2023, 12(03): 340-352. https://doi.org/10.12677/IJE.2023.123042
https://doi.org/10.16323/j.cnki.lykx.2007.02.011
https://doi.org/10.1111/j.1467-9663.2006.00365.x
https://doi.org/10.1016/j.annals.2007.10.001
https://doi.org/10.1016/j.jort.2022.100524
https://doi.org/10.1007/s11629-021-7159-7
https://doi.org/10.5367/te.2013.0344
https://doi.org/10.3390/su12219157
https://doi.org/10.3390/su11174588
https://doi.org/10.1080/17538947.2016.1209582
https://doi.org/10.3390/su13169374
https://doi.org/10.2478/euco-2021-0036
https://doi.org/10.1108/WHATT-08-2022-0098
https://doi.org/10.1080/14766825.2020.1797757
https://doi.org/10.1155/2022/6113324
https://doi.org/10.1016/j.jnc.2021.126071
https://doi.org/10.1080/13683500.2013.787049
https://doi.org/10.1080/13683500.2012.679357
https://doi.org/10.1007/s11135-016-0437-8
https://doi.org/10.15886/j.cnki.hnus.2019.06.009
https://doi.org/10.16332/j.cnki.cn22-1302/d.2022.06.014
https://doi.org/10.13940/j.cnki.lntykj.2022.04.023
https://doi.org/10.19345/j.cnki.1674-7909.2019.26.020
https://doi.org/10.16336/j.cnki.cn43-1459/z.2018.08.032
https://doi.org/10.14178/j.cnki.issn1007-2101.2019.06.010
https://doi.org/10.13743/j.cnki.issn.1009-8135.2022.04.006
https://doi.org/10.14067/j.cnki.1673-923x.2018.12.020
https://doi.org/10.13914/j.cnki.cn43-1453/z.2019.03.014
https://doi.org/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1.06.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