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 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2331-799X 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 10.12677/CES.2023.118340 CES-70760 CES20230800000_62794740.pdf 人文社科 基于协同理论的高校劳动教育思政教育功能实现 Implemen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unction of Labor Education in Colleges Based on Synergy Theory 慧鹏 1 * 1 2 建国 1 2 梅琳 1 2 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江西 赣州 null 03 08 2023 11 08 2303 2308 © Copyright 2014 by author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 Inc. 2014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高校劳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需要高校与家庭、社会、政府等的协同参与。但是,当前环境下,家庭劳动教育氛围不浓,社会劳动教育参与不充分,政府对劳动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够。学校、家庭、社会与政府之间缺乏相关的协同机制,已经成为高校劳动教育思政教育功能实现的主要障碍。协同理论是研究多个组织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理论范式,其以系统科学和系统论为基础,强调开放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将家庭作为高校劳动教育思政教育功能实现的重要基石、完善相关协同机制、建立劳动实践基地等是高校与家庭、社会、政府等协同参与高校劳动教育,实现其思政教育功能的基本路径。 Implemen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unction of labor education in colleges re-quires the collaborative participation of colleges, family, society and government. However, family labor education atmosphere is weak, social labor education participation is insufficient, government’s support for labor education is inadequate at present. And one of the main obstacles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unction implementation of labor education in colleges is the lack of synergy mechanism among college, family, society and the government. Synergy theory is a theoretical paradigm to explore the interaction among multiple organizations. And the basis is system science and systematology, emphasizing the mutual influence and mutual restriction among the various elements in the open system. Taking the family as an important cornerstone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unction implementation of labor education in colleges, improving the relevant synergy mechanism, and establishing a labor practice base are the basic path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unction implementation of labor education in colleges in coordination with families, society, and the government.

高校劳动教育,思政教育,协同理论, Labor Education in Colleg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nergy Theory
摘要

高校劳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需要高校与家庭、社会、政府等的协同参与。但是,当前环境下,家庭劳动教育氛围不浓,社会劳动教育参与不充分,政府对劳动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够。学校、家庭、社会与政府之间缺乏相关的协同机制,已经成为高校劳动教育思政教育功能实现的主要障碍。协同理论是研究多个组织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理论范式,其以系统科学和系统论为基础,强调开放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将家庭作为高校劳动教育思政教育功能实现的重要基石、完善相关协同机制、建立劳动实践基地等是高校与家庭、社会、政府等协同参与高校劳动教育,实现其思政教育功能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高校劳动教育,思政教育,协同理论

Implemen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unction of Labor Education in Colleges Based on Synergy Theory

Huipeng Wang, Li Zhang, Jianguo Yu, Meilin Feng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anzhou Jiangxi

Received: Jun. 17th, 2023; accepted: Aug. 8th, 2023; published: Aug. 17th, 2023

ABSTRACT

Implemen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unction of labor education in colleges requires the collaborative participation of colleges, family, society and government. However, family labor education atmosphere is weak, social labor education participation is insufficient, government’s support for labor education is inadequate at present. And one of the main obstacles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unction implementation of labor education in colleges is the lack of synergy mechanism among college, family, society and the government. Synergy theory is a theoretical paradigm to explore the interaction among multiple organizations. And the basis is system science and systematology, emphasizing the mutual influence and mutual restriction among the various elements in the open system. Taking the family as an important cornerstone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unction implementation of labor education in colleges, improving the relevant synergy mechanism, and establishing a labor practice base are the basic path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unction implementation of labor education in colleges in coordination with families, society, and the government.

Keywords:Labor Education in Colleg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nergy Theory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beplay安卓登录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大学生劳动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能够为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新的重要载体。高校劳动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指劳动教育能够在育人过程中发挥的具体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 1 ] 。当前,劳动教育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劳动教育与思政工作如何深度融合、劳动教育与专业学习如何协同发展仍然是实现其思政教育功能的主要问题 ‎[ 2 ] 。

协同理论是研究不同事物共同特征及其协同机理的新兴学科,着重探讨各种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时的相似性,它认为,系统的组成要素具有内在联系,组成要素间通过相互作用能够产生协同效应,这种协同效应可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益 ‎[ 3 ] 。基于此,本文从协同理论的视角出发,基于协同学原理,对高校劳动教育思想政治功能的实现路径进行探究,以期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劳动教育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2. 协同理论下高校劳动教育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劳动教育与思政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融合是协同发展的必然选择,将能够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但目前许多高校在劳动教育与思政工作融合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劳动教育与思政工作缺乏整体规划。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劳动教育课程设置较为零散,没有统一的课程规划,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缺乏系统整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碎片化”现象。有的高校虽然将劳动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劳动教育与思政课程之间并未建立有机的联系。二是劳动教育与思政教学的内容没有有机统一。劳动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劳动技能,而思政课程的内容则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二者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存在较大差异,难以做到有效衔接 ‎[ 4 ] 。三是劳动教育与思政实践活动融合程度不够。劳动教育和思政实践活动融合程度不够,导致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缺乏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深度思考,无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操作之中。同时,部分高校对于劳动教育和思政实践活动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导致教师对劳动教育和思政实践活动融合的认识不到位,导致实践活动存在较多的形式主义和走过场现象,无法有效提升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工作效率。

3. 基于协同理论的高校劳动教育思政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协同理论是一个广泛运用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领域的理论,其基本思想为,任何系统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通过研究和分析高校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问题,将有利于促进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 ‎[ 5 ] 。

首先,劳动教育与思政实践活动的融合,有利于实现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协同效应。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都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两者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高校劳动教育中融入思政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劳动的魅力和价值,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思想品德,能够为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劳动教育与思政实践活动的融合,有利于发挥出劳动教育和思政实践活动的最大作用。劳动教育与思政实践活动都是高校开展思政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通过二者融合在一起,有助于发挥出劳动教育对思政工作的重要作用。

最后,将劳动教育与思政实践活动相融合,有利于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高校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将二者融合在一起,有助于形成协同效应,促进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发展。

4. 协同理论下高校劳动教育思政教育功能实现路径及其效果 4.1. 劳动教育与思政工作要有整体规划

高校在进行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整体规划时,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把握劳动教育与思政工作的正确方向。

首先,在劳动教育的内容上,要明确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相结合的原则。比如在劳动技能类课程中,可引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内容;在实践类课程中,可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和学校特色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其次,在劳动教育的形式上,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实践类课程中,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专业类课程中,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技能竞赛、技能创新创业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 ‎[ 6 ] 。

再次,在劳动教育的方法上,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实践类课程中,可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请社会上的劳模工匠、大国工匠走进课堂,让学生近距离接触社会、感受劳动;在专业类课程中,可通过案例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等多种形式开展劳动教育,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劳动成果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对于过程性考核,可采用课堂测验、个人作业等多种形式;对于终结性考核,可采用笔试、口试、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

4.2. 劳动教育与思政教学的内容有机统一

第一,结合教学内容,以劳动精神、劳模精神为主要内容。在思政教学中,可将“劳动精神”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结合教材内容讲解与社会生活实践,以多种劳动形式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结合校园文化建设,以劳动实践为载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可充分挖掘学校的传统文化资源和历史底蕴,结合“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的培养要求,开展传统节日主题实践活动、劳动主题社团活动等。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可将劳动教育与德育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社会生活。如:通过开展“大学生服务社区”活动,让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社区服务工作;通过开展“我与祖国共成长”主题征文活动,让学生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

4.3. 劳动教育与思政实践活动深度融合

协同理论下劳动教育与思政实践活动的融合,使二者都能在课程中发挥教育的功能,将劳动教育与思政实践活动深度融合,有利于提升高校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劳动教育在大学生中开展的时间不长,大部分高校还没有将劳动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单独开设,更没有将劳动教育与思政实践活动相融合,这样就无法实现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 ‎[ 7 ] 。

因此,高校需要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与安排课程内容和活动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使其在思政实践活动中能够更好地接受劳动教育。可以开设劳动教育选修课,让大学生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培养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通过思政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劳动能力,使其对劳动教育有正确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实现劳动教育的价值。高校应该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使其认识到思政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之间的密切联系,并通过不同形式来进行有效衔接。

在开展思政实践活动时,高校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其中,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更好理解劳动教育与思政实践活动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提高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 8 ] 。

4.4. 将家庭作为高校劳动教育思政教育功能实现的重要基石

家庭是大学生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大学生人生中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不仅是家庭教育,还包括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家庭中,父母承担着主要的抚养、照顾和教育子女的责任。父母是孩子最早接触到的社会人,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高校要将劳动教育纳入到家庭教育中,家长要主动承担起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通过言传身教和榜样示范将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融入到孩子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将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劳动能力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家庭中营造良好的劳动氛围,发挥家庭在高校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

4.5. 完善相关协同机制

首先,要形成劳动教育思政教育功能实现的合力。劳动教育不是单独进行的,它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自身等多方面共同配合,要充分发挥各个主体的协同效应,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其次,要完善协同机制,提高协同意识。劳动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涉及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个领域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主体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劳动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在不同领域形成合力 ‎[ 9 ] 。

4.6. 加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高校应该建立劳动实践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劳动场所,使其能够在此过程中将所学的知识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在劳动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锻炼自己的劳动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素质。

首先,要加强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合作。学校应将社会资源和教育资源引入劳动实践基地建设中,并积极探索将社会资源引进校园的途径和方法,这样才能发挥劳动实践基地在建设和管理中的优势。管理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时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将其作为学生实践锻炼、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的重要场所。

其次,要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评价体系。高校要将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管理纳入到高校教育工作考核体系中,加强对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监管和评估,确保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过程中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再次,要加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劳动实践基地的优势和特点。可以通过校园广播、网络平台等形式,向社会各界介绍劳动实践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情况,让其更好了解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高校需要将劳动教育与思政实践活动深度融合,以便更好地促进二者之间的协同发展。

4.7.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创新能力

高校要加强劳动教育思政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增强劳动教育的专业性。高校需要积极探索不同学科的教师参与到劳动教育思政教育中来,使教师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将劳动教育融入到思政教学中。

在劳动教育中融入思政课程,要求高校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因此,高校在培养教师时要注重对其专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途径来增强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师开展劳动教育思政教育的积极性。首先,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高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了解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发展情况。其次,教师还要深入了解社会实践活动和相关专业知识。高校要积极探索将劳动教育与思政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教师能够及时将劳动教育融入到思政教学中,从而增强劳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再次,高校需要制定一套合理的劳动教育思政教学评价体系,并将其纳入到高校教育工作考核体系中,以增强高校教师开展劳动教育的积极性。此外,高校还需要定期开展劳动教育教学培训,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培训活动,使教师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4.8. 协同理论下高校劳动教育思政教育功能实现效果

我校《劳动教育》课程开设初期,课程内容仅限于打扫学校公共区域卫生、帮助学院整理库室及实验室等,未能将思政教育有效地融入到劳动教育课程中。随着学校各级对劳动教育的逐渐重视,尤其是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颁布以来,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坚持把劳动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发布了《江西理工大学本科生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制定了劳动教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并强调劳动教育要“注重结合专业与地方特色,突出公益性与创新性”。

学校在每学期的“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中告知家长学生本学期在学校的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情况;基于“校企协同育人,传承矿冶精神”的建设理念,建设了一批具有冶金特色的劳动示范基地;通过劳动教育宣传主题系列活动,共植“希望树”、学生志愿生态环境整治等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践行劳动教育,谱写自然诗篇”劳动教育作品展等活动,在劳动教育中开展思政教育,引导学生在感悟百年初心中开展劳动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品质和劳动素养,提升学生劳育和德育实效。

2021年11月,在江西省高校劳动教育成果展示交流会上,我校共有七个项目进行了展示,获得一致好评,其中,“五育并举,器艺有‘理’”项目作为高校劳动教育特色项目在中央舞台进行了展示。同年,我校入选江西省“2021年全省劳动教育特色示范学校”。

5. 结束语

高校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理论的应用研究,既是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的必要内容,也是其在实践中有效发挥思政教育功能的重要体现。高校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理论的应用研究,需要发挥协同理论自身的优势,遵循高校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的规律,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等方面,为高校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保障,为高校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提供对策建议和思路借鉴,进而更好地发挥高校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理论在高校实践中的育人价值。

基金项目

本文受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XJG-21-7-22)资助。

文章引用

王慧鹏,张 莉,余建国,冯梅琳. 基于协同理论的高校劳动教育思政教育功能实现Implemen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unction of Labor Education in Colleges Based on Synergy Theory[J]. 创新教育研究, 2023, 11(08): 2303-2308.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3.118340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刘洋, 钟飞燕. 劳动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审思[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2(8): 68-70. 肖绍明. 劳动教育的文化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 40(2): 17-28. 李冲, 张存建. 协同理论视域下构建高校大思政格局微探[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2(6): 681-683. 钟瑞添, 陈小霞. 依托“大思政课”促进高校劳动教育成效的提升[J]. 中国高等教育, 2023(7): 33-36. 王帅. 基于协同理论的高校学生思政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策略[J]. 公关世界, 2022(8): 121-122. 张义俊.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内在契合性与本体相融性研究[J].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22, 13(2): 141-145. 梁凤华. 协同理论视域下劳动教育再发展研究[J]. 大陆桥视野, 2022(7): 111-114. 万瑞. 协同理论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教学研究[J]. 普洱学院学报, 2023, 39(1): 115-117. 张敏. 协同视域下高校劳动教育思政功能的实践方略[J]. 高校教育管理, 2023, 17(2): 44-5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