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励员工并提升工作绩效,一直是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焦点,基于自我概念视角,通过339份企业员工的调研数据,探讨组织支持感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并检验组织自尊和组织认同的中介作用,以及集体主义倾向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支持感与员工工作绩效正相关,组织自尊和组织认同同时在组织支持感与员工工作绩效的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作用,集体主义倾向调节了组织支持感与组织自尊和组织认同之间的关系,即员工的集体主义倾向越高,组织支持感对其组织自尊和组织认同作用越弱。 How to motivate employees and improve performance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ircle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elf-concept, through the survey data of 339 enterprise employe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on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d tests the mediating role of organization-based self-esteem and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as well a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collectivism. The results show that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employees’ job performance. Organization-based self-esteem and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also play an intermediary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nd employees’ job performance. Collectivism mode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organization-based self-esteem and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that is, the higher the employees’ collectivism, the weaker the effect of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on their organization-based self-esteem and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如何激励员工并提升工作绩效,一直是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焦点,基于自我概念视角,通过339份企业员工的调研数据,探讨组织支持感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并检验组织自尊和组织认同的中介作用,以及集体主义倾向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支持感与员工工作绩效正相关,组织自尊和组织认同同时在组织支持感与员工工作绩效的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作用,集体主义倾向调节了组织支持感与组织自尊和组织认同之间的关系,即员工的集体主义倾向越高,组织支持感对其组织自尊和组织认同作用越弱。
组织支持感,组织自尊,组织认同,集体主义倾向,工作绩效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lf-Concept
Yongxia Ma
School of Business,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Received: Jan. 17th, 2023; accepted: Feb. 17th, 2023; published: Feb. 27th, 2023
How to motivate employees and improve performance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ircle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elf-concept, through the survey data of 339 enterprise employe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on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d tests the mediating role of organization-based self-esteem and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as well a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collectivism. The results show that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employees’ job performance. Organization-based self-esteem and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also play an intermediary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nd employees’ job performance. Collectivism mode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organization-based self-esteem and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that is, the higher the employees’ collectivism, the weaker the effect of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on their organization-based self-esteem and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Keywords: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Organization-Based Self-Esteem,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Collectivism, Job Performance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beplay安卓登录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员工的工作绩效和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提升员工工作绩效是企业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的最终目的 [
此外,现有研究主要探讨了表层扮演、目标导向、创新氛围、权力动机、主动型人格、情感承诺、领导政治技能、相对组织支持感、与上司关系等对组织支持感与员工离职倾向、工作投入、创新绩效、员工创新行为、组织公民行为、员工创造力、建言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
综上所述,本文将基于自我概念理论,实证分析组织自尊和组织认同对组织支持感和员工工作绩效的双重中介作用,以及集体主义倾向的调节作用,来探析组织支持感影响员工工作绩效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丰富现有的研究成果,以期为组织管理实践提供启示。
组织支持感(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POS)是指员工对于组织重视自己的贡献和关注其幸福感的总体看法 [
H1:组织支持感正向影响员工的工作绩效。
组织自尊(Organization-based Self-esteem, OBSE)是个体对自己作为组织成员在能力、重要性和价值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
H2:组织自尊中介了组织支持感与员工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
组织认同(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OID)是指个体对组织的成员感和归属感的认知过程,它体现了个人与组织在目标和价值观上的一致性 [
H3:组织认同中介了组织支持感与员工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
集体主义倾向(Collectivism, CM)是一种反映个体对他人和集体关心程度的心理取向 [
集体主义文化倾向在个体调动积极认知资源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高集体主义者愿意以“大我”来定义自我概念 [
H4:集体主义倾向调节组织支持感与组织自尊之间的关系,即员工的集体主义倾向较高时,组织支持感与组织自尊之间的正向关系更弱。
集体主义倾向较强的员工关心和重视群体和组织,喜欢留在组织并融入其中,较为享受成为内群体成员的状态 [
H5:集体主义倾向调节组织支持感与组织认同之间的关系,即员工的集体主义倾向较高时,组织支持感与组织认同之间的正向关系更弱。
图1. 理论研究模型
本次研究样本来源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区内的私营企业及公共部门。收集地点为临夏县、东乡县,积石山县等西北少数民族居住地。调查企业主要涉及酒店、金融、电信、食品加工等行业。本次问卷收集采用现场调研方式,由研究者发放问卷,并对调查单位的领导和员工解释问卷题项及填写说明,确保员工能准确理解题项含义,做出最客观的回答。在所有调查人员填完问卷之后当场回收问卷并进行密封。本次调查共发放回收问卷395份。剔除漏填、错填,相同选项过多等问题问卷之后,最终得到有效问卷339份,问卷的有效率为85.8%。女性占48.5%,男性占51.5%;调查对象中汉族占47.0%,回族占29.5%,东乡族占15.7%,保安族占5.1%,撒拉族占0.6%,其他少数民族占2.1%;调查对象年龄在21~30岁占46.3%,31~40岁占31.6%,41~50岁占17.1%,51~60岁占5.0%;受教育程度高中以下占29.0%,大专占44.5%,本科占26.0%,硕士占0.6%;普通员工占68.8%,基层管理者占22.9%,中层管理者占6.8%,高层管理者占1.5%;工作年限0~1年占22.6%,2~4年占21.4%,5~7年占22.3%,8~10年占12.8%,11~15年占7.7%,16年以上占13.4%。
1) 组织支持感。采用刘智强等 [
2) 组织自尊。采用中国学者舒睿等 [
3) 组织认同。采用SMIDTS等 [
4) 集体主义倾向。采用Dorfman等 [
5) 工作绩效。采用Farh等 [
由于量表数据均采用员工自评而得,可能存在同源方差的问题,需要对数据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本文采用赫尔曼(Harman)单因子检测法来检测数据的同质性。检测结果显示,未旋转前提取的第一个因子的解释量为39.65%,低于40%的临界值,说明共同方法偏差不严重,不会对统计分析结论的可靠性造成太大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AVE大于0.5且CR值大于0.7,则说明聚敛效度较高,由表1可知,组织支持感、组织自尊、组织认同、工作绩效、集体主义倾向各量表的CR值均大于0.7,AVE值均大于0.5,说明各量表具有良好的聚敛效度。
维度 | 组织支持感 | 组织自尊 | 组织认同 | 工作绩效 | 集体主义倾向 |
---|---|---|---|---|---|
AVE | 0.533 | 0.606 | 0.571 | 0.594 | 0.521 |
CR | 0.850 | 0.820 | 0.869 | 0.814 | 0.863 |
表1. 聚敛效度分析结果
为了检验变量之间的区分性,本研究采用Mplus 8.3统计软件对组织支持感、组织自尊、组织认同、集体主义倾向、工作绩效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通过分析测量模型(5因子)和竞争模型的拟合指标来检测各变量的区分效度。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5因子模型的拟合指标(x2 = 1001.139, df = 340, x2/df = 2.945, CFI = 0.900, TLI = 0.889, RMSEA = 0.076)优于其他4个替代模型。由此可知,5个变量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
模型 | x2 | df | x2/df | TLI | CFI | RMSEA |
---|---|---|---|---|---|---|
5因子模型:POS, OBSE, OID, CM, TP | 1001.139 | 340 | 2.945 | 0.889 | 0.900 | 0.076 |
4因子模型:POS, OBSE + OID, CM, TP | 1568.661 | 344 | 4.560 | 0.797 | 0.815 | 0.102 |
3因子模型:POS + OBSE + OID, CM, TP | 1912.810 | 347 | 5.512 | 0.742 | 0.763 | 0.115 |
2因子模型:POS + OBSE + OID + CM, TP | 2700.712 | 349 | 7.738 | 0.615 | 0.644 | 0.141 |
1因子模型:POS + OBSE + OID + CM + TP | 3007.192 | 350 | 8.592 | 0.566 | 0.598 | 0.150 |
表2. 区分效度分析结果
注:N = 339,POS = 组织支持感,OBSE = 组织自尊,OID = 组织认同,CM = 集体主义倾向,TP = 工作绩效。
表3是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和相关系数。结果表明组织支持感与组织自尊、组织认同和工作绩效正相关,组织自尊和组织认同与工作绩效正相关,集体主义倾向与组织自尊和组织认同正相关。各变量呈显著相关,为假设检验提供初步证据。
变量 | M | SD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
1) 性别 | 1.515 | 0.501 | 1 | ||||||||||
2) 民族 | 1.892 | 1.102 | 0.121* | 1 | |||||||||
3) 年龄 | 1.808 | 0.895 | 0.284** | 0.180** | 1 | ||||||||
4) 教育 | 1.982 | 0.758 | 0.049 | 0.038 | 0.030 | 1 | |||||||
5) 职位 | 1.411 | 0.685 | 0.185** | 0.074 | 0.291** | 0.328** | 1 | ||||||
6) 工作年限 | 3.018 | 1.662 | 0.206** | 0.124* | 0.610** | 0.124* | 0.112* | 1 | |||||
7) 组织支持感 | 4.106 | 1.141 | −0.060 | 0.154** | 0.035 | −0.175** | −0.002 | −0.074 | 1 | ||||
8) 组织自尊 | 3.671 | 0.648 | −0.047 | 0.101 | −0.121* | 0.088 | 0.039 | −0.098 | 0.449** | 1 | |||
9) 组织认同 | 4.379 | 1.133 | −0.022 | 0.120* | 0.053 | −0.136* | −0.022 | −0.058 | 0.770** | 0.474** | 1 | ||
10) 集体主义倾向 | 4.266 | 0.965 | −0.038 | 0.098 | 0.029 | 0.108* | −0.073 | 0.022 | 0.373** | 0.370** | 0.430** | 1 | |
11) 工作绩效 | 4.381 | 1.001 | −0.071 | 0.147** | 0.016 | −0.058 | −0.014 | −0.089 | 0.527** | 0.391** | 0.561** | 0.331** | 1 |
表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其相关系数
注:*p < 0.05,**p < 0.01,双尾检验。
采用SPSS26.0软件和宏程序Process (Hayes, 2013),执行模型4验证H1-H3。Bootstrap取样方法选择偏差矫正的非参数百分位法,设定重复抽样5000次,置信区间95%,结果如表4和表5所示。1) 组织支持感与工作绩效正相关(表4,总效应值为0.449,置信区间[0.363, 0.536]不包含0),H1得到支持。2) 表5显示,组织支持感与组织自尊正相关(模型1,β = 0.268,p < 0.01),控制组织支持感后,组织自尊仍与工作绩效正相关(模型5,β = 0.292,p < 0.01),表明中介作用成立。而且组织支持感通过组织自尊对工作绩效的间接效应显著(表4,Effect = 0.052,置信区间[0.001,0.123]不包含0),H2得到支持。3) 表5显示,组织支持感与组织认同正相关(模型2,β = 0.754,p < 0.01),控制组织支持感后,组织认同仍与工作绩效正相关(模型6,β = 0.368,p < 0.01),说明中介作用成立。组织支持感通过组织认同对工作绩效的间接效应显著(表4,Effect = 0.251,置信区间[0.129, 0.369]不包含0),H3得到支持。
考虑到本文存在两个并列的中介路径,所以借鉴Hayes等(2008)提出的检验多个并列中介变量以及中介效应量差异的方法做进一步检验。采用Mplus8.3软件进行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样本量设定为5000,置信区间设定为95%,取样方法选择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法。结果如表6所示,两个中介变量共同发挥作用的中介效应显著,置信区间不包含0,H1、H2进一步得到验证。对比检验结果可知,组织认同在组织支持感与工作绩效之间发挥的中介效应(0.327)大于组织自尊的中介效应(0.064)。对于双中介效应的比较检验可知,两个中介效应差值的估计值为0.263,95%的置信区间为[0.127, 0.387],不包含0。这表明组织认同发挥的中介效应显著大于组织自尊的中介效应。
Effect | Boot SE | Bootstrap下限 | Bootstrap上限 | |
---|---|---|---|---|
组织支持感→工作绩效的总效应 | 0.449 | 0.044 | 0.363 | 0.536 |
组织支持感→工作绩效的直接效应 | 0.146 | 0.065 | 0.019 | 0.273 |
组织支持感→组织自尊→工作绩效的间接效应 | 0.052 | 0.031 | 0.001 | 0.123 |
组织支持感→组织认同→工作绩效的间接效应 | 0.251 | 0.061 | 0.129 | 0.369 |
表4. 组织支持感、组织自尊、组织认同和工作绩效之间的效应关系
变量 | 组织自尊 | 组织认同 | 工作绩效 | |||
---|---|---|---|---|---|---|
模型1 | 模型2 | 模型3 | 模型4 | 模型5 | 模型6 | |
常数 | 2.371*** | 3.556*** | 1.272*** | 4.470*** | 1.799*** | 2.024*** |
性别 | 0.009 | 0.027 | 0.032 | 0.055 | −0.073 | −0.102 |
民族 | 0.032 | 0.030 | −0.001 | −0.003 | 0.086 | 0.096** |
年龄 | −0.109** | −0.127** | 0.130** | 0.106 | 0.116 | 0.037 |
教育 | 0.144*** | 0.089 | 0.006 | −0.067 | 0.018 | 0.058 |
职位 | 0.021 | 0.066 | −0.094 | −0.033 | −0.065 | −0.025 |
工作年限 | 0.002 | −0.002 | −0.046 | −0.051 | −0.063 | −0.046 |
组织支持感 | 0.268*** | 0.209*** | 0.754*** | 0.676*** | 0.371*** | 0.172*** |
组织自尊 | 0.292*** | |||||
组织认同 | 0.368*** | |||||
集体主义倾向 | 0.181*** | 0.241*** | ||||
组织支持感×集体主义倾向 | −0.061** | −0.076** | ||||
F值 | 14.061*** | 15.086*** | 63.890*** | 57.993*** | 18.130*** | 18.130*** |
R2 | 0.246 | 0.312 | 0.597 | 0.635 | 0.325 | 0.325 |
表5. 组织自尊和组织认同的中介作用以及集体主义倾向的调节作用
注:*p < 0.1,**p < 0.05,***p < 0.01,双尾检验。
Lower0.5% | Lower2.5% | Estimate | Upper2.5% | Upper0.5% | |
---|---|---|---|---|---|
IND1 | 0.002 | 0.014 | 0.064 | 0.132 | 0.158 |
IND2 | 0.212 | 0.238 | 0.327 | 0.416 | 0.441 |
IND2-IND1 | 0.074 | 0.127 | 0.263 | 0.387 | 0.419 |
表6. 对比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为减少多重共线性,首先把自变量和调节变量进行标准化处理。通过SPSS26.0执行PROCESS程序,选择模型7检验第一阶段被调节的中介模型。表5显示,1) 在控制性别等变量后,交互项对组织自尊的回归系数显著(模型2,β = −0.061,p < 0.05),表明集体主义倾向对组织支持感与组织自尊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H4得到支持。2) 同理,交互项对组织认同的回归系数显著(模型4,β = −0.076,p < 0.05),表明集体主义倾向对组织支持感与组织认同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H5得到支持。
为了更直观的呈现集体主义倾向的调节作用,根据Aiken和West (1991) [
图2. 调节效应
本文在问卷调查数据基础上实证研究了组织支持感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从自我概念视角提出了组织自尊和组织认同双重中介模型,并考察了集体主义倾向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首先,组织支持感对员工工作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次,组织自尊和组织认同在两者的关系中发挥双重中介作用;最后,集体主义倾向调节了组织支持感与组织自尊和组织认同之间的关系,当集体主义倾向较高时,组织支持感与组织自尊和组织认同之间的正向关系越弱,反之,当集体主义倾向较低时,组织支持感与组织自尊和组织认同之间的正向关系越强。
第一,本研究进一步验证了以往学者的争议,组织支持感对员工工作绩效既有直接的影响也有间接的影响,它们之间存在中介机制。并且研究发现组织支持感与工作绩效之间的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这表明感知到组织的支持员工会表现出更加积极的态度和行为来回报组织,以期有更多的收获。除了交换关系,感知到组织的支持是员工产生内在动机的基础,并且这种内在动力更能影响员工的工作表现。
第二,丰富了组织支持感与工作绩效研究的理论视角。以往研究大多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探讨组织支持感与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理论视角较为单一。本研究基于自我概念理论,从自我概念的评价路径和认知路径出发,构建双中介模型研究组织支持感与工作绩效之间的作用机制。感受到组织支持,员工会对自身的地位和能力做出认知和评价,自己能做什么(组织自尊)以及自己为什么做(组织认同),进而表现出与自我概念相一致的行为。并且通过对比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组织认同在组织支持感与工作绩效之间发挥的中介效应更大。这说明,组织支持感主要是通过增加组织认同从而促进员工工作绩效。双重中介模型的提出有助于深入理解组织支持感与员工工作绩效之间的作用机制。
第三,拓展了组织支持感影响工作绩效的边界条件。以往研究中,对于特定情境下组织支持感与员工工作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没有得到学者们的重视。本研究发现员工集体主义倾向对组织支持感与员工自我概念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这对进一步理解组织支持感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参考,丰富了相关领域的研究。
首先,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启示,在企业之间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提高组织绩效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因此,采取措施鼓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是企业实施管理工作的重点,而组织支持感是影响员工工作绩效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要重视组织支持感,不光是提供支持就可以,重要的是让员工感知到企业提供了支持,并且关注员工幸福感,从而使员工从内心深处认为企业对其重视,进而展现出积极的行为和工作态度。
其次,本研究发现,组织支持感会通过影响员工的组织自尊和组织认同进而影响工作绩效。如果组织想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就应该提高员工的组织自尊和组织认同,使员工对自我有更加积极的认知和评价,进而保持自身行为与自我概念相一致,从而在工作中有更好的表现。
最后,在公司的文化建设中要注重培养员工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在管理实践中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来鼓励员工与组织建立长远的利益关系,不计较一时的得失,在工作过程中注重团队合作。此外,凡事过犹则不及,管理者在制定措施的时候应该掌握度,不能过分强调集体主义精神,一方面,防止搭便车的行为出现;另一方面防止出现太多的小团体,破坏组织的凝聚力。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首先所有的数据均采用员工自评的方式收集,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未来可以用员工自评加主管评价弥补这一点。其次,本研究仅探讨了组织自尊和组织认同在组织支持感与员工工作绩效之间起的中介作用,未来的研究应考察其他的中介变量。第三,在本研究中,仅探讨了集体主义文化倾向这一个体文化价值观在组织支持感与员工工作绩效之间关系中发挥的调节作用。未来可以考察其他的调节变量来拓展组织支持感与员工工作绩效关系的边界条件。
马永霞. 组织支持感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自我概念视角The Influencing Mechanism of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on Employee Job Performanc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lf-Concept[J]. 服务科学和管理, 2023, 12(02): 73-84. https://doi.org/10.12677/SSEM.2023.122009
https://doi.org/10.1037/0021-9010.71.3.500
https://doi.org/10.1037/0021-9010.87.4.698
https://doi.org/10.1111/apps.12003
https://doi.org/10.1146/annurev.so.08.080182.000245
https://doi.org/10.14120/j.cnki.cn11-5057/f.2016.10.017
https://doi.org/10.19629/j.cnki.34-1014/f.191231002
https://doi.org/10.19629/j.cnki.34-1014/f.170628007
https://doi.org/10.13902/j.cnki.syyj.2015.07.017
https://doi.org/10.13253/j.cnki.ddjjgl.2020.01.010
https://doi.org/10.1146/annurev-orgpsych-012119-044917
https://doi.org/10.1002/job.431
https://doi.org/10.2307/256437
https://doi.org/10.1016/j.jm.2003.10.00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7695.2020.18.025
https://doi.org/10.1002/job.1797
https://doi.org/10.1348/096317909X454382
https://doi.org/10.2307/258189
https://doi.org/10.13445/j.cnki.t.e.r.2017.01.012
https://doi.org/10.1177/0149206320948602
https://doi.org/10.1037/0021-9010.86.1.80
https://doi.org/10.1002/hrm.21620
https://doi.org/10.13902/j.cnki.syyj.2016.05.019
https://doi.org/10.13587/j.cnki.jieem.2015.03.004
https://doi.org/10.2307/3069448
https://doi.org/10.1111/j.1744-6570.1991.tb00693.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