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对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进行测算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路径对提前实现碳达峰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使用“自顶向下”的方法对2001~2019年中国交通运输碳排放进行测算,通过建立扩展的STIRPAT模型,对影响碳排放的几个主要因素作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人口规模、人均GDP、单位周转能耗对碳排放有正向影响,清洁能源占比和第三产业占比对碳排放有负向影响。最后考虑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对人口规模、经济水平和技术条件分别作高速发展和低速发展的预测,分别计算8种情景下未来交通运输碳排放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情景下的碳排放存在差异,保持人口低速增长,经济稳定增长和技术条件稳步提升可能是最适合中国交通低碳发展的道路。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China’s double carbon target, it is crucial to measure carbon emissions in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and formulate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development path to achieve the carbon peak ahead of schedule. This paper uses a “top-down” approach to measure China’s transportation carbon emissions from 2001 to 2019. By establishing an extended STIRPAT model,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several major factors affecting carbon emissions shows that population size, GDP per capita, and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of turnover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carbon emissions, while the share of clean energy and the share of tertiary industry have a negative effect on carbon emissions. Finally, considering the futur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high and low development speeds are made for population size, economic level and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and future transportation carbon emissions are calculated under eight scenario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carbon emissions under different scenarios, and that maintaining low population growth, stable economic growth and steady improvement of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may be the most suitable path for low-carbon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in China.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对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进行测算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路径对提前实现碳达峰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使用“自顶向下”的方法对2001~2019年中国交通运输碳排放进行测算,通过建立扩展的STIRPAT模型,对影响碳排放的几个主要因素作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人口规模、人均GDP、单位周转能耗对碳排放有正向影响,清洁能源占比和第三产业占比对碳排放有负向影响。最后考虑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对人口规模、经济水平和技术条件分别作高速发展和低速发展的预测,分别计算8种情景下未来交通运输碳排放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情景下的碳排放存在差异,保持人口低速增长,经济稳定增长和技术条件稳步提升可能是最适合中国交通低碳发展的道路。
综合运输,STIRPAT模型,岭回归,碳排放,情景分析
Xiaodong Qian, Zhan Xu, Guoliang Li, Li Chen, Yuqin Wang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Hangzhou Zhejiang
Received: Nov. 28th, 2022; accepted: Jan. 9th, 2023; published: Jan. 18th, 2023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China’s double carbon target, it is crucial to measure carbon emissions in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and formulate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development path to achieve the carbon peak ahead of schedule. This paper uses a “top-down” approach to measure China’s transportation carbon emissions from 2001 to 2019. By establishing an extended STIRPAT model,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several major factors affecting carbon emissions shows that population size, GDP per capita, and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of turnover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carbon emissions, while the share of clean energy and the share of tertiary industry have a negative effect on carbon emissions. Finally, considering the futur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high and low development speeds are made for population size, economic level and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and future transportation carbon emissions are calculated under eight scenario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carbon emissions under different scenarios, and that maintaining low population growth, stable economic growth and steady improvement of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may be the most suitable path for low-carbon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in China.
Keywords:Integrated Transportation, STIRPAT Model, Ridge Regression, Carbon Emission, Scenario Analysis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beplay安卓登录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气候变化,尤其是全球气候升温是目前全人类面对的共同挑战。众所周知气候变化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资源环境背上了沉重的代价。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经济发展、能源消耗与碳排放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经济的快速发展来自于能源的大量消耗,碳排放从而快速增加 [
在中国,交通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与转型期 [
针对交通运输业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问题,国内外众多学者通过不同的模型对交通运输业的能耗量与碳排放量进行测算。最广泛使用的碳排放核算方法是IPCC提供的碳排放系数法,其又可以分为“自顶向下(Top-Down Model)”和“自底向上(Bottom-Up Model)”两种计算方法。“自顶向下”法通过交通运输业各类能源的消耗量和碳排放系数来计算碳排放。Salvatore Saija等 [
对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分析,学者以往的研究表明,影响交通运输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有人口规模,人均GDP、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结构、交通运输强度、能源结构、能源强度、技术水平等。通过考虑这些因素来计算碳排放量。Timilsina等 [
学术界对交通运输碳排放预测采用的方法主要有LEAP模型和IPAT模型衍生出的IMPACT模型和STIRPAT模型。另外,结合情景分析法,通过设定未来年影响因素的不同取值,实现对各情景下碳排放量的预测。洪竞科 [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当前对交通运输碳排放的核算存在一定偏差,这是由于不同的文献对纳入交通运输业消耗的能源种类不同产生的,本文选取《中国统计年鉴》中交通运输终端能源消耗量占比较大的7种能源采用“自顶向下”法进行测算。在选择影响影响因素时,本文除了将最广泛使用的人口规模和经济产出纳入模型外,还从中国未来的发展规划出发,使用清洁能源占比及单位周转能耗对STIRPAT模型的技术条件部分进行扩展,模型更具有实际意义。并根据人口规模、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高低建立8种不同的情景,使用岭回归方法对未来年各情景下的交通运输碳排放预测,以期探究适合中国低碳交通发展的道路并为相关的政策决策提供科学支持。
本文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的统计数据及相关数据资料整理计算得到。国内的统计口径中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归为一类,且由于仓储和邮政终端的能源消耗占比相对较少,故本文将此项数据直接作为交通运输业统计数据。交通运输业产生碳排放的一个主要原因来自于提供位移服务时消耗的化石能源。根据目前的统计数据,交通运输工具主要采用的能源类型包括柴油、汽油、煤油、燃料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电力。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原煤现在很少应用于交通运输终端。因此本文对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测算建立在上述7种能源消耗量的基础上。
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和后期碳排放预测模型的建立,本文采取IPCC提供的“自上而下”的方法计算中国交通运输行业的碳排放总量。自上而下法的原理是以能源消耗量乘以各类能源碳排放因子,累计得到碳排放总量。该方法是现阶段国际(IPCC)、国内(生态环境部)等权威机构计算交通碳排放的主要方法,广泛应用于公路、航空、水路、铁路等交通方式的碳排放计算,计算公式如(1)。
CO 2 = ∑ i E C i × F i × K i = ∑ i E C i × F i × ( A L V i × C V i × C O F i × 44 12 ) (1)
式中, CO 2 为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总量, E C i 为交通运输业第i种能源终端消耗实物量, F i 为第i种能源折算成标准煤参考系数, K i 为第i种能源折算标准煤碳排放系数, A L V i 为第i种能源平均低位发热量, C V i 为第i种能源单位热值含碳量, C O F i 为第i种能源碳氧化率。
表1给出了本文统计的7种能源的折煤系数、平均低位发热量等各种碳排放系数 [
能源类型 | 折煤参考标准系数(kgce/kg) | 平均低位发热量(KJ/kg) | 单位热值含碳 (t碳/TJ) | 碳氢化率(%) | 碳排放系数(kgCO2/kg或kgCO2/m3或kg/kwh) |
---|---|---|---|---|---|
原煤 | 0.7143 | 20,908 | 26.37 | 94 | 1.9003 |
汽油 | 1.4714 | 43,070 | 18.90 | 98 | 2.9251 |
煤油 | 1.4714 | 43,073 | 19.60 | 98 | 3.0334 |
柴油 | 1.4571 | 42,652 | 20.20 | 98 | 3.0959 |
燃料油 | 1.4286 | 41,816 | 21.10 | 98 | 3.1705 |
液化石油气 | 1.7143 | 50,179 | 17.20 | 98 | 3.1013 |
天然气 | 1.3300 | 38,931 | 15.32 | 99 | 2.1650 |
电力 | 0.1229 | NULL | NULL | NULL | 0.8010 |
表1. 各种能源碳排放系数
基于表1的碳排放系数和统计年鉴数据,利用碳排放计算公式对中国2001~2019年的交通运输业碳排放进行测算,得到各能源碳排放结果如下表2。
根据表2和图1对各能源的碳排放量和总碳排放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总碳排放量不断增加,2019年的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已由2001年的22132.74万吨增加至81682.11万吨,年均增长率为7.52%。汽油、煤油和电力产生的碳排量快速增加,且为主要的交通碳排放来源。传统的道路运输主要是客运以汽油作为燃料,随着交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国家政策对清洁能源的鼓励,公路中电动汽车的占比在逐渐增高 [
柴油产生的碳排放增长缓慢,出现下降趋势。由于我国对清洁能源的大力推广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公路上采用柴油机的机动车占比已经较少,目前柴油的消耗主要在于铁路货物机车的使用 [
年份 | 柴油 | 汽油 | 煤油 | 燃料油 | 天然气 | 液化石油气 | 电力 | 碳排放总量 |
---|---|---|---|---|---|---|---|---|
2001 | 10591.07 | 4576.03 | 1700.83 | 2710.78 | 23.82 | 52.72 | 2477.49 | 22132.74 |
2002 | 11717.39 | 4851.28 | 2174.34 | 2701.58 | 35.51 | 88.70 | 2427.03 | 23995.83 |
2003 | 13730.94 | 5737.99 | 2249.87 | 2981.22 | 41.14 | 111.96 | 3260.07 | 28113.18 |
2004 | 17018.91 | 6828.65 | 2789.85 | 3647.50 | 56.72 | 111.34 | 3604.50 | 34057.46 |
2005 | 19099.85 | 7108.29 | 2889.01 | 3807.77 | 82.27 | 151.03 | 3446.70 | 36584.92 |
2006 | 20672.31 | 7583.03 | 3065.37 | 4805.21 | 95.69 | 169.64 | 3743.87 | 40135.13 |
2007 | 22722.05 | 7643.87 | 3427.74 | 5088.65 | 101.76 | 172.12 | 4261.32 | 43417.51 |
2008 | 24758.87 | 9039.82 | 3563.03 | 3623.25 | 155.88 | 175.84 | 4581.72 | 45898.41 |
2009 | 24742.31 | 8428.94 | 3986.65 | 3968.32 | 197.17 | 175.53 | 4942.25 | 46441.17 |
2010 | 26803.06 | 9579.41 | 4856.78 | 4206.30 | 231.01 | 189.18 | 5883.35 | 51749.08 |
2011 | 29365.23 | 10452.84 | 4994.19 | 4264.96 | 299.42 | 203.14 | 6795.68 | 56375.46 |
2012 | 33209.72 | 11051.03 | 5420.99 | 4387.65 | 334.49 | 211.20 | 7332.35 | 61947.44 |
2013 | 33808.87 | 12817.20 | 6061.28 | 4530.61 | 380.56 | 277.26 | 8017.37 | 65893.15 |
2014 | 34187.40 | 13645.59 | 6722.01 | 4569.96 | 464.18 | 284.70 | 8484.19 | 68358.04 |
2015 | 34558.91 | 15522.34 | 7598.36 | 4563.93 | 514.40 | 311.06 | 9019.26 | 72088.27 |
2016 | 34266.97 | 16120.52 | 8538.72 | 4791.89 | 551.64 | 323.16 | 10020.51 | 74613.41 |
2017 | 34592.66 | 16668.68 | 9625.89 | 5615.91 | 616.38 | 383.63 | 11358.18 | 78861.32 |
2018 | 34571.61 | 17748.34 | 10503.15 | 5693.27 | 619.62 | 387.97 | 12880.08 | 82404.03 |
2019 | 30547.25 | 18267.25 | 11190.21 | 6420.26 | 738.27 | 485.35 | 14033.52 | 81682.11 |
表2. 交通运输业各能源碳排放量(单位:万吨)
图1. 中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
STIRPAT的初始模型为下式(2),对其进行取对数操作,可以得到式(3)的线性关系式。其中I,P,A和T分别代表碳排放量,人口,经济水平(即人均GDP),技术水平,e代表残差。a,b,c分别代表I,P,A的弹性系数。本文考虑产业结构、清洁能源占比、单位周转能耗作为模型的自变量,对原始模型进行扩展,如式(4)。
I = α P a A b T c e
ln I = ln α + a ln P + b ln A + c ln T + ln e
ln I = ln α + a ln P + b ln A + c ln S T + d ln E T + f ln P C + ln e
式中,I,P,A与e代表含义与初始模型一致,ST代表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占比),ET代表单位周转能耗(完成单位周转量消耗的能源),PC代表清洁能源消耗占比(电力和天然气)。
表3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21》搜集整理得到。
通过对表的初步分析可知,2001~2019年,人口、人均GDP、第三产业占比及清洁能源占比逐渐升高,单位周转能耗逐渐降低。
利用SPSS软件采用进入法进行回归分析,即纳入自变量框的变量均进入模型,不涉及变量筛选问题,得到结果如表4所示。
人口规模、经济水平以及技术条件等方面相互制约和影响,三者同时存在可能导致时序数据产生多重共线性问题。通过VIF值(方差扩大因子)判断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图1),结果显示除清洁能源外,人口、经济产出等四项变量的VIF值均远高于10,表明此时变量间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得到的结果并不可靠。
年份 | P (万人) | A (万元) | ST | ST (吨/万吨公里) | PC |
---|---|---|---|---|---|
2001年 | 127,627 | 0.867 | 0.413 | 0.98 | 0.048 |
2002年 | 128,453 | 0.945 | 0.423 | 0.98 | 0.043 |
2003年 | 129,227 | 1.06 | 0.421 | 1.08 | 0.050 |
2004年 | 129,988 | 1.24 | 0.412 | 1.12 | 0.046 |
2005年 | 130,756 | 1.4259 | 0.414 | 1.06 | 0.042 |
2006年 | 131,448 | 1.6602 | 0.419 | 1.01 | 0.041 |
2007年 | 132,129 | 2.0337 | 0.429 | 0.91 | 0.043 |
2008年 | 132,802 | 2.3912 | 0.429 | 0.86 | 0.046 |
2009年 | 133,450 | 2.5963 | 0.444 | 0.86 | 0.050 |
2010年 | 134,091 | 3.0567 | 0.442 | 0.84 | 0.053 |
2011年 | 134,916 | 3.6018 | 0.443 | 0.78 | 0.058 |
2012年 | 135,922 | 3.9544 | 0.455 | 0.79 | 0.057 |
2013年 | 136,726 | 4.332 | 0.469 | 0.77 | 0.059 |
2014年 | 137,646 | 4.6629 | 0.481 | 0.73 | 0.061 |
2015年 | 138,326 | 4.9922 | 0.508 | 0.72 | 0.062 |
2016年 | 139,232 | 5.3783 | 0.524 | 0.68 | 0.067 |
2017年 | 140,011 | 5.9592 | 0.527 | 0.64 | 0.072 |
2018年 | 140,541 | 6.5534 | 0.533 | 0.61 | 0.077 |
2019年 | 141,008 | 7.0892 | 0.543 | 0.57 | 0.087 |
表3. 回归模型解释变量初始数据
a. 因变量:CO2。
模型 | 非标准化系数 | 标准系数 | t | Sig. | 共线统计量 | ||
---|---|---|---|---|---|---|---|
B | 标准误差 | 试用版 | 容差 | VIF | |||
(常量) | −0.158 | 0.061 | −2.580 | 0.027 | |||
P | 0.877 | 0.289 | 0.862 | 3.030 | 0.013 | 0.002 | 465.090 |
A | 0.497 | 0.239 | 0.538 | 2.079 | 0.064 | 0.003 | 385.738 |
ST | −0.187 | 0.103 | −0.182 | −1.809 | 0.101 | 0.017 | 57.954 |
ET | 0.233 | 0.074 | 0.230 | 3.126 | 0.011 | 0.032 | 31.174 |
PC | −0.041 | 0.023 | −0.041 | −1.825 | 0.098 | 0.343 | 2.912 |
表4. 模型系数
a. 因变量:CO2。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使用python的机器学习包sklearn中的linear_model模块进行岭回归。使用RidgeCV方法训练模型,会自动采用留一化交叉验证选择最优模型,最大限度的利用小样本数据,使得模型训练效果更好。通过多次调整正则化系数α,避免模型出现过拟合和欠拟合的情况,确定正则化系数为0.1,模型的Loss = 0.0002,训练R2= 0.998。由于数据是经过标准化处理后训练的模型,最终得到标准化回归模型如下。
ln I = 0.283 ln P ^ + 0.274 ln A ^ − 0.037 ln S T ^ + 0.096 ln E T ^ − 0.038 ln P C ^ + 10.811
根据上式可以得出:交通运输业碳排放与人口总量、人均GDP、单位周转能耗存在正相关关系,与第三产业占比和清洁能源占比存在负相关关系。各项系数均符合其经济意义,但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人口、人均GDP、第三产业占比、单位周转能耗及清洁能源占比分别变化1%时,交通运输碳排放分别产生0.283%、0.274%、0.037%、0.096%、0.038%的变化。
本文根据中国的社会经济现状、交通能源消费现状及政府对未来的规划,同时参考国外经济的发展历程及政策制定,结合国内文献对未来情景的分析,根据STIRPAT模型中人口规模、经济水平及技术条件的高低,设计了8种碳排放情景。在各情景下对未来年的碳排放量进行预测,8种情景如表5所示。
情景方案 | 人口规模 | 经济水平 | 技术条件 |
---|---|---|---|
情景1 | 低 | 低 | 低 |
情景2 | 高 | 低 | 低 |
情景3 | 高 | 高 | 低 |
情景4 | 高 | 高 | 高 |
情景5 | 低 | 低 | 高 |
情景6 | 低 | 高 | 高 |
情景7 | 低 | 高 | 低 |
情景8 | 高 | 低 | 高 |
表5. 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情景设置
情景模型中的主要参数参考国家政策、往年历史数据、以往学者的研究资料以及笔者本人推算确定。
人口规模。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20年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特别是近5年(2017~2022)内由0.558%下降至0.034%。同时,近些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规模越来越大。本研究参考张现苓等 [
综上所述,预测年8种情景对应的相关参数增长速率如表6所示。
变量 | 情景设置 | 2020~2030 | 2030~2040 | 2040~2050 | 2050~2060 |
---|---|---|---|---|---|
人口 | 低 | 0.023% | 0.004% | −0.014% | −0.026% |
高 | 0.034% | 0.017% | 0.006% | −0.012% | |
人均GDP | 低 | 3.270% | 2.840% | 1.780% | 0.920% |
高 | 4.010% | 3.360% | 2.330% | 1.420% | |
第三产业占比 | 低 | 1.050% | 0.780% | 0.340% | 0.230% |
高 | 1.270% | 1.040% | 0.710% | 0.320% | |
单位周转能耗 | 低 | −1.240% | −0.710% | −0.480% | −0.270% |
高 | −1.770% | −1.320% | −0.910% | −0.510% | |
清洁能源占比 | 高 | 3.920% | 4.840% | 5.310% | 4.010% |
低 | 4.380% | 5.020% | 5.670% | 4.320% |
表6. 预测年各解释变量设定增长率
根据上表设定的各解释变量增长率,以2019年为基准年对各变量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带入回归模型计算,得到如图2所示结果。
图2. 预测年各情景交通运输碳排放
从图中可知,8种情景下的碳排放量均在2030年或之前达到峰值。8种情景碳排放量由高到低排序为:情景3 > 情景7 > 情景8 > 情景1 > 情景4 > 情景6 > 情景8 > 情景5。情景3中人口规模和经济水平均为高速发展,技术条件为低水平发展,因此其碳排放量最高,在2030年达82378.25万吨。情景4相较于情景3技术条件由低水平变为高水平,碳排放量在2030年为79305.20万吨,相比减少3073.05万吨。情景7和8比较,情景7的碳排放大于情景8,但两者差距逐渐缩小,在2050年之后,两者几乎相等。原因在于情景7技术条件较低,随着时间推移,技术条件可以较容易的抵消掉较低的人口规模增加的碳排放。而情景8中尽管技术水平为高,但是到2050年之后增长速率也逐渐降低,此时人口基数仍然比较大,所以相较于情景7并没有大幅度降低碳排放。情景1、5和6的人口规模均为低水平,由之前的回归方程可知,人口规模对碳排放的影响较大,所以这3种情景的碳排放量均较低。情景5在8个情景中碳排放量最低,碳峰值为7667.71万吨。原因在于其低水平的人口及经济,高水平的技术条件。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很难达到,因为技术水平跟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相较于情景5,情景6 (碳峰值为78431.61万吨)建立在区域经济稳定增长,人口规模较低、较高的技术水平条件上,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运输结构和提交通情景能源占比等手段降低交通运输碳排放的发展模式应该是最适合中国未来碳达峰的方式。
本文使用“自上而下”法对2001~2019年的交通运输业碳排放进行测算,建立了扩展STIRPAT的模型,使用岭回归方法考察了人口规模、人均GDP、第三产业占比、单位周转能耗及情景能源占比对碳排放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人口规模、经济产出和技术水平的发展速率,设定了8种情景,探究预测年各情境下的交通运输碳排放趋势,最终得到结论如下:
1) 汽油、柴油、煤油在中国交通运输碳排放中占比仍然较高,电力产生的碳排放近些年快速增加,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能源消耗量占比较小。
2) 人口规模、人均GDP、单位周转能耗对碳排放起促进作用,第三产业占比和情景能源占比对碳排放起抑制作用。各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由大到小排序为:人口规模 > 人均GDP > 单位周转能耗 > 清洁能源占比 > 第三产业占比。
3) 不同情景下均可以在2030年完成“碳达峰”的目标,但是碳排放量有差异。保持人口低速增长,经济水平稳定增长和高水平技术条件可能最符合中国未来低碳发展路径。
我国在2020年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争取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考虑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和政府制定的目标,结合本文的研究结论,得到可行的政策启示如下:
1) 构建绿色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加快运输结构调整,降低单位周转量能耗。推进大宗货物“公转铁”、“公转水”、“铁水联运”等,提升集装箱运输的货物周转量比例,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能技术优化多式联运结构的设计,实现成本与效率的均衡。发展智能交通,推动不同运输方式合理分工、有效衔接,降低空载率和不合理客货运周转量。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推动物流运输智能化、精细化、集约化、协同化、绿色化。
2) 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装修,提高清洁能源占比。积极扩大电力、氢能、天然气、先进生物液体燃料等新能源、清洁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逐步降低传统燃油汽车在新车产销和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推广电力、氢燃料、液化天然气动力重型货运车辆。提升铁路系统电气化水平。加快老旧船舶更新改造,发展电动、液化天然气动力船舶,深入推进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因地制宜开展沿海、内河绿色智能船舶示范应用。提升机场运行电动化智能化水平,发展新能源航空器。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碳排放空间经济效用最大化。根据十九大和二十大的报告,中国未来要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高耗能行业的改革,注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如先进制造业),加快低端传统制造业转型速度,从而减少货运交通低附加值需求。
钱晓栋,徐 展,李国梁,陈 丽,王于勤. 基于STIRPAT拓展模型的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测算与情景预测The Calculation and Scenario Prediction of Transportation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 Based on Extended STIRPAT Model[J]. 交通技术, 2023, 12(01): 25-36. https://doi.org/10.12677/OJTT.2023.121004
https://doi.org/10.1016/j.jclepro.2017.03.018
https://doi.org/10.1016/j.jclepro.2016.07.066
https://doi.org/10.5194/esd-7-327-2016
https://doi.org/10.1038/s41558-018-0091-3
https://doi.org/10.16663/j.cnki.lskj.2022.15.014
https://doi.org/10.19721/j.cnki.1671-8879.2014.05.012
https://doi.org/10.13209/j.0479-8023.2010.076
https://doi.org/10.1016/S1352-2310(02)00488-0
https://doi.org/10.13546/j.cnki.tjyjc.2022.15.016
https://doi.org/10.1016/j.enpol.2004.01.007
https://doi.org/10.1002/er.1486
https://doi.org/10.3390/su11071986
https://doi.org/10.14120/j.cnki.cn11-5057/f.2020.12.022
https://doi.org/10.13676/j.cnki.cn36-1030/f.2014.01.001
https://doi.org/10.1016/j.ecolind.2018.05.049
https://doi.org/10.19744/j.cnki.11-1235/f.2018.0028
https://doi.org/10.16619/j.cnki.rmlt.2017.1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