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学界对《行气玉剑珌》的研究主要从文字的考证、铭文的释义等方面进行,但对其铭文文字、释义、功用、甚至命名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大多数学者皆认为其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气功文物,对研究中国气功的起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其在当代社会也有着重要的价值。但笔者以为其铭文内容在本体论上已涉及先秦时期儒道两家所说的“道”的范畴,行气便是悟道之过程;并且对行气有着独特的认识及思维方式,并且把其贯彻到个体的生命实践。因此对《行气玉剑珌》不能单从文字训诂等方面来理解,而应依据其铭文释义,深入到哲学领域,探讨其在本体论、认识论、人生论方面存在的哲学意义。 At present, the academic research on the “Xingqi Yujian Bi” is mainly carried out from the textual researc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inscription and so on, but there are great disputes on the words of the inscription, the interpretation, the function and even the naming. Most scholars believe that it is the earliest Qigong cultural relic in ancient China,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tudy of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Qigong in China. Meanwhile, it is also of great value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However,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content of the in-scription has already involved the category of “Tao” called by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in the pre-Qin period ontologically, and that the practice of Qi is the process of realizing Tao. Moreover, he has a unique way of understanding and thinking about Qi, and carries it into the individual’s life practice. Therefore, we should not understand “Xingqi Yujian Bi” only from the aspects of textual exegesis, but according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its inscription, go deep into the philosophical field, and discuss its philosoph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aspects of ontology, epistemology and life theory.
目前学界对《行气玉剑珌》的研究主要从文字的考证、铭文的释义等方面进行,但对其铭文文字、释义、功用、甚至命名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大多数学者皆认为其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气功文物,对研究中国气功的起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其在当代社会也有着重要的价值。但笔者以为其铭文内容在本体论上已涉及先秦时期儒道两家所说的“道”的范畴,行气便是悟道之过程;并且对行气有着独特的认识及思维方式,并且把其贯彻到个体的生命实践。因此对《行气玉剑珌》不能单从文字训诂等方面来理解,而应依据其铭文释义,深入到哲学领域,探讨其在本体论、认识论、人生论方面存在的哲学意义。
行气玉剑珌,气功,哲学意义
Yanli Wu
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Guizhou Universty, Guiyang Guizhou
Received: Sep. 23rd, 2022; accepted: Nov. 27th, 2022; published: Dec. 9th, 2022
At present, the academic research on the “Xingqi Yujian Bi” is mainly carried out from the textual researc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inscription and so on, but there are great disputes on the words of the inscription, the interpretation, the function and even the naming. Most scholars believe that it is the earliest Qigong cultural relic in ancient China,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tudy of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Qigong in China. Meanwhile, it is also of great value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However,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content of the inscription has already involved the category of “Tao” called by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in the pre-Qin period ontologically, and that the practice of Qi is the process of realizing Tao. Moreover, he has a unique way of understanding and thinking about Qi, and carries it into the individual’s life practice. Therefore, we should not understand “Xingqi Yujian Bi” only from the aspects of textual exegesis, but according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its inscription, go deep into the philosophical field, and discuss its philosoph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aspects of ontology, epistemology and life theory.
Keywords:Xingqi Yujian Bi, Qigong, Philosophical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beplay安卓登录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行气玉剑珌》原由合肥李木公(李鸿章后代)收藏,今珍藏在天津历史博物馆,其拓本最早于20世纪50年代著录于邹安的《艺賸》,后收入端方的《陶斋古玉图》和黄濬的《古玉图录初集》,其后又编入罗振玉主编的《三代吉金文存》。该文物虽然属于收藏品,但历代对其铭文均无考证,对其文字考证较晚,释义最早上世纪30年代见于于省吾《双剑誃吉金文选》。此后有郭沫若、王季星、陈世辉、张光裕等数十位古文字学、养生学、医学、体育学等各学科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对其进行解读,为其铭文文字考证及释义作出了贡献。《行气玉剑珌》是一个十二面体的小青玉柱,中有孔,未穿顶,一面下部有一小孔与内孔相通。玉柱的每面刻三个字,共45字,含重文9。文字极为规整,刚劲峭利,书风与中山国诸器铭文相仿,属北方文字体系无疑义。据郭沫若考证,此文物系战国初期(约公元前380年)的制品。
(一) 《行气玉剑珌》名称变化
关于对《行气玉剑珌》的命名,学界一直存在着争议,各家命名也不同。它曾被称为《玉刀珌》,于省吾命名为《刀珌铭》,后来罗振玉将其命名为《剑珌》,并将拓文载于《三代吉金文库》中。上世纪40年代,闻一多在他的《神话与诗》一书中论及古代导引行气时,将其命名为《玉珌铭》。建国后郭沫若判定玉铭为战国初期的玉石制品,又将把它命名为《行气玉佩铭》,陈邦怀命名为《行气玉铭》,天津博物馆则命名为《青玉行气铭饰》,还有人命名为《行气玉杖首》。从玉柱的形状结构来看,它是一个棱柱体,中空但未穿顶,一面下部有一孔与内腹相通,棱面经过打磨。由于玉柱中空且一面有小孔与之相通,因此叫“玉铭”、“铭饰”、“玉杖首”、“玉佩铭”都有一定的道理,而称之为“玉铭”则较为中性。目前学术界一般称之为《行气玉铭》。对此文物的不同命名,体现了各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解释,但笔者认为,虽然这些名称都是指同一件文物,但是其内在还是有细微的差别。而不同的命名则会导致对该文物功用的争议,因此,我们有必要区分各家是从何种层面来进行命名的。若称此文物为“刀珌”、“剑珌”等往往是从该文物本身来说,称“玉铭”、“玉佩铭”等倾向于从文物的铭文内容来说。
(二) 关于功用的讨论
《行气玉剑珌》这一文物本身具有极高的价值,其铭文内容对后世研究战国时期的文字、书法等方面亦有极高的价值。但关于剑珌这一文物的功用,历来有诸多讨论,有玉珌说、佩玉说、图腾崇拜物说、装饰器物说四种意见,时至今日诸家尚无确切的说法。
1) 玉珌说。玉珌是一种安在剑鞘尾端的一种玉制品,它曾被命名为玉刀珌、剑珌和玉珌。
2) 佩玉说。郭沫若对此文物考证后认为是装饰用的佩玉,将其命名为“行气玉佩铭”。
3) 图腾崇拜物说。这种说法由宋功书先生提出,他认为该器物是古代男性生殖器的崇拜物,铭文是对房中术介绍。
4) 装饰器物说。王壁先生认为该文物是仗首的装饰器物,他从外观、礼制和其从容上进行了说明。张道生认为王的解说有理有据可循。王壁对玉珌说和佩玉说进行了反对,他认为“汉代玉珌与战国时期玉珌形制大同小异,而都与此器形状相去甚远,故指刀珌或剑珌都是没有任何凭据的 [
但也无法否认剑珌或刀珌说不成立,此器物为一个十二面体的小青玉柱,若依其为剑珌也成立。其从底部穿孔又未穿顶,套在剑鞘尾端文字刚好是正的。依古文献对杖首装饰的记载,大多为青铜制品,也有的是玉制品,但其形状是刻上动物的形状,如鸠、龙等,并且在先秦时期杖首的装饰物多为鸠杖,无青玉柱做杖首装饰物的记载,所以仗首的装饰器物说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有待考证。《说文》释“珌”字为:“珌,佩刀下饰品,天子以玉 [
但是,在《诗经》中也有不少篇目记载用珌装饰刀剑。如《小雅·甫田之什》篇云:“……君子至此,鞞琫有珌。君子万年,保其家室,维水泱泱。君子至此,福禄既同。君子万年,保其家邦。”《大雅·公刘》中也有记载:“何以舟之?维玉及瑶,鞞琫容刀。”“琫”字《说文》释为:“佩刀上饰,天子以玉,诸侯以金 [
《说文》解“玉”为:“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䚡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不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忮),洁之方也。象三玉之连。丨,其贯也 [
《行气玉剑珌》铭文共有45个字,有22个字不重复,但有争议的字却达10余字。如:“深”作“吞”,“伸”作“神”,“萌”作“明”,“退”作“复”,“几”作“兀、其”,“舂”作“木、樁”等。目前学界大都采用郭沫若的释字,但其某些释字也存在争议。诸家对释字释义不一,但结合铭文,可取之处又甚少。
对此黄耀明在《<行气玉铭>释义集评及新解》指出目前学界对《行气玉剑珌》研究存在的不足:“由于各种局限,有些释义也有不少问题:通晓古文字而不解内丹者有之;熟悉内丹而不明文字者有之;断章释义不顾全篇者有之;意译全篇而不落字句者有之;更有甚者,无视通篇大意,对文字形体妄加臆测 [
行气玉剑珌铭文拓片展开图
最早载于于省吾《双剑誃吉金文选》的释文为:“行
除了赵松飞明确释为“行
关于“
黄耀明在《<行气玉铭>释义集评及新解》中综合诸家释字,总结出“
黄耀明综合各家释义,“
此句释文为“下则定,定则固”,各家基本上认同,但其释义有28条,但其中三条释义空泛无所依;八条释义符合修习的规则,但其主语不一致,句式不同;四条释义是指呼吸之气,与铭文所指之修习之真气不同;九条释义或不符合修习实际,或主语句式不一致,或语句不通顺,或与铭文不符。而其释义可取者有三:“其一,气到达丹田后(随意念)停留在丹田,停留在丹田的气不断充实,形成坚硬的气丘。其二,(真气)深入往下一直到丹田,真气才停止,停止后真气会进一步强固、充实。其三,气机下伸,才可能在下腹部停留,稳定下来,对下腹部进行激惹;因为气机在下腹部停留和稳定,才可能不断壮实、巩固 [
此句在释字上有两种观点:“
“
此句“
因此,此句释字为:“天其
“
综上所述,综合诸家观点以及从哲学意义的角度来看,铭文释字为:“行
以上从哲学的角度厘清了释字与释义,接下来便是探讨《行气玉剑珌》铭文中真气是如何运行的。
既然认为《行气玉剑珌》是关于修炼气功的器物,气功是指用意念去控制体内气运行的方法,那么就牵涉到行的气从何而来,是先天之气还是呼吸之气?以及气进入体内是如何运行的?这是需要我们根据铭文的具体含义一一去发掘的。
(一) 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
何为气?这一问题在铭文释义中已经进行了论述,但我们还需要区分何为先天之气?何为后天之气?从铭文释义来看,“行
那行气除了行先天之气之外,我们后天依续生存是否还需要还需要外界的后天之气呢?显然是需要的。真气运行后天之气与先天之气必须发生联接,才能维系人体的生命。在行气时接先天之气落入后天,与整个生命个体相连。但是人在修炼真气区分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在行气是人之生命的精气神之气。
(二) 先天之气的来源
既然人体所行之气是超验的先天之气,那么超验的气是从何而来?又如何进入到人体的呢?这一点用铭文中“
(三) 行气之过程与方法
真气的在人体的运行是否成功,就要看行气的具体过程与方法是否正确,真气的运行特定的路线及方法。
1) 贯通上下。行气或者走气首先要接入先天之气,使其充盈、饱满、上下贯通。行气之过程必须要保证真气能接续进入体内,方能进行真气的修炼。那么如何确保真气的源源不断呢?其关键在于先天之气的不生不灭,超验的形而上的气即是道。先天之气通过特定的通道进入人体,与后天之气合一以完成整个行气过程。
2)
3) 神(伸)。接超验的先天之元气后要把其落到后天,其关键点是神。神是指把囟部积蓄的活动的先天之气引出来落到后天,落到人的行气上。落到后天的气要按经络的路线行走,这条路线是下–定–固–萌–长–复–天。落到后天的气先下行至丹田,停留在那里,使之充盈饱满不散乱而有定型,真气在丹田形成气丘后再向下行,经尾闾处行至后背,快速向上行,到达头部。行气之路径先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由囟处接出先天之气,按行气路径运行一周之后又返回囟处。
行气的路径是真气修练是否成功的关键,行气之过程必须按照经络的路径来运行,若逆行经脉之路径,便会导致真气大乱,甚至死亡。
上文已对铭文释字释义、行气的方法与路径做了阐释,确定《行气玉剑珌》的铭文是一篇修练气功的,是讲行气之根本。气作为中国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同时也是生命之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行气玉铭》的研究不能仅从文字训诂、文字考证等方面进行,而应深入到哲学领域,从中国哲学的路径出发,去发掘其深刻的哲学意义。古代修练气功的方式主要是用意念去控制气的运行,这一方式就涉及到了形而上的问题。
气功在先秦时也称为“吐纳”“静坐”等,是古代人为了达到延年益寿、修生养性所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同时也是修练者独特的体会,通常带有一种神秘性质。圣人贤人君子修炼的皆具养身、修德等多角度的个体实践活动,对中国的文化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和中国哲学又有着密切的关系,先秦诸子认为气功态下能体会到“道”的存在,所以《行气玉铭》一文便涉及了中国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生命观等方面的问题。
(一) 《行气玉铭》与中国哲学本体论
中国哲学的本体论主要涉及“道气合一”的问题,然而对“道”、“气”二者的关系及阐释,各家说法莫衷一是。唐君毅提出老子解“道”有六义:通贯异理之用之道、形上道体、道相之道、同德之道、修德之道及其他生活之道、为事物及心境人格状态之道 [
《行气玉剑珌》铭文中所行的气是从虚无中来,虚无也就是那不可见不可闻的“道”,那么对道的认识便要靠某种内在的方式。行气是人靠意念控制气在体内的运行,这一方法与过程即是对“道”的体悟。
认为“道”是物质性的主要是根据对《老子》的解释:“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第二十一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第二十五章)道在这里被规定为先于天地万物的一种原始之物质,尽管恍惚,但其中有物。
有主张“道”是一种“精神性的”也在《老子》中找到了依据:“视之不见名日夷,听之不闻名日希,搏之不得名日微。此三者不可致洁,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墩,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第十四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此处“道”又被说成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但其又不是“无”,而是有其道,而不知用什么名字什么形状去形容。因此,对道的认识是靠人主观所想象的,也可以说道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
既如此,我们对“道”的理解就要跳出一般的思维模式,“道”是我们的眼、耳、体等外在的感官都无法去感官,老子既然能恍兮惚兮地感受到它的存在,那么“道”就有可能是人体的一种“内感官”,是人体在某种特殊状态下的内在知觉。目前人体所保持的内感知的特殊状态有以下几种状态:其一:人体受到外部刺激(如打击、针刺、药物、恐吓、催眠术等)而处于半昏迷状态。其二:人体处于梦境状态。其三:人通过自觉的意念控制作用使自己处于朦膝胧胧状态,如气功、瑜咖等修炼活动 [
行气之过程是靠人的意念去控制气行的路径,那么在修练气功的过程中它的主观感受是怎样的?如明儒罗洪先、蒋信、高攀龙、吕坤等的感受是相似的:即人体进入气功态后会产生“天人合一”、“物我合一”、“内外合一”、“古今合一”的浑然景观和奇妙感受 [
老子的“道”是看不到听不到摸不着的,而气也是如此。但在气功状态下人却能感受到气的存在。辜堪生、李学林在《论气功与中国哲学》中提出老子所说的“道”,“就是老子等古代哲人把气功高度人静状态下所感受到难以名状的特异境界推及宇宙,使之上升为宇宙的本原,作了形而上学的哲学升华。” [
而《行气玉铭》中的行气过程也是要在人极静的状态下修炼,人体行气的过程是“
从此处理解,《行气玉铭》便与本体论联系起来,修练真气之过程便是悟道之过程,在这一过程之中才能体会到道之精妙处,达到物我合一之境。
(二) 《行气玉铭》与中国哲学认识论及思维方式
中国古代哲学认识论的核心问题是知行关系问题,“知”的地位与本体论中“道”的地位是一样的。“知”同样具有神秘性。古代圣人认为知识由两部分构成:与生俱来的和从实践中获得的,而且认为与生俱来的知更为重要,它的知便是知“道”,因此道与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先秦道家老子提出“玄览”的认识方法,这种方法通过“至虚极,守静笃”达到“万物并作,以吾观复”的目的,这一关键点是要保持高度的宁静,避免人体感官对外部事物的接触(塞其兑,闭其门)庄子提出“坐忘法”,“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此谓坐忘”(《大宗师》)在坐忘状态下,使身体静下来,黜智慧,忘掉形体,使之与道同。在这种方法之中与道相融,在虚无状态下达到身心合一、物我两忘,得出“道不可闻,闻不若塞,此之谓大得。”(《知北游》)的知识。《管子·心术上》提出“静因之道”(即“舍己而以物为法”)、“无为之道,因也”的认识论,“静因之道”的方法相承老子的认识方法。并且认为“虚其欲,神将人舍”,只要虚静去欲,精神(道)就会进入人认识主体之中。也就是只要守住静守住气,人自身的道就会显现出来。而这一模式正是知——行的思维方式。
宋明时期,至虚守静的治学方法达到了极致,这一时期的学者大多把治学与静坐结合起来。二程、朱子、陆象山皆主张静坐,王阳明的龙场悟道也是由静坐而悟。佛家亦有禅定之功夫。从气功的角度来看,摒除一切杂念,达到极静,用意念来控制自己的身体,这样就能与自然合为一体,完成由所接先天之气落到后天之后与自然之清气的交换。
依据铭文来看,行气之过程主张静,并且只有在静的状态下才能感受到气的存在,依此才能控制真气行走的路线,此谓“巡(顺)者生,逆者死。”在先秦时期,古人练功时便已悟出行气之真理所在。
(三) 《行气玉铭》与人生哲学
先秦时期诸子把圣人作为最高的追求,而达到圣人的途径是涵养心性。那如何涵养心性呢?主要是养气。孟子言养浩然之气,庄子言人之生是气之聚等。先秦诸子把养气养身作为人生修养的重要部分,把养气与人的生命联系起来,成为人生哲学当中的一部分。
圣人、真人、至人、神人是先秦诸子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并把它视为人生的最高目标。然而要达到这种理想人格,常常伴随着某种修生养性之能。而他们所谓的理想人格往往有着某种特殊的能力,如“不窥牅,见天道”、“不行而知”、“登高不栗,入水不雷,入火不热”(《大宗师》)等。不仅道家有如此说法,儒家亦有:如各种异象的显示、超乎常人认知之事。先秦诸子何谓理想人格有此特殊能力?是因为他们懂得行气(练功)之道。孟子亦讲养气的重要性:“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告子上)依孟子之言,不存养气,与禽兽无异,要求人们保持赤子之心。同时在养气时也要有良知良能,如无此,则也无法养气,这直接把养气与道德伦理连接起来。
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也把气功态下的高度“虚静”状态作为人生修养的一种体验,但这种纯体验还不能让人直接成为圣人,还需要在经验中去体悟,二者相结合才能达到“道”的境界。因此我们不能简单看《行气玉铭》,可以说它是先秦时期养气存气、通达“道”之境界的旨诀。
而古人要成为圣人、真人等之类的人,便要先达到“道体无生无化无患”,只有禀得道体无生无化无患才能成为真人。顺真在《新道学的生死观》中指出:“生命的本相就是‘业气’、‘智慧气’的共存,因此超越生命的生死,就是以后天气为基础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先天气的作用,当先天之气成为绝对的指导作用,当‘智慧气’完全涵养无遗时,人的生命就进入了永恒的大道,也就彻底地‘归根复命’,也就彻底地进入‘谷神不死’之真人的永恒境界 [
《行气玉铭》把行气之过程与人的个体生命紧密相连。行气之成功时则是个体与“道”通为一,此时人与道不再为二,与天地万物亦不为二。
综上对铭文所涉及的本体论、认识论以及人生论三个方面的论述,由此可见,《行气玉铭》不单单是对气功的导引,其内容已深入到了哲学所探讨的内容。
综上所述,对《行气玉铭》的探索不能只从文字训诂、文义阐释等方面来进行解读,而应该去发掘的它的现代价值,更好地体现其功用。而它的价值往往与其哲学意义紧密相连,铭文所包含的本体论、认识论思想值得我们去深思。同时作为一个不可多得的玉制品,它在气功、书法、文字、考古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它的价值应该是多方面的。通过对其铭文释义、价值功用等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行气玉铭》在本体论、认识论与人生论上有着深刻的哲学意义。它把行气纳入到对“道”的体悟,使行气不再单是属于养身领域,而是上升到形而上的领域,成为认识“道”的一种方式。历经两千余年的沉淀,在当代社会它依旧给予我们如何涵养道德,如何调节心理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吴艳丽. 《行气玉剑珌》哲学意义探析 Analysis of Philosophcal Significance Xingqi Yujian Bi[J]. 国学, 2022, 10(04): 199-209. https://doi.org/10.12677/CnC.2023.104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