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具体阐述了异化劳动理论,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社会现实,揭示了资本主义生存方式的弊端。新时代,深入理解和研究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有助于我们准确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指导方向。 In the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 of 1844, Marx specifically elaborated the theory of alienated labor, deeply analyzed the social reality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capitalist socialized mass production, and revealed the drawbacks of the capitalist way of life. In the new era,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deeply understand and grasp Marx’s theory of alienated labor. Studying Marx’s theory of alienated labor will help us to accurately understand the 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 and provide a guiding direction for adhering to the people as the center and promoting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具体阐述了异化劳动理论,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社会现实,揭示了资本主义生存方式的弊端。新时代,深入理解和研究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有助于我们准确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指导方向。
异化劳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当代价值
Dong Ding
School of Marxism,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Received: Sep. 18th, 2022; accepted: Oct. 13th, 2022; published: Oct. 20th, 2022
In the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 of 1844, Marx specifically elaborated the theory of alienated labor, deeply analyzed the social reality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capitalist socialized mass production, and revealed the drawbacks of the capitalist way of life. In the new era,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deeply understand and grasp Marx’s theory of alienated labor. Studying Marx’s theory of alienated labor will help us to accurately understand the 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 and provide a guiding direction for adhering to the people as the center and promoting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Keywords:Alienated Labor, Manuscript of Economics and Philosophy in 1844, Contemporary Value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beplay安卓登录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认为只有消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才能彻底扬弃异化。研究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于形成正确合理的消费观,建设和谐有序的社会交往环境和经济发展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梳理理论来源,概述理论基本内涵,分析理论的当代价值,进一步把握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
马克思的思想观念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期间,体会并认识到了大量的社会现实与社会中黑暗的一面,于是他开始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逐渐成为一名忠实的唯物主义者。黑格尔指出,异化是将绝对精神外化成有异于自己的真实世界,进而又借助于对真实世界的扬弃,而回归自我的过程 [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是《手稿》中关于人的类本质内容的主要来源。马克思充分肯定费尔巴哈的哲学理论成果,对其思想进行批判继承形成了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忽视了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性,具有唯心主义思想。费尔巴哈对人的“类”本质进行概述,但是却没有区分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只是用“理性,爱,意志力” [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系统地阐释了异化劳动理论,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社会现实,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陋与无产阶级生活的悲惨的一面。把握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助于理解该思想的当代价值和实践作用。
第一,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能够消费的越少;他创造的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 [
第二,劳动者与劳动相异化。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进行劳动不是自愿和自由进行的,反而是被雇佣者强制和压迫而进行的。劳动者在雇佣者的逼迫下,为了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进行劳动。劳动在劳动者眼中,不再是一种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和发挥自己的类本质的活动,而是一种摧残和压迫性的过程,束缚着劳动者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不能实现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劳动者失去了工作的热情和动力,从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如在电影《摩登时代》中,工人只知道麻木的拧螺丝,不在乎自己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意义,最终成为麻木的拧螺丝的工人,失去了人的主体性。劳动者就像机器一样,只会机械性的重复工作,丧失了生活和工作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另外,由于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劳动成为强制性和压迫性的活动。劳动者的精神也会受到摧残,内心深处会产生逃避和反抗的情绪,不利于资本家长久地获取利润。工人开始对工作报以冷漠和不耐烦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率和工的身心健康。因此,劳动者只有在劳动之外的活动才会体会到快乐,劳动者与劳动活动相异化。
第三,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马克思将人的类本质设定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
第四,人与人相异化。这是上文阐述的三种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异化时,劳动者的主体地位不断被削弱,使得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被他人强制占有和随意支配。因此,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与人必然会发生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每个人都会成为他人追逐利益的工具。这样的社会难以形成良好的、和谐的氛围,阻碍了国家的长久健康和持续性的发展,不利于国家获得国际性的话语权。经济间的联系逐渐取代社会人际交往的联系,人不断地工具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友好互助的关系反而是尖锐的对立关系。在这样的氛围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断恶化,走向了相反的方向,难以在社会中营造良好的氛围,最终阻碍了国家的进步。汲取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教训,可以推动我国社会健康、稳步发展。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为未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提供了指导。以上四个维度的阐述,体现了异化劳动理论不但涉及人与物的关系,还涉及了人与人的关系。他们是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的关系,四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每个维度环环相扣,相互作用,促成最终结果。
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产生的根源。在私有制之前,人们的劳动还尚未发生异化。私有制的出现,激化了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社会财富的分配越来越不平等 [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扬弃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这里的扬弃不是彻底的放弃,而是继承和发展其积极的内容,否认和放弃私有财产的消极的内容。马克思充分肯定了私有财产的积极意义,批判了空想共产主义。马克思指出,私有财产具有不同的社会性质。所以,上文所说的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就是指资本主义社会的私有财产,而扬弃公民私有财产则是指改变私有财产的社会特性。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力得以迅速发展,私有的财产也不再被其他人所拥有了。人不会被工具化或者被视为工厂里机器一样的存在,劳动也不是被强制和压迫性的活动,劳动真正的成为一种自由和自觉的活动。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中,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就是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共产主义就是新事物,资本主义就是旧事物。只有正确分析和把握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准确把握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才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为人民谋幸福。
马克思主义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他的理论不是刻板的,不是生搬硬套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丰富和发展的。当前,这一理论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研究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对于我们揭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弊端,重视劳动者的地位,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建设和谐有序的社会交往环境和经济发展环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下,资本家过度的追逐利润,忽视了人在社会实践中的主体性地位,削弱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断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替代。深入研究和掌握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有利于提高劳动者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重视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彰显劳动者在实现国家富强过程中的重要性。
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
异化消费是在异化劳动过程中所衍生出来的新的消费观,是异化劳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异化消费是指,消费者在购买某种商品时首先考虑的不是商品的质量和自身的需求,而是看重商品带来的身份价值信息,如:是否能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是否能彰显自己的品味,是否能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等等。在资本逻辑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异化消费的影响下,盲目地购买和追求奢侈品,忽视理性消费的重要性。我们在购买商品时,首先应该考虑的应该是自己的需求和商品的质量。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随着奢侈品牌的推广和宣传,人们开始盲目地追求奢侈品可以给他们带来的象征性信息,忽视了商品本身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这种象征性消费正在侵蚀着我们的思想观念,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我们要保持理智,避免异化消费。现在很多广告商正是抓住了部分人爱慕虚荣的心理特点,在商品推广时,大范围的渲染商品背后的价值,弱化了商品本身的性能和产品信息介绍。如:汽车广告总是把汽车产品和成功的商业人士放在一个画面介绍,香水总是和一个妙曼身姿的美女同时出现,保健品广告总是和健康的爷爷奶奶的形象同时呈现,等等。在去年“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之后,新闻媒体上也会经常出现关于消费者盲目消费的新闻,同时还有部分网友自嘲自己的消费模式为“剁手消费”,这一现象应该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因此,我们在日常消费时要保持理性,注意辨别资本家的消费陷阱,树立正确的、理性的消费观,避免异化消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离开自然,工人将无法创造价值。人们过度地追求经济的发展,忽视了保护自然的重要性,破坏了生态平衡,污染了环境。同时,大自然也对我们做出了警示,如:全球气候变暖、雾霾天气和沙尘暴等恶劣天气频发等等。人与自然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只重视人的需求,忽视自然的承受能力。因此,我们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关系。马尔库塞的科技批判理论具体阐述了科学技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他认为科学技术只不过是人类用来破坏自然的手段和方式。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方面给人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另一方面,增强了人对自然的破坏力度。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技也被人们熟练掌握并运用于生产和生活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科学技术具有两面性,在使用科学技术时,我们也应该合理的使用科学技术,既不能盲目的反对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也不能过度使用科学技术去破坏自然环境。只有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才能有效发挥人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关系。
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论”对于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氛围,建设人和自然的良性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日本著名马克思主义学家岩佐茂也曾提出“环境正义理论”。岩佐茂认为,我们要注重代际正义,即现代人不能自私的、无节制的开采自然资源,要为未来人留有必要的自然资源,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岩佐茂的环境正义思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为我们构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思路,解决现代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自然的馈赠,我们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关系。
异化劳动,就是在劳动过程中弱化了人的主体性地位,使人逐渐转化为客体。主体客体化是异化劳动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生产出来的商品全部被资本家所占有,人的精神世界变得越来越贫穷和枯燥,物质世界也同样变得贫穷和单调。面对枯燥无味的生活,工人逐渐失去了创造性和能动性。工人在日复一日的异化劳动下,丧失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热情与希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党高度重视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与人密切相关,人的主观能动性也为社会发展创造了生机和活力,带来了无限的可能。必须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重视人民的地位,把为人民服务谨记在心,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下一个百年征途中不断地创造新辉煌。中国共产党在前进道路上,与人民同行,守人民的利益。回望历史的洪流,中国共产党在一次又一次的考验中,战胜了艰难险阻,无所畏惧地踏步向前,缔造了许多值得学习的精神内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不断创造佳绩,引领人民走向辉煌。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时代意义。当前,资本主义社会依然存在着异化劳动现象,工人依然处于被剥削、被压迫和被统治的阶段。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异化现象,但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异化现象终将会消失。因此,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更加需要注意维护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避免陷入资本主义的陷阱,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抵制消极的外来文化的入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新时代,我们要密切联系实际,从现实出发,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党的领导,响应党的号召,为实现宏伟目标而奋斗。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我们不断进步,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把握了促进社会主义长久、健康发展的基本规律,踏上新的旅途。因此,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化时代也依然没有过时,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丁 岽. 论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On Marx’s Theory of Alienated Labor and Its Contemporary Value[J]. 哲学进展, 2022, 11(05): 1213-1218.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2.11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