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2169-2556 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 10.12677/ASS.2022.117378 ASS-53797 ASS20220700000_63712158.pdf 人文社科 论网络媒体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 On the Inno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de under the Network Media 锦亮 1 * 淮南师范学院,安徽 淮南 06 07 2022 11 07 2752 2756 © Copyright 2014 by author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 Inc. 2014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媒体的运用涉及到人类活动的各方面,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悄然发生改变,网络信息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影响巨大。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种种弊端,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对原有的模式进行创新,及时地改变教学方法,利用网络媒体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the use of network media involves all aspects of human activities. People’s lifestyle is quietly changing. Network information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many drawback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which can not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It is necessary to innovate the original mode, change the teaching methods in time, use the network media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students, enrich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improve the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网络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 Network Medi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attern Innovation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媒体的运用涉及到人类活动的各方面,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悄然发生改变,网络信息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影响巨大。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种种弊端,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对原有的模式进行创新,及时地改变教学方法,利用网络媒体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

网络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

On the Inno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de under the Network Media<sup> </sup>

Jinliang Liao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Huainan Anhui

Received: Jun. 7th, 2022; accepted: Jul. 12th, 2022; published: Jul. 20th, 2022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the use of network media involves all aspects of human activities. People’s lifestyle is quietly changing. Network information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many drawback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which can not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It is necessary to innovate the original mode, change the teaching methods in time, use the network media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students, enrich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improve the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Network Medi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attern, Innovation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beplay安卓登录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前言

互联网技术的普遍使用和不停向前发展,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极大打破,世界融合成一个相互依赖、不可或缺的统一体。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网络媒体的更新换代,导致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改变,对教育产生极大的影响。网络媒体的发展给高校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等已然跟得上网络发展的步伐。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和教育者要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创新教育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走正确的道路,不断提升新时代网络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 相关概念解析

网络媒体是人们相互交流、传达信息的工具,它和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是一样的,都是传达信息的渠道、都是信息载体。它的根本作用是用来进行信息传播,不受时间和地点的约束,尤其是在报道突发性事情和跟进新闻事件时,网络媒体的实时更新比传统媒体的快讯更加具有新鲜度。

网络媒体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高校为了契合网络环境下社会和人的发展需求,旨在利用网络快速、全面传播的特点,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等内容进行有效宣传,在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观念观点与规范方面开展导向教育,力图引导和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提升大学生的素质和修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教育实践活动 [ 1 ]。

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内容上的更新,更是一种教学方式的变革,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的理念的升华,通俗的来说它是人们在充分尊重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效率而产生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教育方法,方式,策略,理念于一体的实践模型 [ 2 ]。模式是要理论联系实际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范式,当实际发生变化时,模式也要随之开始改变创新,从而达到更好的指导效果。

3.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弊端 3.1. 难以激发学生积极性,教育效果不持久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通过教师为主体向学生进行传授知识,教师的知识渊博程度、个人魅力等因素对教学效果有着极大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模式多为简单的灌输、无味的说教,有的甚至照本宣科,这种枯燥的模式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不能保持较长时间的听课效率,这样学生会对课程产生无所谓甚至厌倦的态度,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产生的教育效果也不好。可能教育者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下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这种效果是短暂的、易逝的、难以维持的。老师想要传达的思想没有深入学生的内心,仅仅停留在意识表面,难以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行为,尤其在当今网络媒体环境下,知识的传播更加丰富和多向,学生可以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获取到更多与学科内容相关的信息,传统思政教育方式更难引起学生共鸣。

3.2. 强烈的灌输意识,教学方式单一,教育内容空洞

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模式过度的注重单向的理论灌输,没有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考虑其接受能力及接受程度,把受教育者看成是被动接受和理应承受的客体。这样很容易造成受教育者的反感,更有甚者会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抵触心理,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模式在教学方式上过于单一,主要通过讲授法来开展教学活动,单一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产生枯燥厌倦的感觉,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仅是教学方式的单一,在教学内容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也比较空洞,由于思想政治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学生难以联系实际,大多数人都觉得学习的内容晦涩难懂。

3.3. 教育目标理想化,难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

高校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所提出的有些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要求学生学习和记忆教学内容,却忽视了大学生自身成长及社会对其综合素质的要求,不能很好地切合受教育者的主体需要 [ 3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果制定的教育目标太过理想化,高校政治教育不仅仅为了将马克思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更是要灌输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对于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没有给予正确系统地引导,尤其是在网络媒体时代下,信息传递速度大大提升日,作为学生,面对复杂的信息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不能准确的、高效的达到思政教育既定目标,难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

4. 网络媒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

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带来了发展机遇,使思政课的平台更加开放,为师生交流搭建桥梁;网络媒体打破了思政教育时空的界限,使学生随时随地接受教育,将课上延伸至课外;通过网络媒体还使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得到丰富,贴近学生,深受学生喜爱。高校可以依托网络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实施以下一系列创新的措施。

4.1. 改变教育模式,由灌输型向引导型转变

在网络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以完全摈弃理论的灌输,一定的灌输是保障学生接受知识的基本保障,网络信息教育者在理论灌输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正确的分析网络信息 [ 4 ]。在网络时代下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公布者,导致网络上出现许多不良信息,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完成课堂教学向课外教育行之有效的延伸。教师要培养网络媒体素养,学会运用微博、微信、QQ等网络媒介创立讨论空间,潜消默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与学生课前、课后的沟通探讨,教师对整个讨论进程进行适时适度的督导,对于某些讨论积极且有创新看法的学生,给予及时褒扬并将其观点进一步引申,对于一些对主题看法偏颇或讨论偏题的学生,可以通过私聊方式发送信息并指出错误及有待提升之处,激励学生进步。通过教师联动,凸显师生的凝聚力,学生参与感增强的同时能够获得更多专业的知识内容,推动大学生自身价值判断能力,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提升。

4.2. 借力媒体平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传统活动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所开展的活动类型较为单调,网络媒体由于其多样性、便捷性的特点,可以进一步增强活动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实效性和新颖性,拓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内容、形式、措施等,有力地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高校必须重视自媒体教育平台的良好建设,营造优良的网络学习氛围,提高媒体平台服务质量。现在很多高校已经开通官方微博、贴吧、论坛、微信公众号等信息传播渠道,通过发布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国家大事热点对大学生开展正面引导,对思想政治内容进行传递保证大学生能够随时获取学习信息,掌握相关动态,利用网络达到知识学习的目的,针对性的关注思想政治薄弱点,强化学科学习能力。用积极向上的誓言感染了大学生们,激发大学生不断奋斗的品质。高校还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开展体现专业特色的思想教育活动,并其用网络技术制作成数字艺术展、微视频等,在学校的网络媒体平台进行推送,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生动性、趣味性、多样性,思想政治的教育内容得到极大丰富。

4.3. 重视教育渗透,内化大学生行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教育渗透作用,潜移默化、深远长久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力。网络媒体本身的特点所作用,其所传递的信息是碎片化的、图文并茂、趣味十足的,这正好符合年轻人快节奏的生活和阅读喜好,借助网络媒体的渗透教育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接受信息中所蕴藏的精神观念,因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紧随时代变换,充分运用网络媒体开展教育活动 [ 5 ]。

高校存在和发展是以学生作为主体,结合网络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提升学生对于教学模式的认同度,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网络环境,突出优秀的互联网思想政治人才主导地位,适当让学校参与校务政务管理,接受民主的教育和实践增强学生行使民主权利使学校的管理更具民主性、科学性,也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民主精神。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向学生传达国内外热点问题、国家出台的重大政策、好人好事等信息,激励学生踊跃转发评论,采用现实教学案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对时事政策的正确认知和判别,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可以利用网络媒体,采用平台推送的方式,利用校园内的正能量事迹和蕴含向上意义的视频等,让学生了解身边的好人好事,近距离接受优秀道德品质的感染,用学生身边优秀的人带动网络环境健康发展,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再提升。

4.4. 运用网络载体,构建网络媒体一体化教学模式平台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不能单单只用一种手段,要将各种方法手段融为一体,构建一个集传统课程教育、网络化教育和资源共享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平台。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要善于运用网络媒体,通过应用不同的媒体载体,进一步增强教育效果。在保留传统课程教育的基础上,网络技术的繁荣使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设计的多样性和趣味生动性成为可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吸引力,教师通过网络媒体的新技术,采用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手段将原本复杂难懂、较枯燥的文字转化成简单易懂且趣味十足的知识,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引领作用,大大增强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教育效果。对于网络环境下出现的各类网络信息,要引导学生提高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教育学生正确分辨信息,当一名科学、健康、文明的网络信息传播者。加大网络资源共享力度,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的视野,可以开设网络课程,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我学习,给学生提供网络课程的学习平台,引导学生学习关于思政方面的课程,提升高校学生的道德素养。高校网络媒体一体化教学要充分利用网络调查和分析不同阶段大学生所表现出的不同的思想教育需求,采用分层教育解决大学生所面临的实际思想问题,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共鸣,及时的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和反馈问题,实现大学生心理、思想、品德和政治素养的全方位发展。

4.5. 整合教育资源,构建四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从教育的主体出发,教育大致可分为学生的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不一样的教育主体在学生生长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 6 ]。当前,网络媒体的开放性、共享性使得教育的各主体逐渐融合,这导致了各教育主体的边界变得模糊,各自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的问题。为此,要尽早地整合各教育主体的力量,推动协同化作用的立体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

首先,在网络环境下要与时俱进,摒弃传统教育观念中受教育者被动接受的模式,强化学生的主体性意识,自主性、主体性和创造性都不能充分体现。其次,学校可以构建“家校信息共享平台”,沟通反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的思想政治意识状态,及时制止不良思想和行为的出现,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通过网络将家庭的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紧密连接,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大的效果。再次,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优化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方法、重视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自制力和判断力,确保学生在网络环境中能坚持正确的观念,屏蔽不良思想的影响。最后,在网络越来越繁荣的现今社会,社会的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网络监管部门要加大对网络的监管力度,发现不良信息要及时处理并对信息的发布者追责,情节严重的要移送公安司法机关。监管部门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网络监管体系,对网络信息不能停止全方位、不间断的管理监督,各网站、网络媒体也要实施自我监管、自我检查、自我改正,给人们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绿色的网络环境。

网络媒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具有无限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教育模式创新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样式,走上了无限发展的道路,只有不断的完善教育模式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基金项目

本文系淮南师范学院校级项目《重大疫情应对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建构(2020XJYB059)》阶段性成果。

文章引用

廖锦亮. 论网络媒体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On the Inno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de under the Network Media[J]. 社会科学前沿, 2022, 11(07): 2752-2756.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2.117378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王虹, 刘智.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 季海菊.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 2013. 许瑞芳, 高国希.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思想教育研究, 2014(8): 25-32. 尹华伟, 王艳. “互联网+”背景下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研究[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 13(27): 101-104. 陈晓红.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 中国科技论文, 2021, 16(7): I0012. 何志超. “互联网+”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究[J]. 辽宁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21(4): 82-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