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 Modern Linguistics 2330-1708 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 10.12677/ML.2022.104093 ML-50707 ML20220400000_77419675.pdf 人文社科 法治社会视角下的网络语言舆情治理研究 Research on the Governance of Online Language Public Opin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ule of Law 艳艳 1 * 江苏警官学院侦查系,江苏 南京 15 04 2022 10 04 718 724 © Copyright 2014 by author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 Inc. 2014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文章结合网络安全治理的相关指导思想和法律法规探索网络语言舆情治理的重要方面、治理方法以及路径,指出网络语言舆情监管工作必须遵循相应的法律法规,要顺应社群传播新时代的特点,掌握语言舆情的传播规律,才能及时化解网络语言舆情危机,增强舆论引导和国家政策普及传播的有效性。 Based on the relevant ideas,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network security governance,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importance and ways of governance of online language public opinion governance,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supervision of network language public opinion must follow correspond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conform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era of community communication. Only in this way can the crisis of online language public opinion be resolved timely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and the populariz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national policies can be enhanced.

网络语言舆情,治理,舆情监测平台,语言学分析, Online Language Public Opinion Governance Public Opinion Monitoring Platform Linguistic Analysis
摘要

文章结合网络安全治理的相关指导思想和法律法规探索网络语言舆情治理的重要方面、治理方法以及路径,指出网络语言舆情监管工作必须遵循相应的法律法规,要顺应社群传播新时代的特点,掌握语言舆情的传播规律,才能及时化解网络语言舆情危机,增强舆论引导和国家政策普及传播的有效性。

关键词

网络语言舆情,治理,舆情监测平台,语言学分析

Research on the Governance of Online Language Public Opin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ule of Law<sup> </sup>

Yanyan Pan

Investigation Science Department, Jiangsu Police Institute, Nanjing Jiangsu

Received: Mar. 25th, 2022; accepted: Apr. 18th, 2022; published: Apr. 25th, 2022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levant ideas,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network security governance,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importance and ways of governance of online language public opinion governance,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supervision of network language public opinion must follow correspond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conform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era of community communication. Only in this way can the crisis of online language public opinion be resolved timely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and the populariz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national policies can be enhanced.

Keywords:Online Language Public Opinion, Governance, Public Opinion Monitoring Platform, Linguistic Analysis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beplay安卓登录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2019年1月25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由此可见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网络安全包括网络系统安全、数据安全以及信息安全,这三种安全都与语言有关,网络系统安全涉及计算机系统语言,数据安全和信息安全也都以语言数据为主。语言与安全问题相关,是由语言的属性决定的。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大约80%的人类信息是用语言负载的。没有用语言负载的信息也常常需要语言来帮助阐释,比如图画、雕塑、音乐、服装、建筑等艺术 [ 1 ]。语言是身份的重要认同标志,同时也是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文化最主要的建构者、阐释者、负载者、传播者。这些特性,使语言在信息沟通、情感表达、身份认同、文化传承、技术传播、经贸活动中发挥着基础作用 [ 2 ]。而当今的互联网以及网络媒介的出现正在深刻影响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结构,网民不仅仅是舆论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舆论信息的使用者和与创造者,“参与”“互动”成为互联网的发展主流。海量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提出了挑战,网络时代带来的价值观、道德观的多元化,使网络语言生活呈现出“后现代”与“去权威化”的趋势,网络舆论如果引导不利,无意识的盲从或情绪宣泄容易成为网络的主流 [ 3 ]。因此,除了网络系统安全、数据安全的保障,网络语言舆情的监控、管理、引导也非常重要。

近年来,从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重要法律的人大立法,到《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战略规划、法律法规的制定出台,再到《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云计算服务安全评估办法》等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发布实施,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立。本文首先简述国内外舆情治理研究现状,然后从法治社会的视角论述网络语言舆情治理的四个方面以及具体的方法和路径。

2. 国内外舆情研究现状

国外的舆情研究起步较早,始于19世纪30年代美国Elmo Roper和George H. Gallup关于民意调查的研究,二战后传到欧洲国家和日本,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与应用体系,并成立了一个国际组织——国际独立调研机构协会盖洛普国际(Gallup International)。作为公共话语的焦点,舆情研究表现出了跨学科的特征,在很多社会学科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包括:政治学中的政府决策和公众意愿研究、历史学科中的社会变革和民众心理研究、法学界在司法和行为标准方面的制定、社会心理学对个体行为社会属性的研究、社会学关于舆论导致愤怒和危险的行为的研究等等 [ 4 ]。舆情研究的内容包括:舆情的性质、定义、形成、发展、变化以及测评方式和方法,其中,民意测验和调查的设计、测评方式研究较多。最为人们熟知的舆情研究是市场调研、美国的总统选举和国会中期选举期间的选情分析。舆情治理方面,有对语言感知和语言理解的监测、舆情监测模型的智能设计以及舆情的社会媒体监测等研究。

国内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04年由教育部语信司与有关部委和高校共同建立的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以及200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研究”的立项。从上层架构上来看,以国家语委为主体的语言事务治理体系已基本建成,上有教育部和国家语委,下设机构有“两司”(语用司和语信司)“一所”(语用所)“一社”(语文出版社)以及一些高校和各种研究中心。国内相关研究起步时间不长,对语情的分析,较多的是现象整理、形式统计和个案分析,而对于语情的深层分析、规律发掘颇为薄弱,需要深化相关研究。研究内容包括:语言文字的使用情况和变化(如:国家语委每年推出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其情感性意义、舆情的产生和传播、监控与管理、语言信息搜索、提取以及分析技术、网民心理研究等。研究趋势逐步向全媒体时代、舆情演化、网络安全等方向发展。

舆情治理方面,多数研究聚焦网络舆情监测和管控,国内学者开发了很多商用的监测平台,如:TRS 大数据舆情分析平台、方正智思信息服务平台、红麦舆情监测系统、乐思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军犬网络舆情监控系统、Goonie网络舆情监控系统、麦知讯第三方网络舆情监控系统、鹰隼网络舆情监控系统、邦富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等。

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我们发现,将语言学分析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进行语言舆情治理的探索非常少,大多数是从传播学、心理学、新闻学、社会学、计算机技术、媒体研究、管理学等单个角度进行研究。法治是国家安全的保障,也是进行舆情治理的重要依据,基于此,本文结合相关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探讨网络语言舆情治理的方法和路径。

3. 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的网络语言舆情治理

2020年11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出发,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一个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体系完备、博大精深的法治思想理论体系 [ 5 ]。习近平法治思想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以宏大的全球视野,总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深刻洞察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运动方向,着力分析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历史必然性,精辟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文明发展机理,提出了重塑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的崭新理念和政策主张,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中国方案 [ 6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系统部署和全面推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我国互联网发展和治理不断开创新局面,网络空间日渐清朗,信息化成果惠及亿万群众,网络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主张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同。从《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的发布,到杭州G20峰会《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的签署,“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充盈着中国智慧,传递出负责任大国的勇毅与担当。

2015年12月16日,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一个安全稳定繁荣的网络空间,对各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并就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出“5点主张”,即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本研究根据以上“5点主张”,尝试提出网络语言舆情治理的四个方面。

(1) 坚持国家总体安全观,加强意识形态安全的治理

网络语言安全首先要考察语言作为符号系统在媒介中的使用和变异情况,进而探讨汉语在新媒体语境下表达的合宜性、传意的准确性以及使用的规范化,将语言符号的滥用、误用、错用等情况析出并加以规范,保持汉语在各领域使用中的健康活力、文明与规范。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和政策,完善语言文字应用的规范、标准、法规,实现语言服务现代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只有汉语在最大程度上达到普及,才能更好、更广泛地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我们要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高度,坚定不移地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保持中文的纯洁性、稳定性、规范性、独立性与完整性,尽快出台国家语言文字安全战略或规划。大力传承和弘扬优秀语言文字和文化传统,坚持汉语言文字形成的价值标准,遵循汉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 [ 7 ]。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在网络语言治理上要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以德治涵养法治,在自律和他律的共同作用中提升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2) 维护良好的网络言语生态,加强网络语言行为规范治理

根据现有的法律和法规,调查新媒体言语社区中群域交际的态度与行为,维护新媒体交际的秩序以期形成良好的网络言语生态,如挖掘网络语言冲突、语言暴力等问题形成的深层原因与类型,并进一步给出语言层面的调剂策略等,促进新媒体领域语言和谐,营造良好的交际环境;对损害国家文化利益、破坏国家形象、散播虚假信息、恶意煽动舆论等不良行为,进行严格管理、公正司法。除了对汉语的监管,还要加强对外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监控,例如,2009年“新疆7·5”暴力恐怖事件,几千名暴徒集会制造恐怖事件,这些暴徒在行动之前肯定有频繁的联络和布置,普通市民之所以无法察觉,与语言隔阂的关系很大。因此,在智力上要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话语策略分层导向,根据他者的立场、态度,以或团结、或包容、或博弈、或反击的策略导向,目的是尽可能消解差异、分歧可能引发的对立性甚至对抗性,探寻共有的价值偏好和利益导向 [ 8 ],维持良好的网络言语生态。

(3) 保护信息安全,加强语言信息安全治理

信息安全是指保障互联网网络空间有序运行,管控侵害个人隐私、侵犯知识产权、网络犯罪等行为,摧毁网络监听、网络攻击、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的能力。在人工智能时代,海量的语言大数据资源对国家发展、经济繁荣、科技进步、社会稳定产生影响。语言资源服务在维护国家安全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航天科技合作、联合反恐、打击跨国犯罪、海外国民保护、跨境投资贸易、边防边检、海事海防、国际医疗康养、国际新闻媒体、安保安防等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领域,语言资源安全已上升为影响国家安全战略的关键因素之一。

(4) 掌握重大社会事件中的语情,进行网络语言舆情治理

应对重大社会事件中的新媒体语言应急与服务、重大舆情中的网络谣言治理以及新媒体报道中的语言信度与效度等问题,要加强国家安全应急语言服务能力建设,促进国家安全应急能力现代化,具体包括以下八个方面。一是加强政治安全应急语言服务能力,保护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安全,防止政治渗透。二是加强经济安全应急语言服务能力,应对和化解国内外经济风险,维护金融安全。三是加强法律安全应急语言服务能力,推动全球建立公平公正的国际安全新秩序,实现和平外交战略和法律公平正义。四是加强信息安全语言服务能力,保障舆情和网络安全。五是加强生态安全应急语言服务能力,维护健康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安全。六是加强科技安全应急语言服务能力,保护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七是加强文化安全应急语言服务能力,防止文化渗透。八是加强教育安全应急语言服务能力,培养高素质应急语言服务人才 [ 9 ]。

要依法依规开发语言智能技术在保障国家安全、净化网络环境、维护信息安全方面的积极作用。针对互联网海量多语言信息,语言智能根据舆论传播知识图谱的分析结果,向已经阅读虚假信息的用户定向推送辟谣信息,实现精准辟谣。在应对虚假新闻方面,通过图谱分析方法深度追溯新闻根源,及时删除或屏蔽虚假信息。语言智能技术通过构建多语言机器翻译引擎,提供本地化、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智能自动翻译服务,维护国家信息网络安全、社会安全和政治安全 [ 10 ]。

4. 网络语言舆情治理的路径和方法

语言监测的总目的是及时准确地把握社会语言生活动态,揭示规律,了解诉求,预警问题,引导社会,化解矛盾,促进社会语言生活和谐,服务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大众生活和学术研究 [ 11 ]。据此,我们认为,要充分利用舆情监测分析技术,及时跟踪和呈现网络热点或潜在威胁,及时处理和引导。结合网络语言舆情治理四个方面,本研究提出的网络语言舆情治理的具体路径是:1) 建立监测平台,收集语言数据;2) 进行语言数据分析,发现特定群体传达主流思想的语言表达方式、语言舆情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社会网络分布规律;3) 发掘舆论制高点形成、舆论应对和引导规律中的语言要素,采取相应的语言策略和治理措施。基于这一治理路径,要完成以下任务:

(1) 多模态语言舆情实时监测平台

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直接关系国家意识形态,因此是主要观察和分析的这个领域。本研究认为,要建立一个综合的监测平台,该平台能够整合互联网信息采集技术及信息智能处理技术,对网页、论坛、微信、微博等进行24小时监控,通过对监测的海量信息自动抓取、自动分类聚类、主题检测、专题聚焦,实现网络舆情监测和新闻专题追踪等信息需求,形成多个分主题的多模态语料库,并形成简报、报告、图表等初步分析结果。

在大数据时代,语言文字、图片等皆为数据,经过计算机编码,都可以检索和获取到。要综合利用搜索引擎技术、挖掘技术、语音识别和视频分析技术,通过对内容的自动采集处理、敏感词汇过滤、画面和关键帧智能分析、音频流智能分析、主题检测和统计分析,实现对新闻网站、各大论坛、博客等动静态网页、图片、文档、视频等各类网络信息平台的多模态语言舆情监测。该平台的工作流程如下:

步骤1 网络信息采集系统从互联网上采集新闻、论坛、博客、评论等舆情信息,存储到采集信息数据库中。

步骤2 舆情分析引擎负责对采集信息进行清洗、智能研判和加工,分析结果保存在舆情成果库中。舆情分析引擎依赖于智能分析技术和舆情知识库。

步骤3 舆情服务平台把舆情成果库中经过加工处理的舆情数据发布到Web界面上并展示。

步骤4 通过舆情服务平台浏览舆情信息,通过简报生成等功能完成对舆情的深度加工和日常监管工作,同时建成多模态语言舆情语料库。

(2) 网络语言舆情分析的语言学理论框架

本研究认为,可以借鉴认知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理论建构网络语言舆情的分析框架。认知语言学作为一种研究范式,旨在通过语言现象揭示人类的认知机制;心理语言学揭示语言现象背后的心理动因。两者的结合起到互补的作用。结合网络语言呈现字画结合、画中有字、字中有画的特点,该方法采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视角,将语言、图片、视频、表情符号等视为同等重要的意义产生资源纳入舆情监测研究中。该框架从认知机制和心理动机两个方面来描写并分析各种“新式语言”、语言使用不规范现象(如公共用语和地名的不规范使用、对特定职业人群的污名化)、语言变异情况以及语言所反映出的负面舆情等,并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传播学、社会学以及管理学的相关理论探讨语言发展和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和负面舆情中的情感、立场、态度、亚文化等意识形态特征。

该理论框架结合一定时间段的热点问题,从监测平台调取相应主题(如:政府形象建构、城市治理、突发事件、国家安全)的多模态语料库,分析和研究语言文字本身的变化和使用状况,同时对语言所反映出来的社会问题,尤其是与国计民生相关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揭示其中的意识形态以及潜在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充分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符号模态和形式来进行准确的舆情预警、舆情研判、舆情应对、舆情引导以及形象建构与重塑等舆情治理实战能力。

a. 对现状、变化、发展以及不规范现象以及所反映出来的语言舆情进行深入分析,揭示语言舆情的空间分布规律、社会网络分布规律、常现语情的周期律以及多模态语言舆情与社会的互动规律。

b. 探讨治理方案,即如何综合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符号模态来进行准确的舆情预警、舆情研判、舆情应对、舆情引导以及形象重塑等。

c. 针对不同热点问题和不同受众群体,设计问卷和访谈,梳理不同受众的不同信息需求,提出有针对性的舆情应对话语策略。

鉴于网络语言舆情监测研究的复杂性,本研究拟参考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s) (图1)来建立多模态语言舆情监测平台。在计算机科学中,所有能输入计算机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都可称之为数据,包括数字、文字、符号、语音、图像、视频等 [ 12 ]。贝叶斯网络能够清晰地展现数据变量之间依赖关系,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框架结构来表示因果关系,使不确定性推理变得在逻辑上更为清晰、可理解性强。作为不确定性建模与分析工具,贝叶斯网络能够模拟人类推理过程中的因果关系不确定性,特别适合于分析多级次舆情发酵 [ 13 ]。

图1. 多级次网络舆情预警贝叶斯结构

基于这一工作流程,能够有效开展网络语言舆情治理,从而保障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维护良好的网络言语生态,规范网络语言行为,保护个人和国家的信息安全,在发生重大社会事件的时候,有效进行网络语言舆情的应对和引导。

5. 结语

网络语言舆情治理必须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并只有顺应社群传播新时代的特点,才能及时化解网络语言舆情危机,增强舆论引导和国家政策普及传播的有效性。依法依规建设网络语言舆情监测平台并进行网络语言舆情治理,有助于随时了解语言舆情并及时化解网络语言文字舆情危机,增强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普及传播的有效性;基于语言舆情的观测分析,有助于考查语言与社会的互动共振及其反映的社情民意,了解其动态,研究其规律,发现存在的问题及隐患,探讨相关对策,为政府及有关方面的相关决策和立法提供参考。

基金项目

本研究为2021年江苏警官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的国家安全学课程资源改革和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引用

潘艳艳. 法治社会视角下的网络语言舆情治理研究Research on the Governance of Online Language Public Opin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ule of Law[J]. 现代语言学, 2022, 10(04): 718-724. https://doi.org/10.12677/ML.2022.104093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李宇明. 城市语言规划问题[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32(1): 104-112. 李宇明. 边境语言的“睦邻戍边”作用[N].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1-07-09(004). 张挺, 魏晖. 互联网环境下语言文字舆情监测与实证研究[J]. 语言文字应用, 2011(2): 6-12. Donsbach, W. and Traugott, M.W. (2008) The SAGE Handbook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SAGE Publications Ltd., Thousand Oaks.
https://doi.org/10.4135/9781848607910
李林.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EB/OL]. http://www.china.com.cn/opinion2020/2020-11/23/content_76940601.shtml?f=pad&a=true, 2020-11-23. 公丕祥. 习近平的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J]. 法商研究, 2021, 38(2): 3-14. 王立非. 新时代中国特色国家安全语言服务建设[N].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1-07-09(003). 郭继荣, 杨亮. 国内语言安全研究述评[J]. 情报杂志, 2021, 40(6): 95-101+58. 王立非. 新时代中国特色国家安全语言服务建设[N].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1-07-09(003). 崔启亮. 语言服务国家安全建设的使命、方向与动力[N].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1-07-09(004). 赵世举. 中国语言观测研究的实践及思考[J]. 语言战略研究, 2016, 1(5): 72-81. 闫建鹏, 封化民, 刘嘉琦. 一种基于多模态特征的新闻视频语义提取框架[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2, 29(7): 2725-2729. 罗文华, 马晓晗.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多级次网络舆情预警实证研究[J]. 情报科学, 2021, 39(7): 68-7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