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是实现水资源高效配置的重要手段,“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给水库调度运行提出了新的需求。水库兼具碳汇和碳源双重属性,采用水库调度实现碳目标的减源增汇面临许多挑战。本文提出了面向“双碳”目标的水库碳当量目标函数的碳模型,从替代石化能源的水电站发电调度、提升生态碳汇的灌溉调度和减少水库碳排放的水库调度三个维度,详细阐述了基于水电站电量的发电调度、基于水电站容量的水风光储多能互补调度、提升生态碳汇的水库调度、减少库区碳排放和降低反照率效应的水库调度五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关键技术,最后对实现“双碳”目标的水库调度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Reservoirs are important measurements for realizing the efficient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The goal of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reservoir operation. Reservoirs have the dual attributes of carbon sinks and carbon sources. The use of reservoir operation to achieve carbon targets by reducing carbon sources and increasing carbon sinks faces many challenges. This paper proposes a carbon model of the reservoir carbon equivalent objective function for the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targets. Starting from three dimensions including hydropower generation operation to replace petrochemical energy, irrigation operation to improve ecological carbon sinks, and reservoir operation to reduce carbon emissions from reservoirs, the paper introduces in detail the power generation operation based on hydropower electricity, hydro-wind-solar-storage hybrid system operation based on hydropower capacity, reservoir operation to improve ecological carbon sink, reduce carbon emissions, reduce albedo effect. Finally, the reservoir operation for achieving the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targets that need to be studied is discussed and prospected.
水库是实现水资源高效配置的重要手段,“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给水库调度运行提出了新的需求。水库兼具碳汇和碳源双重属性,采用水库调度实现碳目标的减源增汇面临许多挑战。本文提出了面向“双碳”目标的水库碳当量目标函数的碳模型,从替代石化能源的水电站发电调度、提升生态碳汇的灌溉调度和减少水库碳排放的水库调度三个维度,详细阐述了基于水电站电量的发电调度、基于水电站容量的水风光储多能互补调度、提升生态碳汇的水库调度、减少库区碳排放和降低反照率效应的水库调度五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关键技术,最后对实现“双碳”目标的水库调度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碳达峰,碳中和,水库调度,水风光储,互补系统
Chen Wu, Pan Liu*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Science,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Received: Dec. 25th, 2021; accepted: Feb. 10th, 2022; published: Feb. 28th, 2022
Reservoirs are important measurements for realizing the efficient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The goal of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reservoir operation. Reservoirs have the dual attributes of carbon sinks and carbon sources. The use of reservoir operation to achieve carbon targets by reducing carbon sources and increasing carbon sinks faces many challenges. This paper proposes a carbon model of the reservoir carbon equivalent objective function for the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targets. Starting from three dimensions including hydropower generation operation to replace petrochemical energy, irrigation operation to improve ecological carbon sinks, and reservoir operation to reduce carbon emissions from reservoirs, the paper introduces in detail the power generation operation based on hydropower electricity, hydro-wind-solar-storage hybrid system operation based on hydropower capacity, reservoir operation to improve ecological carbon sink, reduce carbon emissions, reduce albedo effect. Finally, the reservoir operation for achieving the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targets that need to be studied is discussed and prospected.
Keywords:Carbon Peaking, Carbon Neutrality, Reservoir Operation, Hydro-Wind-Solar-Storage, Hybrid System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Wuhan University.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碳中和是指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进行抵消以实现零排放。碳中和理念是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推动的绿色低碳转型,目前已有127个国家和地区对碳中和目标做出承诺。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采取更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于2030前碳达峰,2060前实现碳中和” [
我国“双碳”目标提出后,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工信部、央行等多部委多领域均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制定了一系列发展规划和行动方案 [
水库作为重要的人工基础设施,具有防洪、发电、供水、灌溉、航运以及生态等多种功能。在实现清洁、可持续发展和全球范围内深化节能减排的背景下,利用水风光等清洁能源,取代石化能源已经成为全球能源发展的趋势 [
然而研究认为,水电虽替代了传统化石燃料发电,但水库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不容忽视 [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水库的碳源和碳汇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和国际社会的关注。本文结合当前已有研究,梳理了水库碳排放和碳汇的相关研究进展,提出了面向“双碳”目标的水库碳当量模型,重点围绕替代石化能源的水电站发电调度、提升生态碳汇的灌溉调度和减少水库碳排放的水库调度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和展望,旨在助推“双碳”目标的实现。
实现水库调度助推“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在于,明确水库的碳源和碳汇项,进而致力于促进碳汇、控制碳源的水库调度研究。因此,本文基于水库碳属性已有研究,从宏观角度提出了面向“双碳”目标的水库碳当量模型。采用水电站全生命周期碳汇最大准则,相应目标函数为
C 水 库 * = Max ( C 汇 - C 源 ) (1)
C 汇 = C i ( E h + Δ E W P , P V ) + f ( C e s , W i ) (2)
C 源 = C w + R F / K c o 2 (3)
式中,C水库为运行期内水库碳当量,kg,若为正值,说明水库是碳汇,否则为碳源;C汇、C源分别为水库碳汇和碳排放量,kg;Ci为石化燃料电力碳强度,kg∙kWh−1;Eh为水电取代石化燃料产生的电量,kWh;DEWP,PV为水风光储多能互补调度减少的风光弃电量,kWh;f(Ces,Wi)为水库灌溉碳汇函数,表示水库灌溉作用间接产生的碳汇量,kg;Ces为生态碳汇,kg;Wi为灌溉水量,m3;Cw为库区碳排放,kg;RF为水库反照率差异造成的正辐射强迫(Radiative forcing, RF),W∙m−2;KCO2为每单位CO2增加的辐射压力,W∙m−2∙kg−1。
由上述模型碳汇、碳源项可见,面向“双碳”目标的水库调度主要为三个维度的调度和五个方面的目标,详见图1。
图1. 面向“双碳”目标的水库调度概述图
基于面向“双碳”目标的水库碳当量模型,本文将从替代石化能源的水电站发电调度、提升生态碳汇的灌溉调度和减少水库碳排放的水库调度三个维度,对基于水电站电量的发电调度、基于水电站容量的水风光储多能互补调度、提升生态碳汇的水库调度、减少库区碳排放和降低反照率效应的水库调度五个方面展开讨论。
截至2021年10月底,我国水电装机容量已达到3.85亿kW [
水电站调度运行调度期内总发电量计算公式为,
E h = E * ( T ) = ∑ t = 1 T [ N ( t ) Δ T h ( t ) ] (4)
式中,Eh为水电取代石化燃料产生的电量,kWh;E*(T)为调度期T内水电站总发电量,kWh;N(t)为t时段水电站总出力,kW。主要约束条件包括:1) 水库特性约束;2) 水电站特性约束;3) 综合利用约束;4) 初始与终止库水位约束和5) 非负约束。
水库调度通过改变自然径流的时空分布在水资源规划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水电作为优质灵活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可有效调节风能和光能的波动性、间接性和随机性,互补风光出力波动,最大程度的消纳风光能源,减少弃电量,具体目标为:
Δ E W P , P V ⇔ E 总 * ( T ) = ∑ t = 1 T { [ N ′ ( t ) + W P ′ ( t ) + P V ′ ( t ) ] Δ T h ( t ) } (5)
式中,DEWP,PV为水风光储多能互补调度减少的风光弃电量,kWh; E 总 * ( T ) 为调度期T内水风光储互补系统实际上网总电量,kWh;N¢(t)、WP¢(t)和PV¢(t)分别为t时段水电、风电和光电的实际上网出力。主要约束条件包括:1) 水库特性约束;2) 水电站特性约束;3) 综合利用约束;4) 初始与终止库水位约束;5) 电力输送通道约束;和6) 非负约束等。
通常,组合两个以上能源的系统可称为混合能源系统 [
发挥水电在新型能源体系中优势,加快水风光储多能互补系统科学技术创新是助推“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有关多能互补系统概念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多能源的互补性分析 [
1) 推进电力市场碳市场政策协调和机制协同
目前中国电力市场和碳市场的顶层设计和规划相对独立,但电力市场和碳市场的本质和共同目的都是促进中国电力行业向更加清洁、高效和低碳的方向发展。两个市场的改革方向高度一致、改革领域交错重叠、改革措施相互影响,应该合力实现协同发展,充分利用市场力量以实现“双碳”目标。
2) 优化电力市场下水风光储多能互补运行机制
随着新能源发电比例不断提高,电力系统能源结构随之发生改变,对电力系统调配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等方面都提出更高要求,水电作为调节能力最好的清洁能源,可以有效对冲风光的间歇性与波动性,将在各体系电力市场中扮演着无法替代的角色。电力市场下的水风光储多能互补系统优化运行存在着复杂不确定性、多目标、维数灾等难点,如何签订中长期市场合同、制定现货市场竞标策略、参与辅助服务市场等问题仍有待深入研究。
3) 加强国家水网与电网联合调度和协同运行机制
可考虑通过国家水网与电网的联合调度与协同运行以促进“碳中和”目标实现。目前,中国已经规划实施的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规划中的西线工程沟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初步形成了“四横三纵”的国家水网框架。如何从系统层面构建水网电网体系、完善相应机制体制、配置宏观协调格局、实现水网电网协同运行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究。
在现有气象资源和负荷需求分布的基础上,依托水、风、光作为能源结构主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可行性如何?是能源结构规划建设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多能互补视角下水、风、光电可行性评估研究的目的是基于气象观测数据,考虑地理约束,分析各种能源出力特性和互补关系,评估其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均满足负荷需求的能力,从而为政策制定或规划设计提供决策参考。
多能互补视角下水、风、光电可行性评估研究目前主要侧重于资源互补性和系统发电可靠性方面的评估。互补性主要通过气象观测数据,计算探讨气象要素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和时间尺度的互补规律,可靠性通常以小区域为研究对象,模拟评估单个独立的互补系统发电与负荷之间的匹配程度。清洁能源未来供电可行性研究大多是对单种能源的潜力进行评估进而探讨可行性。Tian等 [
仅从单种能源的资源评估入手,或以小区域单体互补电站为研究对象,并不能明确一定能源结构下电力供应满足负荷需求的潜力,缺乏从资源、发电、传输、负荷多个维度综合评估多能互补潜力的研究。因此,可建立以物理资源评估模块、互补调度模块和跨省交易模块的潜力评估框架,从“源–网–荷”全链条为主线进行潜力评估计算,探讨全国省际均互联传输条件下水风光供应负荷过程潜力。进而分析全国各省水风光互补系统承担所有负荷的电力供应的保证率。以此评估在未来的能源结构和电网建设规划中,实现全国所有省份电力结构的100%清洁化的潜力。依托中国丰富的水电资源、全国跨区域联网条件、季风性气候特点等独特条件可以为以上电力结构模式的实现提供有效保障。
水、风、光均为气象驱动的能源,气候变化对水风光能源构成的影响和冲击是显著的。同时,能源系统暴露于高度的气候变化中 [
从电力系统稳定性和经济性的角度来看,气候变化对水电和光伏等气候驱动型能源构成的威胁是值得关注的。许多相关研究报告了气候变化对能源系统的影响。例如,Teotónio等 [
目前大多数关于气候变化与能源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气候变化对单种可再生能源的影响评估上,很少有研究深入到规划和设计阶段来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驱动水光互补系统相关的气候变量比单个电站相关的气候变量更为复杂,因此在模拟互补系统发电过程时应考虑气候变量的相关性和调度规则的影响以适应气候变化,以有效识别未来气候变化下水风光互补系统稳健性,并以此作为水风光互补系统面向未来气候变化的规划设计的参考依据。
由于多能互补系统的维度更高,不确定性输入更多,调度目标的竞争性更强,互补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问题存在挑战性。因此,包括水电在内的混合能源系统的运营管理通常涉及多个时间尺度(例如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决策。目前大量研究已经建立了许多混合能源系统短期运行模型 [
基于已有研究,今后应加强水、风、光的协同运行,从实时、短期、中长期开展多重时间尺度嵌套协同调控技术的研究:
1) 实时尺度方面,构建“机组–负荷”双层模型,制定实时调度决策。在互补实时运行过程中,水电机组通过调节自身出力来适应系统能源出力的变化,使得系统出力满足负荷要求。新能源难以准确预测,其出力预测的不确定性将直接传递为水电调度决策的不确定性。因此,在不确定条件下对互补经济运行过程进行建模,并且对经济运行模型进行高效求解是未来的研究趋势。为此,可针对互补系统经济运行问题(“以电定机”),建立考虑新能源出力预测不确定性的机组组合鲁棒优化模型。采用多情景以及发生概率表征光电出力预测的不确定性;其次,结合鲁棒随机优化理论,建立考虑新能源出力预测不确定性的机组组合鲁棒优化调度模型。实现模型的高效求解,快速提供安全稳健的经济运行方案,在补偿新能源发电的同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2) 短期尺度方面,构建“系统–机组–负荷”三层模型,编制日前发电计划。在多能互补系统短时间尺度上,新能源出力具有强随机性的特点,进而导致日前发电计划编制的不确定性。未来应在新能源出力预测不准的情况下制定电网所偏好的发电计划方案。同时,发电计划编制问题本身存在大量的非线性约束而难以求解,尤其是在不确定性条件下求解难度更大。未来需要在不确定性条件下对发电计划编制问题进行高效求解。为此,针对互补系统日前发电计划编制问题(“以资定电”),可建立耦合经济运行模块的发电计划编制模型,确定系统输出功率、确定机组状态以及确定机组间负荷分配,以期能在可接受的时间内,提供同时满足电网需求和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要求的日前发电计划。
3) 中长期尺度方面,构建“系统–机组–负荷–容量”四层模型,同步优化中长期调度规则与新能源装机容量,以及水电站最优运行方式的制订和实施问题。主要难点可归纳为三方面:随机性、多目标、以及高维性。多能互补研究主要集中在规划设计与短期调度方面,而对于中长期调度尤其是考虑短期互补性的中长期调度的研究相对较少。今后,针对互补系统中长期调度问题,可基于短期多能互补情况构建中长期弃电损失函数,将其耦合到中长期调度模型中,用于构建中长期互补多目标优化模型。多能互补系统中长期调度研究,可为优化水电调度规则以及全生命周期内水风光装机规划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准确评估水风光多能源互补性及利用互补性配置风光是一个亟需解决的科学问题。对于风能和光能的波动性、间接性和随机性,水电的灵活性可有效互补风光出力波动。关于水电光伏混合系统,Fang等 [
由于电网负荷的不确定性,能源系统不可避免地存在弃电和出力不足风险,难以实现完全互补,减少弃电和解决出力不足是多能互补系统优化配置的研究趋势。现有评估方法主要采用相关性系数和波动性描述互补性,虽评估了能源间的互补关系,但未考虑水电的调节能力及负荷的多变特征,更无法准确优选能源最佳配置。具体包括:
1) 基于能源综合出力与负荷匹配率的互补性评估方法是研究重点,以准确量化能源在时间和量级尺度上的互补性。以新能源互补性为基础,寻找基于水电调节能力的风光最优互补配置方法,优选现有水电调节能力下风电和光电的最优装机规模,从而实现能源资源高效利用的目标。
2) 水电出力不足和弃水问题可以通过水电站灵活升级改造得到解决。考虑水电站全生命周期内的成本–效益模型,采用短期–中长期嵌套方法计算水电站不同扩机容量下的发电量,作为成本–效益模型的输入,综合分析各项扩机评价指标(如净效益、单位耗水率和弃电率等),确定适用于研究水风光储多能互补系统的水电站扩机容量或不同类型的水电机组。
如何在新形势下优化多能互补调度规则结构,采用有限的资料提取尽可能准确的调度规则,是研究多能互补调度协同机理的重要挑战。水库调度规则能够改变自然径流出入流,被认为是指导水库长期运行最有效的工具 [
新能源在能源系统中占比不断增加,其波动性和间歇性使能源系统中的突发事件发生概率增加。为应对突发事件,需要将传统的“信息–决策”映射扩展为“信息集–决策集”映射。具体到多能互补调度,则需将传统的单一调度轨迹扩展为调度区间,使调度人员面对突发事件有更大的灵活性。新能源装机规模的迅速增加,而部分装机增加的地区面临无长系列资料的问题,导致传统基于“模拟–优化”的调度规则推求方法不再适用,需要进一步从机理上辨析调度规则函数形式及参数结构对于多能互补系统特征量的响应形式,构建适用于无资料地区的解析调度规则。面对多种新能源、各样调度需求,调度规则的结构不确定性将进一步加深,需要识别调度规则结构对于边界条件的敏感程度,评估调度规则的鲁棒性,研究预报不确定性对于互补调度规则所生成决策不确定性的扰动程度,设计调度规则的时变结构。在求解过程中建立调度规则鲁棒性的评价方法,通过模拟调度实验,识别最优调度规则时变结构。
由于风速和光伏强度的随机变化和综合出力剧烈波动,导致风–光–水–储互补经济运行存在严重的欠发、弃电和弃水等风险问题,制定一套安全高效的经济运行方案成为问题的关键。互补电力系统的风险管理已成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科学问题 [
近年来,多能互补系统的风险得到了进一步研究,如出力不足、弃电和弃水 [
今后,以风速和光伏强度随机扰动下水风光储互补调度风险指标描述为突破点,建立水风光储互补经济运行的效益–风险均衡模型。为描述风速和光伏强度的不确定性的特性,采用随机模拟模型生成各种预报情景。为减小风–光–水互补调度发电风险,提出欠发、弃电和弃水等风险指标作为目标函数。以此为基础,建立多能互补经济运行模型,解析不同预报情景对发电效益和风险因子的响应规律,制定一套安全高效的经济运行方案,实现水风光储互补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如何将水电补偿调节新能源的运行方式,融入水电已有且多样化的运行任务中,是水电与新能源协同运行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之一。防洪、供水和生态等多种运行任务随着时间而变化,仅存在于某些特定时段。因此,对全年调度期进行分期处理是研究考虑目标时变性的水风光协同运行的重要手段。
1) 水风光储多能互补与防洪功能协同
可再生能源互补的同时进行水库防洪调度是挑战也是难点。在汛期,水库的首要任务为防洪,而水力发电与防洪这两个任务都有特定的水位要求,有时可能相互冲突。由于风光的出力波动和预测不确定性,为确保水风光互补系统打捆出力尽量满足负荷需求,需要依靠水库调度调整水电出力。水电出力的大幅度波动将造成水库水位和下泄流量的显著变化,这将引起库岸不稳定和下游通航水位波动等安全问题。然而,防洪是水库的首要任务,按照电调服从水调原则,为了保证水库工程和流域水安全,水电会出现弃水泄洪以及出力受限等不同状况,若发电能力不足,无法满足负荷需求,则会出现发电破坏情况,对电力生产安全运行构成极大的挑战和威胁。因此,多能互补系统和水库防洪协调调度任重道远。
2) 水风光储多能互补与供水功能协同
水力发电任务与供水任务的优先次序冲突也是有待研究的问题。在枯水期,水库的常见任务为供水,但风、光电的波动时时刻刻都存在,所以水电补偿是面向全年的一种发电运行方式。中国的南水北调工程构成我国“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网格局。为解决水资源短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为保障我国水网供水功能的安全运行,今后应加强水风光储多能互补和水库蓄水供水的多目标调度研究。
3) 水风光储多能互补与生态功能协同
多能互补调度导致的下泄流量的改变对河流生态系统有显著影响。多能互补系统调度中,水电出力的大幅度波动,使得天然流态在流量大小、持续时间、下泄时间、频率和变化率等方面都有显著改变。其中,流量大小是衡量栖息地可用性或适宜性的关键因素。流量的持续时间影响生物特定的生长发育阶段。下泄时间决定了水库下游特定流量事件的发生时间,这被用来表征是否满足生物生命周期的要求。流量或流速的特定频率和变化率可能与水生生物的搁浅有关。因此,多能互补调度导致的下泄流量的改变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具体影响有待进一步探究。同时,未来水电开发将会减少典型河段生境多样性,减弱流域的流量年际变幅、水温季节变幅,改变河流连通性,进而影响鱼类繁殖行为、缩短鱼卵生长期,改变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性。
灌溉提供的水分是影响地区生产力和碳循环的关键因素之一 [
灌溉在提高作物生产力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占全球耕地的20%,粮食产量的40% [
虽然灌溉农业消耗大量能源,会产生温室气体排放,但综合来看农业是碳汇,作物可将大气中的CO2捕获到植物体和土壤中,产生的生物量代表了一种重要的CO2碳汇,可以抵消排放。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植树造林的碳储量越来越重要。森林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将碳固定在植物中,以生物量的形式在大气中吸收和封存二氧化碳,这有效缓解了气候变暖 [
土壤碳储量往往会随着自然环境中水资源利用率的增加而增加 [
植树造林可通过森林蒸腾作用增加耗水量,造成区域干旱,灌溉可以缓解这一现象,从而影响区域水文循环和大气循环的模式 [
灌溉大部分来自地表水或地下水,在过去几十年中,来自地下水的比例不断增加 [
灌溉需求的增加,以及对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应影响,将引发缓解全球变暖和适应政策方面的潜在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水库调度技术和流域内水资源配置是水资源规划的有效工具,可在缓解水资源短缺和气候变化影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这一新形势下,灌区水资源调度面临了一系列新挑战。不仅要延续以往提高作物产量和节水灌溉目标下的优化调度,还要考虑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和促进农业固碳的灌溉目标。目前,不同灌溉制度对农业固碳作用的影响已有大量研究。因此,以流域水量分配方案为前提,在确定不同作物的灌溉制度和需水量后,结合当地降水、蒸发等气象因素,确定不同水平年(尤其是水资源短缺年份)水库灌溉调度规则,将水库水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中国植树造林生态工程大力建设,主要的灌溉水量来自天然降水,但水库对苗木、花卉、林果、牧草地等林牧业的补充灌溉不容忽视。水库主要位于陡峭的山丘区,大多为发电水库,森林覆盖率较高 [
水库建设显著改变了陆地水系统碳循环,与水库相关的CO2、CH4等温室气体源汇问题近年来备受国际关注 [
1) 水库水位波动
第一,水库水位波动改变消落带植被和土壤特性,进而影响温室气体排放。水位在短时间内的大幅涨落会对水库消落带土壤的理化性质产生强烈的影响,进而影响温室气体的排放。水库水位下降,可能导致消落带在短时间内释放较高的温室气体。研究发现,湖泊强烈的水位波动会使得消落带基质更粗糙且降低植被覆盖率 [
第二,水库水位波动改变水深,进而影响温室气体排放。对三峡水库的研究发现,蓄水期间(11月至次年4月)高水位水域区CO2排放显著低于低水位期间(6、7月)的排放 [
第三,水库水位波动会导致大量沉积物在河岸和内部重新分配中再悬浮,进而影响温室气体排放。水库的复杂形态可能导致沉积物大小和沉积物成分的小规模变化。类似地,水库水位降低促进了富含CH4的气泡从沉积物向大气的转移,以及沿海地区富含有机物的沉积物,可能形成水库中的CH4排放热点 [
第四,水库水位波动转化为静水压力的变化,引发水库CH4沸腾,从而影响温室气体排放。将静水压力视为沉积物-水界面处由于上覆水柱和大气的重量而产生的压力。当水位下降时,将气泡固定在适当位置的静水压力减小,增加了沉积物中储存的气体平衡压力超过环境压力的可能性,这是沉积物中形成气相的先决条件,因此也是发生沸腾的先决条件 [
2) 水库反照率效应
水电站水库的建设通常涉及土地利用的变化,以前的陆地生态系统被淹没或筑坝扩大了现有水体,而牺牲了地表覆盖。土地利用变化的结果是地表反照率降低,因为水体反射的阳光比大多数陆地生态系统少。这反过来又导致大气顶部的正辐射强迫增加,会抵消水电发电置换化石燃料产生的负辐射强迫。Wohlfahrt等 [
综上,在水库流量季节性变化剧烈的情况下,水电站发电、水库引水灌溉或饮用水供水等引起的水库水位频繁变化的特殊情况,可能会大大影响水库CH4向大气排放的时间和幅度,导致水库在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可能会有很大不同。因此,通过水库调度对水位进行调节最有可能缓解频繁水位下降或CH4沸腾率。
尽管目前没有测试减少水库温室效应的管理策略的研究,但关于温室气体排放对水位波动的响应研究,为水库调度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可行性策略,从而在水位管理和温室气体排放之间建立了联系。Harrison等 [
鉴于水位管理在控制CH4通量方面的重要性,改变水库水位管理可减少水库温室气体排放。通过水位下降的改变,增加CH4氧化菌将CH4氧化为CO2的比例,那么水位下降的调节可以减少温室气体年排放量 [
CH4排放速率表现出极端的水库空间非均质性。例如,河流–水库过渡区可能成为CH4排放聚集区,部分原因是高沉积速率促进了有机物向缺氧沉积物的输送。研究表明,水位的大幅度变化可以增加CH4的沸腾通量,还可以增加与船闸运行等相关的短期水位波动 [
水体反射的阳光比大多数陆地生态系统少,水库建设降低了反照率,使得大气顶部的正辐射强迫增加,对水电作为碳中和能源有削弱作用。对于同一条件下的水库来说,调节水库水位,减小水表面积,降低反照率效应,有利于削弱土地利用变化带来的温室效应。由水体面积来看,水位降低可使表面积缩小,增加区域反照率。然而,这与缓解水库温室气体排放的水位管理研究是相互矛盾的。因此,需进一步协调水位下降削弱反照率效应和控制水位下降抑制温室气体排放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今后水库调度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在中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水电作为能源结构转型的核心,与三北风、光清洁能源构成了重要的清洁能源系统。然而,水库不仅具有替代石化能源减少碳排放的碳汇作用,同时存在库区水体碳排放的消极作用和影响。面向“十四五”时期和“双碳”目标,合理有效地协调水库多目标调度,充分考虑减少碳排放和增加碳汇的水位控制条件,对未来充分发挥水库功能,缓解气候变化具有重大意义。根据对未来中国能源结构转型的趋势和水库调度全方位的问题认知,本文首次提出了面向“双碳”目标的水库碳当量目标函数的碳模型,立足水库全生命周期,围绕水库替代石化能源的发电调度、提升生态碳汇的灌溉调度和减少水库碳排放的水库调度三个维度,综合分析了基于水电站电量的发电调度、基于水电站容量的水风光储多能互补调度、提升生态碳汇的水库调度、减少库区碳排放和降低反照率效应的水库调度五个方面,积极探索减源增汇的水库调度技术,对未来水库调度研究进行展望。特别是,替代石化能源的水电站发电调度,在碳目标中是否占据主导地位,仍有待深入研究。本文不仅从宏观角度全面认知了水库调度,而且事关清洁能源体系的发展和缓解全球变暖的国家政策,为助推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和技术展望。
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CB036)和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U1865201)资助。
吴 晨,刘 攀. 面向“双碳”目标的水库调度研究进展与展望Prospects of Reservoir Operation for the Goals of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J]. 水资源研究, 2022, 11(01): 1-19. https://doi.org/10.12677/JWRR.2022.111001
https://doi.org/10.1016/j.energy.2017.05.046
https://doi.org/10.1016/j.rser.2018.05.032
https://doi.org/10.1016/0301-4215(95)91418-C
https://doi.org/10.1021/es9031369
https://doi.org/10.1007/s11269-006-0322-7
https://doi.org/10.1016/j.jhydrol.2014.04.012
https://doi.org/10.1007/s11269-020-02545-0
https://doi.org/10.1061/(ASCE)WR.1943-5452.0000828
https://doi.org/10.1061/(ASCE)WR.1943-5452.0000773
https://doi.org/10.1029/WR007i002p00273
https://doi.org/10.1029/WR011i006p00777
https://doi.org/10.1029/98WR02608
https://doi.org/10.1029/WR020i011p01499
https://doi.org/10.1016/S0022-1694(01)00419-X
https://doi.org/10.1061/(ASCE)WR.1943-5452.0001013
https://doi.org/10.1016/j.energy.2018.07.182
https://doi.org/10.1016/j.energy.2018.12.083
https://doi.org/10.1016/j.renene.2012.01.096
https://doi.org/10.3390/en11040868
https://doi.org/10.1016/j.jclepro.2021.127253
https://doi.org/10.1016/j.apenergy.2015.09.018
https://doi.org/10.1016/j.jclepro.2018.05.154
https://doi.org/10.1016/j.energy.2019.04.209
https://doi.org/10.1016/j.energy.2018.11.027
https://doi.org/10.5194/hess-20-3343-2016
https://doi.org/10.1038/nclimate2903
https://doi.org/10.1016/j.renene.2021.03.077
https://doi.org/10.1016/j.renene.2015.09.073
https://doi.org/10.1016/j.energy.2017.06.047
https://doi.org/10.1029/2018WR023160
https://doi.org/10.1016/j.rser.2019.109415
https://doi.org/10.1016/j.rser.2017.03.002
https://doi.org/10.1016/j.energy.2011.11.056
https://doi.org/10.1038/s41560-020-0558-0
https://doi.org/10.1088/1748-9326/aab211
https://doi.org/10.1016/j.renene.2014.05.034
https://doi.org/10.1016/j.apenergy.2018.07.019
https://doi.org/10.1016/j.apenergy.2018.08.034
https://doi.org/10.1016/j.energy.2019.115944
https://doi.org/10.1016/j.apenergy.2016.04.060
https://doi.org/10.1016/j.enconman.2018.06.001
https://doi.org/10.1016/j.energy.2018.03.002
https://doi.org/10.1002/2014WR015964
https://doi.org/10.1016/j.jhydrol.2014.04.063
https://doi.org/10.1016/j.apenergy.2019.01.111
https://doi.org/10.1016/j.enconman.2017.01.012
https://doi.org/10.1016/j.apenergy.2017.07.046
https://doi.org/10.1016/j.enconman.2019.05.036
https://doi.org/10.1016/j.apenergy.2017.04.042
https://doi.org/10.1016/j.apenergy.2019.01.099
https://doi.org/10.1016/j.jclepro.2019.119806
https://doi.org/10.1016/j.apenergy.2021.116820
https://doi.org/10.1016/j.apenergy.2021.117858
https://doi.org/10.1016/j.apenergy.2019.114239
https://doi.org/10.1016/j.enconman.2019.112405
https://doi.org/10.1016/j.apenergy.2018.11.072
https://doi.org/10.1016/j.rser.2016.06.082
https://doi.org/10.1016/j.apenergy.2021.116805
https://doi.org/10.1016/j.rser.2018.07.021
https://doi.org/10.1016/j.renene.2016.05.037
https://doi.org/10.1016/j.rser.2015.04.106
https://doi.org/10.1109/ACCESS.2019.2931939
https://doi.org/10.1146/annurev-ecolsys-120213-091650
https://doi.org/10.1007/s11356-021-15751-z
https://doi.org/10.1080/07352680091139259
https://doi.org/10.1016/j.chemer.2016.04.002
https://doi.org/10.2134/jeq2012.0176
https://doi.org/10.1016/j.agee.2013.02.002
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15.08.040
https://doi.org/10.1016/j.agwat.2019.03.042
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14.05.065
https://doi.org/10.1007/s10333-015-0490-2
https://doi.org/10.1038/s43017-019-0001-x
https://doi.org/10.1016/j.agrformet.2021.108377
https://doi.org/10.1007/s11284-006-0065-1
https://doi.org/10.1016/j.foreco.2009.05.002
https://doi.org/10.1097/00010694-195805000-00001
https://doi.org/10.1155/2014/407832
https://doi.org/10.1007/s11104-012-1197-4
https://doi.org/10.1071/SR15040
https://doi.org/10.1029/1998GB900017
https://doi.org/10.1007/s10750-009-9821-x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18-0848-x
https://doi.org/10.1126/sciadv.aar4182
https://doi.org/10.1175/1520-0442(2004)017<3283:IOTLAM>2.0.CO;2
https://doi.org/10.1111/1752-1688.12314
https://doi.org/10.1146/annurev.environ.030308.100251
https://doi.org/10.5194/hess-14-1863-2010
https://doi.org/10.1016/j.agrformet.2013.07.013
https://doi.org/10.1016/j.agee.2011.12.006
https://doi.org/10.1029/2005WR003942
https://doi.org/10.1007/s10705-007-9138-y
https://doi.org/10.1111/j.1365-2486.2008.01545.x
https://doi.org/10.1016/j.ecolind.2021.107779
https://doi.org/10.1111/fwb.12699
https://doi.org/10.1016/j.jenvman.2016.05.080
https://doi.org/10.1029/2003GB002105
https://doi.org/10.1002/grl.50453
https://doi.org/10.4319/lo.1996.41.5.0985
https://doi.org/10.1029/2004GB002238
https://doi.org/10.1007/s10021-017-0176-2
https://doi.org/10.1029/2005JC003183
https://doi.org/10.1021/acs.est.6b03185
https://doi.org/10.1038/s41560-021-00784-y
https://doi.org/10.5194/bg-11-2925-2014
https://doi.org/10.1029/2020WR027221
https://doi.org/10.1023/A:1006389124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