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通式立体交叉比选方案安全性评价是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定性及定量方法比较各方案的安全性,推荐最优方案。为实现客观科学的安全评价,文章在大量实践基础上提出了互通式立体交叉比选方案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出模糊综合安全评价模型,并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的有效性。研究成果能为互通式立体交叉比选方案安全评价提供方法指导,并将支撑《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规程》(T/CECS G: E10-2021)、贵州省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项目编号:2020-141-022)相关条文。 Safety audit of alternative schemes for interchang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way safety audit. In order to recommend an optimum interchange scheme with the best traffic safety performance, alternative schemes are compared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for highway safety audit. To obtain objective evaluation results for safety audit, a fuzzy comprehensive safety evaluation model with indicators is proposed in the paper, based on a lot of practice. Design cases are introduced and proved the model effectiveness. The model will be a safety audit method cited by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Highway Safety Audit (T/CECS G: E10-2021) and Guizhou Provincial highway Safety Audit Guidelines (2020-141-022).
互通式立体交叉比选方案安全性评价是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定性及定量方法比较各方案的安全性,推荐最优方案。为实现客观科学的安全评价,文章在大量实践基础上提出了互通式立体交叉比选方案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出模糊综合安全评价模型,并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的有效性。研究成果能为互通式立体交叉比选方案安全评价提供方法指导,并将支撑《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规程》(T/CECS G: E10-2021)、贵州省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项目编号:2020-141-022)相关条文。
互通式立体交叉,比选方案,交通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法,安全性评价
Ruimei Li, Xiaoming Zhong, Juan Zhou, Hao Yu, Jia Jia
Chelbi Engineering Consultants, Inc., Beijing
Received: Dec. 11th, 2021; accepted: Jan. 20th, 2022; published: Jan. 28th, 2022
Safety audit of alternative schemes for interchang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way safety audit. In order to recommend an optimum interchange scheme with the best traffic safety performance, alternative schemes are compared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for highway safety audit. To obtain objective evaluation results for safety audit, a fuzzy comprehensive safety evaluation model with indicators is proposed in the paper, based on a lot of practice. Design cases are introduced and proved the model effectiveness. The model will be a safety audit method cited by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Highway Safety Audit (T/CECS G: E10-2021) and Guizhou Provincial highway Safety Audit Guidelines (2020-141-022).
Keywords:Interchange, Alternative Schemes, Traffic Safety,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afety Audit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beplay安卓登录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互通式立体交叉比选方案安全性评价(以下简称互通比选方案安评)是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定性及定量地分析各方案,并从交通安全角度给出最优推荐方案。目前,中外学者围绕互通比选方案安评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大多学者及评价人员集中在从互通功能及位置特点、交通量、经济及技术指标等方面确定评价指标 [
在互通比选方案安评工作中,判断往往存在着模糊特性。人类的判断和偏好通常是模糊的 [
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是采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 [
模糊综合评价法指标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笔者调查了安评及互通方案比选等方面经验丰富的专家,结合近年的安评项目实践,筛选对交通安全影响较大的因素制定下述的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5个包括A立交构型,B交通适应性,C设施间距,D设计指标符合性,E交通安全设施布设。二级指标包括A1立交类型、A2连接部形式,B1连接部适应性等12个,详细指标体系如表1。
根据各指标表现的交通安全性能,结合专家调查,相应的交通安全性能评分的结果分为5个等级:好、较好、一般、较差、差,对应的评分分别为0~20,20~40,40~60,60~80,80~100 (见表2~6)。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
立交构型A | 立交类型A1 |
连接部形式A2 | |
交通适应性B | 连接部适应性B1 |
匝道适应性B2 | |
设施间距C | 设施间距C1 |
出入口间距C2 | |
设计指标符合性D | 主线指标D1 |
连接部指标D2 | |
匝道指标D3 | |
交通安全设施布设E | 标志E1 |
标线与线形诱导E2 | |
护栏E3 |
表1. 互通比选方案安评指标体系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差 | 较差 | 一般 | 较好 | 好 |
---|---|---|---|---|---|---|
立交 构型A | 立交类型A1 | 1) 采用部分互通, 部分流向路线十分 复杂,绕行距离很长; 2) 互通式立体交叉 施工对被交路影响 较大,交通组织复杂, 难以保证安全; 3) 改扩建互通形式 对既有公路影响较大,施工期交通组织复杂,难以保证交通安全 | 1) 采用部分互通,部分流向路线复杂,绕行距离长; 2) 互通式立体交叉施工对被交路存在影响,交通组织 复杂,保证安全 代价较高; 3) 改扩建互通形式 对既有公路存在 影响,施工期交通 组织复杂,保通和 保证交通安全代价 较高 | 1) 采用全互通, 各流向基本清晰,部分方向绕行 距离较长; 2) 互通式立体 交叉施工对被交路存在影响,交通 组织较复杂,需要做专项设计; 3) 改扩建互通 形式对既有公路 存在影响, 施工期交通组织 复杂 | 1) 采用全互通, 各流向基本清晰 顺畅,绕行距离 较短;2) 互通式 立体交叉施工对 被交路存在 影响,交通组织 需进行重点考虑;3) 改扩建互通 形式对既有公路 存在影响, 施工期交通组织 较复杂 | 1) 采用全互通, 各流向清晰顺畅,绕行距离很短; 2) 互通式立体 交叉施工对 被交路影响很小,交通组织便利; 3) 改扩建互通 形式对既有公路影响较小, 施工期交通 组织便利 |
(80, 100] | (60, 80] | (40, 60] | (20, 40] | (0, 20] | ||
连接部 形式A2 | 1) 采用变异、复合 互通形式,连续出口 布局,端部间距 不满足规范要求, 对驾驶员判断造成 严重影响;2) 交织区长度不足且未设置 集散车道,或先左转 后右转的匝道布局, 或匝道形式与主流向不匹配,车辆行驶方向与匝道展线方向 偏差很大 | 1) 采用变异、 复合互通形式, 连续出口布局, 端部间距满足规范要求,对驾驶员判断造成较大影响; 2) 交织区长度不足且未设置集散车道,或匝道形式与主流向不匹配,车辆行驶方向与匝道展线 方向偏差大 | 1) 立交形式常见,出口统一, 对驾驶员判断 未造成明显影响;2) 交织区长度 不足但设置集散 车道,匝道形式与布局不符合主流向与驾驶行为规律,车辆行驶方向与 匝道展线方向 偏差较大 | 1) 立交形式常见,出口统一, 对驾驶员判断 未造成影响; 2) 未设置交织区,匝道形式与布局 基本符合主流向 与驾驶行为规律,车辆行驶方向与 匝道展线方向 基本一致 | 1) 立交形式常见,出口统一, 对驾驶员判断未造成影响; 2) 未设置交织区,匝道形式与布局符合主流向与 驾驶行为规律, 车辆行驶方向与匝道展线方向 一致 | |
(80, 100] | (60, 80] | (40, 60] | (20, 40] | (0, 20] |
表2. 立交构型评分表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差 | 较差 | 一般 | 较好 | 好 |
---|---|---|---|---|---|---|
交通适应性B | 连接部适应性B1 | 部分连接部交通 适应性严重不足, 服务水平达到 五–六级 | 部分连接部交通 适应性不足, 服务水平达到 四级 | 部分连接部交通 适应性一般, 服务水平达到 三级 | 连接部交通适应性较好,服务水平达到二级 | 连接部交通 适应性良好, 服务水平达到 一级 |
(80, 100] | (60, 80] | (40, 60] | (20, 40] | (0, 20] | ||
匝道适应性B2 | 部分匝道交通适应性严重不足,分、合流区、交织区等服务水平 达到五–六级 | 部分匝道交通 适应性不足, 分、合流区、交织区等服务水平达到 四级 | 部分匝道交通 适应性一般, 分、合流区、 交织区等服务 水平达到三级 | 匝道交通适应性 较好,分、合流区、交织区等服务水平达到二级 | 匝道交通适应性良好,分、合流区、交织区等服务 水平达到一级 | |
(80, 100] | (60, 80] | (40, 60] | (20, 40] | (0, 20] |
表3. 交通适应性评分表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差 | 较差 | 一般 | 较好 | 好 |
---|---|---|---|---|---|---|
设施间距C | 设施间距C1 | 互通式立交之间, 与临近设施净距及 设置辅助车道后的 长度均不满足规范 规定 | 互通式立交之间, 与临近设施净距 不满足规范规定, 但设置辅助车道后的长度满足规范 极限值 | 互通式立交之间,与临近设施净距 满足规范要求 | 互通式立交之间,与临近设施净距 满足规范要求, 交通流安全转换 自由度较高 | 互通式立交之间,与临近设施间距满足标志设置与交通流安全转换需要 |
(80, 100] | (60, 80] | (40, 60] | (20, 40] | (0, 20] | ||
出入口 间距C2 | 互通式立交内相邻 出入口间距及设置 辅助车道后的长度 均不满足规范规定 | 互通式立交内相邻出入口间距不满足规范规定,但设置 辅助车道后的长度满足规范极限值 | 互通式立交内 相邻出入口间距 满足规范要求 | 互通式立交内相邻 出入口间距满足 规范要求,交通流安全转换自由度 较高 | 互通式立交内 相邻出入口 间距满足标志 设置要求, 交通流安全转换自由度高 | |
(80, 100] | (60, 80] | (40, 60] | (20, 40] | (0, 20] |
表4. 设施间距评分表
注:邻近设施包括:隧道、服务区、同向分离式断面、停车区、加油加气站、观景台、U型转弯、避险车道、各类检查站等设施。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差 | 较差 | 一般 | 较好 | 好 |
---|---|---|---|---|---|---|
设计指标符合性D | 主线指标D1 | 1) 识别视距范围内的主线平纵面指标不满足规范极限值要求; 2) 互通立交分合流识别视距严重受限, 进出口视距三角区内视线严重遮挡,障碍物不可移动;3) 主线 位于急弯陡坡或 连续纵坡路段且 无改善余地 | 1) 识别视距范围内的主线平纵面指标满足规范极限值 要求。但互通范围内的主线平纵面指标不满足规范一般值要求;2) 互通立交分合流识别视距 受限,进出口视距 三角区内有难以 移动的障碍物; 3) 主线位于急弯 陡坡或连续纵坡 路段,可通过工程或管理等措施改善 | 1) 识别视距范围内的主线平纵面 指标满足规范 一般值要求。 但互通范围内的 主线平纵面指标 不满足规范一般值要求;2) 互通立交分合流识别视距 受限,进出口视距三角区内有可处理的障碍物 | 1) 互通区主线 指标满足标准 规范极限值要求;2) 互通立交 分合流识别视距 满足规范要求 | 1) 互通区主线 指标满足标准 规范一般值要求;2) 互通立交 分合流识别视距满足规范要求, 进出口视觉条件较好 |
(80, 100] | (60, 80] | (40, 60] | (20, 40] | (0, 20] | ||
连接部指标D2 | 1) 变速车道长度 不满足规范要求。 双车道匝道连接部 未设置辅助车道; 2) 互通立交进出口位于连续纵坡路段坡 底附近,连接部形式 不利于出口减速 | 1) 变速车道长度 满足规范要求, 但未按修正系数 延长,双车道匝道 连接部未设置辅助车道;2) 互通立交进出口位于连续 纵坡路段坡底附近 | 1) 变速车道长度满足规范要求, 按修正系数延长 | 1) 变速车道长度不满足规范要求。双车道匝道连接部未设置辅助车道;2) 互通立交进出口位于连续纵坡路段坡底附近, 连接部形式不利于出口减速 | 1) 变速车道长度满足规范要求, 但未按修正系数延长,双车道匝道连接部未设置 辅助车道; 2) 互通立交 进出口位于连续纵坡路段坡底 附近 | |
(80, 100] | (60, 80] | (40, 60] | (20, 40] | (0, 20] | ||
匝道指标D3 | 1) 匝道平纵面指标 不满足规范极限值 要求且难以调整; 2) 匝道运行速度 协调性不良且难以 调整;3) 匝道连续 分合流鼻端间距 不满足规范要求; 4) 主流方向匝道 横断面及变速车道 选择难以满足交通量和行车需求 | 1) 匝道平纵面指标满足规范极限值 要求;2) 匝道运行速度协调性不良; 3) 匝道连续分合流鼻端间距不满足 规范要求;4) 主流方向匝道横断面及变速车道选择 难以满足交通量 和行车需求 | 1) 匝道平纵面 指标满足规范 极限值要求; 2) 匝道运行速度协调性不良, 通过调整可以满足要求;3) 匝道连续分合流鼻端间距 不满足规范要求,通过调整可以 满足要求; 4) 主流方向匝道横断面及变速车道选择基本合理 | 1) 匝道平纵面 指标满足规范 极限值要求; 2) 匝道运行速度协调性较好; 3) 匝道连续 分合流鼻端间距 满足规范要求; 4) 主流方向匝道横断面及变速车道选择合理 | 1) 匝道平纵面 指标满足规范 一般值要求; 2) 匝道运行速度协调性很好; 3) 匝道连续 分合流鼻端间距满足规范要求; 4) 主流方向匝道横断面及变速 车道选择合理 | |
(80,100] | (60,80] | (40,60] | (20,40] | (0,20] |
表5. 设计指标符合性评分表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差 | 较差 | 一般 | 较好 | 好 |
---|---|---|---|---|---|---|
交通安全设施布设E | 标志E1 | 互通出口上游预告 标志设置非常困难, 设置位置、版面设计 和信息量选择非常 困难,很难满足 驾驶人需求 | 互通出口上游预告标志设置困难, 设置位置、版面设计和信息量选择 存在困难, 影响驾驶人视认 | 互通出口上游预告标志设置基本 无难度,设置位置适合可预留, 版面设计和 信息量合适, 基本满足视认性 | 互通出口上游 预告标志能正常 设置,设置位置 适合可预留, 版面设计和 信息量较简单, 满足驾驶人视认性 | 互通出口上游 预告标志设置能正常设置, 设置位置适合 预留,版面设计 简单和信息量 合理,驾驶人 视认性好 |
(80, 100] | (60, 80] | (40, 60] | (20, 40] | (0, 20] | ||
标线与线形诱导E2 | 1) 出入口未进行 标线渠化,或渠化 标线设置空间十分 局促,设置十分困难,设置渠化标线 与标记视认性与 诱导效果很差, 不符合驾驶行为规律,对驾驶人有误导作用。匝道无线形诱导设施 2) 互通区无照明 与执法设施 | 1) 出入口未进行 标线渠化,或渠化 标线设置空间 较局促,设置有一定困难,设置渠化 标线与标记视认性与诱导效果差, 不符合驾驶行为 规律。匝道无线形 诱导设施 2) 互通区无照明 与执法设施 | 1) 出入口未进行标线渠化,设置 渠化标线与标记 视认性与诱导效果一般。匝道设置 线形诱导设施 2) 互通区无照明与执法设施 | 1) 出入口设置 渠化标线与标记 视认性较好, 基本符合驾驶行为规律。匝道设置 线形诱导设施 2) 互通区设置 照明 | 1) 出入口设置 渠化标线与标记视认性好,符合 驾驶行为规律。 匝道设置线形 诱导设施 2) 互通区设置 照明与执法设施 | |
(80, 100] | (60, 80] | (40, 60] | (20, 40] | (0, 20] | ||
护栏E3 | 出口端部无防护, 或车辆碰撞端部的 可能性很高 | 出口端部无防护, 或车辆碰撞端部的可能性较高 | 出口端部设置 防撞桶,或车辆 碰撞端部的 可能性一般 | 出口端部设置 防撞垫,或车辆 碰撞端部的 可能性较小 | 出口端部设置 防撞垫,或车辆 碰撞端部的 可能性小 | |
(80, 100] | (60, 80] | (40, 60] | (20, 40] | (0, 20] |
表6. 交通安全设施评分表
依据上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互通比选方案安全性评价模型,具体步骤如下:
1) 确定评价指标因素集,设X为因素集
{ X = { X A , X B , X C , X D , X E } X A = { X A 1 , X A 2 } X B = { X B 1 , X B 2 } X C = { X C 1 , X C 2 } X D = { X D 1 , X D 2 , X D 3 } X E = { X E 1 , X E 2 , X E 3 } (1)
2) 确定评分标准如表7,设评语集为 F ,
F = { F 1 , F 2 , F 3 , F 4 , F 5 } (2)
评价结果 | 好 | 较好 | 一般 | 较差 | 差 |
---|---|---|---|---|---|
评语集 | F1 | F2 | F3 | F4 | F5 |
分数 | [0, 20) | [20, 40) | [40, 60) | [60, 80) | [80, 100] |
表7. 评分标准表
以上给出的评分标准表中,评分值越小则风险越小,对交通安全的保障能力越强;相反,评分值越大则风险越大,对交通安全的保障能力越差。分值越小,方案越好,根据比较方案的评分值,可从交通安全角度评估出据有优势的推荐方案。
3) 确定各指标层权重
X i ( i = A , B , C , D , E ) 对X的权重:
W = { W A , W B , W C , W D , W E } (3)
X i j ( j = 1 , 2 , 3 ) 对 X i 的权重:
w A = { w A 1 , w A 2 } ; w B = { w B 1 , w B 2 , w B 3 } ; w C = { w C 1 , w C 2 } ; w D = { w D 1 , w D 2 , w D 3 } ; w E = { w E 1 , w E 2 } (4)
以上权重,可由相关领域的专家给出。
4) 确定 X i 的模糊评价矩阵 R i ,即对每个 X i ( i = A , B , C , D , E ) 分别进行综合评判,可以根据德尔菲法评定二级指标,采用隶属函数确定模糊关系,得到二级指标层 X i 隶属于每个评语的程度 r i j t ,并由此构造评价矩阵 R i [
R A = [ r A 11 r A 12 r A 13 r A 14 r A 15 r A 21 r A 22 r A 23 r A 24 r A 25 ] (5)
R B = [ r B 11 r B 12 r B 13 r B 14 r B 15 r B 21 r B 22 r B 23 r B 24 r B 25 r B 31 r B 32 r B 33 r B 34 r B 35 ] (6)
R C = [ r C 11 r C 12 r C 13 r C 14 r C 15 r C 21 r C 22 r C 23 r C 24 r C 25 ] (7)
R D = [ r D 11 r D 12 r D 13 r D 14 r D 15 r D 21 r D 22 r D 23 r D 24 r D 25 r D 31 r D 32 r D 33 r D 34 r D 35 ] (8)
R E = [ r E 11 r E 12 r E 13 r E 14 r E 15 r E 21 r E 22 r E 23 r E 24 r E 25 ] (9)
5) 确定一级指标层的模糊综合评价集 V i ,可由 V i = w i × R i 计算得到
{ V i = ( v i 1 , v i 2 , v i 3 , v i 4 , v i 5 ) V A = w A × R A = { v A 1 , v A 2 , v A 3 , v A 4 , v A 5 } V B = w B × R B = { v B 1 , v B 2 , v B 3 , v B 4 , v B 5 } V C = w C × R C = { v C 1 , v C 2 , v C 3 , v C 4 , v C 5 } V D = w D × R D = { v D 1 , v D 2 , v D 3 , v D 4 , v D 5 } V E = w E × R E = { v E 1 , v E 2 , v E 3 , v E 4 , v E 5 } (10)
6) 确定最终评价对象的模糊评价矩阵
S = W × V = ( W A , W B , W C , W D , W E ) × [ v A 1 v A 2 v A 3 v A 4 v A 5 v B 1 v B 2 v B 3 v B 4 v B 5 v C 1 v C 2 v C 3 v C 4 v C 5 v D 1 v D 2 v D 3 v D 4 v D 5 v E 1 v E 2 v E 3 v E 4 v E 5 ] = ( s 1 , s 2 , s 3 , s 4 , s 5 ) (11)
7) 进行归一化处理
s ^ j = s j ∑ s j , ( j = 1 , 2 , 3 , 4 , 5 )
S ^ = ( s ^ 1 , s ^ 2 , s ^ 3 , s ^ 4 , s ^ 5 ) (12)
综合评价结果:隶属于“好”这一评价等级的测度为 s ^ 1 ,隶属于“较好”这一评价等级的测度为 s ^ 2 ,隶属于“一般”这一评价等级的测度为 s ^ 3 ,隶属于“较差”这一评价等级的测度为 s ^ 4 ,隶属于“差”这一评价等级的测度为 s ^ 5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交通安全等级处于 s ^ j ( max ) 最大测度对应的等级。然后,根据比较方案的评分值,提出有相对有安全优势的比较结果。
8) 计算综合评价得分
Y = S ^ × F T = s ^ 1 F ¯ 1 + s ^ 2 F ¯ 2 + s ^ 3 F ¯ 3 + s ^ 4 F ¯ 4 + s ^ 5 F ¯ 5 (13)
本文选取M北枢纽互通进行实例验证。拟建的高速公路改扩建段设计速度v = 80 km/h,按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度为40.5米。被交路为设计时速80 km/h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路基宽度24.5 m。拟建的主线与被交路共线段长4.44 km,设置M北枢纽互通,实现两高速间的交通转换。
初步设计阶段拟定了2个同深度方案即方案一、方案二(如图1~3)。M北枢纽互通方案比较的范围从被交路八车道改造起点至方案二N南落地互通终点,包含被交路改造工程、M北枢纽互通、N南落地互通(方案二)、P停车区改造。
表8对比了方案一和方案二,结果表明方案二工程规模较小,造价低,可保留P停车区,与现有Y枢纽、P停车区距离较远,交通导向明确,初步设计文件推荐方案二,方案一作为同深度比较方案。
图1. 方案一路网图
图2. 方案一平面示意图
图3. 方案二平面示意图
图4. 枢纽互通2041年预测交通量(pcu/d)
方案 | 一 | 二 |
---|---|---|
概况 | 需将被交路K31 + 100~K32 + 208.673扩建为双向八 车道,长度1.108 km。原N互通保持不变,新建M 北枢纽互通主线分流设计将西–东方向被交路左行 交通放于左侧,主线置于右侧 | 取消原N互通,方案为右幅服务区扩建 + M北枢纽(T型) + 新建N南落地互通 (单喇叭)的组合形式 |
平面指标 | 主线指标相当 | 主线指标相当 |
与城际铁路关系 | 受城际铁路限制,在P停车区附近分为两幅单向 三车道下穿城际铁路,穿过铁路之后, 再进行被交路与主线分合流,影响小 | 利用铁路桥2跨下穿,影响小。 |
与P停车区 及相邻互通关系 | 可保留既有P停车区,左侧场坪维持不变, 右侧场坪往南扩建,改造P停车区左右侧匝道 | 直接使用P停车区 |
M北枢纽距离停车区1114 m和1206 m, M北枢纽互通与N互通变速车道起终点净距 分别为610 m和607 m,需要设置辅助车道贯通 | 拆除并新建落地互通, M北枢纽距离停车区1.5 km (净距), 满足规范要求 | |
是否需要 拼宽J大桥 | 需要拼宽J大桥(6 × 30 m T梁) 187 m | 需要拼宽J大桥(6 × 30 m T梁) 405 m |
施工保畅 条件 | 从P停车区之后只利用被交路西–东方向单幅路基, 需另新建单幅来保畅 | 移位新建N南落地互通, 施工期间N镇车辆上下高速困难 |
工程规模 | 挖方较大 | 挖方相对较小,桥梁规模最小,工程规模 相对较优。但移位新建N南互通, 收费站房建机电需重建 |
表8. M北枢纽互通方案对比一览表
本论文对上述方案一及方案二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参考安评规程编制过程中23位专家的调查结果,并结合类似地区项目专家经验,得到权重w如下表9,表10。
指标 | WA | WB | WC | WD | WE |
---|---|---|---|---|---|
权重 | 0.3 | 0.15 | 0.2 | 0.2 | 0.15 |
表9. 一级评价指标权重
指标 | j | ||
---|---|---|---|
1 | 2 | 3 | |
w A j | 0.8 | 0.2 | |
w B j | 0.85 | 0.15 | |
w C j | 0.75 | 0.25 | |
w D j | 0.4 | 0.4 | 0.2 |
w E j | 0.5 | 0.4 | 0.1 |
表10. 二级评价指标权重
方案一评价矩阵 R i 即单因素 X i j 对评语集的隶属度为(表11):
评价指标 | 好 | 较好 | 一般 | 较差 | 差 |
---|---|---|---|---|---|
A1 | 0.25 | 0.75 | 0.00 | 0.00 | 0.00 |
A2 | 0.65 | 0.35 | 0.00 | 0.00 | 0.00 |
B1 | 0.45 | 0.55 | 0.00 | 0.00 | 0.00 |
B2 | 0.10 | 0.90 | 0.00 | 0.00 | 0.00 |
C1 | 0.00 | 0.00 | 0.10 | 0.90 | 0.00 |
C2 | 0.75 | 0.25 | 0.00 | 0.00 | 0.00 |
D1 | 0.00 | 0.25 | 0.75 | 0.00 | 0.00 |
D2 | 0.10 | 0.90 | 0.00 | 0.00 | 0.00 |
D3 | 0.25 | 0.75 | 0.00 | 0.00 | 0.00 |
E1 | 0.00 | 0.00 | 1.00 | 0.00 | 0.00 |
E2 | 0.35 | 0.65 | 0.00 | 0.00 | 0.00 |
E3 | 0.85 | 0.15 | 0.00 | 0.00 | 0.00 |
表11. 方案一的评价矩阵
计算得到方案一的一级指标层的模糊综合评价集结果如下表12:
评价指标 | 好 | 较好 | 一般 | 较差 | 差 |
---|---|---|---|---|---|
A | 0.3300 | 0.6700 | 0.0000 | 0.0000 | 0.0000 |
B | 0.3975 | 0.6025 | 0.0000 | 0.0000 | 0.0000 |
C | 0.1875 | 0.0625 | 0.0750 | 0.6750 | 0.0000 |
D | 0.0900 | 0.6100 | 0.3000 | 0.0000 | 0.0000 |
E | 0.2250 | 0.2750 | 0.5000 | 0.0000 | 0.0000 |
表12. 方案一的一级指标层的模糊综合评价集
确定评价对象的模糊评价矩阵并进行归一化处理,方案一结果如下:
S = W × V = ( 0.2479 , 0.4671 , 0.1500 , 0.1350 , 0.0000 ) (14)
同理,方案二的评价矩阵如下(表13):
评价指标 | 好 | 较好 | 一般 | 较差 | 差 |
---|---|---|---|---|---|
A1 | 0.00 | 1.00 | 0.00 | 0.00 | 0.00 |
A2 | 0.40 | 0.60 | 0.00 | 0.00 | 0.00 |
B1 | 0.10 | 0.90 | 0.00 | 0.00 | 0.00 |
B2 | 0.25 | 0.75 | 0.00 | 0.00 | 0.00 |
C1 | 0.25 | 0.75 | 0.00 | 0.00 | 0.00 |
C2 | 0.75 | 0.25 | 0.00 | 0.00 | 0.00 |
D1 | 0.50 | 0.50 | 0.00 | 0.00 | 0.00 |
D2 | 0.50 | 0.50 | 0.00 | 0.00 | 0.00 |
D3 | 0.00 | 0.25 | 0.75 | 0.00 | 0.00 |
E1 | 1.00 | 0.00 | 0.00 | 0.00 | 0.00 |
E2 | 0.70 | 0.30 | 0.00 | 0.00 | 0.00 |
E3 | 1.00 | 0.00 | 0.00 | 0.00 | 0.00 |
表13. 方案二的评价矩阵
方案二归一化结果为: S ^ = ( 0 . 3 2 9 4 , 0 . 6 4 0 6 , 0 . 0 3 0 0 , 0 . 0 0 0 0 , 0 . 0 0 0 0 ) 。
方案一综合评价结果隶属于“好”这一评价等级的测度为0.2479,隶属于“较好”这一评价等级的测度为0.4671,隶属于“一般”这一评价等级的测度为0.1500,隶属于“较差”这一评价等级的测度为0.1350,隶属于“差”这一评价等级的测度为0.0000,方案一的综合评分为33.44。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方案一的交通安全等级处于“较好”等级。
同理,计算得方案二线的综合评分为24.01,方案二的交通安全等级处于“较好”等级。因此,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为方案二相对更为有利。
从交通安全角度对M北枢纽互通方案一与方案二定性对比分析:
1) 改扩建方案一无需拆除原有N互通,但是需要改造P停车区,且需要设置辅助车道贯通。方案二拆除被交路既有互通,移位新建N南落地互通,在既有Y枢纽、P停车区和本互通式立体交叉区段内出口布设明确,间距满足驾驶人顺畅驾驶需求,整体交流组织简单明晰,有利于交通流转换和交通安全。
2) 下穿铁路时,方案一、方案二均可利用铁路桥2跨下穿,对铁路影响均较小。
3) 方案二移位新建N南落地互通,在施工期间N镇车辆上下高速困难,需另考虑接入方案。
4) 方案二南–西方向为主交通流方向,与被交路合流时由右侧合流,大交通量将从左侧汇入不利于安全,对合流区交通流顺畅性有影响(图3,图4)。
综上所述,从交通安全角度定性对比分析看,方案二亦有优势。结合上文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安评建议采用方案二并针对初步设计阶段方案二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调整建议:
1) M北枢纽路段调整汇流方案:B匝道为主交通量(交通量为次流方向的2倍)右侧合流,存在一定安全风险,根据《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JTG/T D21-2014) 10.3.3条,建议下阶段进一步考虑优化合流形式。
2) Y枢纽至M北枢纽路段承担通道功能,设计速度建议调整为100 km/h:M北枢纽以南路段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100 km/h,而Y枢纽至M北枢纽路段双向8车道设计速度80 km/h,与承担的通道功能匹配性不佳,设计速度建议调整为100 km/h。
3) M北A、B匝道路段最小圆曲线半径为400 m,挖方路段视距不足,项目区属于有凝冻地区,匝道路段最小圆曲线半径无法满足最大超高值为6%时的圆曲线半径极限值,存在长直线接小半径弯的协调性问题,建议匝道对线形进行优化,增大曲线半径。
4) 施工期移位新建N南落地互通,在施工图设计中对相关保通、改扩建施工组织资料进行补充完善。
设计单位采纳了安评意见,施工图设计阶段将方案调整为主线贯通,西–南方向为主交通流向的主线分合流方式,被交路搭接主线方案,增大了A、B匝道半径,且避免了拼宽J大桥,解决了初步设计方案中的安全问题,形成施工图互通设计方案,方案示意图5如下。
进一步对施工图设计阶段的互通方案进行安全性评价(表14),其中模糊综合评分为11.73,结果为“好”。说明施工图方案较初步设计阶段方案二在交通安全方面更有优势,彰显安评在初步设计方案比选中的作用。
评价指标 | 好 | 较好 | 一般 | 较差 | 差 |
---|---|---|---|---|---|
A | 1.0000 | 0.0000 | 0.0000 | 0.0000 | 0.0000 |
B | 1.0000 | 0.0000 | 0.0000 | 0.0000 | 0.0000 |
C | 0.5875 | 0.4125 | 0.0000 | 0.0000 | 0.0000 |
D | 0.9800 | 0.0200 | 0.0000 | 0.0000 | 0.0000 |
E | 1.0000 | 0.0000 | 0.0000 | 0.0000 | 0.0000 |
综合评价结果 | 0.9135 | 0.0865 | 0.0000 | 0.0000 | 0.0000 |
表14. 施工图设计阶段互通方案(枢纽)的模糊综合评价集
图5. 施工图设计阶段互通方案(枢纽)
比较初设两个方案及施工图方案综合得分结果,如下表15:
评价指标 | 方案一 | 方案二 | 施工图方案 |
---|---|---|---|
综合评分 | 33.44 | 24.01 | 11.73 |
表15. 方案一、方案二和施工图方案评分表
本文针对互通比选方案安评问题,在大量的安全性评价实践和《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规程》(T/CECS G: E10-2021)研究的基础上,首先选取了5个对交通安全影响较大的一级指标(立交构型、交通适应性、设施间距、设计指标符合性、交通安全设施布设)并构建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本文提出模糊综合评价法定量得分及定性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最后,文章以M北枢纽互通为例进行模型验证,根据模糊综合评价得分值评估出安全占优的推荐方案,并结合定性对比分析的结果提出推荐方案的具体问题,安评建议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得到落实。因此,本文认为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能够为互通式立体交叉比选方案安全性评价提供方法指导,文章结论将支撑《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规程》(T/CECS G: E10-2021)、贵州省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项目编号:2020-141-022)相关条文。
项目名称及编号:《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规程》(T/CECS G: E10-2021)、贵州省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2020-141-022)。
李瑞美,钟小明,周 娟,余 浩,贾 嘉. 互通式立体交叉比选方案安全性评价研究Study on Safety Audit of Alternative Schemes for Interchange[J]. 交通技术, 2022, 11(01): 44-58. https://doi.org/10.12677/OJTT.2022.11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