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2169-2556 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 10.12677/ASS.2021.109366 ASS-45578 ASS20210900000_45182388.pdf 人文社科 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争鸣” The First-Level Subject Art Theory “Contends” 1 * 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山东 聊城 03 09 2021 10 09 2667 2673 © Copyright 2014 by author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 Inc. 2014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艺术学理论是艺术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自2011年升格之后,关于其命名问题、二级学科设置问题,甚至于与其他门类学科的问题,在学界一直争论不断。但有争论,反而证明了该学科在艺术学界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本文梳理部分学者争论的观点,从观点中试图探索出艺术学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 Art theory is a first class discipline under the category of art. Since its upgrading in 2011, there has been constant debate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about its naming, the setting of secondary disciplines, and even with other disciplines. However, the controversy has proved that the subject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scholars in the art circle. This paper combs the viewpoints debated by some scholars, and tries to explor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art theory.

艺术学理论学科,普遍性与一般性,二级学科设置, Art Theory Discipline Universality and Generality Secondary Discipline Setting
摘要

艺术学理论是艺术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自2011年升格之后,关于其命名问题、二级学科设置问题,甚至于与其他门类学科的问题,在学界一直争论不断。但有争论,反而证明了该学科在艺术学界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本文梳理部分学者争论的观点,从观点中试图探索出艺术学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艺术学理论学科,普遍性与一般性,二级学科设置

The First-Level Subject Art Theory “Contends”<sup> </sup>

Ya Yue

School of Music and Dance, Liaocheng University, Liaocheng Shandong

Received: Aug. 9th, 2021; accepted: Sep. 22nd, 2021; published: Sep. 29th, 2021

ABSTRACT

Art theory is a first class discipline under the category of art. Since its upgrading in 2011, there has been constant debate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about its naming, the setting of secondary disciplines, and even with other disciplines. However, the controversy has proved that the subject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scholars in the art circle. This paper combs the viewpoints debated by some scholars, and tries to explor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art theory.

Keywords:Art Theory Discipline, Universality and Generality, Secondary Discipline Setting

Copyright © 2021 by author(s) and beplay安卓登录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艺术学,是我国特有的一个门类,它从诞生之日起,便具有中国艺术史“自下而上”的理论思路,但我们关于艺术学学科的概念的确来自于德国的美学学科体系。德国的艺术理论家康拉德·菲德勒(Konrad Fiedler, 1841~1895),由于其首先从理论上对美和艺术作划分和界定,被称之为“艺术学之父”。其后,玛克斯·德索(Max Dessoir, 1867~1947)的《美学与艺术学理论》(1906年著,中译本是兰金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后来该书被译为《美学与一般艺术学》),视为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确立的标志。紧随德索之后的是捷克艺术学家埃米尔·乌提兹(Emil Utitz, 1883~1956)在《一般艺术学基础理论》两卷(1914, 1920)著作中,再一次巩固了建立一般艺术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基础。上个世纪初,宗白华受到德索的影响,也提出了美学与艺术学的不同,认为艺术学的独立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其后,日本学者黑田鹏信的《艺术学纲要》(1928年)译文进入中国,国内学者张泽厚的《艺术学大纲》(1933年),林凤眠的《艺术丛论》(1936年),向培良的《艺术通论》(1937年),蔡仪的《新艺术论》(1943年)先后出版,为中国的艺术学学科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有不少学者呼吁建立艺术学,例如李心峰在《艺术学的构想》中,从艺术实践和实证主义角度两个方面,认为艺术学已经具备确立的条件;另外,他从文学学科的创立、艺术科学的研究现状、我国艺术学科的机构设置、艺术的研究方法等五个方面论证了在中国成立艺术学学科的必要性 [ 1 ]。马采认为,“艺术学或一般艺术学,就是根据艺术特有的规律去研究一般艺术学的一门科学” [ 2 ]。在90年代中期,时任国务院艺术学评议组成员之一的张道一等人,率先在东南大学成立了艺术学系;1997年,国务院把艺术学例如学科目录中,同年,在东南大学建立了首个艺术学硕士授予点。

进入21世纪,经过大量专家学者的努力,原二级学科艺术学,升格为隶属于艺术学门类的二级学科艺术学理论。艺术学理论从1997年的二级学科艺术学开始,一方面见证了艺术学门类的诞生,另一方面荣升为一级学科,这期间,多少专家学者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但是,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仍然是年轻的学科,这是不争的事实,有关于艺术学理论的争鸣,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关于这个一级学科命名的问题,第二个是该学科与门类之间的界限问题,第三个是二级学科设置问题。

2. 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的命名问题

据王廷信在《艺术学的理论与方法》一书导言中所介绍,一级学科的命名主要集中于“基础艺术学”和“艺术学理论”这两个,最后,经过专家们一致意见,在2010年7月14日的国务院学位办召集学科升为门类工作人文学科组会议中确定为“艺术学理论”。

在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命名的问题中,一部分学者赞成成立“艺术学理论”,但他们认为,命名不够妥当,应该更换为符合综合的、宏观的艺术理论特点的名称。李心峰、秦佩在《2015年中国艺术学理论研究综述》 [ 3 ] 里,提出艺术学理论的命名一直都有争议,综合评论了梁玖、李蓓蕾、李荣有对于艺术学理论命名的三种意见。梁玖认为,可以“艺理学”代替“艺术学理论”。李蓓蕾谈到,把“学”字置于主体词的中间,不符合一般学科的命名方式,像“词语性”概念,而不是“学科性”概念,故而赞同更改为“艺术理论学”或者“理论艺术学” [ 4 ]。李荣有认为,用与门类“艺术学”相同名称代替“艺术学理论” [ 5 ],也并非没有先例可循。赵奎英认为,应该仿文学门类的做法,门类改为艺术,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改为“艺术学” [ 6 ]。李心峰、孙晓霞、秦佩在《2017年中国艺术学理论研究综述》 [ 7 ] 中谈到,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的命名问题仍然是个热点问题,作者引用张道一的观点,认为“艺术学理论”应该继续用“艺术学”一词。

另有学者认为,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的命名,“学”字是学科的意思,“理论”是指学术性的体系,符合西方学科体系和中国艺术院校中学科的实际,只是在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 8 ]。这种观点既肯定了艺术学理论存在的必要性,又认为艺术学理论是目前唯一能够适用的学科命名。

同时,也有学者从质疑成立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入手,反对成立该学科,故反对“艺术学理论”的命名。曹意强谈到,

“又把史论从相应的学科中强拉出来,凑成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该学科声称是研究统摄各艺术门类的一般理论与规律,却把具有操作性的文化创意产业和艺术管理纳入其中。结果是冲击了专业艺术学院原有的史论研究,其笼统的专业方向搅乱了评价体系” [ 9 ]。

曹意强认为,由不同艺术门类构成了艺术学科,不同艺术门类均有相关史论研究,不需要另外有一个“统摄”其他门类的艺术学理论。这种观点,当然遭到了大部分艺术学理论学者的反对。王廷信谈到,

“不同艺术门类之间是互相支持和互相影响的,由此产生的艺术门类间的关联性是艺术学理论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艺术学理论学科旨在将艺术作为一个整体,侧重从宏观角度进行研究,通过各门类之间的关联,解释艺术的规律和本质特征,构建涵盖各门艺术普遍规律的理论体系。因此,针对艺术门类间的关联性进行研究十分必要。”

总之,艺术学理论学科在中国的诞生,符合中国艺术发展实际。因为在中国艺术史上,素以“自下而上”的形式进行理论研究。例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兴盛的古琴艺术,虽有“竹林七贤”对其爱不释手,创作并表演了一批优秀的古琴作品,嵇康和阮籍又是古琴演奏家,但仍旧在后期的明朝徐上瀛手中,才撰写了集古琴艺术理论的巨著《溪山琴况》。盛唐时期的诗词誉满天下,诞生了许多优秀的诗词作品和艺术家,但集大成的诗词理论却是晚唐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实践先于理论,是中国艺术理论的一大特点。所以,艺术学理论学科命名虽有争议,但其既已诞生,就具备了中国艺术学传统研究思路的血缘关系。因此,在艺术学理论业已形成一级学科的前提下,大部分学者都是赞同该学科的,至于命名问题,并没有形成统一定论。在不涉及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的条件下,此命名不可以随意更改,很多问题依然需要学科自身发展过程中来解决。

3. 艺术学理论与门类艺术之间的问题

艺术学理论自建立一级学科以来,一直颇有争议,其边界问题出现不同的争议。从艺术学理论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向来看,有以下两个情况:第一,专业类艺术院校,呈现以门类艺术研究为主的艺术学理论专业,例如音乐学院艺术学理论的研究方向,均为以音乐门类为主;例如美术学院艺术学理论的研究方向,有以门类命名的“基础美术教育研究”。第二,综合类院校,呈现以“宏观”视野的艺术学理论研究,例如东南大学的艺术学理论各研究方向冠以“艺术”二字。艺术学理论的专业方向,究竟是以门类艺术为主,还是从特殊门类入手,研究到特殊的艺术学研究,一直难以统一。每个院校都有自己的门类艺术特长,每个导师都有自己主攻的门类艺术,那么,艺术学理论各专业是否有必要、有能力打破各门类之间的“壁垒”呢?

针对艺术学理论研究的这些问题,学界的争论主要分为两个“对立派”。第一派,艺术学理论以研究艺术的普遍性规律为研究对象;第二派,艺术学理论是研究艺术的一般性,可以是各种门类艺术的“集合”。另外,还有个别学者,既承认艺术学理论从特殊的门类研究到一般的艺术学研究,也赞同艺术学理论可以门类研究为论文选题,笔者称为“第三派”。

3.1. 第一派——以普遍性为主

张道一在《艺术学不是“拼盘”》 [ 10 ] 一文中,谈到他在主张建立艺术学学科的时候,把艺术学划分了九个分支,但同时也发现,在艺术学近十年的发展中,虽然学位点的设立逐渐增多,却出现了“拼盘”的现象——简单的拼凑。

梁玖赞同这种观点,艺术学理论的研究对象,绝对不是某一单一门类学科,否则,就会与其它门类学科产生冲突:“因此,要杜绝和克服那种把凡美术理论、音乐历史、影视美学、舞蹈教育等研究活动,皆含混性地理解和归类为艺术学理论学科与专业的错误认识。虽然,艺术学理论学科的研究,需要全面观照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存在,但它是对这些艺术存在的抽象和升华性认识与结论,而不是等于的关系” [ 11 ]。

但是,艺术学理论仍旧需要门类艺术参与,从门类的特殊性出发,寻求艺术学研究的一般性。所以,王廷信指出,“人们对于这个学科的质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部分学者认为,艺术是讲究个性的,没有普遍性的,只有持续性,所以不需要一个研究普遍性的学科来研究艺术。第二,有学者认为,没有一个人可以懂得所有的艺术,所以不可能让一位学者研究涵盖所有艺术门类的艺术理论。第三,艺术学理论一般被划分为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批评、艺术跨学科研究四个二级学科” [ 12 ]。

那么,王廷信认为艺术学理论应该形成一种共识,“这种共识是从艺术学理论学科的研究目的出发的,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如果研究生论文选题直接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就不会存在争议。如艺术的风格问题、艺术的功能问题、艺术与技术的关系问题、艺术的媒介问题等都是艺术的普遍性问题。第二,如果研究生论文选题是两个及以上艺术门类的比较问题,也不会存在争议,如诗、书、画的比较研究,戏曲与话剧的比较研究,戏剧与电影的比较研究也是艺术的普遍性问题。第三,最容易引起争议的是只涉及一个艺术门类的选题。如果只研究音乐、绘画或者戏曲,就会容易与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戏剧与影视学同功,也就是说会直接进入这些学科而丧失了艺术学理论学科设置的初衷”。

王廷信的观点符合目前在任的第七届艺术学科评议组大部分成员的意见,艺术学理论既是需要从门类入手,研究艺术学的普遍性为目的。在研究生论文撰写方面,由于无法做到精通所有艺术门类,那么,选题至少需要涉及两个以上门类的,以比较研究的方法进入,从而探索艺术学普遍性规律。

3.2. 第二派——以一般性为主

如前文所述,曹意强首先是不同意建立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的,不利于专业类艺术院校发展。以专攻单一门类学科的院校来说,其艺术学理论评估就容易落后,不利于这类艺术院校朝着更加专业性发展的。“例如,从美术角度论述写实主义的文章,不算艺术学理论,因为没有涉及音乐、舞蹈、戏剧等,因此各司本务的史论专业,不论如何出色,在评估排名中被大大拉后,更无缘于一流学科。”曹意强的观点符合“术业有专攻”的理论,在“精学”的道路上钻研。如果单从艺术技巧技能方面来说,“术业”必须要精,才能够学透。但是,在理论层面来说,仅仅从单一门类入手,难以触类旁通,把握其他门类艺术理论,这也就违背了艺术学理论建立的目的。

彭锋赞成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但从艺术学理论目前的发展状况来说,他认为,艺术学理论可以门类研究的集合为主,更加有利于各门类学科的融合。“因此,艺术学具有学科融合与集合的特征。所谓融合,指的是一般艺术学,所谓集合,指的是门类艺术学。我尤其想指出的是,集合有助于融合。正因为如此,我对目前将艺术学理论仅仅等同于一般艺术学而将门类艺术学排除在艺术学理论之外的做法不敢苟同。” [ 13 ]。所以,彭锋认为,在艺术学理论研究的初级阶段,不论“融合”还是“集合”,都有利于学科的发展。正应了邓小平同志那句名言“不论黑猫、白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在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须由历史实践来证明。一个学科的发展,尤其是建立于中国艺术史的艺术学理论学科,既要保持自身的艺术学史原则,又要建立现代学科体系的前提下,建立科学的学科史,多样性发展未必是一件坏事。但同时,艺术学理论学科在以门类进入“宏观”的过程中,不可单纯以研究某项门类技能技巧为主,“以技入道”,是把握住“艺术学理论”中理论的这一个核心原则。所以,彭锋认为,艺术学理论隶属于艺术学学术教育。

3.3. 第三派——均可研究

黄宗贤对艺术学理论下是否可以研究门类艺术的问题,他指出“不同的学者形成了两个截然相反的观点,一是认为没有一个独立于具体艺术门类的所谓一般的或者说共性的艺术学理论,而只有具体门类的艺术学理论,如音乐理论、美术理论、戏剧理论等。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艺术之所以称为艺术,说明不同的艺术门类之间一定有共性的东西,也就是说有超越具体门类一般的艺术学理论存在。这种理论着重于对艺术的本质、规律和特点的探讨,而不是对具体艺术门类的探讨。持前种观点的多为某一具体艺术门类的史论学者,如美术史、音乐史、电影史、戏剧史等;坚持后一观点的学者多为长期从事整体的文艺学或美学研究与教学的学者” [ 14 ]。

黄宗贤认为,持不同观点的学者,主要是因为各自的学科背景。长期从事文艺学、美学研究的人,认为存在一个独立于门类之外的一般的艺术学理论;而长期从事各自门类艺术理论研究的人,却主张研究各自的领域。但艺术学理论是否有边界问题,究竟是以研究一般性为主,还是以特殊性、普遍性为主,黄宗贤学科的交叉性出发,以艺术史研究为例,他认为均可研究。

“那种认为艺术史只能是整合式的,而非具体艺术门类的艺术史才是艺术史,只有关涉‘整体性’艺术的理论才是艺术的理论的看法是狭隘的,甚至是荒唐的,更是与当今学术的发展相悖的。众所周知,当今学术,特别是人文学科,在不断地跨界,在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中不断拓展自己的领域与疆界,使自身的研究对象、范畴、方法得以延展,并由此取得许多突破性成果。”

综上所述,学者们在艺术学理论的边界问题上,产生了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有两个共同点。第一,学者们首先承认,艺术学理论是学术性的,该学科的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展现,需要具备较强的学术性,这与实践性的艺术创作类、艺术表演类的研究成果是有本质区别的。第二,以上大部分学者争论的前提条件是,他们均支持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并希望其继续发展,对于他们不同的学术观点,各有理由,均能“自圆其说”,反而证明了艺术学理论具有开放的、容纳性的学术框架。

总之,任何一个学科的诞生、发展过程皆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争鸣不是坏事,正是因为有争鸣,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学者们感兴趣,积极参与该学科的学术研究。

4. 艺术学理论二级学科设置问题

一个一级学科是在完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的条件下成立的,其后续发展与二级学科有很大的关系,二级学科支持着一级学科的后续发展。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从学科设置和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均已实现,其二级学科设置、研究方向等问题,是丰富一级学科发展最基本的要求。目前为止,艺术学理论二级学科的设置,并没有相关规定性的文件。

20世纪80年代,几位提倡建立艺术学学科的学者们,已经思考到了艺术学理论存在的必要性,并且在“艺术学”的范畴里,提出了几种不同的观点。李心峰曾经就理论的抽象性和应用性不同提出了“艺术学”可分为元艺术学、艺术原理、应用艺术学,其中应用艺术学又分为艺术史和艺术批评两个方向 [ 1 ]。马采认为艺术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广义来说,艺术学分为特殊艺术学和一般艺术学,其中一般艺术学就类似现在的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马采的一般艺术学分为艺术体系学、艺术心理学、艺术社会学、艺术哲学四个专业,类似于现在艺术学理论的二级学科。基于马采的观点,刘道广把艺术学二级学科分为一般艺术学类、应用艺术学类和交叉艺术学类 [ 15 ]。有些学者则模仿文学学科构架,建议艺术学学科也分为艺术理论、艺术批评、艺术史三个维度 [ 16 ]。文学相对艺术学学科来说,发展稍早,具有一定的学科发展经验,以文学学科的发展路径为模仿,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2011年艺术学成为门类的前后,关于艺术学理论二级学科的设置,也一直在商讨中。郭必桓、范洪雷在《2011年艺术学<二级学科>年度报告》中,指出了2010年4月的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和专家工作会议上,通过了艺术学理论的三个研究方向,即最初定稿的二级学科:艺术史、艺术原理和艺术批评学 [ 17 ]。2011年初,凌继尧提出设置四个二级学科: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管理和艺术创意 [ 18 ]。其后,凌继尧介绍,在2011年6月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通过了四个二级学科,分别是: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管理 [ 19 ]。同年,梁玖发表论文认为,应该建立十大子学科,分别是:民间艺术、艺术哲学、艺术原理、艺术历史、艺术批评、比较艺术、艺术教育、艺术美学、艺术应用、新兴艺术 [ 20 ]。该二级学科的划分,囊括了当时国内大部分的艺术学方面的专业设置,具有全面性。但同时,部分研究方向专业的研究人员较少、团结建设不完整,尚不能形成成熟且独立的学科概念,故而,这个划分并没有被完全采纳。

从以上关于艺术学理论二级学科的各种观点来看,艺术史、艺术原理、艺术理论、艺术批评、艺术交叉学科是学者们考虑的重点。因此,以王廷信为代表的第七届艺术学学科评议组成员认为,艺术学理论的二级学科为“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批评、艺术跨学科研究四个二级学科” [ 12 ]。这个二级学科设置成为了目前比较统一的说法。在各大院校实际的二级学科设置上,一般均以上面所提的四个二级学科。例如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有“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和文化产业”,天津音乐学院艺术学理论的二级学科有“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管理”,基本上都维持了二级学科中史、论、评及交叉学科的现状。

5. 结语

我国的艺术学学科概念自上个世纪90年代才初建,至2011年,当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成立后,完整的艺术学理论的学术视角形成。艺术学理论在近些年发展中,从它的命名、与门类艺术的界限到二级学科的设置,都呈现了不同的争议。有争议就证明有关注,有关注的学科便是有学术价值的学科,即可以得到历史经验的、现实依据的学术思想支持。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有一个很短的学科史,却有一段不短的学问史。当“艺术学之父”康拉德·费德勒关注到了艺术学与美学的不同,故而提出了建立艺术学学科,百年之后,在具有几千年艺术史的中国,建立了艺术学理论学科,是一种文化自信的学术表达。

文章引用

岳 亚. 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争鸣”The First-Level Subject Art Theory “Contends”[J]. 社会科学前沿, 2021, 10(09): 2667-2673.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1.109366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李心峰. 艺术学的构想[J]. 文艺研究, 1988(1): 6-14. 马采. 艺术学与艺术史文集[M].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7: 1-19. 李心峰, 秦佩. 2015年中国艺术学理论研究综述[J]. 艺术百家, 2016(1): 105-123. 李蓓蕾. 关于“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命名的思考[J]. 艺术百家, 2015, 31(1): 131-135. 李荣有. 也谈“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命名的问题[J]. 艺术百家, 2015(5): 78-82. 赵奎英. 艺术学理论的名称、对象、边界与谱系[J]. 艺术百家, 2017(1): 125-132. 李心峰, 孙晓霞, 秦佩. 2017年中国艺术学理论研究综述[J]. 艺术百家, 2018(1): 5-19. 张法. 中国型艺术学理论: 基本概念的困境与出路[J]. 文艺争鸣, 2014(9): 70-75. 曹意强. 艺术教育的性质与学科评价体系的建构前提[J]. 艺术教育, 2018(1): 25-27. 张道一. 艺术学不是“拼盘” [J]. 艺术学研究, 2007(1): 10-18. 梁玖. 确立艺术学理论的三个学科评价标准[J]. 艺术教育, 2019(12): 9-12. 王廷信. 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定位、存在问题和应对方法[J]. 艺术教育, 2020(1): 10-12. 彭锋. 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历程与前瞻[J]. 中国文艺评论, 2019(12): 58-64. 黄宗贤. 艺术学理论的方位与担当[J]. 艺术教育, 2020(1): 6-9. 刘道广. 艺术学: 莫后退[J]. 艺术百家, 2007(1): 102-105, 122. 刘旭光. 论艺术学的对象、方法与体系[J].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2, 15(5): 93-97. 郭必桓, 范洪雷. 2011年艺术学(二级学科)年度报告[J]. 文艺争鸣, 2011(10): 8-10. 凌继尧. 艺术学理论的二级学科设置[J]. 艺术百家, 2011(4): 19-22. 凌继尧. 艺术学理论二级学科的设置原则[J]. 中国艺术报, 2011(8): 1-4. 梁玖. 确立实事求是的艺术学科中国本土建设原则——关于“艺术学理论”二级学科划分的设想[J]. 艺术学界, 2011(1): 15-1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