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 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2331-799X 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 10.12677/CES.2021.94161 CES-44605 CES20210400000_86656955.pdf 人文社科 互联网+视域下听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 Exploring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for Hearing-Impaired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et+ 恬如 2 1 2 1 2 * 台州学院,浙江 台州 null 29 06 2021 09 04 980 984 © Copyright 2014 by author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 Inc. 2014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互联网 + 教育”逐渐得到认可。听障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及时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听障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搭建“互联网 + 心理健康”教育平台、“线上 + 线下”的教育模式,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促进听障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rnet + Education has been recognized grad-ually.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method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for hearing-im- paired students should be improved. Make full use of the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hearing-impaired students, to build Internet +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platform and “online + of-fline” education mode. Improve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ystem. Promote the level of hearing-im- paired students’ mental health.

听障学生,互联网 + 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Hearing-Impaired Students Internet +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摘要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互联网 + 教育”逐渐得到认可。听障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及时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听障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搭建“互联网 + 心理健康”教育平台、“线上 + 线下”的教育模式,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促进听障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

听障学生,互联网 + 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Exploring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for Hearing-Impaired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et+<sup> </sup>

Tianru Zhou, Nan Chen, Ran Liu*

Taizhou University, Taizhou Zhejiang

Received: Jul. 12th, 2021; accepted: Aug. 11th, 2021; published: Aug. 18th, 2021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rnet + Education has been recognized gradually.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method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for hearing-impaired students should be improved. Make full use of the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hearing-impaired students, to build Internet +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platform and “online + offline” education mode. Improve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ystem. Promote the level of hearing-impaired students’ mental health.

Keywords:Hearing-Impaired Students, Internet +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Copyright © 2021 by author(s) and beplay安卓登录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互联网 + 教育”模式逐渐得到社会认可。与传统的教育方式相比,在实现教育公平化的目标下,“互联网 + 教育”的优越性逐渐体现出来,教育公平不仅在于打破地域教学资源限制,更在于实现因材施教。尤其是因新冠疫情而居家学习期间,线上教学代替传统学校学习更是促进“互联网 + 教育”的研究和发展。

残障学生由于身体机能、智力等缺陷,在教育资源的竞争中并不存在优势。自1994年《残疾人教育条例》的实施,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虽然一定层面受到保障,但与其他教育相比仍然比较薄弱,需要继续推进融合教育,寻求适合残疾人社会发展的教育方式。

听障学生听力受损,在表达个人意愿时受到更多阻碍,心理健康教育更应该受到重视。完善听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心理状态,对提升听障群体的生活幸福感和维持社会稳定都有促进作用。在当下教育多元化、信息更新迅速的现状下,将课堂线下教学与互联网线上教学相融合的教育模式值得探索。

2. 听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由于生理的障碍,听障学生对教育方式有独特的需求。有研究者表示:“对听障学生等身体障碍的特殊教育的考量已经成为当今特殊教育乃至整个教育改革活动的依据甚至旗号” [ 1 ]。听障学生的教育发展一路走来也是磕磕绊绊。从家庭教育而言,一旦发现家中孩子存在听力障碍,往往会忽略孩子在就医期间的心理健康和个体发展。特殊教育学校可以提供相对系统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在相似性较高的同伴互助中得到成长,心理健康教育以尽力满足学生需求为宗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

2.1. 听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匮乏

听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展时间较晚,专业教育的资源不足,教学课程体系不健全,不完全具备根据听障学生的听力差异进行区别教育的条件。

首先课程资源方面,听障学生具有数量少、班额小、寄宿生多、残疾程度不同、康复需求不同等特点,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标准等仍大多沿用健听学生的通用课程资源。听障学生语言沟通困难,与健听学生在交流方式、生活适应等方面的心理需求各有不同,简单使用与健听学生一样的教育内容并不适合,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改革也势在必行。

其次教师资源方面,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培养既需要满足一般师范教育同时又要学习手语盲文等与特殊群体交流的技能,在互联网多种教学手段的协助下,可以弥补这些沟通方式的不足。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学生心理需求的发展,心理教师的再教育应受到更多关注。

再次环境资源方面,特殊教育学校的环境是随着基础教育的发展逐渐完善起来的,社会环境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听障学生在面对社会环境的偏见中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在交往中退缩。心理健康教育更应该依托现有的资源和环境给予更多的包容和自我提升的机会。

2.2. 听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单一

听障学生在感知外部环境时过度依赖视觉和触觉,传统教育过程中并没有关注学生这一特点,教学手段除运用手语沟通以外没有特殊的教学方式,教学途径也主要以课堂授课为主,活动课程为辅,教学手段、教学途径均过于单一,不完全适用与听障学生群体。课堂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教师授课的互动过程中,听障学生由于交流不便,以及理解和思维的差异在课堂中并不能够积极参加互动。由此,在应该多方利用教学资源和手段丰富学生课堂。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下,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缺少针对听障学生特殊性的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完善的心理咨询、危机干预工作流程等 [ 2 ]。听障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应该随着学生个体发展需要逐渐进行完善,发展更适合于听障学生本身的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改善听障学生的教育环境,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督导检查,形成更加完善的教育体制。

3. 听障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听障学生的听力受损可以包括先天性的听力受损和后天的听力受损。根据听觉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受损程度也划分不同的等级。听力受损给听障学生带来诸多不便,心理发展的特征与健听学生有些不同。

3.1. 感知觉的发展特点

听障学生无法完整发展听觉系统,生活在无声的世界,对世界的认识更加依赖视觉和触觉。听力损伤越重,越会以目代耳。感知觉活动的匮乏,认知范围的狭窄,使得学生在认知事物时出现偏差,影响认知信息的完整性。以目代耳的代偿作用使眼睛成为听障学生最主要、最生动、最活跃的感知器官,听障学生的观察敏锐,对细小物体的辨识度高,在心理教育引导中应更关注视觉的发展,利用视觉和触觉更细致的描述和感受事物的形态,代替听觉认知。同时,不可否认缺陷代偿是有限度的,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训练听觉。

3.2. 注意的发展特点

听障学生注意的发展主要集中于儿童听障群体,由于无法利用听觉来获取他人的信息,他们不得不在注意事物本身与“倾听”他人描述之间反复交换。注意信息的不断更换也使注意的间断性高,注意转移的能力需要不断增高。在康复训练的时候更是需要关注学生的“倾听”体验,训练注意选择和转移的能力。

3.3. 社会性行为的发展特点

听障学生并不是完全没有“语言”,语言能力的发展对其心理接受能力有很大的影响。而肢体语言的沟通在正常群体中会产生诸多误解和障碍,伴随着行为问题的出现。有研究者认为相较健听学生他们受到生理缺陷以及家庭、社会偏见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在与人沟通、交往等社会过程中明显处于不利地位 [ 3 ]。听障学生在容纳度和一致性较高的群体中交往较为顺畅,而在与健听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自卑感,容易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交流中不主动表达个人意愿。有研究者提出性别的不同行为表现也有所不同,男生更容易产生敏感、敌对的情绪,容易发生人际冲突;女生则较为自卑、焦虑回避社交 [ 4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关注此类差异以及发展特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心理辅导。

4. 听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

根据Brennan的观点,“特殊教育需求是指为了达成课程目标、需透过特殊设备、辅具或资源、改变与调整物理环境或特殊教学方法与策略等提供的特殊方法;提供特殊或适应的课程;强调教育情境中的社会结构和情绪气氛” [ 5 ]。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更应该利用好理论指导,构建更适应听障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模式。

4.1. 搭建“互联网 + 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听障学生在一定教育环境的影响下,情感积极表达的同时行为稳定性不够,极易迁移。在心理健康教育时应遵循听障学生的成长规律,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通过互联网提供新的学习平台已成为必然趋势。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借助各类数字化教学手段,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对听障学生群体心理问题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将网络教育纳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之中。

根据听障学生的学习特点,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合理分配学生的注意和视觉信息获取的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实现全员覆盖、全程贯穿的多媒介联合的心理健康平台,构建“互联网 + 心理健康”的教育模式,提高听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水平 [ 6 ]。听障学生获取外界信的途径较少,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鉴别信息的能力也有待加强。构建的网络平台对信息的筛选要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学习时间的掌控,同时要留意学生的网络成瘾的风险。尤其是进入青春期的听障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本就对陌生的世界充满好奇心,愿意挑战新奇的事物。在平台建设中要关注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构建资源丰富,内容健康、适合不同年龄段听障学生相互沟通、学习成长的“互联网 + 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

4.2. 深化细化“线上 + 线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在新冠疫情居家学习期间,线上学习成为学生群体日常教学的主要手段,线上与线下都有各自的优缺点,线上教学自由、多样,但需要学生的自主性和专注力,有些学生容易出现线上教学时开小差,刷学时等情况;教师面对屏幕讲课,师生的互动减少,情感交流也会减少。线下教学虽方便知识的交流,但是偏远山区、家庭困难的学生教育资源匮乏。合理构建“线上 + 线下”的教学模式对发展听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有积极作用。

对于听障学生群体,线上教学可以集中于知识的传授。可以借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慕课”模式等通过新媒体的多种渠道宣传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大数据针对性的设计教育方案,学生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自主安排学习时间与学习进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 7 ]。也可以借鉴“翻转课堂”的混合式学习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听障学生虽然听力受阻,但视觉、触觉等感知能力更敏锐,线上教学可以充分考虑这些特点弥补线下教学的不足。

首先,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特点优化教学资源,弥补线下心理健康课程资源的匮乏。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优势,依据学生的思维接受能力,通过演示、画面闪烁、文字色彩、语音文字转化等方式整合优势资源集中呈现给学生,弥补线下单一的板书、ppt文字等教学媒介的限制。

其次,根据学生注意力间断性高的特点引导学生知识的选择。网络教学的手段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屏幕呈现的内容,利用视觉要素的转换等提高学生注意力。通过多节点、多形式的教学引导学生注意力的选择和集中。

再次,根据学生社会化交流的需求激发学生主动性。听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主动选择单独或者群体的交流方式,例如:屏幕小窗的单独互动或者视频弹幕的群体互动等。一对一的交流缓解学生在课堂集体发言的压力,鼓励学生积极表达个人意愿。学生拥有主动的与教师交流的途径,也可以提升心理健康教师个人业务能力以及与听障学生交流的能力。

另外,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扩大教学环境。听障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特殊教育学校的责任,网络资源的利用弱化了学生的生理困难,主动选择学习内容,主动选择交流方式,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理应互补统一。线上知识的吸收要促进线下情感的交流和表达。线下的教学可以通过肢体的接触,面容表情的表达更好的促进学生社会能力的提升。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实践性的心理健康活动依然不可或缺 [ 8 ]。听障学生通过真实的互动感受与他人的情感连接、感受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关爱和现实生活的支持体验。

线上与线下教育相结合混合式的教学方式,教师整合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优秀资源提供给学生,学生根据自身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等进行学习,与教师同学积极互动。在现实环境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完善知识体系,提升情感表达能力,发展自身社会适应能力。听障学生可以健康积极的面对人生、享受生活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终极目标。

5. 结语

听障学生是特殊教育群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听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反应了特殊学生群体的整体教育状况 [ 9 ]。在“互联网+”时代,必须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多种教育方式搭建“互联网 + 心理健康”教育平台、“线上 + 线下”的教育模式,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基金项目

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立项“以互联网教育助推台州特殊儿童帮扶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20R468002)研究成果之一。

文章引用

周恬如,陈 楠,刘 冉. 互联网+视域下听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Exploring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for Hearing-Impaired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et+[J]. 创新教育研究, 2021, 09(04): 980-984.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1.94161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盛永进. 特殊需要视野中的特殊教育研究[J]. 现代特殊教育, 2007(9): 14-18. 郭爱鸽. 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5(3): 173-174. 王海梅. 听力障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J].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09(3): 65-66. 郑虹, 黄建行, 邓鸿雁. 聋生智力与行为问题的调查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 2004(8): 17-20. 杨运强. 梦想的陨落: 特殊学校聋生教育需求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13. 孙霞. “互联网+”时代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探索[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1): 126-128. 陈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慕课”教学模式建设策略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桂林: 桂林理工大学, 2018. 牛竹青. 高职新生同伴关系对学校适应的影响及其干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开封: 河南大学, 2011. 蒋惠珍. 加强听障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J]. 中国特殊教育, 2005(10): 23-2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