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是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的关键战略机遇期,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起步阶段。加快推动绿色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家,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的新形势新要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 The “fourteenth five year plan” period is a key strategic opportunity period to accelerate the green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also an important initial stage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arbon peak and carbon neutralization. To speed up the promotion of green development and build a modern country with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human and nature, we must comprehensively implement 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integrate into the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constant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o a new level based on the new situation and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development stage, and make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o a key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十四五”时期是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的关键战略机遇期,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起步阶段。加快推动绿色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家,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的新形势新要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新发展格局,绿色发展,碳达峰碳中和
Kunyan Wang*, Wanming Zhao
Tianjin Academy of Government, Tianjin
Received: Apr. 19th, 2021; accepted: May 20th, 2021; published: May 27th, 2021
The “fourteenth five year plan” period is a key strategic opportunity period to accelerate the green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also an important initial stage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arbon peak and carbon neutralization. To speed up the promotion of green development and build a modern country with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human and nature, we must comprehensively implement 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integrate into the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constant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o a new level based on the new situation and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development stage, and make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o a key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Keywords: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Green Development, Carbon Peak and Carbon Neutralization
Copyright © 2021 by author(s) and beplay安卓登录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十四五”时期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面临深刻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需要不断巩固,现代化强国建设即将进入新的攻坚期,但国内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尖锐,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日益严峻,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压力巨大,这些无疑给发展之路带来了新挑战。只有立足新发展阶段、落实新发展理念、形成新发展格局才能顺利实现动能转换,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2020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专家领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个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提出的全面塑造发展新动能、提升发展新优势的全局性战略安排,也是应对风险挑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这个新格局是能够解决当前和未来发展中的矛盾问题的新格局,是能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的新格局。
结合当前发展中面临的风险挑战和一些深层次矛盾,我们认为新发展格局应该包含以下几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从发展方式上看,进入新发展阶段,改革初期制度、劳动、资源红利相继进入边际效益递减阶段,难以提供高质量发展所需的强大动力,因此迫切需要实现增长动力的转换,形成以绿色低碳为导向、以创新为驱动、以广阔的国内大市场为依托、以顺畅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为基础的全新动力格局。二是从发展空间结构看,东中西部差距、南北差距并存成为当前中国区域不平衡发展的新特征,也是制约共同富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因素,迫切需要建立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全面发展的区域空间发展新格局。三是从发展的基础看,尽管中国拥有世界最全的工业体系,但个别产业链、产业环节薄弱,缺乏良好的现代产业生态,必须按照“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的要求,加快产业升级和产业链串并联,形成产业发展新格局,推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四是从发展总体水平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发展水平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还有差距,需要在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加快需求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新的均衡。五是从发展成果共享看,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依旧突出,迫切需要改进和完善收入分配格局,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六是从发展的开放性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全球大市场,同时,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冲击下全球经济复苏也需要一个发展动力更强的中国,推动形成内外互促的双循环格局是符合中国内部发展需求和履行国际责任的重要战略部署。
新发展格局的形成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尤其是在人类社会进入生态文明时代的大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在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一) 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形成新动力格局。随着生态环境约束日益加剧,传统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不再向资源环境要速度,而是向科技创新要效益。生态文明的本质是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换取最大的发展成果,是提倡绿色、节约的发展方式,对于发展动力的转换具有决定性作用。首先,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有利于更好地落实新发展理念。其次,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不断催生绿色、低碳、循环的新技术,并广泛渗透到产业链各环节,使创新成为发展动力的作用更显著。最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能够有效减少资源依赖。对于资源禀赋相对并不丰富且发展需求较大的中国而言,不仅能够增强自身循环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国际市场能源风险。另外,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也将推动形成新的投资、消费和出口格局,并且,这种可持续的投资、消费和出口格局的形成将使三驾马车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力更强劲。
(二) 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形成新空间格局。中国区域发展已经进入城市群、都市圈引领时代,这是推动经济由非平衡发展向动平衡发展转化的新动能。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未来空间格局重构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为城市群、都市圈集聚提供必要的生态容量。未来人口进一步向发达的城市群、都市圈和核心城市集聚,必须不断提高这些地区的承载能力,其中最基本的就是生态环境承载力。因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条件好的城市群提供更大的生态空间和生态容量,是进一步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的关键举措。二是为相对落后地区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形成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特别是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资源相对丰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有效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形成以生态、绿色为特征的新产业、新产业体系和新产业集聚区,能够培育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调节产业空间布局,合理化生态资源区际配置效率,改善区域空间格局。三是更好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机制,不断提升农村地区生态产品价值,通过生态发展解决“三农”问题,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缓解城乡不平衡发展矛盾,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三) 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形成新产业格局。中国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但是传统制造业、低端制造业为主的格局有待改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形成绿色产业新格局,首先,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发展是体现绿色低碳循环理念的发展,是摒弃传统高消耗高污染方式的发展。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传统高消耗、高污染的产业环节在绿色技术的支撑下得到生态化改造,形成新的工业生态链,实现在传统产业基础上的升级,同时保留了原有工业体系优势。其次,生态文明建设引领新产业体系构建。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得到大力发展,并逐渐实现规模化,形成新的绿色产业体系。再次,生态文明建设加速产业结构调整。生态文明建设催生以生态技术为核心的新产业,并为传统产业赋能。在生态技术的渗透下,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等快速发展,农业自我发展能力、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服务业创新发展能力均得到提升,原有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得到持续改善。最后,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产业布局。生态文明理念引导下,地方政府发展目标更多关注绿色发展而非单纯的GDP增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对重工业、传统制造业的依赖,提高产业布局科学化、现代化水平。
(四) 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形成新供需格局。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也就是新的供需矛盾。在物质和精神需要都得到极大满足的基础上,人民群众对高质量产品,包括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不断提高,但传统发展方式下国内提供的产品仍然以高消耗、高污染的工业产品为主,体现高技术水平和高生态价值的产品比例不高。形成新格局目的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益,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推动形成新供需格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供给的角度来看,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就是最小化资源环境投入最大化产出的高效发展模式,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意味着提高供给的效率。另一方面,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提供更多人民所需要的良好生态产品,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因而是更加有效的供给。从需求的角度来看,生态文明理念的树立加快人们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的改善,引导需求向更注重“节约、低碳、绿色”的方向转变,引领绿色消费新时尚,形成更加合理的消费结构,同时减小了对传统高消耗产品的依赖,与高质量供给相适应,达到更高水平的供需均衡。
(五) 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形成新收入分配格局。不断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形成新收入分配格局是实现高质量发展、让全体人民更好分享发展成果的基础,也是形成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具有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优化要素分配格局。随着资源环境稀缺性日益加剧,资源产品、生态产品价值不断提升,以资源环境和生态科技为基本要素的产业回报率增加,从而使分配向生态环境要素倾斜。并且,这种分配格局的变化是符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顺应科学技术发展方向的,因此是更加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二是平衡城乡收入差距。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机制,更好推动生态资源直接转化为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因此,以“绿水青山”为主要依托的农村地区和农业发展将得到更旷阔的发展空间,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业等农村生态产业的发展将有效提高“绿水青山”的价值创造能力,从而在更好地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同时提高农村地区的收入水平,使城乡收入差距得到有效缓解。
(六) 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形成新循环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基础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是新发展格局的核心,是开放型经济体系下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是顺畅国内“大循环”的基础,无论是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构建新产业体系、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益,还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推动高质量发展增强了国内经济自我造血能力,顺畅了经济体系自我循环路径,提升了“内循环”的效率。生态文明在顺畅“内循环”的同时,对于推动形成内外联动“双循环”格局也有积极作用。首先,生态文明是沟通国内外循环的重要通道。与其他领域相比,生态文明代表更普惠的价值追求,更符合全人类共同的可持续发展夙愿,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基础的发展更容易被国际社会所认可。其次,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国际交往环境。中国作为第一大碳排放国在国际气候政治中的压力巨大,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外经济交往状况。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节能减排,有利于我们更好承担减排责任,减小在国际气候政治中的压力。推动我国更好融入国际交往,形成顺畅的双循环。最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我国更好嵌入国际产业链。疫情影响下全球产业链面临冲击,为我国更好融入全球产业链提供了机遇,但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依靠传统制造业嵌入全球产业链注定只能处于低端,要想实现在全球产业链地位的提升。必须提供更符合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产品。虽然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不会变,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趋势不会变。提供能体现较高科学技术水平和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需求的产品是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根本。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已经走进生态文明时代。只有建立符合生态文明思想的经济体系、产业体系,才能更好代表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方向,满足全人类可持续发展需要。
形成新发展格局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目标,对于如何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等方面做出具体安排部署 [
科学的理论引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能够取得伟大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源泉之所在。生态文明建设始于实践却必然成于理论,没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就不可能有正确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因此,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必须首先确立生态文明理论引领新格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之一。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不断推动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才能不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形成新格局。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指导人们生态文明实践的科学理论,只有使生态文明思想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才能发挥生态文明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才能形成全社会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良好氛围,最根本的途径就是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全民教育体系相融合。
首先,要加快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领导干部教育体系,提高领导干部用生态文明思想指导工作的能力。尤其是在各级党校的干部培训课程中,要强化和实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课程,在保证课时的基础上,创新教育方式方法,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更加生动的方式提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育效果。
其次,要加快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职业培训体系,强化专业从业人员用生态文明思想指导工作的本领。特别是对于市容环卫、园林绿化、建筑等与生态环境相关性较强的专业技术岗位,必须加强对其从业人员的思想教育,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纳入课程体系,提高从业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在生产一线发挥指导作用。
最后,要加快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设置为国民教育必修课程,建立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课程体系,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特征和需要,创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课程教育模式,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更好地内化与全社会普遍价值观中。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一方面,已有的人与自然矛盾在不断积累下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刻。另一方面,新的人与自然矛盾仍在不断涌现,从而为不断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提出了新课题。持之以恒的生态文明实践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成功的基础,也是中国生态文明理论不断发展完善的基础。新阶段新形势下,形成新发展格局的目标任务也为生态文明实践提出了多方面的新要求,无论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实现绿色转型还是优化资源配置,都需要通过新的实践去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因此,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开辟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新局面。
一是充分调动政府、企业、媒体、社会组织、民众等多元主体积极性,不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实践。政府作为公共决策制定者和公共事务管理者,是生态文明实践的掌舵人,必须站在公共利益的高度,科学制定生态文明实践的顶层战略并全力推动落实。企业应在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之间寻求合理平衡,从可持续发展高度承担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将生态文明实践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布局。媒体、社会组织和民众作为生态文明实践的参与者应积极发挥正能量,采取合理合法的方式理性地开展生态文明实践,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环境。
二是充分利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优势,不断推进生态环境修复实践。打破生态系统无边界和行政区域有边界的主观障碍,从生态系统本身的视角出发,用系统思维分析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在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中,建立跨行政区的生态区域概念,探索中央职能部委直管机制。加快建立地方政府生态治理和修复常态化协调机制,建立生态环境系统质量量化评价机制,完善地方政府生态责任分担机制。
三是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不断推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实践。因地制宜地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机制,对于经济发达但生态资源不丰富的地区,要注重保持生态环境系统功能不退化,稳步提升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对于经济发达且生态资源丰富的地区,要充分发挥良好生态环境对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助力作用,推动生态优势进一步转化为集聚优势;对于经济欠发达但生态资源丰富的地区,要加快探索生态资源向经济价值转化路径,推进“绿水青山”直接转化为“金山银山”;对于经济欠发达且生态资源不丰富的地区,要坚持走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之路,探索“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共建之路,推进“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良性互促。
四是充分依靠生态科技创新动力,不断推进绿色生产和消费实践。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动力作用,加快建立以生态技术为支撑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加大生态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加强关键领域生态技术创新攻关,提升核心生态科技自主可控水平,打造生态科技强国。推动生态技术广泛融入三次产业,进入生产、交换、消费、流通各环节,推动形成以生态技术为支撑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生态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打造“智能+生态”、“互联网+生态”、“数字+生态”等新生态科技,提升生态科技与现代生产生活的融合度。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做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决定,为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指明方向。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在从实践探索阶段向制度保障阶段迈进,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形成依靠制度保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格局。
一是在实施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方面,必须形成以约束性制度为主、引导性制度为辅的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筑牢生态环境底线。在生态文明入宪的基础上,根据发展形势变化,及时跟进和完善《宪法》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范,筑牢生态文明法治的根基。不断完善从基本法律,到地方规章制度、到行业法规等全覆盖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有效发挥地方人大作用,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基层立法。
二是在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方面,必须形成以资源产品权属保障制度为依托、以生态资源产品定价机制和价值实现机制为主体、以生态资源评价监督机制为保障的系统的资源高效利用制度体系,筑牢资源供给生命线。深化生态资源权属制度改革,建立明确的资源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执法权有机统一、相互协调的制度体系,坚持强保护、强管理、强执法相结合。探索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结合的生态产品定价机制,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渠道,推动建立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合理关联的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生态资源价值科学评估体系,强化生态资源价值损害监督与赔偿制度,实现生态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相统一。
三是在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方面,必须形成以永续利用为目的、以系统修复为根本的生态保护和系统治理体系,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健全生态系统常态化监测机制和修复预警机制,完善中央、地方两级政府生态修复财政补偿机制,建立以生态区域为主体的生态修复长效机制。加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区际协调,因地制宜地推动各地区生态屏障建设,加快西部地区生态修复和人工生态工程建设,完善生态屏障价值评估制度,合理构建跨区域生态屏障价值补偿机制。
四是在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方面,必须落实以科学评价考核机制为基础、以多元化监督检查制度为保障的全方位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体系,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约束力度。持续落实和完善中央环保督察制度,加强中央环保巡查力度,建立包含生态资源禀赋、经济发展质量、环境变化水平等指标在内的综合性环保巡查评价指标体系,完善累进的奖惩制度,对于多次巡查仍未整改的问题要加大惩处力度。加强生态环境指标在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中的约束力度,建立正反双向激励和约束制度。
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是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锚定《“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深化生态文明实践,必定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开拓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2018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京津冀循环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8BJY059。
王坤岩,赵万明. 构建新发展格局视域下生态文明建设创新路径研究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Path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uilding the New Development Pattern[J]. 世界生态学, 2021, 10(02): 313-319. https://doi.org/10.12677/IJE.2021.102037
http://www.gov.cn/xinwen/2020-08/24/content_5537091.htm, 2020-08-24.
http://www.gov.cn/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