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思口语学习是中国考生的一大难题,一部分原因归咎于缺乏学习动机。基于动机学原理以及使用动机策略,本文旨在解决在EFL环境下中国雅思口语考生动机缺失问题。通过实施动机策略干扰他们的消极学习行为,希望最终帮助他们提高雅思口语学习的学习动机。笔者实施动机策略为期四个月,发现班上学生在口语开口动机方面有显著进步,大部分学生有明显更强的英语交流意愿。因此,通过本文,笔者希望能为广大的雅思口语教学者们提供一些可操作的相关动机策略和方法以便使用在真实的口语课堂中,最终刺激更多“开口难”的学生更加自信地张口说英语。 IELTS speaking has long been a huge headache for Chinese candidates, which owes in part to their lack of motivation to speak. Based on theories of motivation as well as motivational strategies, this essay aims to address shortage of motivation that confronts Chinese candidates in the hope that there could be an enhanced level of speaking motivation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motivational strate-gies to interfere with their negative mentality towards speaking. An observation has been made that students’ motivation to speak has been improved notably, following a four-month long experimentation with the strategies to be mentioned in this essay in a mini-sized classroom setting. Therefore, this essay hopes to offer some insights for IELTS speaking teachers in terms of motivational strategies that might potentially be applicable to their authentic IELTS speaking classes, from which students could ultimately benefit so as to speak with more confidence and ease.
雅思口语学习是中国考生的一大难题,一部分原因归咎于缺乏学习动机。基于动机学原理以及使用动机策略,本文旨在解决在EFL环境下中国雅思口语考生动机缺失问题。通过实施动机策略干扰他们的消极学习行为,希望最终帮助他们提高雅思口语学习的学习动机。笔者实施动机策略为期四个月,发现班上学生在口语开口动机方面有显著进步,大部分学生有明显更强的英语交流意愿。因此,通过本文,笔者希望能为广大的雅思口语教学者们提供一些可操作的相关动机策略和方法以便使用在真实的口语课堂中,最终刺激更多“开口难”的学生更加自信地张口说英语。
动机学,动机策略,说话动机,雅思口语课堂
Aaron
Chongqing New Oriental Training School, Chongqing
Received: Nov. 4th, 2020; accepted: Nov. 16th, 2020; published: Nov. 30th, 2020
IELTS speaking has long been a huge headache for Chinese candidates, which owes in part to their lack of motivation to speak. Based on theories of motivation as well as motivational strategies, this essay aims to address shortage of motivation that confronts Chinese candidates in the hope that there could be an enhanced level of speaking motivation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motivational strategies to interfere with their negative mentality towards speaking. An observation has been made that students’ motivation to speak has been improved notably, following a four-month long experimentation with the strategies to be mentioned in this essay in a mini-sized classroom setting. Therefore, this essay hopes to offer some insights for IELTS speaking teachers in terms of motivational strategies that might potentially be applicable to their authentic IELTS speaking classes, from which students could ultimately benefit so as to speak with more confidence and ease.
Keywords:Motivation, Motivational Strategies, Speaking Motivation, IELTS Speaking Classes
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beplay安卓登录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雅思口语学习是大部分考生最头疼的部分。作为师者,我们时常能听到考生们的抱怨,比如“说英语,开口难”“开口很奇怪”“说英语就没逻辑”“说英语就卡顿”等等。这些抱怨,若老师不予理睬,学生们的学习动机则有可能逐渐消失。Dörnyei (1994)认为动机是决定学者学习历程是否能取得成功的非智力因素之一,它的功能在于为学习者提供内在驱动力,从而在漫长的学习生涯当中,特别在消极心理状态下,学习者能持续感受到坚持下去、突破瓶颈的能量。因此,帮助学生解决动机缺失的问题应是教师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据雅思官网(2020)雅思口语考试信息介绍,雅思口语包括三个部分 [
据雅思官网数据(2020),中国雅思学生的目前平均成绩为5.53分,分数比较不乐观,在世界雅思口语平均分排名中靠后 [
此外,性格特征是另一因素。Sharp (2004)认为性格是确定二语习得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外向性格的人群会比内向的性格人群更加容易成功,原因是因为前者有更强的语言交流感,愿意主动创造机会跟人交流,使用语言。内向性格的人则成反向行为模式,体现在课堂上,更愿意跟独自活动,交流和协作意愿不强,而这一性格特征基本符合目前大部分雅思考生的性格 [
Liu and Zhang (2008)研究表明在EFL环境下的学生性格普遍偏内向,这促使了他们在口语课堂上所展现出来的负面心理状态和表现 [
1) 口语卡顿,缺乏连贯性。
戈国梁(2014)认为中国雅思口语考生表达流畅度较为欠缺,缺乏连贯性。在表达观点时候,时常出现没有重点,内容松散的情况。此外,使用衔接手段以及语篇标记词的意识较为薄弱 [
2) 受母语环境影响,表达晦涩,不地道。
陈佳欣(2012)认为母语语言环境是造成中国口语考生分数偏低的另一重要原因 [
3) 句型过于简单,语法错误过多。
戈国梁(2014)认为口语表达中的简单句过多以及语法错误过多也是造成考生分数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
以上的特征和问题长期伴随着中国学生。绝大部分学生意识到问题,愿意配合老师教学要求,努力改正进步,但学习是一场持久战,学习者需具有足够大的决心和足够量的内驱力才能取得胜利。不幸的是,大部分学生,在中途就选择了自我放弃。所以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如何在课堂中使用“动机策略”解决以上问题。在此之前,笔者认为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额外重要,因为它能给我们的策略使用提供更准确的方向以及更高的可信度。
根据教学经验以及文献阅读,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教学环境,教学法,以及第二语言文化认同感。
张奎华(2013)认为长期以来,国内的英语教育工作者大部分注意力都优先投放在研究国内考试,如国高考的英语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专业英语四级,八级考试等 [
Jin and Cortazzi (2002) 指出即便现在的教学法趋势倾向于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但现在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Teacher-Centered Class)还是在中国教学环境当中相对盛行 [
Samad and Far (2012)研究表明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对雅思成绩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且也能影响整个二语学习的表现 [
王欣和戴炜栋(2015)认为动机是影响二语学习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是维持二语学习者学习热情,决定学习成败的重要情感因素 [
根据Guilloteaux & Dörnyei (2008),动机策略指的是老师说使用的某种“干扰手段”,旨在刺激和激发学生的动机水平,使得学生掌握一些自我管理策略,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调控自己的动机水平 [
基于Al Haj (2011)、Dörnyei (2001)、高越和留刘宏刚(2014)等,动机策略可以分为自我奖励、掌握目标唤起、表现目标唤起、兴趣提升、归因调控策略(self-attribution)、自我效能提升(self-efficacy)、元认知调控策略(metacognitive control)和跨文化交际调控策略(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
班名:雅思直通车初级班
班级人数:5~8人
课时数:100次课(200小时)
上课周期:2个月至1年不等
年龄段:高中生(15~16岁)
雅思口语水平:5分~5.5分。
以下为学员情况分析表,见(表1)。
化名 (Alias) | 性别 (Gender) | 语言水平 (The 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CEFR) | 性格特征 (Characters) | 口语开口动机程度 (Level of Motivation to Speak) |
---|---|---|---|---|
Wayne | 男 | B1-B2 | 相对外向、羞涩,不自信 | 偏低、害羞、觉得做作 |
Roger | 男 | B1 | 外向、善谈、活跃 | 非常愿意交流、思考 |
Marc | 男 | B1-B2 | 外向,自信、健谈 | 愿意交流、开口、不爱动脑 |
Ying | 女 | B1 | 外向、健谈、积极 | 愿意交流思考、积极思考 |
Yoyo | 女 | B1- | 外向、不自信、健谈 | 积极思考、表达中很害羞 |
Penny | 女 | A2-B1 | 内向、安静、不健谈 | 相对比较被动、不愿开口 |
表1. 学员情况分析表
基于以上问题特征以及特征原因的分析,再结合“动机策略”以及该班学生的特点和语言水平,我制定了动机刺激方案。需注意的是,这里我们没有使用“元认知策略”以及“自我效能策略”两项策略。其原因是该两项策略需要较高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心态调控能力。考虑到该班的学生大部分属于中学生,因此这两项策略没有纳入班级“动机策略”见(表2)。
因此,按照以上分析,本期课程最终采取了以下六个对应的应用策略(见表2),包括“掌握目标唤起策略”“表现目标唤起策略”“兴趣提升策略”“归因策略”“自我奖励策略”以及“跨文化交际策略”。在对应的策略下,细分成了不同的课堂动作。相关动作实施取决于具体课堂事件。如“归因策略”的使用,体现在课堂上尽量注意反馈语言话术。学生表现结束后,老师做到先表扬,后指出问题。强调重点,避免过度纠正。尽量使用开放性问题,如“如果……,会不会觉得更好?为什么呢?”,减少使用如“你应该……或你本应该……”等含有责怪语气的话语。本期课所采用的大致动作对表到相应的“应用策略”如下表所示。
应用策略 (Motivational Strategies Applied) | 实施动作 (Actions) |
---|---|
掌握目标唤起策略 | 努力使得学生的进步可视化,即时认同表扬学生进步。 |
表现目标唤起策略 | 根据评分标准分析每位学生目前的水平和理想水平之间的差距,并提供可执行可量化的方案。 |
兴趣提升策略 | a) 打造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语言能力为主的课堂。 b) 创建一个和谐无同龄压力的口语学习氛围。 |
归因策略 | a) 充分意识每位学生具有个体差异,体现在学习方法,性格和偏爱的教学法。 b) 构建学生面子以及自尊心保护机制。 c) 注意反馈话术,确保反馈方式激励学生。 |
自我奖励策略 |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奖励。 |
跨文化交际策略 | a) 加入第二语言过文化在日常教学过程当中。 b) 充分利用课后机会,给学生输入课上无法做到的语以及文化知识输入。 |
表2. 应用策略及实施动作
在行课的四个月中,班级里实施了以上策略和动作。在日常课堂内容当中,笔者加入油管(YouTube)和推特(Twitter)的视频上收集的材料作为课堂引入材料,也在课堂内加入一些文化内容,如餐桌礼仪等,旨在增加内容的地道性从而引起学生兴趣。此外,在给反馈环节,时常会考虑到组内活力的问题,笔者时常使用不同的互动模式,常见的有配对检查(peer-check)以及团队互查(group-check)。通过这样的方式,笔者发现同龄学习(peer-learning)的机会增加了,从而学生之间的凝聚力也同时提升。一段时间后,学生关系越来越密切,体现在他们参加口语活动时,更愿意开口交流。不管和谁搭档,不会觉得尴尬而不参与活动,交流感明显有所提高。因此,这辅助达成构建和谐以及减少同龄压力学习环境的目标。此外,笔者认为在给课堂内外反馈时,正如前文提及一样,话术以及反馈重点需要特别小心。值得一提的是反馈重点需要与课堂目标相关,教师尽量要做到不要过度纠正,避免打击到学生的动机力和自信心。笔者因此认为以上学习行为上积极的改善跟使用“兴趣提升策略”,“归因策略”以及“跨文化交际策略”紧密相关。
此外,策略中的其他相关实施动作也有助力本次案例的成功。首先“目标唤起策略”,笔者抓住每一次口语反馈的机会,重点表扬学生比上一次做得好的部分。长期下来,学生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正在发生,从而就更有坚持下去的驱动力以及更强的成就感。因此,学生也更加主动配合老师完成课后的语音家庭作业。关于“自我奖励策略”,笔者时常会鼓励学生设定自己的个人阶段性目标,如完成多少量的口语词伙(Collocation)记忆,完成多少量的真题准备等。若保质保量完成,鼓励学生适当给自己一些小奖励,比如玩两小时游戏,出去吃一顿自己喜欢的食物等。据笔者观察,这样的奖励机制可以提供外在动力的同时,也可以给学生们带去小小的成就感。最终为长期枯燥的学习注入了新活力。
其实,通过实施以上的“动机策略”以达到刺激学生开口的例子还有不少,以上只是一部分。从笔者的亲身案例可以看出,使用“动机策略”于学生张口说英语而言,启了很大的作用。使用“动机策略”,一方面可以帮助老师创建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刺激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维持他们的学习动机;另外一方面,还可以帮助老师拉进与学生的距离以至于更能理解和抓住学生需求,更加方便监管他们的学习旅程,最终帮助老师产出理想的教学成果,帮助学生取得理想分数。
尤珈唯. “动机策略”在雅思口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pplication of “Motivational Strategies” to the IELTS Speaking Classes in an EFL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Environment[J]. 国外英语考试教学与研究, 2020, 02(04): 195-202. https://doi.org/10.12677/OETPR.2020.24019
https://doi.org/10.1111/j.1540-4781.1994.tb02042.x
https://doi.org/10.1002/j.1545-7249.2008.tb00207.x
https://doi.org/10.1558/japl.v5i2.181
https://doi.org/10.1017/CBO9780511667190.028
https://doi.org/10.1080/0218879020220206
https://doi.org/10.1016/j.sbspro.2012.11.287
https://doi.org/10.4304/jltr.2.3.524-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