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以鄂尔多斯盆地神木气田双三区块山西组为研究对象,利用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研究区进行关于沉积学、岩石学的研究。对鄂尔多斯盆地神木气田双三区块山西组沉积相的类型、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深入讨论了各个沉积微相。结果表明:研究区山西组物源方向为北北东–南西向,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亚相,发育的微相类型主要有分流河道微相、分流间洼地微相和心滩微相。分流河道微相及心滩微相除了在山23小层几乎不发育外,在其他小层均大量发育,且其主砂体是有利勘探相带。 The main research target of this paper is Shanxi formation of Shuangsan block of Shenmu gas field in Ordos Basin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utilized core data, logging data and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to analyze sedimentology and petrology in study area. Th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edimentary facies of Shanxi formation in Shuangsan block of Shenmu gas field in Ordos Basin are analyzed in detail and various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are discussed in depth. The results show: the source direction of Shanxi formation is NNE-SW, and the subfacies of delta plain are mainly developed. The microfacies developed mainly include distributary channel microfacies, interdistributary depressional microfacies and Xintan microfacies. Distributary channel microfacies and Xintan microfacies are developed in other substrata except in Shan 23 sublayer, and their main sand bodies are favorable exploration facies zone.
仇明慧1*,王欣茹2
1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
2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采油五厂,青海 海西
收稿日期:2019年2月5日;录用日期:2019年2月20日;发布日期:2019年2月28日
本论文以鄂尔多斯盆地神木气田双三区块山西组为研究对象,利用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研究区进行关于沉积学、岩石学的研究。对鄂尔多斯盆地神木气田双三区块山西组沉积相的类型、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深入讨论了各个沉积微相。结果表明:研究区山西组物源方向为北北东–南西向,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亚相,发育的微相类型主要有分流河道微相、分流间洼地微相和心滩微相。分流河道微相及心滩微相除了在山23小层几乎不发育外,在其他小层均大量发育,且其主砂体是有利勘探相带。
关键词 :沉积相,神木气田,山西组
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beplay安卓登录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储层沉积学理论认为,沉积相是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反映了对应沉积时期的沉积环境的变化 [
鄂尔多斯盆地地处中国西部,构造简单,地层相对平坦,是典型的克拉通盆地,盆地总面积为37平方千米,位居中国四大盆地第二位,内部发育伊陕斜坡等6个一级构造单元 [
图1. 研究区位置图
通过对研究区取心丼双34、双57及双84丼山西组岩心的观察,结合测录丼资料分析,表明研究区山西组主要发育砂岩和泥岩,部分区域夹有煤层。研究区岩石相见图2。
1) 砂纹层理粉砂岩相
砂纹纹理发育于粉砂岩内部,其岩性一般为灰色、深灰色,反映了沉积环境的水动力条件较弱,主要发育在天然堤、泛滥平原等沉积微相中。研究区内仅部分发育。
2) 平行层理细砂岩相
平行层理是纹层平行发育于砂岩内部,其与水平层理的外部表现特征较为相似。研究区内发育于灰色-深灰色细砂岩中,反映了相应沉积时期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较强。平行层理是急流等高能量沉积环境的产物,沉积特征显示主要以河流沉积为主。
3) 交错层理细砂岩相
纹层与层面或层系界面的倾斜相交可在层内形成交错层理。研究区内交错层理发育于灰色–深灰色细砂岩内,反映了较强的水动力条件,一般多发育于三角洲平原亚相中的分流河道微相中,反映了河道存在频繁改道的可能性。
4) 冲刷面构造
流动介质流速突然增大,将对下伏先期形成的疏松沉积物产生侵蚀作用,形成起伏不平的不规则侵蚀凹坑,被侵蚀的程度与流动介质能量大小有关。研究区内较为常见,常发育于河道底部。
5) 煤层和植物根屑
保存较完整的植物根屑和底栖生物的存在指示了沼泽和浅水环境。研究区在山23小层顶部发育一套全区分布的煤层,是山22与山23小层的分界线,同时也是地层对比良好的标志层。
图2. 研究区岩石相
通过对研究区沉积类型的识别与判断,认识到研究区沉积类型属于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在此基础上,通过单井的沉积相划分、连井剖面的沉积相对比和沉积相的平面分布来研究各类沉积微相的特征。研究区三角洲平原亚相中主要发育的沉积微相类型为分流河道微相、心滩微相和分流间洼地微相。
1) 分流河道微相
分流河道以砂质沉积为主,其砂体最重要的储集体 [
图3. 双34井分流河道微相图
2) 分流间洼地微相
分流间洼地微相是分流河道间的区域性沉积,主要沉积物为泥岩等粘土沉积 [
图4. 双34井分流间洼地微相图
3) 心滩微相
心滩微相的沉积物一般为粒度较粗的砂岩,砂岩中常发育平行层理和交错层理等构造。心滩在平面上位于河道中心,心滩上部粒度较细的沉积物在河流作用下常因为洪水的冲刷和侵蚀而被完全消耗。心滩的砂体具有较大的厚度,是沉积物多次堆叠的结果。自然伽马曲线多表现为箱型,反映了物源充沛、水动力条件较强且稳定的沉积环境,如图5所示。
图5. 双57井心滩微相图
测井曲线是各种物理性质沿丼孔深度变化的物理响应,测井相是指利用储层测井的各种测井参数对特定地层特征进行识别,不同测井响应特征对应不同沉积微相的特征 [
图6. 山西组测井相曲线形态
建立连丼剖面,依据单井沉积相划分,对比各井的各小层沉积相,分析沉积相的在剖面上的变化。结合砂体厚度图,在平面上对沉积相进行组合分析,确定每个小层的沉积相展布特征。
从位于研究区北部的垂直物源方向的剖面(图7)可以看出,研究区山西组河道砂体多以单丼钻遇为主,横向上呈现不连续的透镜状分布。砂体主要发育于心滩和分流河道中,心滩的砂体相对较厚,延展范围较宽,河道砂体厚度较薄,延展范围较窄。部分区域垂向上多期河道叠置,这与研究区地形坡度较缓,物源供给较充足,河道侵蚀能量强有关。
图7. 研究区垂直物源方向连井剖面
从顺物源方向的剖面(图8)可以看出,研究区河道连砂体在横向上具有良好的续性性,心滩与分流河道的砂体大多数彼此叠置,且由于河道的侧向迁移,造成河道在平面上大面积连片分布。
图8. 研究区顺物源方向连井剖面
基于平面砂体厚度图,结合单井沉积相分析、剖面沉积相分析和区域地质背景,绘制了研究区山11、山12、山13、山21、山22、山23小层的沉积微相平面图(图9)。
图9. 山23小层-山11小层沉积相图
以山11段(图10)为例,可见研究区沉积相以分流河道微相及心滩微相为主,主要特征表现为:大部分砂体自北北东向南西向呈带状分布,反映了物源主要来自北北东向物源区。砂体以河流沉积为主,主要位于分流河道微相和心滩微相内。平面上分流河道沉积极为发育,由于多期河道叠置,河流水道频繁改道,分流河道微相展布范围较广,河道中心部位发育心滩。垂向上河道与心滩砂体相互叠置,在平面上形成连片的表征,是研究区气藏主要储集层。
通过对研究区山西组单井沉积相、剖面沉积相、三维古地貌和平面相展布特征的分析,对区域内的沉积相特征加以高度概括,可进一步解沉积相的空间组合及其分布特征 [
图10. 山11小层砂体厚度和沉积相图
1) 对研究区山西组沉积相的研究显示:山西组沉积时期,神木气田双三区块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微相类型为分流河道微相、分流间洼地微相和心滩微相。
2) 研究区山西组除山23小层外,分流河道微相和心滩微相较为发育,分流河道沿北北东–南西的物源方向呈条带状展布,心滩位于河道中部,河道的侧向迁移和多期河道叠置导致分流河道微相在平面上展布较广,心滩和分流河道的砂体是研究区气层主要储集体。山23小层广泛发育分流间洼地微相,且在山23小层顶部全区分布的煤层,可作为全区地层对比的标志。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16ZX05015-001-001低渗低丰度气藏储渗单元描述及地质建模资助。
仇明慧,王欣茹. 神木气田双三区块山西组沉积相研究Research on Sedimentary Facies of Shanxi Formation in Shuangsan Block of Shenmu Gas Field[J]. 地球科学前沿, 2019, 09(02): 77-84. https://doi.org/10.12677/AG.2019.9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