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性低碳技术创新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全社会低碳转型的重要手段。基于EPO与USPTO联合公布的CPC-Y02低碳专利分类,首次采用POT模型对中国2004~2013年264,444件低碳技术专利的被引次数进行分析,识别潜在的颠覆性低碳技术,并分析技术的领域与地域分布特征。结果显示,中国潜在颠覆性低碳技术专利共计306件,约占申请总量的千分之一;此类技术专利主要集中于建筑业、污染处理、产品生产、交通、能源等5个与经济社会发展高度相关领域,而在温室气体处理这一高技术领域则存在明显短板;地域上约60%颠覆性技术专利产生于北京、江苏、广东、山东、上海等5个东部省市,且呈现出较其他一般专利更为集聚的特征。 Disruptive low-carb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further implement the in-novative driven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the low-carbon transforma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Based on the CPC-Y02 classification jointly published by EPO and USPTO, the POT model is used for the first time to analyze forward citation number of 264,444 low-carbon patents in 6 fields and the potential disruptive low-carbon technology in China from 2004 to 2013. Furthermore,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atents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306 potential disruptive low-carbon technologies are selected, accounting for about 1/1000 of the total low-carbon patent applications. At present, these patents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areas of construction, commodity production, transportation, energy and so on, highly related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But there are obvious shortages in the high-tech domain of greenhouse gas treatment. These patents geographically concentrate on 5 eastern provinces and cities, including Beijing, Jiangsu, Guangdong, Shandong and Shanghai, and show a more concentrated feature than other general patents.
——基于专利被引次数的POT模型
张财经,王为东,卢娜
江苏大学财经学院,江苏 镇江
收稿日期:2019年2月1日;录用日期:2019年2月15日;发布日期:2019年2月22日
颠覆性低碳技术创新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全社会低碳转型的重要手段。基于EPO与USPTO联合公布的CPC-Y02低碳专利分类,首次采用POT模型对中国2004~2013年264,444件低碳技术专利的被引次数进行分析,识别潜在的颠覆性低碳技术,并分析技术的领域与地域分布特征。结果显示,中国潜在颠覆性低碳技术专利共计306件,约占申请总量的千分之一;此类技术专利主要集中于建筑业、污染处理、产品生产、交通、能源等5个与经济社会发展高度相关领域,而在温室气体处理这一高技术领域则存在明显短板;地域上约60%颠覆性技术专利产生于北京、江苏、广东、山东、上海等5个东部省市,且呈现出较其他一般专利更为集聚的特征。
关键词 :颠覆性创新,低碳技术,专利被引次数,POT模型
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beplay安卓登录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我国十九大报告已将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式提上日程。作为对已有主流技术体系产生整体性替代作用的新型创新形式,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国家和企业在众多领域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可能。Christensen在其《创新者困境》一书中最早提出“颠覆性创新”概念 [
当前国内外低碳转型的系统性与紧迫性使研究者关注到颠覆性技术创新研究,并提出颠覆性低碳型技术创新(disruptive low-carbon innovation)概念 [
尽管颠覆性创新与颠覆性低碳创新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但如何识别此类创新仍缺乏科学合理的有效办法,对于潜在的颠覆性技术尚不具备预测能力 [
据此,本文采用专利被引次数衡量专利质量的统计分析方法,基于EPO与USPTO联合公布的CPC-Y02低碳专利分类,对2004~2013年中国低碳专利进行分析,以识别中国的颠覆性低碳技术,并分析其领域与地域分布特征。由于使用这一方法识别颠覆性低碳技术专利具有较强的创造性,且不能把专利完全等同于包含技术应用过程的创新概念,因此,谨慎起见,将所识别的技术称为潜在颠覆性低碳技术。
Trajtenberg [
为克服这一方法存在的问题,Silverberg和Verspagen [
极值理论(EVT)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金融经济学、生物学和地质学等领域。其主要包括两类模型:BMM (Block Maxima Method)模型和POT (Peaks-Over-Threshold)模型。其中,BMM模型针对大量同分布的样本分块后的极大值建模,而POT模型则是对所有样本观测值中超过某个足够大的门槛值的数据建模。POT模型被认为是实践中最有效的模型之一,目前对POT模型主要应用在金融数据中阈值选择。POT模型优点包括:第一,对于具有充分大阈值的数据拟合效果理想;第二,不受整体分布的影响,不需要对整体概率分布形式做出假设;第三,受数据残缺性影响不大,对数据要求相对较低 [
基于极值理论而提出的POT (Peak-Over-Threshold)模型主要应用于在总体分布未知的情景中,研究给定观测样本大于某一阈值的数量的渐进分布。具体建模过程如下:
假定随机变量 X 1 , X 2 , ⋯ , X n 满足独立同分布(iid),且具有相同的分布函数 F ( X ) ,当给定一个阈值u,若Xi> u,称Xi为超阈值(exceedence),yi= Xi− u为超阈量(excess)。Fu(y)表示超阈量y的分布函数:
F u ( y ) = Pr ( X − u ≤ | X > u ) = Pr ( u < X < y + u ) Pr ( X > u ) = F ( y + u ) + F ( u ) 1 − F (u)
在此基础上,对于充分高的阈值 u ( u → ∞ ) ,yi近似服从广义帕累托分布(Generalized Pareto Distribution, GPD),即:
lim i → u sup | F k ( y ) − G ξ , β ( y ) | = 0 , ( 0 < < y < x − u )
其中,k表示超越给定阈值的极值数据, F k ( y ) 表示极值分布函数, G ξ , β ( y ) 表示GPD:
G ξ , β ( y ) = 1 − ( 1 + ξ y β ) ( 1 ξ ) , 1 + ξ y β > 0 (1)
其中,ξ表示GPD的形状参数, β > 0 为标度参数。当ξ > 0,时, y > 0 ;当ξ<< 0时,0 ≤ y ≤−β/ξ。
由于 G ξ , β ( y ) 只是对原始分布的厚尾部分进行拟合,但实际需要其与原始分布的结合来考虑问题。由上易得:
F ( x ) = G ξ , β ( x − u ) * [ 1 − F ( u ) ] + F ( u ) (2)
其中, F ( u ) 原始数据中阈值前面的数据分布,与尾部分布无关。此外,对 F ( u ) 的一个合理估计:
F ( u ) = ( n − N u ) / n (3)
其中,n为样本总数,Nu表示超越阈值的样本数,将(1)、(2)带入(3)式中有尾部分布在整个分布中的表达式:
F ( x ) = 1 − N u n [ 1 + ξ β ( x − u ) ] ( − 1 ξ ) , x > u
专利从开始被引到大量被引通常需5年以上时间 [
由于专利数据在不同的年份和不同的领域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将专利按申请年份和领域分类。Y02属于CPC专利分类中Y部类,被定义为减少与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关专利。根据现行CPC分类,Y02包括减缓或适应气候变化的六类相关减排技术,一是Y02B,覆盖建筑业相关的气候减排技术;二是Y02C,包括获取、存储、压缩、释放温室气体的技术;三是Y02E,包括与能源生产、运输或是分配相关的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四是Y02P,包括生产与处理商品的减排技术;五是Y02T,覆盖与交通相关的减排技术;六是Y02W,包括污水处理或污染物管理的减排技术。由于篇幅的限制,仅列举2011年的数据进行总体专利被引统计性描述,如表1所示。从表1数据描述可以看出,除Y02C专利被引峰度小于3外,其余领域都呈现一定程度的尖峰厚尾分布特征。
最小值 | 最大值 | 平均值 | 标准差 | 偏度 | 峰度 | |
---|---|---|---|---|---|---|
Y02B | 0.00 | 82.00 | 1.6860 | 3.68290 | 7.755 | 117.267 |
Y02C | 0.00 | 19.00 | 2.6207 | 3.46324 | 1.708 | 2.240 |
Y02E | 0.00 | 88.00 | 1.7810 | 3.53752 | 4.738 | 44.767 |
Y02P | 0.00 | 66.00 | 2.8929 | 4.32930 | 3.786 | 24.846 |
Y02T | 0.00 | 69.00 | 1.4088 | 3.21155 | 7.731 | 108.988 |
Y02W | 0.00 | 64.00 | 1.4504 | 3.32822 | 6.025 | 66.883 |
表1. 2011年全国Y02各领域专利被引描述性统计分析
数据的厚尾分布是GPD的充分条件,使用QQ图方法检验历年各领域专利的厚尾分布。除2011年Y02C领域外,其余样本都属于厚尾分布。从图1中看到,2011年除Y02C,其余领域QQ图样本点都呈现上凸的特征,表明数据服从厚尾分布。
图1. 2011年专利被引QQ图
构建POT模型的关键是阈值选择,常见的阈值选择方法有Hill图、平均超额图(Mean Excess Plot)方法与峰度法。由于前两种方法在阈值的选择上具有一定主观性,本文采用峰度法 [
1) 计算样本均值 X ¯ ;
X ¯ = 1 n ∑ i = 1 n X i
2) 计算样本峰度K;
K = E ( X i − X ¯ ) 4 ( E ( X i − X ¯ ) 2 ) 2 , ( i = 1 , 2 , 3 ⋯ , n )
3) 将计算得到的峰值与3比较大小,若K ≥ 3,则将 max ( | X i − X | ) 情况下的Xi从样本中去除;
4) 对剩下的样本重复上述第一、第二步,直到样本数据峰值小于3为止;
5) 选取余留样本 max ( | X i | ) 作为阈值。
鉴于专利数据的庞大,本文选择MATLAB编程计算阈值和样本峰度。峰度衡量样本的峰态,峰度越高意味着样本数据分布就有更多极端值,从而呈现尖峰厚尾分布。表2即为利用峰度法得到的专利数据阈值结果。由表2可见,2011年6领域专利被引次数的阈值断点依次为33、19、46、36、26、18。除Y02C的峰值小于3,其余峰值都远高过3,呈现尖峰厚尾分布特征。
技术领域 | 阈值u | 峰度 | Nu |
---|---|---|---|
Y02B | 33 | 117.267 | 12 |
Y02C | 19 | 2.24 | 0 |
Y02E | 46 | 44.767 | 4 |
Y02P | 36 | 24.846 | 18 |
Y02T | 26 | 108.988 | 8 |
Y02W | 18 | 66.883 | 25 |
表2. 2011年不同技术领域专利数据阈值
注:Nu表示超阈值u的样本个数。
本文采用极大似然法对数据进行参数估计,并结合拟合优度检验法(KS法)加以检验。其中原假设:H0:样本服从GPD厚尾分布;H1:样本不服从GPD厚尾分布。拟合情况如表3所示。
技术领域 | ξ | β | KS统计量 | p值 |
---|---|---|---|---|
Y02B | 0.2103 | 14.3792 | 0.19 | 0.7707 |
Y02E | 0.8002 | 5.2688 | 0.2368 | 0.9784 |
Y02P | 0.4308 | 17.6626 | 0.2 | 0.5056 |
Y02T | 0.08696 | 11.31998 | 0.2374 | 0.7585 |
Y02W | 0.2455 | 7.9627 | 0.0933 | 0.9817 |
表3. 2011年各领域专利数据超阈值量的极大似然估计
注:由于Y02C领域不具有厚尾特征,也不具有超阈值,故不包含在内。
从表3可以看出,5个领域专利被引数据超阈值量服从给定的分布。相关实证研究 [
根据拟合结果,在所有264,444条低碳专利中,筛选出潜在颠覆性低碳技术专利306条,占总申请专利的1.158‰,在比例上远远低于传统方法使用的被引次数前10%、5%、1%。如表4所示,所有颠覆性低碳技术中建筑业相关减排技术Y02B数量最多,共计75条,占比24.5%;其次是污水处理或污染物管理相关减排技术Y02W,共67条,占比21.9%;生产与处理产品、交通、能源相关减排技术Y02E、Y02T、Y02P数量相近,达到50条左右;数量明显最少的为Y02C分类的温室气体获取、存储、压缩、释放技术,仅为7条。
技术领域 | 件数 | 占比 |
---|---|---|
总量 | 306 | 100% |
Y02B | 75 | 24.5% |
Y02C | 7 | 2.29% |
Y02E | 56 | 18.3% |
Y02P | 47 | 15.36% |
Y02T | 54 | 17.65% |
Y02W | 67 | 21.9% |
表4. 各领域颠覆性低碳专利总量与占比
总体而言,潜在颠覆性低碳技术主要分布建筑业、污染处理、产品生产、交通、能源等5领域,占比98%,这与我国几十年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发展领域的技术需求有很强的相关性。相反,在代表温室气体获取、存储、压缩、释放的低碳高技术领域仅有7条颠覆性技术,表明我国低碳技术创新在未来高技术领域仍有明显短板,可能制约低碳转型目标。
创新活动具有地理集中性。文献研究 [
颠覆性技术 | 其他一般技术 | ||||
---|---|---|---|---|---|
地域 | 件数 | 占比 | 地域 | 件数 | 占比 |
总量 | 306 | 100% | 总量 | 26138 | 100% |
北京 | 60 | 19.61% | 北京 | 30537 | 11.56% |
江苏 | 41 | 13.4% | 江苏 | 36538 | 13.83% |
广东 | 36 | 11.76% | 广东 | 33479 | 12.67% |
山东 | 25 | 8.17% | 山东 | 18479 | 7% |
上海 | 18 | 5.88% | 上海 | 19258 | 7.29% |
四川 | 15 | 4.9% | 四川 | 8333 | 4.9% |
浙江 | 12 | 3.92% | 浙江 | 22433 | 8.49% |
湖北 | 12 | 3.92% | 湖北 | 7473 | 2.83% |
表5. 各地域颠覆性低碳专利数量与占比
采用Arcgis软件分别对2004~2013各省市颠覆性低碳技术数据进行直观展示。从图2可以看出,颠覆性低碳技术主要集中在北京、江苏、广东、山东、上海等经济较为发达、创新活动更为活跃的省市,表明这些地区已经成为颠覆性低碳技术创新活动的“温床”。可能原因是,这些地区经济基础雄厚、技术要素充裕、风险资本相对活跃、市场有规模且富有层次、文化更为宽松,便利颠覆性低碳技术的研发、实验、应用与社会认可。相对而言,中西部地区的创新乏力,与经济社会条件尚不具备可能有一定相关性。此外,研究还对各领域颠覆性低碳专利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与颠覆性低碳专利的总体分布差异不大,同样主要集中于北京、江苏、广东等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市。
图2. 颠覆性低碳技术总体空间分布
本文首创性地采用极值理论的POT模型对中国2004~2013年低碳专利被引数据进行处理,对更为科学合理识别颠覆性技术具有方法论意义。研究识别出颠覆性低碳技术共计306件,占总低碳专利申请量约千分之一,远远低于人为划定的比重。在专利筛选的基础上,研究进一步分领域、分地域分析颠覆性低碳专利分布特征。分领域分析结果显示,与我国多年来主要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相匹配,颠覆性低碳技术主要分布在建筑业、污染处理、产品生产、交通、能源等5个领域。而代表温室气体处理的高技术低碳领域仍有明显短板,可能制约我国未来低碳转型。地域分析结果显示,颠覆性低碳技术主要集中于北京、江苏、广东、山东、上海等5个东部发达省市,且地理集聚性显著高于其他一般专利技术,这些省市已成为颠覆性低碳技术创新活动的“温床”。
本文受到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6YJC630125)、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17GLB020)、江苏省高校自科(71704069)、国家大创项目(No. 201810299018Z)资助。
张财经,王为东,卢 娜.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潜在颠覆性低碳技术识别及其分布特征研究——基于专利被引次数的POT模型 Study o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otential Subversive Low Carbon Technology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limate Change—Pot Model Based on the Number of Times of Citations[J]. 低碳经济, 2019, 08(01): 8-18. https://doi.org/10.12677/JLCE.2019.81002
https://doi.org/10.1111/j.1540-5885.2005.00180.x
https://doi.org/10.1016/j.technovation.2014.11.005
https://doi.org/10.1007/s11575-013-0189-9
https://doi.org/10.1108/17561411011077909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ao3760
https://doi.org/10.1016/j.energy.2006.04.010
https://doi.org/10.1016/j.eist.2011.04.010
https://doi.org/10.1016/j.jclepro.2015.04.007
https://doi.org/10.1016/j.enpol.2007.04.015
https://doi.org/10.1016/j.technovation.2011.02.006
https://doi.org/10.1016/j.respol.2012.12.006
https://doi.org/10.1080/00343404.2014.940305
https://doi.org/10.2307/2555502
https://doi.org/10.1002/smj.176
https://doi.org/10.1287/mnsc.1090.1072
https://doi.org/10.3386/w8498
https://doi.org/10.1016/j.jeconom.2006.10.017
https://doi.org/10.1002/smj.246
https://doi.org/10.1016/j.techfore.2017.04.017
https://doi.org/10.1006/juec.1997.2032
https://doi.org/10.1093/icc/10.4.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