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2169-2556 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 10.12677/ASS.2018.79229 ASS-26843 ASS20180900000_44495717.pdf 人文社科 公民身份视角下高中生权利义务意识调查与启示 Investigation and Enlightenment on Right and Obligations Conscious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itizenship 海燕 1 *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 10 09 2018 07 09 1545 1552 © Copyright 2014 by author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 Inc. 2014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高中阶段是学生自主发展、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高中生公民意识教育在公民意识教育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当代高中生对公民身份的认识、权利意识的知觉及社会责任感的建立会影响到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高中生公民身份认知、权利义务意识现状,深入分析当前高中生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高中阶段加强公民教育的对策,实现高中生顺利完成由学生到社会公民角色的过渡。 It is the key stage for students in high school on self-consciousness development and the forma-tion of values. It occupies the core position in the whole system of civic consciousness education. The citizenship cognition, rights and obligations consciousnes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will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society and state. This paper surveys to learn the high school students citizenship awareness, right and obligation consciousness status, deeply to analyze the current high school students’ challenges, offer the effective suggestions, help students to complete transition from students to social citizen role successfully.

公民,权利义务意识,高中生, Citizen Rights and Obligations Consciousness High School Students
公民身份视角下高中生权利义务意识调查 与启示<sup> </sup>

李海燕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

收稿日期:2018年8月23日;录用日期:2018年9月10日;发布日期:2018年9月17日

摘 要

高中阶段是学生自主发展、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高中生公民意识教育在公民意识教育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当代高中生对公民身份的认识、权利意识的知觉及社会责任感的建立会影响到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高中生公民身份认知、权利义务意识现状,深入分析当前高中生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高中阶段加强公民教育的对策,实现高中生顺利完成由学生到社会公民角色的过渡。

关键词 :公民,权利义务意识,高中生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 and beplay安卓登录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公民意识不可避免的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变迁,公民意识内涵更加丰富,最为核心的是公民身份的认同和归属,以及权力义务意识的统一 [ 1 ] 。高中生作为国家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享有的权益。高中生的公民意识,是对自身身份与行为的认知和态度,包括对自身权利义务意识的认知,身份的认同和归属等。长期以来,我国公民教育强调个人对国家、社会的服从,更多地注重责任和义务教育,而社会的发展,个人意识的觉醒,公民意识教育更强调以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对高中生而言,高中生公民意识教育在整个公民意识教育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公民意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培养具有一定公民素养的合格公民,是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

2. 高中生公民身份视角下权利义务意识

公民社会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成熟的公民意识是判断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高中阶段正处于青年初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表现为积极主动追求自身正当权利的态度,也体现公民参与社会的责任感 [ 2 ] 。高中生公民意识是对自身身份的认同和归属,包括对自身权利义务意识的认知,包括公民主体意识、公民权利和义务意识、公民责任意识等。高中生《政治生活》对于公民权利和义务有专门讲解,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自己的双重身份——既是义务的履行者,又是权利的享受者。现代高中学生对于自身权益有更为清晰的认识,部分学生在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不顾他人,甚至伤害他人的权利,或对待公共生活木然,缺乏关注、探究周围世界的热情、好奇心和社会责任感,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高中生介于中学和成人社会的中间过渡时期,这一阶段关系到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高中学生一方面渴望独立,追求自由,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处理事情的能力,他们对社会的关心程度增强,对权利的需求增加;另一方面,由于高中生一直生活在校园环境中,直接参与社会的经验不足,身心发展和社会意识诸多层面出现不平衡现象,容易受到各种意识形态的影响,高中生公民意识教育既有公民意识的共性特征,又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 3 ] 。本文期望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公民身份视角下高中生权利义务意识现状,提出高中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对策建议,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权利义务意识的行为能力的未来公民。

为了解高中生公民身份认知、权利义务意识现状,深入分析当前高中生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在高中阶段加强公民教育的有效建议和对策,为高中生公民权利义务教育的培养提供支持。

3. 研究方法 3.1. 自编问卷测量

主要测试公民身份视角下四个方面问题,共18题。一是公民权利义务的内隐观点,如“你认同天赋人权吗?”;公民权利义务内容的知觉,如“你了解你自己拥有的权利义务意识吗?”;二是公民权利义务的使用,如“你的权利受到侵害时,你会寻找什么支持?”;三是知识获得来源,如“你获得知识权利义务的途径和来源是什么?”四是社会热点参与,测查其基本权利义务意识背后的行为“如果路边的老人跌倒了,你会还是不会去扶?”,在此探索高中生关于权利义务观点的态度。

3.2. 研究对象

测量背景某高一、二学生共113人,高一年级73人,高二年级42人,男生62人,女生51人。

3.3. 数据分析

用SPSS16.0做统计处理。

4. 公民身份视角下权利义务意识调查现状分析 4.1. 高中生公民权利义务意识的内隐观点

高中生公民权利义务意识的内隐观点决定个体对自身所赋予的权利义务意识的认识、觉察,以及与自身行为决策相关联的倾向性,结果如下图1所示,对于天赋人权的认同感,不同年级和性别学生表现出差异性。

由上图1所示,高一年级学生中选择天赋人权的学生比率占24.7%,而高二年级占22.5%。选择是历史和法律赋予的,高一年级占68.5%,高二年级的占67.5%,从比率的变化趋势来看,对于天赋人权的认同感,随着年级的上升呈现下降趋势,而对天赋人权是历史的必然的观点呈现上升的趋势,这跟学生学习高二年级的哲学历史观有关。

男生和女生相比,男生比女生更认同天赋人权的观点。从下图2所示,男生中选择天赋人权的学生比率占28.9%,而女生占16.1%。对于天赋人权的认同感出现性别差异,男生比女生有较高的政治参与兴

图1. 不同年级学生对“天赋人权”的认同观

趣,这跟男女生社会角色认同有关,也受家庭、教师和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于天赋人权,是西方民主制度的根本,而最早出现在中国。实际上是人在自然状态下就已经享有的权利,它强调不受任何意志或者权利的干涉,以自然法作为它的根本准则 [ 4 ] 。所以,人都享有与生俱来的权利,这些权利使得人具有自由选择、追求尊严和更好生活的权利,这些权利不是任何政府的恩赐,而应该受到政府的保护。学生持有这种观点的占少数,而更多的将此与历史的选择相结合,也体现了当代青年的社会化过程,在天赋人权与法律的制定中,学生出现了中立的观点。学生对于官员和自己平等知觉的意识,结果如下图3所示。

图2. 不同性别对天赋人权的认同观

图3. 不同年级学生对于“平等权利”的知觉与感受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高达63%的学生认为自己跟官员是不平等的,而高二学生的数据中,这一比率更高,将近70%的学生认为官员与自己存在不平等。可能跟现实生活中,学生接触到的部分网络媒体的

报道,或某些官员违规行为有关,这种腐化的不平等观念是学生的错误认识,应从哲学和历史渊源为学生传授正确的价值观和民主意识。

政府的官员是国家机关人员,他们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他们只是实现管理和服务的工作人员,需要在知识传授和课堂教学中加强引导,并增强社会舆论监督,提升学生公民意识。

4.2. 高中生公民权利义务行为的认识

在对高中生公民权利义务内容的知觉中,学生对自己受教育权的认识较客观。学生受教育权的知觉,高一年级学生更倾向于认同学校的作法,有56.2%的学生认为,当在学校经常跟同学打架时,学校应该让其在家呆着,并且这种作法是对的。

有32.9%的学生认为这种作法是错误的,而有11%的学生认为这种作法是违法的。在高二年级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13%的学生认为这种作法是对的,而41%的学生认为这种作法是错的,但不是违法的,高达46%的学生认为学校勒令学生休学在家的行为是违法的(图4)。随着年级升高,学生对自己的受教育权越来越关注。在义务教育阶段,这种剥夺学生受教育权的作法是违法的,在高中阶段,不涉及违反法律,但让学生被动失去受教育机会的行为并不可取。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学生的权利意识在加强,也是值得欣喜的一个方面。在政治教学中,我们可以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培养。

4.3. 高中生公民权利义务意识的使用

高中生对自己权利义务意识的维护,如图5所示,高一学生选择最多的是大众媒体,有54.8%的学生认为通过大众媒体可以为自己声张正义,而有17.8%的学生认为可以求助于国家相关部门,有19.2%的学生会寻求自己的家庭支持,依然有8.2%的学生不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办,这种公民权利维护意识缺失也是我们比较担心的事情。

在高二年级的数据中,我们发现,有49%的学生认为可以寻求国家相关部门,比高一年级的比率要高,这说明学生在一年的政治学习过程中,逐渐转变了对国家行政部门的不合理认识,对国家相关部门

图4. 不同年级学生对受教育权的知觉

图5. 不同年级学生对权利维护的知觉

的认同度开始出现转机。高二年级学生寻求大众媒介的比率有所下降,27%的学生会寻求大众媒介,他们在充分的搜集网络信息的同时,也发现网络并非想象中的那么透明和无主观偏见,因而不再盲目迷信媒体。不能忽视的是15%的学生表示当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时,他们不清楚自己该怎么办,这点是教育者应该注意的问题。

4.4. 高中生公民权利义务知识获得来源

高中生公民权利义务知识的获得来源有网络媒体传播、课堂讲授、家长及朋友等。高一学生几乎58%的学生获得权利义务的知识来源于政治课教授,27%的学生对公民权利义务知识来源于网络宣传,而15%的学生的知识获得来源于家长及家人。高二学生从网络媒体宣传中获得的权利义务知识增大,达到59%,44%的高二学生通过政治课的教授,而29%的学生从家长及他人那里获得公民权利义务知识。

图6可以看出,网络媒体宣传是高中生知识获得的重要渠道。学生经过二年的课堂学习,知识获得的渠道越来越多,而家长对学生的影响也在不断增大,这也是我们培养学生权利意识的一个重要渠道,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培训等方式来实现。

4.5. 高中生公民权利义务热点问题调查

在公民权利义务意识的调查中,我们选取了一个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也是当时的媒体报道有关,我们期望能从学生内隐的观点中推测他们对于这种现象的认识。对于高一年级的学生来说,23.3%的学生认为,“如果老人摔倒,他们觉得扶或者不扶”是自己的权利,看自己的心情;有54.8%的学生认为应该去扶老人起来,这是自己的义务;有21.9%的学生不清楚。高二年级的学生中,27%的学生认为“扶不扶老人起来”是自己的权利,而61%的学生认为这是青少年的义务,应该去扶;而出现了10%的学生不太清楚。总体来看,青少年对于愿意扶起老人的比率还是占大多数的(图7)。

尊老爱幼是我们国家的传统美德,从道德和情理来讲,老人倒地应该扶。从法律角度来讲,即使不去扶也不违反法律。作为当代的中学生,在学习政治生活知识的同时,应提高自身公民素养,引导学生关心周围环境、社会事务和国家大事,培养学生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图6. 不同年级学生权利义务知识获得来源

图7. 不同年级学生对热点问题的态度

5. 公民身份视角下高中生权利义务意识培养启示 5.1. 从公民素养的高度渗透学生权利义务意识教育

学校是青少年公民素养教育的主要渠道,加强思政课程,将公民素养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科学定位公民素养教育及权利义务教育目标,合理设计课程内容、途径和方法,使公民素养教育层层深入、有机衔接。建立公民素养教育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将权利义务意识、规则意识、人格尊严、人身及财产安全意识、国家认同等公民素养教育等内容在不同学段深入开展。

从公民素养培养的高度渗透学生权力义务意识教育,深入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道德教育、社会责任教育、法治教育等,学生形成基本的国家文化传统认同、道德价值观念认同、政治认同等 [ 5 ] ,培养中学生权利义务意识,整体提升国家公民素养。

5.2.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教育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基础工程,基础教育应该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深化改革,注重落实。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儿童迅速发展的时期,公民权利教育也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学校课程设置循序渐进,内容安排科学合理。

一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进课堂、进课本、进学生头脑,可以采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各种形式开展教育,注重价值观教育的内化性,引导性,自觉性;二是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教育培训体系,完善师德建设机制。师之德乃教之魂,教师的师德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健康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6 ] 。习近平总书记在向全国广大教师的信中,希望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教师群体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教育活动,学科教研组长、德育干部和班主任老师,通过学科教研组长对本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干部对学校德育工作、学生工作的引领、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组织管理、家长沟通、个别生针对性辅导的渗透;三是拓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重在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和生活化形式,利用学校重大节日和活动平台,多方面渗透思想精髓。如辩论赛、科技文化月活动、演讲比赛、大型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教育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等等,使师生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引导青年自觉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3. 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拓宽教育渠道

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价值观存在于我们的意识形态中,高中生面临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理想选择、价值取向以及社会行为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关键人物的影响。整合家庭、社区、网络资源,完善体系,形成合力。坚持育德与育心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用好各种自然资源、红色资源、科技资源等,发挥英雄模范人物、名师大家等的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学校党、团、少先队组织的带动作用,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与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发挥整体育人功能,引导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拓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渠道,是新形式、新时代背景下新的课题。

文章引用

李海燕. 公民身份视角下高中生权利义务意识调查与启示 Investigation and Enlightenment on Right and Obligations Conscious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itizenship[J]. 社会科学前沿, 2018, 07(09): 1545-1552. https://doi.org/10.12677/ASS.2018.79229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鞠文灿.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策略思考[J].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0(1): 6-8. 顾润生. “双动力”推进高中公民教育又好又快发展[J]. 江苏教育研究, 2010(12): 20-22. 辛世俊. 公民权利意识研究[M]. 郑州: 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6: 58-66. 俞静峰. 公民教育: 思想政治课的重要功能[J]. 思想理论教育, 2004(12): 70-72. 曾水兵, 檀传宝. 中学生公民政治权利认同的调查与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 2012(8): 13-16. 曾水兵, 班建武, 张志华. 中学生国家认同现状的调查研究[J]. 上海教育科研, 2013(8): 33-3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