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激发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兴趣并增强了解,提升国际视野,培养批判性思维,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热情,进而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文化素质,北京科技大学从2012年暑期小学期起开设暑期实践“北京科技大学语言与文化交流夏令营”。本文是关于“暑期实践夏令营”教学模式设计的探索性研究,从教学环节、教学活动、教学特色、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分析。主要采取定性讨论助教和学生的调查问卷以及师生访谈内容,客观真实地分析语言与文化交流夏令营的教学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在西方文化理解、语言自信和学习英语兴趣和热情等方面大有收获。 First started in 2012,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s Summer Language and Cul-ture Exchange Program has continued to grow with each passing year, in hope of promoting English proficiency among the students by means of arousing interest in and understanding of foreign cultures, broadening student horizons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around them, and developing critical thinking and a lifetime passion for English learning.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teaching model of Summer Language and Culture Exchange Program from aspects of teaching steps, classroom activities, teaching features, and assessment method, etc. Qualitative data obtained from teaching assistant questionnaire and student questionnaire as well as interviews with foreign teachers and students were provided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eaching model as a summer practice course. As revealed from the feedback and comments, students did learn a lot in understanding western cultures, in gaining confidence as well as in developing interest and enthusiasm in English learning.
邹妍洵,周荣娟,李金玉
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
收稿日期:2018年4月7日;录用日期:2018年4月20日;发布日期:2018年4月27日
为了激发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兴趣并增强了解,提升国际视野,培养批判性思维,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热情,进而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文化素质,北京科技大学从2012年暑期小学期起开设暑期实践“北京科技大学语言与文化交流夏令营”。本文是关于“暑期实践夏令营”教学模式设计的探索性研究,从教学环节、教学活动、教学特色、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分析。主要采取定性讨论助教和学生的调查问卷以及师生访谈内容,客观真实地分析语言与文化交流夏令营的教学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在西方文化理解、语言自信和学习英语兴趣和热情等方面大有收获。
关键词 :教学模式,语言与文化交流夏令营,暑期实践课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s and beplay安卓登录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21世纪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相当重要。2007 年修订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性质和目标是这样描述的:“大学英语教学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 [
在这样宏大的背景之下,北京科技大学制定2010版培养方案,要求本科毕业生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故从2012年起,我校夏季小学期开设暑期实践课“北京科技大学语言与文化交流夏令营”(下文简称“贝壳暑期实践夏令营”),旨在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提升国际视野,培养批判性思维,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热情,进而提高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2015年发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修改了对大学英语课程的描述:“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
2012年至2017年,北京科技大学暑期实践夏令营的目标和定位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从最初单纯地提高理工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打破“哑巴英语”的僵局,让学生想说、敢说、能说;到提高学生使用英语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提升对英语国家文化的认知;最终教学目标落脚于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提升国际视野,培养批判性思维,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热情,进而提高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目标和定位的不断完善直至最终的确立均是基于每次活动的实践、反馈,以及学生整体英语水平的提升而形成的,详情如图1所示。
基于全新教学目标的确定,近几年来,暑期实践夏令营逐步加重跨文化输入与输出、跨文化意识培养、英语创新运用以及英语思辨能力的多样有趣的教学活动。教学模式的设计秉承克拉申输入与输出结合 [
文化主题大讲座lecture板块作为全天活动的主导,话题涉及社会、文化、教育和科技等领域15个热点话题,由4~5名不同年龄、背景的外教组成的教学小组以合作的方式进行。上午后半时段的seminar小课堂采用教师“转班”方式,对教师资源进行合理编排。学生将接触到不同风格的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当天的文化主题进行深度探讨。2017学生问卷调查显示,超过96%的同学对暑期实践课外教转班模式表示满意以及很满意。下午的workshop时段由主班教师进行总结提升,开展小组讨论、圆桌辩论、短剧表演等多种英语实践活动(如图3所示),创造机会鼓励学生运用英语围绕讲座主题更为具体的方面进
图1. 教学目标与定位
图2. 教学环节设计
图3. 语言扩展实践小课堂活动形式和教学目标
行阐述和交流。访谈中学生纷纷表示在homeroom workshop时段“收获最大”、“最有意思”、“最高效”、“给予最多展示机会”、“最积极地用英语进行互动和展示”、“最大化锻炼听说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由此可见,学生在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流、英语语言技能、团队合作沟通等方面的能力均获得了均衡地发展。因为如英美文化知识类讲座能使学生懂得英语国家的风俗、礼仪,有助于提高其社会语言能力;与外教进行的真实情景对话能提高其策略能力;从外教那里学到更加地道的发音和在课堂上学不到的词汇和表达法,有助于提高其语言能力和语篇能力;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还会不自觉地学会正确使用各种体态语,从而达到交际能力的整体提高 [
2015年起,借助“贝壳英语夏令营”微信公众号,暑期实践夏令营期间陆续推出外教主讲的“文化主题深度访谈”和“文化主题微讲座”,帮助学生课下温习的同时,促进学生反思,实现线下线上无缝对接。这种大班讲授,小班操练,课下补充的教学方式无疑极大地便利学生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多平台的英语学习,最大化地利用了暑期实践夏令营的所有资源,也顺应了信息化时代人人都在学、时时都能学、处处都可学的全新学习模式。
自“贝壳英语夏令营”微信公众号开通以来,该平台已经发展成为集教学信息查询、教学延展,教学主题新闻资讯与记录分享为一体的多功能交流平台,为夏令营学子们创建了一个移动的学习社区,成为夏令营的强大助力。其中每日新闻、课堂内外活动精彩瞬间、教师风采、外教看中国、学员日记等板块深受学生们喜爱。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信息的便捷性、有效性,空中课堂为学习者推送集声音、文字、图像、视频于一体的多模态微型学习内容 [
此外,2014年始,数字化问卷调查首次在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利用平台自带的数据分析模块,自动统计、分析数据结果,大大提高了问卷调查的效率和准确性。问卷调查数据和分析第一时间通过“贝壳夏令营”公众号推送消息,供师生查看。问卷调查结果的公布快速而透明,所有关注公众号的师生均能及时得到有效的反馈(详情如图4所示)。
2015年起,暑期实践夏令营的课程延展至户外。贝壳中英文化桥、Field Day户外体验、食在中国、师生篮球赛等各种户外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真实情景的语言体验和实践平台。它补充了传统英语教学的不足,让学生在户外和大自然中体验学习英语,完全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参加各种体验式教学活动和游戏 [
贝壳中英文化桥是我校学生和暑期来访的英美大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该活动在实践夏令营第一周举行。通过自愿报名、择优录取的原则抽选具备体现中国特色文化,如:传统乐器、传统体育项目、传统服饰展示、民族舞蹈、书法等才艺的同学和来访大学生就中西方语言和文化做深入的探讨。交流活动中,学生们在音乐、运动和游戏中全方位地体验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不仅锻炼了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还弘扬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促进跨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Field Day体验活动一直是贝壳实践夏令营的传统活动,于实践夏令营的第二周进行。在外教的带领下,师生共同游戏,团队合作。学生们借此机会得以实战体验外教介绍的一系列本土常见游戏,如:掷水球,飞盘接力,保卫小球等,感受到别具特色的外国文化;更是有机会与外教一起载歌载舞,参与感十足。
饮食文化节配合文化大讲座第三周的话题“Food Culture”在下午的workshop时段进行。学生们进行精彩绝伦的中国传统美食和各地区食文化介绍。随后现场进行美食鉴赏。北京烤鸭,陕西凉皮,重庆小面,山西刀削面,广西双皮奶,山东煎饼与烤冷面,新疆大盘鸡,四川麻婆豆腐,河北驴肉火烧......。这不仅仅是一场个人英文口语秀,更是一场中国饮食文化推介会。
为期三周的暑期实践夏令营,重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并完成全部学习活动。因此课程采用“过程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法来考核学生在夏令营中的表现。小课堂中学生的每一次独立发言,每一次小组展示都在课程考核中有所体现(如图5所示)。通过外教考核的同学,将获得3个实践学分。
自2013年,暑期实践课教学期间面对学生和助教共发放三次问卷调查。其中两次面向所有选课学生,他们来自全校十四个学院的大学本科一年级。一次面向50位来自外语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助教。暑期实践课结束之际各班助教随机选取班级内1名学生进行全面的一对一抽样访谈。
图4. 移动学习平台功能
图5. 课程考核
第一期问卷旨在调查学生对暑期实践夏令营的初步整体感受,据此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善,以便学生尽快熟悉并融入全英文的教学模式。由2017年第一期学生问卷数据反馈中得知,第一周的学习中,虽说遇到不少困难,但总的来说收获颇丰。对于第一题“第一次感受全天纯英文课堂的你,暑期实践夏令营在哪些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答的有效人数为1483人,其中78.29%的同学认为“每天认识不同的外教让学习充满新鲜感”;77.82%的同学认为“锻炼口语的机会比平时上课多”;73.16%的同学认为“大班集中授课和小班拓展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很新颖”;57.25%的同学认为“教学内容丰富,能开阔视野”(详情见图6所示)。这说明“文化主题大讲座和实践小课堂”这一教学模式的设计极为成功。而外教转班的灵活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此外,同学们对外教的教学质量及暑期实践夏令营的教学内容的满意度也较高。纯英文教学环境下的浸入式学习,语言输入足,文化输入浓,输出欲望自然增强。这一点在“其他”选项的回答中可见一斑:有同学提到“在暑期实践夏令营里除了锻炼口语,自己的听力水平也有一定的提高”;还有不少同学提到“他们回到寝室后还会不由自主地说英语”。
问卷最后一题“回想过去的这一周,你在课堂上都收获了什么?”回答的有效人数为1483人。其中,74.38%的同学认为“提高了听力水平,逐渐能适应不同语速和口音”;73.63%的同学认为“了解到不同的文化”;64%的同学认为自己“告别哑巴英语,敢于主动开口说英语”;68.11%的同学认为“班级同学来自于不同的学院,认识了很多新朋友”;55.50%的同学认为自己“树立了与外国人交流的自信”,有29.13%的同学认为自己“在活动中锻炼了批判性思维能力”。学生的问卷反馈充分地肯定了暑期实夏令营的教学模式。学习内驱力的增强促进交际任务效率的提高,自信也随之加强(详情如图7所示)。
2017年第二期学生问卷在暑期实践课程最后一周周五发放,着重调查学生对于暑期实践夏令营的授课方式、教学效果、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有效性等方面的满意度。本次问卷收到有效问卷1444份。学生们对夏令营的整体满意度较高(97.85%),普遍认为教学方法有效(93.98%)、授课方式活泼(93.49%)、外教认真而负责(98.34%)、助教对课堂帮助大(97.97%)。同时,该教学模式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兴趣、自信心、听说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都有大幅度地提升。超过98%的同学表示,一定会向学弟学妹们推荐英语夏令营。2013年至2017年课程满意度调查结果详情见图8所示。
经历了为期三周的夏令营之后填写第二份调查问卷,学生们回答更客观、更全面,此时问卷调查的数据无疑信度和效度都是极高的。从图8不难看出,从2013年第一次发放学生调查问卷到2017年五年间,北京科技大学暑期实践夏令营满意度逐年攀升(2017年97.85%的同学表示满意和很满意)。对于教学目标、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排班形式以及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同样是年年增长。考虑到2015、2016、2017连续三年参营学生高达1500人,2017年在各题上均取得了历史最好的数据,这和暑期实践夏令营教师团队在学生学习需求调研、教学模式设计等各方面精益求精的态度密不可分。
图6. 第一期学生问卷之夏令营初体验
图7. 第一期学生问卷之课堂收获
图8. 2013年~2017年课程满意度调查
助教在暑期实践夏令营中同时站在学生“学”的角度,和学生一起感受课堂;又站在助理“教”的角度,评估教学,审视学生。助教的问卷从学习参与者和教学协助者的双重角度客观反映夏令营教学组织和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效果和问题,同时从另一侧面佐证了学生对于同样问题回答的有效性。
根据2017年暑期实践夏令营的助教问卷第一题“以学生和助教的双重视角,你认为夏令营的哪些特点使学生最大程度受益?”数据显示,92%的助教认为“Homeroom学生与主班外教的深入交流增进师生感情,增强学生的归属感”;70%的助教认同“Lecture和Seminar的外教转班授课时学生体会不同教学方式,感受不同人格魅力”;74%的助教同样认为“全天候英语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英语表达的环境,提升了他们使用英语的自信和主动性”;68%的助教认为“小组讨论,表演等活动提升了学生的交流和团队协作能力”和“针对不同话题的探讨和交流促进了学生对中西文化的理解,开阔了国际视野”;62%的助教认为“演讲,辩论,展示等专项语言训练增强了学生的语言技能”。可见,从助教的视角来看,夏令营所推行的“文化大讲座 + 语言实践小课堂”的转班授课方式同样具有极高的价值,且效果显著,这和学生调查问卷得到的结果一致。具体数据如图9所示。
对于“哪些课堂活动设计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最有效”这一问题,64%的助教们认可小组讨论及展示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最有效;48%的助教认同辩论对同学们语言能力的影响;34%的助教认为短剧对同学们语言能力的提升也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究其原因,小组讨论及展示,辩论和短剧使得同学们的口语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锻炼,给同学们提供了更多说英语的机会,而且对同学们语言的条理性和逻辑性都有积极的影响,同时还能提高同学们的合作能力,基本保证了每个同学的参与度。具体数据分析如图10所示。
图9. 助教问卷之课堂收获
图10. 助教问卷之最有效课堂活动设计
为了促进学生与外教的交流以及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夏令营期间组织了学生自愿参与、自行策划并开展对主班外教的访谈。访谈话题丰富多样,涉及广泛,充分反映了学生对于外国文化的兴趣以及进行文化交流的热情。从外教访谈精华实录摘选来看(详见表1,表2,表3),北京科技大学暑期实践夏令营在促进学生文化自信、语言自信和身份自信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受访者 | 访谈回答实录摘选 |
---|---|
外教1 | 我要将中国的餐桌礼仪介绍给我的家人和朋友。我喜爱中国家庭式的用餐方式,还买了筷子并准备带回家。 |
外教2 | 我了解到的最有趣的是吃饭的方式。当我们第一次在学校吃饭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圆桌是干什么的。在美国,我们都是自己吃自己的,但是你们是一起分享的。我们根本不知道这样的文化。 |
外教3 | 中国的建筑十分漂亮,很注重细节。即使非常宏大的建筑对于细节的展示也非常淋漓精致。故宫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宏伟的建筑令人震撼! |
外教4 | 美国还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国家,我深深地被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所折服! |
外教5 | 中国的科技发展飞快!共享单车是一个特别棒的主意,对环境保护相当好!这几天我从宾馆到校园里来,都是骑共享单车。还有,我看到你们在校园里的超市购物时,可以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来完成支付。在美国还没有这种支付方式。 |
表1. 外教访谈实录摘选之促进文化自信篇
受访者 | 访谈回答实录摘选 |
---|---|
外教1 | 中国学生非常努力,比我想象中的更具有创造力。 |
外教2 | 我个人眼中,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的差异在于中国学生所体现出来的责任感与专注度。我很喜欢他们尊重彼此、帮助彼此,每当他们做什么,就竭尽全力,我为他们感到骄傲。 |
外教3 | 在中国我感觉到很安全,我可以走在任何一条小路上。在美国,当我们看到一条诡秘幽深的小路,我们会担忧走在这种小路上是否会出现安全问题。 |
外教4 | 北京的交通很繁忙,但是北京的环路系统运转得非常好,地铁系统和公交系统也很合理。 |
外教5 | 我来到中国发现污染并没有那么严重。 |
外教6 | 以前我认为在北京会有更多的人挤在一起,但实际上有很多空间,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拥挤。 |
外教7 | 中国很广袤、很繁华,但同时也很紧密,我能感受小社区里这种密切的交流。最让我感到惊奇的是,他们拥有如此强烈的社区意识,强烈的家庭意识,强烈的归属感。 |
表2. 外教访谈实录摘选之促进身份自信篇
受访者 | 访谈回答实录摘选 |
---|---|
外教1 | 中国学生非常努力,它们对于词汇、阅读和写作的理解都非常的到位。 |
外教2 | 中国学生很勤奋,并且喜欢交流学习。 |
外教3 | 自信是你们这三周所取得的最大的进步。现在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很好地用英语和我交流。 |
外教4 | 中国学生不仅善良,还很愿意走出课堂准备展示。他们正在往英语方面的技能下功夫,十分投入,进步大极了! |
外教5 | 有些学生虽说英语不太主动,但是一旦他们开口,无论观点还是口语表达都是非常棒的。 |
表3. 外教访谈实录摘选之促进语言自信篇
2012到2017,北京科技大学暑期实践夏令营在规模、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等方面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已经成为一个教学设计精巧、教学模式经典、教学活动多样、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手段立体的品牌课程,让北京科技大学学子提高了语言学习兴趣、提升了国际交流视野与能力,同时也收获了跨文化的友谊。唯一遗憾的是,暑期教学实践课程受到学校夏季小学期时长的限制,只有短短的三周时间。短时间内并未取得此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口语输出质量影响的量化数据。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才培养的标准也在发生变化。面对这个日趋多样化的世界,面对全球化进程中来势汹汹的国际竞争,中国的大学生必须具备世界思维,必须提升其对全球的知识掌握和理解。因此,作为大学英语课程必备补充的暑期实践课任务艰巨。今后的教学设计,在文化大讲座内容方面应该加大有关跨文化议题的范围,在教学活动上更多地涉及提升学生英语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协作、沟通与表达、建构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训练学生自如地表达内在思想、自信地传播中国文化。
本文得到2017北京科技大学“十三五”规划教材(讲义)项目资金支持。
邹妍洵,周荣娟,李金玉. 暑期“文化与交流”实践夏令营教学模式探究——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 On the Teaching Model of Summer Language and Culture Exchange Program—A Case Study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J]. 创新教育研究, 2018, 06(02): 137-147. https://doi.org/10.12677/CES.2018.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