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装配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因发生速度、加速度的突变以及冲击、振动等不良现象而致使其定位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误差补偿方法。首先,运用D-H法构建各关节的坐标变换矩阵,推导机器人的数学模型;其次,釆用传递矩阵法构建基于D-H参数的机器人误差模型及表达式;最后,釆用摄动补偿法对误差模型进行补偿,建立误差测量平台进行实测,用最小二乘算法计算辨识出机器人结构参数误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误差补偿实验,实验表明所提出的误差补偿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装配机器人末端的定位精度,对装配机器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An error compens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for the problem of low positioning accuracy that the assembly robot has due to the sudden change of velocity and acceleration and the bad phenomena such as shock and vibration. Firstly, DH is used to construct the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matrices of each joint, and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robot is deduced. Secondly, the transfer matrix method is used to construct the robot error model and expression based on DH parameters. Finally, the error model is calculated by perturbation compensation metho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error compensation metho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of the end of the assembly robot, and it is a good tool for the assembly of the robot. The error compensation method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position error of the robot. Further study provides a reference.
惠记庄,雷景媛,张金龙,赵功伟
长安大学,陕西 西安
收稿日期:2016年12月9日;录用日期:2016年12月24日;发布日期:2016年12月29日
针对装配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因发生速度、加速度的突变以及冲击、振动等不良现象而致使其定位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误差补偿方法。首先,运用D-H法构建各关节的坐标变换矩阵,推导机器人的数学模型;其次,釆用传递矩阵法构建基于D-H参数的机器人误差模型及表达式;最后,釆用摄动补偿法对误差模型进行补偿,建立误差测量平台进行实测,用最小二乘算法计算辨识出机器人结构参数误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误差补偿实验,实验表明所提出的误差补偿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装配机器人末端的定位精度,对装配机器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装配机器人,运动学分析,误差建模,误差补偿
位姿精度是研究机器人的关键性能指标。国内外学者一直关注 [
因为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机器人末端产生误差,其位姿误差不能完全由机器人本身的控制系统来消除机器人存在的种种误差影响。于是,针对补偿算法的具体研究及误差模型的构建 [
装配机器人由一系列关节连接起来的连杆构成,故而建立各相邻关节之间的位姿误差关系。用四个参数来表述机器人的杆件,其中两个参数表示机器人各相邻杆件间的连接关系。设连杆两端关节
对各连杆设立局部坐标系,通过齐次坐标变换矩阵表示连杆坐标系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D-H法建立连杆坐标系。相邻的两连杆
图1. 连杆参数关系
由式(1)可以推导出机器人末端连杆坐标系相对于基坐标系的齐次变换矩阵为:
因此装配机器人位姿误差可以归算为各组成连杆变量和连杆参数误差。
在空间坐标系中,装配机器人末端在基坐标系中的位姿由位置和方向确定,因此装配机器人末端的位置可在基坐标系中用
为了完整的表示机器人的运动状态,除了要表示在基坐标系
由式(3)和式(4)可以推导出机器人末端在基坐标系中的位姿,即相对应的变换矩阵
式中,矩阵
若机器人的几何结构已定,机器人连杆的长度
式(6)即表示装配机器人末端的位姿与各个关节变量的运动关系。
机器人的位姿误差的影响因素是其各连杆的制造误差、磨损误差等,致使各连杆的参数变量
机器人的末端位置误差可表示为:
而机器人的末端姿态误差可表示为:
装配机器人末端位置的广义坐标对连杆的对各连杆参数
装配机器人的广义坐标为:
由式(9)和式(10)可以得到装配机器人末端位置和姿态广义坐标对于各连杆的运动变量和结构参量的偏导数,将其代入式(7)和式(8)即可得到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误差。
装配机器人不能由本身的控制系统减小或消除其机械误差及控制误差引起的影响,故而用控制软件修正补偿其末端位姿,最终得以补偿由各种因素引起的位姿误差。
摄动补偿算法来补偿机器人末端误差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
本文研究的装配机器人包含3个旋转关节与1个直线关节,在某一时刻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实际输出位姿是
图2. 机器人误差补偿原理图
对机器人的各个关节的运动参数变量上事先附加一个预置的微小输入变量
令
由式(18)即可计算出输入的各关节运动变量上附加的预置微小输入变量
实验平台由整个装配机器人系统和东芝TELI工业摄像机及其相关的配件组合而成。装配机器人系统的人机编程界面控制各运动关节的控制指令,东芝TELI工业摄像机及其相关的配件测量末端实际位置的三维坐标,用最小二乘算法辨识出各项误差的参数值,对其进行相应的实验补偿。通过最小二乘算法能辨识出其各项误差的参数值,来对其进行相应的实验补偿。装配机器人的误差测量实验平台,如图3所示。
该装配机器人能通过其人机操作界面给定各个关节的运动输入变量,然后对输入的变量进行变换,使其以脉冲量的方式来控制机器人各电机的运动,使其末端能运动到预定的理想位置。该实验根据人机
图3. 误差测量实验装置
操作界面控制装配机器人各关节的输入运动变量,并使用东芝TELI工业摄像机及其相关的配件测量计算出在不同关节输入变量时其末端的坐标值,再根据运算数据求解出已给的指令坐标与实验测得坐标间的误差值,最后再使用运算出的误差值与各输入变量来对其参数误差进行辨识运算,得到结构参数的误差数值,再对机器人末端引起的误差进行实验补偿分析。
机器人参数辨识是指根据实验测得或者运用某算法计算求出其实际运动参数的过程。装配机器人的参数误差与其末端的位置误差间的关系为:
其中:
由实验测量出机器人的末端三维坐标,运算得到实际坐标值与理论坐标值间的误差
在标定测量完成的基础上,选取在测量范围内
通过获得的12个采集点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验测量值以及其他有效的参数测量值,通过机器人的逆解运算来求解得到相对应的关节变量值,进而可以求出各个点的理论
由表2中计算出的各测量点的误差值与关节变量值,并把上述的误差值代到所建立的模型中,利用最小二乘算法以辨识求解机器人的结构参数误差值,最后通过运算获得辨识各结构参数的误差值,如表3所示。
由辨识运算得到各项参数的误差值后,根据摄动补偿方法重新运算求解运动到12个测量点的指令位置的三维坐标;再由人机操作界面控制其按照重新求出的指令位置坐标运动作业,并测量其实际的三维坐标。通过运算就可求得其误差在补偿前后的各测量点的绝对定位误差变化曲线,如图4所示。
序号 | 计算坐标值 | 测量坐标值 | ||||
---|---|---|---|---|---|---|
x/mm | y/mm | z/mm | x/mm | y/mm | z/mm | |
1 | 56.7200 | 279.6980 | −25 | 56.7111 | 279.6944 | −24.5767 |
2 | 56.7010 | 329.3701 | −25 | 56.6877 | 329.3685 | −24.9866 |
3 | 56.7131 | 378.9552 | −25 | 56.8299 | 378.9563 | −24.8755 |
4 | 6.8680 | 279.0831 | −25 | 6.8573 | 279.0776 | −24.8871 |
5 | 6.5301 | 328.7783 | −25 | 6.5184 | 328.7748 | −25.6775 |
6 | 6.3972 | 378.6301 | −25 | 6.3816 | 378.6290 | −25.1681 |
7 | −109.6933 | 320.9131 | 10 | −109.8101 | 320.9220 | 10.1522 |
8 | −109.6871 | 332.8752 | 10 | −109.8033 | 333.3028 | 10.5645 |
9 | −109.6435 | 339.9662 | 10 | −109.7905 | 339.5847 | 9.4175 |
10 | −129.3855 | 320.2761 | 10 | −129.4905 | 320.2683 | 10.2557 |
11 | −128.9766 | 332.7872 | 10 | −129.0126 | 333.3721 | 10.4751 |
12 | −129.1351 | 339.8751 | 10 | −129.1468 | 339.4783 | 10.1022 |
表1. 采集点的测量信息
序号 | △x/mm | △y/mm | △z/mm |
---|---|---|---|
1 | 0.0089 | 0.0036 | −0.4233 |
2 | 0.0133 | 0.0016 | −0.0134 |
3 | −0.1168 | −0.0011 | −0.1245 |
4 | 0.0107 | 0.0055 | 0.1129 |
5 | 0.0117 | 0.0035 | 0.6775 |
6 | 0.0156 | 0.0011 | 0.1681 |
7 | 0.1168 | −0.0089 | −0.1522 |
8 | 0.1162 | −0.4276 | −0.5645 |
9 | 0.1470 | 0.3815 | 0.5825 |
10 | 0.1050 | 0.0078 | 0.2557 |
11 | 0.0360 | −0.5849 | 0.4751 |
12 | 0.0117 | 0.3968 | 0.1022 |
表2. 采集点的绝对误差值
|
|
|
|
|
---|---|---|---|---|
1 | 0.00031 | −0.06721 | −0.04310 | 0.00061 |
2 | −0.00056 | −0.05016 | −0.05531 | 0.000023 |
3 | −0.00102 | 0.08236 | −0.05121 | −0.00010 |
4 | 0.00011 | 0.02018 | −0.06281 | 0.00012 |
表3. 辨识得到的装配机器人结构参数的误差
图4. 补偿前后采集点绝对定位误差
通过对图4的分析可知,装配机器人经过摄动位姿补偿算法的补偿后,釆集点的绝对定位误差明显减小,最大综合绝对定位误差由补偿前的约0.6 mm减少到0.2 mm,补偿后的误差基本都在0.2 mm以下,符合机器人设计时所给定的定位误差值,并使机器人的定位精度有了极大地提升,且从实验的方面表明了所研究的补偿算法是可行实用的。
1) 本文在D-H法的基础上,利用传递矩阵法推导出了机器人末端位姿误差和运动学参数误差间的函数关系式,构建了机器人的位姿误差数学模型。
2) 运用摄动法对构建的误差模型进行补偿研究。建立该装配机器人的误差测量平台,测量其多个位置的三维坐标;采用最小二乘算法辨识运算机器人的结构误差,并用对所求的参数误差进行实验补偿。分析补偿前后的实验数据,可知通过误差补偿,其精度有了很大提高,并从实验方面验证了补偿算法的实际可行性。
3) 本文在误差补偿方面,虽然通过摄动误差补偿算法对其末端产生的误差进行了补偿,但没有考虑外力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还需要对其进一步的研究。
惠记庄,雷景媛,张金龙,赵功伟. 装配机器人位姿误差建模与补偿研究 Research on Modeling and Compensation of Pose Error of Assembly Robot[J]. 机械工程与技术, 2016, 05(04): 391-399. http://dx.doi.org/10.12677/MET.2016.54048
https://doi.org/10.1016/j.ijmachtools.2004.04.016
https://doi.org/10.1016/j.mechmachtheory.2004.07.013
https://doi.org/10.1016/S0893-6080(02)00229-0
https://doi.org/10.1109/robot.1997.614262
https://doi.org/10.1109/WCICA.2006.1713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