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2169-2556 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 10.12677/ASS.2016.55108 ASS-19029 ASS20160500000_12820913.pdf 人文社科 顶岗实习期大学生思想危机的归因分析和对策研究 Attribution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of Ideological Crisis about Internship College Students 宏伟 1 *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安徽 芜湖 * E-mail: whw0905@126.com 08 11 2016 05 05 769 774 © Copyright 2014 by author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 Inc. 2014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深化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的一项重要工作,期间学生的思想危机困扰着一线的管理者,而危机的应对和处理是否得当事关顶岗实习工作的成败。文章认为大学生的思想危机与个体、学校和企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直接相关,而有针对性的教育、组建专门的服务团队、建立相关的制度和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采取科学的干预方法等是化解危机,保证顶岗实习顺利进行的关键。 Internship is an important task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deepen teaching re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modes of talent cultivation. During the internship, the ideological crises of college students bother these managers who are in the frontline. Whether we can response and handle crisis properly is related to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our internship work. According to the article, the ideological crises of students impact individuals,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directly. Therefore, it would be the key of solving crises to aim at problems in education, setting up dedicated service teams, establishing the relevant system, crisis warning and intervention mechanism and adopting scientific methods for crises. All of them also make the college students healthy both in psychology and physiology and internship going smoothly.

顶岗实习,思想危机,归因,对策, Internship Ideological Crisis Attribution Countermeasure
顶岗实习期大学生思想危机的归因分析和对策研究<sup> </sup>

王宏伟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安徽 芜湖

收稿日期:2016年10月15日;录用日期:2016年11月18日;发布日期:2016年11月24日

摘 要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深化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的一项重要工作,期间学生的思想危机困扰着一线的管理者,而危机的应对和处理是否得当事关顶岗实习工作的成败。文章认为大学生的思想危机与个体、学校和企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直接相关,而有针对性的教育、组建专门的服务团队、建立相关的制度和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采取科学的干预方法等是化解危机,保证顶岗实习顺利进行的关键。

关键词 :顶岗实习,思想危机,归因,对策

1. 顶岗实习期大学生思想危机及其表现

顶岗实习期大学生思想危机即在顶岗实习期间,由于各种内外因素引起的大学生认知偏差、兴趣降低、情绪低落、从而导致大学生学习不能、生活压抑、工作懈怠、心理失衡和思想混乱的状态。据笔者的调查发现大学生思想危机的主要表现为:

1) 认知偏差。“人的情感和行为受他们对实践的知觉的影响,这种影响不是取决于他人的感觉而是取决于人们自身构筑的情境” [ 1 ] 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普遍对顶岗实习意义认识不足,特别是低年级的同学对顶岗实习更是极力抵触和反感。调查中发现我院营销与策划专业的电话营销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就是该班的同学普遍认为是与自己的专业没有关系或者是关系甚小,认为这种实习纯粹是浪费时间;没有报酬或者是很低的报酬,使他们普遍感觉是充当企业的廉价劳动力;单调的重复性简单劳动或者是明显超过大学生自身能力的劳动,使他们对所从事的顶岗岗位丧失兴趣;这些认知如果得不到及时和有效的解决,必然会引起内在的矛盾和冲突,导致思想危机的产生。

2) 情绪波动。“强烈的消极情绪是痛苦的,如果妨碍了患者清晰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有效地活动或获得满足,这种情绪就是有碍功能的” [ 2 ] 。首先,由于部分同学本来对顶岗实习就是持反对和不同意见,而学校的相关规定迫使他们不得不带着情绪来到实习单位,加上现在所在的实习单位和工作岗位的实际情况与自己对单位的心理预期反差较大,又会进一步导致情绪的波动,2013年我院法律专业同学赴上海实习实训过程中就存在这种情况,导致后期指导老师遇到了极大的管理难度;其次,部分顶岗实习大学生在角色转变的过程容易出现的不适感、迷茫感和挫败感,特别是这些状况在得不到单位、学校和实习指导老师的理解、包容和指导的时候,抱怨、焦虑和愤怒自然会随之产生。个别的和小范围的情绪波动,如果处理不及时就会逐步蔓延,形成大规模的思想危机。像赴上海实习的班级,因为个别同学的银行卡问题而导致整个班级的生活费用无法及时到位,引起的情绪波动,快速蔓延到全部同学,并出现的罢工行为就是最典型的事例。

3) 意志低落。2012年赴南京做渠道维护的班级,因社会经验不足,方法和渠道的单一,导致任务无法完成后的低情绪的情感状态和主动性、积极性的缺失,难免会使这些学生在克服顶岗实习中的困难和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时动力不足,而没有得到及时解决的问题反过来又进一步影响其工作:热情降低、错误频出、效率低下、收入降低,这些现象的出现又大学生备受打击,部分同学出现抱怨、抵触退缩、意志消沉的状况。

4) 行为失序。所有的上述表现最终都会反应到现实中,导致大学生出现兴趣降低、生活混乱、情绪压抑、精神萎靡、工作懈怠、意志衰落、心理失衡等问题,从而严重地影响了顶岗实习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也给顶岗实习的组织者和接受者的管理带来非常大的挑战和麻烦。

2. 大学生思想危机的归因分析 2.1. 个体因素

认知疗法认为:个体的认知对情绪和行为具有控制性的影响;个体的行为能够强烈影响思维模式和情绪 [ 3 ] 。大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出现思想危机与大学生个体的关系密切,是引起大学生思想危机的内在原因,主要包括:首先,个体的生理原因:比如大学生从事的实习岗位对个体的体力、耐力要求非常高,某些个体特别是体力弱的部分男生和绝大多数女生会由于自身的生理原因无法承受岗位的压力,如果岗位的要求再带有歧视强制性,这就产生了他们的情绪、思想和心理的波动,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和解决,则必然会是这部分同学产生思想危机。其次,个体的认知模式,个体的认知模式,是个体感知、体验、评价和选择外界信息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具有是个体在长期成长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强烈的个性化色彩,是个体自我保护的途径和措施,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为什么同样面对所发生的一件事,个体的反应会如此的千差万别,这就是个体的认知模式的作用使然,这是顶岗实习期大学生产生思想的危机的最根本原因。再次,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健康的个体一般会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挫折的耐受力、自我管理情绪管理能力和较好的社会支持系统等,因此,当他们遇到困难和压力是都能坦然应对,能较好地实现自我与外在环境的协调发展;而一个不健康的实习者可能就比较容易出现问题,这是引起个体思想波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2.2. 学校因素

教职成[ 2015 ] 6号《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要积极推行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顶岗实习累计时间原则上以半年为主,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要切实规范并加强实习教学、管理和服务,保证学生实习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推进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建设。要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支持和保障力度”。

学校是大学生顶岗实习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和管理者,同时也可能是大学生思想危机的制造者。主要表现在:首先,由于相关的政策和法规的缺失,导致了学校对顶岗实习的制度安排不到位;同时又承担着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评比等压力,有时候学校是为了能使学生有顶岗机会,明知这些岗位专业不对口、环境差、甚至有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的行为,也只能被动地接受承接单位的过分要求,可以想象在这种情况下去顶岗,大学生不出现问题都难,比如,前几年出现的有些地方政府强制要求辖区内的初、高级职业院校的学生,必须到富士康公司实习的事件,值得我们反思和吸取教训。其次,学校的组织管理不到位,缺乏针对顶岗实习的规章制度。有些学校甚至仅凭将顶岗与学生的奖学金评定、入党甚至和毕业证书相挂钩等各种方法来管理顶岗实习,显然这与学生顶岗实习的民主、平等、自主性、自愿性存在明显的差距,完全不符合学生的需求,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是反抗,这种现象不容忽视。再次,观念落后,针对顶岗实习学生的服务和引导工作不到位。既然学生是在这种情况下走上顶岗实习岗位的,那么学校就要在学生实习的岗前、岗中和岗后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有针对性岗前教育、充分发挥了学生代表岗位的选择中的作用,充分考虑学生的要求和意见,坚决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等就成为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关系到是否引发局部或整体思想危机的关键之所在。

2.3. 企业因素

企业是顶岗实习大学生的接受者和岗位的提供者,同时更是顶岗实习的受益者,企业在顶岗实习中是否履行国家相关法律和规定也是引起实现危机的至关重要的环节。教职成[ 2015 ] 6号要求“创新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主体作用。推动校企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服务和产品开发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等,切实增强职业院校技术技能积累能力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企业作为一个市场经济单位,获取正当合法的经济利润是其核心追求,利用顶岗实习学生来缓解季节性用工需求,通过给付相对较低的用工报酬来降低自己的经营成本,从而提高利润率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国家政策允许的。但是在现实的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有些不良的企业和不法企业经营者则是利用大学生顶岗实习的相关政策空子,危害大学生的合法权益的行为仍时有发生,同时也是引起大学生思想危机的主要环节。主要表现在:提供的岗位与学生的专业没有任何联系;提供的报酬极低、甚至是没有报酬;长时间要求学生加班;忽视和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甚至限制学生的人身自由;管理形式粗暴简单,动辄以罚款和扣工资的形式来代替管理,这是实习生及其反感的行为,也是使实习生产生抵触情绪和行为的关键因素,同时企业的实习指导人员的素质和沟通方式也有许多值得商榷和改进的地方。因此,来自企业方面的因素是产生顶岗实习生产生思想危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值得我们去关注和重视。

3. 大学生思想危机的应对策略 3.1. 加强顶岗实习教育

据笔者的观察和了解,现阶段高职院校在实习指导和教育方面,存在以下的不足和问题:首先,对实习指导和教育普遍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导致实习指导和教育形式化、变成学院领导欢送、企业的领导欢迎、学生代表表态,会议化的倾向明显。其次,实习指导的内容不够专业。对企业、具体的实习部门的工种介绍成为主要内容,而学生内在的意愿和心理需求被关注的少,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这些问题的存在,是顶岗实习的大学是在几乎是没有多少准备的情况下,进入了顶岗实习的单位,当实习大学生在新环境和工作岗位遇到困难和问题时,特别是这些问题的解决远超越自己应对问题的知识和能力范围时,这些困难会使大学生的情绪变化剧烈,从紧张焦虑、惊慌失措、愤怒不满、失望无助,对新环境和工作的倦怠、抵触油然而生,从而加大了管理的难度。因此加大有针对性的顶岗实习教育是一项对化解顶岗实习危机的有益环节,这项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首先是岗前教育。岗前教育是大学生了解顶岗实习内容、实习过程和顶岗实习作用和意义的主要途径。其内容包括:第一,对顶岗实习的意义和要求的教育。第二,对新环境和企业的生产环节、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的介绍;对企业所在地区的生活习惯、自然气候、风土人情的介绍;这个环节需要注意的是介绍的情况要真实客观,不玩噱头,夸大的介绍会使实习生对新环境和企业岗位产生过度的不切实际的过度期待,当两者的反差过大时,容易产生被欺骗的失落感;过低的介绍,又调动不了他们的积极性。第三、对学生的适应能力的培训,主要包括:心理健康及其如何维护的教育、职业法律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时间管理能力、挫折应对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进行培训。

其次是岗中的教育。岗中教育是解决顶岗实习过程中所需的专业知识、协调和解决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需要。主要包括:企业指导老师要针对实习学生进行岗位意识、岗位能力、岗位要求,管理制度、奖惩制度等做详细的培训。学校的实习专业指导老师要定期组织座谈会或者研讨会,及时了解实习情况,对学生在岗位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技术指导,解决实习生的岗位适应问题。生活指导则要事无巨细地指导他们生活、关心他们的需求、反映他们的要求,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认真组织各种活动,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解决生活和思想之忧,使这些顶岗实习学生能安心、舒心地工作。

最后是实习后的教育。实习后的总结和教育是学校和学生必不可少的环节。不管对顶岗实习抱有什么态度,一段时间的顶岗实习工作之后,大学生都会经历各种情况,无论结果是好是坏,这些体验都是课堂教学和书本中无法学到的,但是这些经历和体验只是作为一种经验而存在着,必须经过自己的消化和吸收,才能和自己既有的知识结构实现有机融合,成为自己生活智慧的组成部分,因此,顶岗实习结束之后的总结、教育和引导尤为重要,主要包括:总结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对自己适应能力、协调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的进行评估、

3.2. 组建专业服务团队

化解顶岗实习期大学生思想危机工作是个的系统工程,需要有责任心和热心的多学科的人员参与。首先,从学校层面要建立一整套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依归行事。其次,组建思想服务团队,既要有企业和学校的领导、专业指导人员,也要就业指导部门、所在系部的教师、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和心理健康教育部门等组成顶岗实习大学生指导服务团队,为大学生顶岗实习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及时解决顶岗中存在的问题,化解矛盾、调节情绪,保证大学生实习的顺利进行。再次,建立大学生思想和心理危机的预警和干预机制,及时化解危机,确保安全。最后,利用学生中积极分子、党员、班级干部等组成大学生自我服务团队,发挥同辈群体的榜样和示范引领作用,做好自我服务工作。当然企业的实习指导人员也是不可或缺的,企业指导和管理团队的责任心、指导方式、管理水平等往往是引起大规模冲突的诱因,因此,顶岗实习的指导和服务团队如何利用和发挥好企业指导团队的作用,就成为解决思想危机的关键。

3.3. 注重个别指导

在实际的实习过程中,我们发现大规模的思想动荡往往是发生在实习的开始阶段,特别是第一个月,往往是由具体事情引发,如果双方能够及时沟通,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以最快的速度解决这些问题,这些思想波动不会发展成思想危机。但是笔者发现思想危机解决起来最困难不是群体思想危机,而是个体的思想危机。个体的思想危机引起原因各异,呈现的方式不同,解决的途径和方法等都要考虑与个体自身的因素紧密结合,简单的思想工作、利用管理制度来约束、甚至动用学生的父母等肯定是不能解决个体的危机。必须要专业人士比如资深的指导老师、思政专职老师、心理专业人士等参与,首先是排除个体是否有生理和心理的疾病,如果有身心方面的疾病,应立即安排其及时就诊。在排除了身心疾病之后,专业人士必须在保持价值中立、在尊重、平等的境况下进行沟通,深入了解个体的各方面实际情况、寻找引发个体危机的原因,制定个性化的对策,营造安全的交流沟通工作环境,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干预,才有化解其危机。

3.4. 采取科学合理的干预方法

科学的方法是化解危机的关键。针对思想危机影响的范围的大小、严重程度、复杂程度,要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规模、影响大、带有共性的思想危机,要采取及时激活危机应急机制,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安抚情绪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保证涉事单位和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事态得到初步控制的情况下及时了解引发危机的原因、及时就危机产生的原因展开调查情况并将调查情况在企业和实习学生之间公布;启动协商机制,并在公开的环境下双方就分歧和解决办法进行协商,解决引发实习生思想危机的具体问题,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不受伤害,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做好善后工作,主要是监督和督促双方商定事项的落实情况,安抚危机之后的双方情绪,保证生产和工作的秩序的及时恢复。

个体的思想危机的解决方法可以采取和借鉴心理咨询和哲学咨商等方法,主要包括:了解个体的基本情况;排除身心疾病;评估危机的严重程度、建立相对信任的信任合作关系;运用科学恰当的工作方法化解危机;危机化解之后的善后工作等。

总之,顶岗实习期大学生思想危机的预防和化解工作不仅是一项保证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教育工作,更是一项事关顶岗实习是否能够顺利进行,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各级学校一定要以对学生、学校、企业和社会负责的态度,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为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有序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基金项目

安徽省教育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项目《顶岗实习期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路径及教学模式研究》一般(项目编号2013szxm145)。

文章引用

王宏伟. 顶岗实习期大学生思想危机的归因分析和对策研究Attribution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of Ideological Crisis about Internship College Students[J]. 社会科学前沿, 2016, 05(05): 769-774. http://dx.doi.org/10.12677/ASS.2016.55108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References Judith S. Beck, 著. 认知疗法: 基础与应用(2001版) [M]. 翟书涛, 等, 译. 北京: 中国轻工出版社, 2006: 16. Judith S. Beck, 著. 认知疗法: 基础与应用(2001版) [M]. 翟书涛, 等, 译. 北京: 中国轻工出版社, 2006: 105. Jesse H. Wright, 等, 著. 学习认知行为治疗图解指南[M]. 武春燕, 译.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