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以同伴提名的方式测量360名小学儿童与友伴的社会行为,并分别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考察了小学儿童与友伴在社会行为上的相似性。结果发现:1) 在控制了性别的影响之后,小学儿童与友伴在亲社会行为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在攻击行为上相关不显著;2) 在控制了性别的影响之后,友伴亲社会行为能预测小学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而友伴攻击行为对小学儿童攻击行为的预测不显著,且上述预测作用在小学阶段不存在年龄间的差异。这些结果说明小学儿童与友伴在社会行为上的相似性受社会行为类型的调节,在亲社会行为上存在相似性,而在攻击行为上相似性不明显。 The curr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similarity of social behavior between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and their friends. A total of 360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were administered measurement of social behavior by peer nomination. The results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1) Primary school children’s pro-social behaviors we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ed with their friends’ pro-social behaviors after controlled the variable of gender, but their aggressive be-havior was not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ir friends. 2) The subsequent results of regression analysis respectively control the variable of gender and age also fully proves this poin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imilarity of social behavior between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and their friends were moderated by the type of social behavior.
梅晶,贾尧,李庆功
浙江师范大学心理系,浙江 金华
收稿日期:2016年6月1日;录用日期:2016年6月18日;发布日期:2016年6月21日
实验以同伴提名的方式测量360名小学儿童与友伴的社会行为,并分别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考察了小学儿童与友伴在社会行为上的相似性。结果发现:1) 在控制了性别的影响之后,小学儿童与友伴在亲社会行为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在攻击行为上相关不显著;2) 在控制了性别的影响之后,友伴亲社会行为能预测小学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而友伴攻击行为对小学儿童攻击行为的预测不显著,且上述预测作用在小学阶段不存在年龄间的差异。这些结果说明小学儿童与友伴在社会行为上的相似性受社会行为类型的调节,在亲社会行为上存在相似性,而在攻击行为上相似性不明显。
关键词 :相似性,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社会化,小学儿童
在儿童同伴经历研究中,有一种双向关系得到了研究者极大的关注,其程度要超过其他任何一种双方关系,那就是友谊 (Rubin, Bukowski, & Parker, 1998) 。友谊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儿童友伴的数量和关系质量能预测儿童的社会适应,没有友谊或友谊质量差的儿童更可能出现学校适应困难、孤僻、退缩、冷漠等问题行为 (Bukowski & Newcomb, 1984; Poulin & Chan, 2010; Véronneau, Vitaro, Brendgen, Dishion, & Tremblay, 2010) 。在小学和青春期前期形成的友谊,对于重新塑造儿童的自我概念,提高自尊水平有重要作用 (Newcomb & Bagwell, 1995) 。
在有关友谊关系的研究中,友伴的相似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作为社会关系形成和维持的基本原则,相似性在各种社会关系类型中都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其中就包括友谊关系 (McPherson, Smith-Lovin, & Cook, 2001) 。柏拉图曾说过:“相似孕育了友谊。”中国俗语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些都说明了相似性在友谊关系中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国内外大量研究也表明友伴之间存在广泛的相似性。首先,友伴之间在年龄、种族和社会阶层等个人背景特征上具有相似性 (McPherson et al., 2001) 。其次,儿童和友伴也倾向于具有相同的行为模式和社会态度。比如,儿童和友伴都表现出相似的亲社会行为、自主行为和问题行为 (Knecht,Snijders,Baerveldt,Steglich & Raub,2010;Liu & Chen,2003;陈斌斌,李丹,陈欣银 & 陈峰,2011;方晓义,1997) 。同时他们也具有相似的教育期望、成就动机以及学业成就 (Altermatt & Pomerantz, 2003; Hafen, Laursen, Burk, Kerr, & Stattin, 2011; Liu & Chen, 2003) 。最后,儿童也更不喜欢那些与自己不相似的同伴,会结束与自己行为不同的同伴的友谊关系 (Hafen et al., 2011; Poulin & Chan, 2010) 。
综合分析现有的研究发现:1) 绝大多数有关友伴相似性的研究都是以13~18岁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而很少有研究考察小学儿童的友伴相似性。已有研究表明小学儿童与青少年在对友谊的认知上存在差异。小学儿童更多是从外在特征来理解友谊,认为友谊是互相帮助。而青少年则从内在特征来看待友谊,认为友谊是亲密和忠诚 (Berndt, 2004;李淑湘,陈会昌 & 陈英和,2008) 。同时友谊关系也随着年龄的发展更为稳定 (Berndt, 2004) 。因此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儿童与友伴的相似性可能会有不同的特点。2) 现有很多研究都采用自我报告的方法来测量儿童与友伴的行为模式和社会态度,并以此来评估儿童与友伴的相似性。也有研究直接让被试报告自己友伴的行为和态度。采用自我报告的方式可能会使结果受儿童主观性的影响,比如儿童可能会高估他们与友伴之间的相似。因此有必要通过相对更为客观的方法来测量儿童和友伴的行为模式和社会态度。
实验以小学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班级戏剧”问卷(见附录)来测量儿童与友伴的亲社会和攻击这两类社会行为。“班级戏剧”问卷是常用的儿童社会行为的测量方法,已经被证明具有很好的效度和信度,其测量得分与社会行为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Bower, 1960; Masten, Morison, & Pellegrini, 1985; Rolf, 1972, 1976) ,如Cowen等人发现在各种提名的研究中,采用班级戏剧法在3年级儿童中施测,预测成人后的社会行为要好于自我报告、教师评定、学业成就等测量方法 (Cowen, Pederson, Babigian, Isso, & Trost, 1973; Masten et al., 1985) 。班级戏剧问卷采用同伴提名的方式,以群体为单位实施,让群体中的每一名成员按一定标准挑选(即提名)一定数量满足这一标准的成员。总计某个成员所得到的提名次数就可以作为该成员在这些标准上的得分。相对自我报告,同伴提名以儿童所在群体中全体成员的评价为基础,减少了测量结果受个体主观性的影响。最后实验将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来考察小学儿童与友伴在亲社会和攻击这两类社会行为上的相似性。
从金华市和杭州市两所小学选取3~6年级各两个班。共发放390份问卷,剔除未答和选项全相同的问卷,最后得到有效问卷380份,问卷有效率为97.4%。其中男生206名(
采用“班级戏剧”问卷来测量被试的社会行为。实验采用的“班级戏剧”问卷是经过韦志钢和陈欣银的修订,适合中国儿童 (韦志钢 & 陈欣银,1992) 。问卷是以同伴提名的方式来测量儿童的社会行为,要求被试就每一个项目在同班同学中选出“最符合”这一项目所描述的人。每个项目最少要选出1名同学,最多选出3名同学。接着汇总得到每名被试在每个项目上所得到的提名数。然后在班级范围内对提名数进行标准化作为被试在该项目上的得分。实验选取了“戏剧问卷”中的亲社会行为(例如,经常帮助别人的人)和攻击行为(例如,经常打架的人)两个维度。每个维度各有6个项目。最后把同一维度上所有项目得分的均值作为被试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的指标。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两个维度上的α系数分别为0.94和0.91,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χ2= 139.2; df = 47; χ2/df = 2.96; RMSEA = 0.074; TLI(NNFI) = 0.968; CFI = 0.977)。
友伴圈的确定采用同伴提名的方式,让被试提名在班级里谁是自己的好朋友,且没有名额的限制。只有当被试和一个同学互相提名彼此为各自的好朋友时,这名同学才能算是被试的友伴。平均每个被试有3.9个友伴(s = 2.6),最多的有16个友伴,同时有20个被试的友伴数为0。
友伴社会行为在儿童社会行为的测量已经得出每个被试的社会行为得分,然后以被试所有友伴的亲社会行为得分的均值作为被试的友伴亲社会行为指标,同样的方式获得被试的友伴攻击行为指标。因为有20个被试的好友数为0,所以这些被试的好友社会行为指标为缺失值。在涉及好友社会行为的统计分析时,有效被试为360名。
每个班级由两名主试负责施测,在施测前对每位主试进行统一规范的培训。采用团体施测的形式以班为单位进行测量。父母教育水平由家长报告获得。
为了考察儿童和友伴在社会行为上的相似,计算了各行为变量与年龄、性别之间的相关系数。其中性别是分类变量,“0”表示男,“1”表示女。因此在涉及性别的相关系数计算都采用点二列相关的方法。
首先,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小学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与友伴的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具体数据见表1,下同)。其次,结果表明小学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与儿童性别存在显著正相关,即女生的亲社会行为得分要高于男生。同时儿童的友伴亲社会行为与儿童的性别也存在显著正相关,即女生的友伴亲社会行为要高于男生。由于小学儿童及其友伴的亲社会行为都与儿童的性别相关,小学儿童与友伴的亲社会行为之间的相关可能受到儿童性别的影响。因此接下来计算在控制儿童性别变量的情况下儿童与友伴的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偏相关系数,结果发现两者之间的偏相关依然显著(r(357) = 0.20; p < 0.001)。
与亲社会行为相似,小学儿童的攻击行为与友伴的攻击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同时儿童及其友伴的攻击行为都与儿童性别有显著的负相关。在控制儿童性别变量的情况下,儿童与友伴的攻击行为之间偏相关变得不再显著(r(357) = 0.09; p = 0.102)。
为了进一步考察小学儿童与友伴在亲社会行为上的相似性及其年龄差异,以友伴的亲社会行为作为预测变量,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作为反应变量,以年龄作为调节变量,进行分层回归分析。具体做法如下:第一层为性别;第二层为中心化后的年龄和友伴亲社会行为;第三层为去中心后的预测变量与调节变量之积:年龄×友伴亲社会行为。如表2所示,与相关分析的结果一致,在控制了性别变量之后,友伴的亲社会行为依然能有效预测小学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同时友伴亲社会行为与年龄的交互项效应不显著,说明友伴亲社会行为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预测作用在小学阶段不存在年龄差异。
以同样的方法来考察小学儿童与友伴在攻击社会行为上的相似性及其年龄差异。以友伴的攻击行为作为预测变量,儿童的攻击行为作为反应变量,以年龄作为调节变量,进行分层回归分析。具体做法如下:第一层为性别;第二层为中心化后的年龄和友伴攻击行为;第三层为去中心后的预测变量与调节变量之积:年龄 × 友伴攻击行为。如表3所示,与相关分析的结果一致,在控制了性别变量之后,友伴的攻击行为不能有效预测小学儿童的攻击行为。同时友伴亲社会行为与年龄的交互项效应不显著,说明友伴攻击行为对儿童攻击行为的预测作用在小学阶段不存在年龄差异。
实验以同伴提名的方式测量小学儿童与友伴的社会行为,并采用相关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的方法
变量名 | 1 | 2 | 3 | 4 | 5 |
---|---|---|---|---|---|
1性别 | - | ||||
2年龄 | −0.08 | - | |||
3亲社会 | 0.19*** | 0.01 | - | ||
4攻击 | −0.34*** | 0.03 | −0.08 | - | |
5友伴亲社会 | 0.22*** | <0.01 | 0.24*** | −0.09 | - |
6友伴攻击 | −0.55*** | 0.02 | −0.05 | 0.26*** | −0.19*** |
表1. 各主要变量间的相关
注:***代表0.001水平显著
步骤 | 预测变量 | β | t | p | ΔR² | ΔF |
---|---|---|---|---|---|---|
第一步 | 性别 | 0.196 | 3.789 | 0.000 | 0.039 | 14.353*** |
第二步 | 性别 | 0.153 | 2.924 | 0.004 | 0.041 | 7.830*** |
年龄 | 0.012 | 0.242 | 0.809 | |||
友伴亲社会 | 0.205 | 3.943 | 0.000 | |||
第三步 | 性别 | 0.147 | 2.808 | 0.005 | 0.005 | 1.855 |
年龄 | 0.015 | 0.291 | 0.771 | |||
友伴亲社会 | 0.206 | 3.967 | 0.000 | |||
友伴亲社会 × 年龄 | −0.069 | −1.362 | 0.174 |
表2. 年龄在友伴亲社会行为和儿童亲社会行为的调节作用(分层回归分析)
注:***代表0.001水平显著
步骤 | 预测变量 | β | t | p | ΔR² | ΔF |
---|---|---|---|---|---|---|
第一步 | 性别 | −0.352 | −7.108 | 0.000 | 0.124 | 50.519*** |
第二步 | 性别 | −0.297 | −4.975 | 0.000 | 0.007 | 1.336 |
年龄 | 0.012 | 0.233 | 0.816 | |||
友伴攻击性 | 0.098 | 1.644 | 0.101 | |||
第三步 | 性别 | −0.295 | −4.944 | 0.000 | 0.000 | 0.144 |
年龄 | 0.011 | 0.229 | 0.819 | |||
友伴攻击性 | 0.099 | 1.658 | 0.098 | |||
友伴攻击性×年龄 | −0.019 | −0.379 | 0.705 |
表3. 年龄在友伴攻击性行为和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调节作用(分层回归分析)
注:***代表0.001水平显著
考察了小学儿童与友伴在社会行为上的相似性。结果发现在控制了性别变量之后,小学儿童与友伴在亲社会行为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在攻击行为上相关不显著。通过分层回归证明了友伴亲社会行为能够有效预测儿童自己的亲社会行为,并且发现了小学儿童与友伴在亲社会行为上的相似性没有年龄差异。同时结果表明友伴攻击性行为无法预测小学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这些结果说明小学儿童与友伴在社会行为上的相似性受社会行为类型的调节,在亲社会行为上存在相似性,而在攻击行为上相似性不明显。
为什么行为类型会影响小学儿童与友伴在社会行为上的相似性呢?研究认为权威(如父母、老师等)对于不同社会行为的价值判断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父母和老师对亲社会行为会有积极的态度和评价,而对攻击行为则是消极的态度和评价。研究者普遍认为儿童与友伴之间的相似性是经由自我选择(self-selection)和同伴社会化(peer socialization)这两个过程所造成的 (Ellis & Zarbatany, 2007; Kandel, 1978) 。自我选择指的是儿童选择与自己有共同特点的人一起进行互动,并以此建立友谊。同伴社会化指的是友谊关系建立之后,友伴之间频繁互动、互相影响,随着时间的变化,友伴之间的行为等特点变得更加的相似。而在自我选择和同伴社会化的过程中,父母和老师的价值判断都会对儿童与友伴在社会行为上的相似性产生影响。
首先,父母和老师的价值判断会影响儿童对友伴的自我选择。Paterson和Sanson的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可以预测儿童在未来的社会交往技巧,其中就包括父母的积极关注和监督可以促进儿童与同伴的积极交往 (Paterson & Sanson, 1999) 。同时在学校背景下,师生交往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历程,这对于儿童的学业以及与同伴相处的社交方式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这种交往,教师在课堂无形中就影响了儿童的同伴行为,主要通过师生交往的模式和反馈,教师通过这种方法间接促进孩子的同伴经验 (Hamre & Pianta, 2007; Luckner & Pianta, 2011) 。父母和老师会要求儿童选择有亲社会行为表现的人做友伴,而不要选择有攻击行为表现的人。使得儿童选择与自己相似的人做友伴时,会以对方在亲社会行为上的相似性为标准,而不是以在攻击行为上的相似性为标准。其次,父母和老师的价值判断也会影响儿童的同伴社会化。父母和教师对亲社会行为抱有积极的态度和评价,因此他们会引导和鼓励儿童去模仿和学习友伴的亲社会行为。而父母和教师对攻击行为的态度和评价则是消极的,他们会阻止和纠正儿童对友伴攻击行为的模仿和学习。因此父母和老师对不同社会行为的价值判断通过对儿童自我选择和同伴社会化这两个过程的影响,使得儿童和友伴在亲社会行为上存在明显的相似,而在攻击行为上的相似性不明显。
友伴相似性假设(Homophily Hypothesis)指出,通过自我选择和同伴社会化这两个过程,儿童与友伴的态度和行为不断趋于相似 (Ellis & Zarbatany, 2007; Kandel, 1978) 。而实验的结果对相似性假说做了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研究发现小学儿童与友伴在社会行为上的相似性受社会行为类型的调节。在友伴的自我选择和同伴社会化的过程中,小学儿童的社会行为并非不加选择地与友伴趋于相似,而会受到社会行为类型的重要影响。儿童与友伴交往过程中,更倾向于互相学习和模仿具有积极评价的亲社会行为,而较少去学习和模仿具有消极评价的攻击行为,呈现了“近朱者赤,近墨者未必黑”的现象。这一结果也提示父母和老师,在小学阶段不用过于担心孩子由于与有不良行为的伙伴交往而沾染相似的不良行为。而应该更加注意帮助孩子对具体的社会行为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引导和鼓励孩子去模仿和学习友伴的亲社会行为,阻止和纠正孩子对友伴不良行为的模仿和学习。
以往研究表明13~18岁青少年与友伴不仅在亲社会行为上,在问题行为(如酗酒、违规)上也存在明显的相似性 (Knecht et al.,2010;方晓义,1997) 。对比实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儿童与友伴在问题行为上的相似性似乎存在年龄上的差异。在儿童期,问题行为的相似性不明显;而到了青春期,问题行为的相似性变得明显起来。今后的研究需要进一步考察问题行为相似性的年龄发展趋势,并探讨造成年龄差异的原因。
本文由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LQ12C09001。
梅 晶,贾 尧,李庆功. 小学儿童与友伴在社会行为上的相似性:行为类型的差异 The Similarity of Social Behavior between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and Their Friends: Differences in the Behavior Type[J]. 心理学进展, 2016, 06(06): 675-682. http://dx.doi.org/10.12677/AP.2016.66088
http://dx.doi.org/10.1037/0022-0663.95.1.111
http://dx.doi.org/10.1353/mpq.2004.0014
http://dx.doi.org/10.1037/0012-1649.20.5.941
http://dx.doi.org/10.1037/h0035373
http://dx.doi.org/10.1111/j.1467-8624.2007.01063.x
http://dx.doi.org/10.1016/j.paid.2011.05.027
http://dx.doi.org/10.1086/226792
http://dx.doi.org/10.1111/j.1467-9507.2009.00564.x
http://dx.doi.org/10.1002/pits.10066
http://dx.doi.org/10.1016/j.appdev.2011.02.010
http://dx.doi.org/10.1037/0012-1649.21.3.523
http://dx.doi.org/10.1146/annurev.soc.27.1.415
http://dx.doi.org/10.1037/0033-2909.117.2.306
http://dx.doi.org/10.1111/1467-9507.00097
http://dx.doi.org/10.1016/j.dr.2009.01.001
http://dx.doi.org/10.1037/h0033741
http://dx.doi.org/10.1111/j.1939-0025.1976.tb01229.x
http://dx.doi.org/10.1037/a0019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