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拒绝会引发攻击性行为,而人格因素作为社会拒绝和攻击性行为的调节变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拒绝的敏感性、自恋、自尊等,这些是攻击性的易感性人格因素,会使攻击性行为增加。本土化的人际自立特质是中国本土化的人格特质。从攻击性的保护性人格因素的角度探讨有别与西方的一些中国人特有的人格特征与社会拒绝的攻击性行为的关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Society rejection can trigger aggressive behavior. However, not all people can be generated ag-gressive behavior, when they experienced social rejection. Therefore, researchers are pay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personality factors, which are the regulation variables of social rejection and aggression. These personality factors, most of which are vulnerability personality factors such as rejection sensitivity, narcissism and self-esteem, can increase aggressive behavior. The localization of human qualities is a personality ideal emphasized in Chinese culture. 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ocal human qualities in Chinese and social rejection’ aggressive behavior.
吕柯毅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收稿日期:2015年12月9日;录用日期:2015年12月22日;发布日期:2015年12月29日
社会拒绝会引发攻击性行为,而人格因素作为社会拒绝和攻击性行为的调节变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拒绝的敏感性、自恋、自尊等,这些是攻击性的易感性人格因素,会使攻击性行为增加。本土化的人际自立特质是中国本土化的人格特质。从攻击性的保护性人格因素的角度探讨有别与西方的一些中国人特有的人格特征与社会拒绝的攻击性行为的关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 :社会拒绝,人际自立特质,攻击性行为
社会心理学家对社会拒绝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归属需要和自尊的社会计量器理论的提出而兴起 (Baumeister & Leary, 1995; Leary et al., 1995) 。社会拒绝是指在社会互动中,一个人被他所渴望与之建立关系的个体或团体的拒绝以及贬损,由此他所渴望的关系以及归属需要无法实现的现象,有排斥、拒绝、放逐、孤立等多种表现形式 (Baumeister & Leary, 1995) 。
归属需要理论认为人天生有一种归属的需要,这种需要植根于人类的进化,人们需要归属社会团体并且被其他人所接纳。而社会拒绝威胁了人类的基本需要—归属需要,产生被拒绝的感觉,个体将导致一系列复杂的行为反应 (Baumeister & Leary, 1995) ,包括自我损害行为 (Twenge et al., 2002) 、自我调节的削弱 (Baumeister & DeWall, 2005) 、亲社会行为 (Maner et al., 2007) 、甚至导致严重的攻击行为等 (Twenge et al., 2001) 。而近些年来社会拒绝对个体行为所带来的消极方面,特别是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本土化的人格特质是有区别于西方的人格特质,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人际自立特质。本文主要从本土化的人格特质角度阐释其对社会拒绝后的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社会拒绝与攻击性行为关系密切。首先,社会拒绝能引发攻击行为。例如,拒绝组被试相比其它组被试对之前侮辱过他的、无互动过的人给予强度更大的,持续时间更长的噪音,以及分配更多的热辣酱给那些讨厌热辣酱的人;在另外的实验中,被告知将会孤独终老组的被试将会对那些曾经侮辱过他们的人提供更消极的工作评估 (Twenge et al., 2001) 。实验室外研究表明,社会排斥也能引发一系列的攻击行为。对15个校园枪击案的人研究发现,其中有13个人都曾遭受过社会拒绝 (Leary et al., 2003) 。另外, Warburton等(2006) 研究表明:相比受到社会拒绝、而不能对挫败有控制感的人来说,对挫败控制感较强的人表现更少的攻击性行为 (Warburton, 2006) 。此外, DeWall等(2010) 研究表明:之前被友好的对待、而随后被拒绝的个体相比于在被拒绝前一直得到不友好的对待的个体会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 (DeWall et al., 2010) 。
其次,受到拒绝的人不仅会攻击他们的伙伴,而且他们还会对没有涉及到拒绝体验、以及没有以任何方式激怒他们的无辜第三方表现出高水平的攻击性行为。这表明被社会拒绝的人可能感受到更广泛的反社会,可能有意愿的攻击团体中的其他人。只有团体中的对他们特别好的人表扬他们、认同他们,才能摆脱这种敌意的对待。因此,受到社会拒绝的人不仅仅对拒绝者产生攻击性倾向,对与拒绝体验无关的第三者同样有攻击性行为 (Twenge et al., 2001) 。
社会拒绝导致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 敌意认知偏向。社会拒绝激发被拒绝个体产生促使攻击发生的敌意认知偏向,这种对人对事的敌意认知偏向与该个体对拒绝体验无关的人实施攻击性行为是相关的。如 DeWall等(2009) 研究发现,拒绝组被试相比控制组被试,更能增加感知中立信息为敌意信息的倾向,更可能将攻击性的词汇和模糊性的词汇混淆,更多用攻击性词汇完成词汇填充任务。被拒绝个体敌意的、负性认知引起相应的负性情绪反应,尤其是愤怒和恐惧更能导致攻击的本能性行为反应 (DeWall et al., 2009) 。2) 拒绝作为疼痛的来源。社会拒绝可看作是一种社会疼痛,与生理疼痛共享相似的疼痛情绪的脑区, Eisenberger (2003) 实验表明 (Eisenberger et al., 2003) :在经历社会拒绝后大脑背部扣带回被激活,这和自我报告的悲痛情绪呈正相关,同时右腹侧前额叶激活,这与自我报告的情绪压力成正相关;也有研究显示,生理疼痛可以诱发愤怒和攻击性,这些疼痛、不愉快的经验诱发了攻击,是由于不愉快的情感体验 (Berkowitz, 1989) 。而拒绝毫无疑问的会引发不愉快的情绪(如愤怒、悲痛、抑郁、嫉妒等),拒绝可以通过同样的路径诱发愤怒和攻击行为 (Leary, 2001) 。3) 拒绝作为挫折的来源。拒绝阻挠了他们努力去获得社会接纳或其它需要依赖接纳想要达到的结果,这和挫折–攻击理论的观点是一致的 (Dollard, 1939) 。该理论认为:当个体期望达到某项目标而遭受外部阻碍时将会诱发攻击行为。拒绝阻碍了一些基本的需要,由此产生的挫败感可能产生攻击。4) 情绪宣泄、改善。人们经历了厌恶的情绪,理所当然想要除去它。由于无法表达的愤怒会让人感到不愉快,而攻击能释放出愤怒,而人们在攻击之后往往会感到愤怒情绪得到了宣泄。5) 拒绝是对自尊的威胁。攻击有时是威胁一个人的自我或自尊降低的结果,自尊的缺失和逐渐增多的攻击和暴力发生相联系 (Baumeister et al., 1996) 。当人们被拒绝时,便开始怀疑自己做错了什么,这种沉思可能导致被拒绝者的自尊水平降低。6) 重建自我控制和效能感。个体被拒绝、忽视可能威胁到一个人的自我效能和控制感,他们把攻击作为控制的一种手段,为了重建自我效能和控制感的动机而去实施攻击。研究表明:当人们被拒绝后,经历一系列控制感缺失会导致攻击行为以及反社会行为发生。被拒绝的被试失去对厌恶噪音的控制感后,其攻击行为相比其它被试组会显著增加。反之,如果可以对同样的厌恶噪音进行控制,其攻击行为和控制组则没什么差异 (Warburton et al., 2006) 。7) 社会拒绝后的激素的水平将对随后的攻击性行为产生影响 (Ford & Collins, 2010) 。 Dickerson等(2004) 根据自我保护理论认为 (Dickerson et al., 2004) ,当威胁一个人的社会自我,包括威胁一个人的自尊、地位和接纳,将会引发一个协调的生物心理反应,包括下丘脑–脑垂体–肾上腺轴系统的激活和社会认知、动机和行为的改变。下丘脑–脑垂体–肾上腺轴(HPA axis)是人类生理应激反应的主要成分。当应激源引发许多激素,HPA轴得到激活,最终导致糖皮质激素的释放,如皮质醇激活。而社会拒绝被认为一种社会应激情境,是对社会自我的威胁。高强度的HPA轴反应在社会拒绝的情境下被认为是对急性的社会威胁的适应性反应。此外, Ford和Collins (2010) 发现在社会拒绝后而增加的皮质醇浓度的个体更有可能对他们的同伴进行贬损 (Ford & Collins, 2010) 。
社会拒绝会产生攻击性反应,但并不是所有经过社会拒绝的个体都会表现出攻击性行为,而且不同个体表现出来的攻击性行为强弱程度也不尽相同,这暗示存在一些个体差异的因素能影响个体对社会拒绝的行为反应。因此,人格对社会拒绝后攻击性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社会拒绝也可被视为一种人际激起状态,一项元分析的表明包括特质愤怒,A型人格、自恋、冲动等许多人格特质能够调节激起状态与攻击行为的关系 (Bettencourt et al., 2006) ,即更高的特质愤怒、情绪易感性、分散–沉思、A型人格、自恋、冲动相比这些低特质在激起状态下表现出更多攻击性行为。
拒绝敏感性被认为是一个倾向于对拒绝焦虑的过程,很容易感知和过于夸大拒绝。 Ayduk等人(2008) 的研究认为拒绝能引发攻击行为,这种效应取决于个体在拒绝敏感性上的差异 (Ayduk, 2008) 。高拒绝敏感性人对拒绝的影响能使攻击性行为增加,而低拒绝敏感性人对拒绝的影响将不会使攻击性行为的增加。拒绝组被试相对于非拒绝组被试分配更多的热辣酱给不喜欢吃热辣酱的拒绝者,而拒绝敏感性能够调节拒绝引发的攻击性行为在高拒绝敏感性的个体起作用,而不是低拒绝敏感性的个体。在Ayduk等(1999)的研究中表明 (Ayduk, 1999) :个体被一个潜在的约会对象拒绝,高拒绝敏感性的女性相对于低拒绝敏感性,他们对未来期望对象的评估更消极。而在 Romero-Canyas等(2010) 的研究中,在同样的拒绝情境下,高拒绝敏感性的人相对于低拒绝敏感性的人对其他人有更多的敌意的感受,更多表现出反应性攻击性行为 (Romero-Canyas et al., 2010) 。
自恋作为一种个人的差异能调节社会拒绝和攻击性的关系。自恋者为了获得统治其他人以及获得维持他们自我膨胀的关注。当自恋者面临着别人和他们的自我观点不一致时,他们可能会寻求外化的谴责,更可能对一些威胁自我者作出生气、以及一个外化的情绪问题 (Carroll, 1987) 。此外,Bushman和Baumeister (1998)的实验证明了自恋者相对于非自恋者更可能对曾经侮辱过他们的人而给予更多的攻击性反应,如对他们撰写文章给予消极的评价,以及对那些曾经侮辱过他们的人实施噪音冲击 (Bushman & Baumeister, 1998) 。在Twenge和Campbell (2003)研究中,自恋者会对那些拒绝他们人实施攻击性行为,此外,自恋者在经历一个社会拒绝的经历后,会对无辜的第三者实施攻击性行为 (Twenge & Campbell, 2003) 。
自尊和攻击性行为的关系是复杂的。在Ford和Collins (2010)的研究证实了低自尊个体在受到社会拒绝时比高自尊个体更多地贬损拒绝者 (Ford & Collins, 2010) 。低自尊个体减少了社会联系,从而导致了个体对社会规则的服从程度降低,进而增加了攻击性。在受到社会拒绝时低自尊个体比高自尊个体更多贬损自己的搭档,希望使搭档失去一个兼职机会,这表明低自尊个体表现出更高的攻击性行为。但在Bushman和Baumeister (1998)认为自尊和攻击性行为是无关的,这和以往认为低自尊导致攻击性行为增加的观点相矛盾,却发现自恋结合高水平自我威胁能导致高水平的攻击性行为 (Bushman & Baumeister, 1998) 。而对内隐自尊的研究发现:在受到社会拒绝时,具有较高内隐自尊的被试比具有较低内隐自尊的被试攻击性更低。低自尊个体与社会的联系更少,这就导致了对社会规则的服从程度降低,同时增加了攻击性行为,低自尊个体可能对拒绝信息更为敏感 (刘璐,2012) 。
宿命论理论更倾向于把挫折的经历归因为稳定的人格因素(knee et al., 2003)。对于那些持有很强的宿命信念的人来说,拒绝代表是对他们幸福感关系的一种稳定的、残酷的评判。研究表明:相对于逐渐增加的信仰,有命运信仰的个体对于社会排斥能实施强度更大、时间更长的一个噪音的排斥。具有命运信仰的个体当他们被排斥多于他们被接纳时,这种命运信仰特质使被试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行为。具有命运信仰的被排斥被试,相比于一个增长信念的被排斥被试,能够对一个不了解工作的申请者更少的积极的评估 (Chen et al., 2012) 。
目前已经有一些关于人格、社会拒绝、攻击性行为三者关系的研究,即人格可以调节社会拒绝后的攻击性行为已经得到一些实证的支持。但是以往对人格对社会拒绝后攻击性行为的研究方面多集中在一些消极的人格特质,基于本土化的积极人格品质研究较少,特别是在控制西方大五人格后,具有中国特色的人际自立特质。因此,本文将从人际自立与社会拒绝后攻击性行为角度进行梳理它们的关系。
人际自立被认为是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和心身症状的保护性的人格因素,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视的积极的人格品质( 夏凌翔,黄希庭,2009 ; 林天兴,夏凌翔,2009 )。人际自立是自立人格的两个重要方面之一,是个体自己在解决所遇到的基本人际交往问题中形成的人格特征,包括人际独立、人际主动、人际责任、人际灵活和人际开放5个特质。其中,人际独立是指个体能够自己从事基本的人际活动;人际主动是指主动与人交往;人际责任是指对人忠,信;人际灵活是指能够权变、现实地处理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开放是指能够积极容纳他人 (夏凌翔,2010) 。
人际自立特质的五种特质人际独立、人际主动、人际责任、人际灵活和人际开放是心身症状和心理健康的保护性因素,都能显著负向预测敌意 (林天兴,夏凌翔,2009) ,而敌意是一种攻击性的倾向和感受,更多涉及使攻击性行为发生的消极的信念和态度,因此人际自立特质能负向预测攻击性行为。课题组未发表的结果表明:人际责任、人际开放能负向预测攻击性行为。原因可从以下方面解释:从人际自立特质本身的特点看,人际责任指对人的忠、信,会对别人有积极的态度和认知,人际开放会使自己更加宽容和拥有乐观的态度,个体积极寻求更多社会支持来减少应激事件带来的消极应对,因而减少消极事件的影响;人际自立中的某些特质与大五人格某些特质是类似的,如人际主动与外向性的热情和合群、人际开放与大五人格的积极接纳,人际独立与神经质的自我觉知类似,而外向性和神经质与攻击性相关密切;人际责任、人际开放都是具有积极性的人格特质,它们都是健全的人格品质,因此他们有健全的、积极的认知调节机制,更能通过对认知的调节来抵御攻击性反应;人际责任、人际开放可看作是亲社会倾向的人格特质,因此它们和宜人性一样都具有积极的、亲社会的倾向。高宜人性的个体在面对敌意信息的时更能激发记忆中的亲社会思想应对敌意信息 (Meier et al., 2006) ,并且高宜人性的个体能增加亲社会的认知来调节敌意认知的影响 (Wilkowski et al., 2006) 。因此,我们认为人际责任、人际开放、人际主动可能会负向预测攻击性行为。
人际自立特质是社会支持的保护性人格因素,人际责任与人际灵活是有利于社会支持的人格特质 (夏凌翔,石绪亮,2011) 。人际自立特质与实际的社会支持以及感知到的社会支持的关系模型认为,实际的社会支持能中介人际自立特质在感知的社会支持的局部效应,而人际主动、人际责任、人际开放能够预测个体实际获得的社会支持和感受到的社会支持 (Xia et al., 2012) 。社会拒绝本身就是一种应激状态,人际责任、人际灵活、人际主动、人际开放是社会支持的保护性人格因素,更倾向于寻求外部资源缓冲人际应激的消极情绪和行为,从而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社会信息加工理论(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 SIP) Crick和Dodge (1994)强调了社会认知在攻击行为中的作用 (Crick & Dodge, 1994) 。之前研究检验了社会拒绝是引发攻击性的原因之一,即社会拒绝增加了感知中性信息为敌意的倾向,这种敌意的认知导致了攻击性行为[
最后,人际责任、人际开放这两种人际特质能负向预测应激条件下消极应对方式 (张冉冉等,2014) ,而社会拒绝后的攻击性行为可能看成一种消极的应对方式,因此人际责任、人际开放可看做与社会排斥后的攻击性行为存在关联。综上所述,人际责任、人际开放两种人际自立特质能够调节个体遭遇社会拒绝后的攻击性行为。
先前对人格与社会拒绝后攻击性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消极的人格特质方面,如自恋、神经质、神经质、拒绝敏感性等。而本文重要介绍了基于本土化积极的人格特质——人际自立特质,人际自立特质是基于中国特色的人格特质,有着现实的意义。本课题组对人际自立特质与社会拒绝后攻击性的行为研究中,只涉及了社会拒绝和攻击的部分范式,对于其它范式是否都能做出同样的结果也值得更多的尝试。除此之外,人际自立能调节社会拒绝后攻击性行为的内在机制也是个值得研究的方向。
社会拒绝会导致攻击性行为。在孩子早期教育过程中同伴或老师的拒绝、忽视和侮辱等行为会影响其成年后攻击行为的发生 (Dodge et al., 2003) 。因此,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应对未成年儿童和青少年的被同伴拒绝、攻击的体验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干预。具体可从以下几点进行:1) 学校、教师要为班集体营造一个完全接纳、积极开放的氛围,教师对班集体中被孤立、忽视的孩子给予更多的关爱、接纳、鼓励和肯定。从拒绝者角度,教师要引导他们积极接纳和帮助班级上被忽视、孤立的群体,并在班级倡导同伴之间的团结、有爱、互帮互助、相互接纳的人际互动模式。2) 学校、教师要对被拒绝的孩子进行系统的人际沟通和问题解决的技能训练,鼓励他们对自我概念的认同和接纳,带领他们融入学校和班集体的各项活动中去,让他们运用新的人际沟通技巧与人沟通,在各项活动中积极进行互动,培养个人的主人翁意识和体验人际互动的乐趣。3) 家长和教师应注重提升被拒绝个体的自尊水平和自我价值的肯定。教师应注重在平常教学活动中对这些学生给予更多的肯定和关系,通过给他们安置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家长也应该多鼓励自己的孩子,平时不要说伤害孩子自尊的话,看到他们取得的进步应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奖励。4) 被拒绝儿童和青少年的所发生的攻击等不良心理行为问题可以追溯到他们婴幼儿,说明父母忽视在婴幼儿时期对他们健全人格的培养,导致他们在青少年时期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行为问题和社会适应问题。所以,父母要对婴幼儿的人格进行早期的干预,注重婴幼儿健全人格的培养,这样才能更好适应社会 (鲍秀兰,李月萍,2013) 。5) 被拒绝者低的自我效能感、自我调节能力、自我控制感是导致攻击行为发生的重要原因 (Baumeister & DeWall, 2005) 。学校教师应对班集体的被拒绝、孤立群体进行自我控制训练,并让父母配合监督,让他们每天记录自己的训练情况,并在一定时间内给老师积极反馈,老师对他们的自我控制的进行要进行积极的奖励强化,这样他们更能有效学会调节自己的行为。未来需要探索主动的干预措施对被排斥者的影响,比如如何通过改变个体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来应对排斥以及预防和避免再次被排斥。
吕柯毅. 本土化的人际自立特质与社会拒绝的攻击性行为的关系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cal-Interpersonal Self-Support Traits and Social Rejection’ Aggressive Behavior[J]. 心理学进展, 2015, 05(12): 835-842. http://dx.doi.org/10.12677/AP.2015.512108
http://dx.doi.org/10.1016/j.jesp.2007.07.004
http://dx.doi.org/10.1521/soco.1999.17.2.245
http://dx.doi.org/10.1037/0033-2909.117.3.497
http://dx.doi.org/10.1037/0022-3514.88.4.589
http://dx.doi.org/10.1037/0033-295X.103.1.5
http://dx.doi.org/10.1037/0033-2909.106.1.59
http://dx.doi.org/10.1037/0033-2909.132.5.751
http://dx.doi.org/10.1037/0022-3514.75.1.219
http://dx.doi.org/10.1016/j.jesp.2012.04.002
http://dx.doi.org/10.2466/pr0.1987.61.2.355
http://dx.doi.org/10.1037/0033-2909.115.1.74
http://dx.doi.org/10.1111/1467-8624.7402004
http://dx.doi.org/10.1037/a0013196
http://dx.doi.org/10.1126/science.1089134
http://dx.doi.org/10.1037/a0017345
http://dx.doi.org/10.1037/0022-3514.68.3.518
http://dx.doi.org/10.1002/ab.10061
http://dx.doi.org/10.1037/0022-3514.92.1.42
http://dx.doi.org/10.1111/j.1467-9280.2006.01676.x
http://dx.doi.org/10.1111/j.1467-6494.2009.00611.x
http://dx.doi.org/10.1037/0022-3514.81.6.1058
http://dx.doi.org/10.1177/0146167202239051
http://dx.doi.org/10.1037/0022-3514.83.3.606
http://dx.doi.org/10.1016/j.jesp.2005.03.005
http://dx.doi.org/10.1016/j.jrp.2005.12.004
http://dx.doi.org/10.1016/j.paid.2011.10.002
http://dx.doi.org/10.1080/00207594.2012.73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