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剖析目前我国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社会调查,分析我国高级会计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分别从培养目标、培养过程、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对我校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构建,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After analyzing the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accounting postgraduate training in our country, and combining with some investigations,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necessary capabilities needed by senior accountants. Also, the author establishes the accounting postgraduate training model in our school from the aspects of training objective, training process, train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and so on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李淑珍
北京服装学院,北京
收稿日期:2015年11月10日;录用日期:2015年11月27日;发布日期:2015年11月30日
本文通过剖析目前我国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社会调查,分析我国高级会计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分别从培养目标、培养过程、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对我校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构建,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依据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创新理论(1912),创新包括开发新产品、研发新技术、开拓新市场、使用新原料以及创建新组织。创新是经济发展、社会前进的动力。我国李克强总理(2014)也指出:要在全国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摆在高校教师和相关科研机构面前的首要课题。近年来,用人单位也把创新能力视为优秀员工的必备素质之一。因此,创新能力就成为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关键,如何培养这种能力便成为本文研究的主题。
研究生教育应该更多的结合社会的综合需求,体现就业市场对高学历人才的要求。目前,高校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近年来,一方面,社会对高层次会计人才的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对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此同时,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在各种教学资源没有同步增长的情况下,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并未给予足够重视。这势必影响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培养质量。另一方面,会计学博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这导致硕士研究生在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已经失去了竞争优势,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去向更多的选择企业。
由于我国大多数院校长期以来的专业课程设置更加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少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以及方法论的课程,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解决当前我国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对策在于两方面,其一是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必须满足社会对高级会计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其二是必须结合学校特色,突显鼓励创新。
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绝大部分不会进行博士深造,更多地是进入用人单位参加实际工作,高校等培养单位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培养模式以适应“万众创新”背景下社会对高级会计人才的需求。从而提高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能力。
在“万众创新”背景下,社会对高级会计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具体有哪些呢?根据IFAC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对高级会计人才的必备条件的规定,高级会计人才应具备知识、技能、职业观这三种技能,而创新能力贯穿在知识、技能之中,可见创新能力是高级会计人才的必备素质。创新能力贯穿于会计职业的全过程。
尽管我国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中能够培养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位点众多,不同的学位点有不同的培养目标。然而,北京服装学院是我国唯一公办的以服装命名的高等学府,在培养会计师学硕士研究生方面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这种特色主要体现在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我国服装行业、首都经济,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相应的,北京服装学院会计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实用性、创新性、国际性和通用性的高层次会计人才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努力使研究生教学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匹配、与时代需求相一致。
根据学校的特色树立明确的培养目标,是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北京服装学院到目前为止还只有学术型会计学硕士研究生,但实际上我校培养的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绝大部分最终还是走向了社会,成为会计从业人员,只有个别学生选择继续读博深造。因此,虽然我校并未设置专业型会计学硕士研究生,但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需要改变目前的培养模式过于单一,理论多实践少的局面,侧重培养学生适应首都经济发展和服装、文化创意产业的需要,精通会计、财务、审计理论,并能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必然需要更加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及领导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进入社会工作所需要的综合素质。
建立以导师个人指导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引入有利于发挥学术群体智慧的培养机制,避免目前存在的学徒式研究生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第一导师负责制下的导师组指导制度中,导师组成员来自我校各相关专业的教师,他们各自有自己的专业优势[
目前,我校虽然培养的是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但我们并不是博士生的前期阶段,更多的学生毕业后将走向社会成为高层次会计专业人才的主要来源,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因此应适当加大实践性课程、方法论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 [
教师的授课不建议选择固定的教材,应该根据授课内容来组织教案,教案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以适应国家经济的发展对知识的需求。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不理解的问题及时提问,与学生随时进行讨论,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同的观点,让学生带着批判的心态去学习知识。另外,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导师应更多地使用一些专题研究项目,这些项目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激发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热情 [
在研究生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中,不仅应对学生的学业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更要科学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
1) 学生学业评价。依据社会对高层次会计人才的要求来确定我校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考核评价方式。对于我校会计学硕士研究生,评价的目标主要是学生是否已基本具备独立科研及创新能力、是否已基本具备真正从事会计、审计、财务等工作的各项能力;指标体系主要是硕士学习期间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数量及质量、硕士毕业论文质量、实践环节完成情况、参加学术会议情况等内容。评价方法是导师组综合评价及论文答辩,要求学生必须遵循学术的规范撰写论文,并体现一定的创新性。
2) 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在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中,应该更加重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增加学生评价结果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可以借鉴我校本科生教学的质量评价方法,对于年轻教师评价次数可以多一些,如一个学年一次,而对于一些责任心非常强的,授课效果好的老教师可以考虑三年评价一次。评价的方法可以多种形式,如座谈会、问卷调查、网上评价均可,关键是不能流于形式。可以将课程设计是否合理、理论是否熟练、授课方法是否合理、手段是否先进等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注重对教师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与公正性。评估结果应注意剔除少数不爱学习的学生对教师的不公平评价,使评估结论更加客观、真实。
导师对于培养优秀的硕士研究生、提升办学水平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导师要努力把握研究生教育规律,提高培养质量和水平。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学有着鲜明的区别,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是培养研究生的前提,“研究新问题、创造新方法、发掘新知识”是提升硕士研究生能力的关键。导师作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不仅要给予学生学术指导,还要培养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在生活上、就业问题上给予关心和帮助。导师应具备的能力包括学术把握能力、经费申请能力、校企合作能力、导师合作能力和指导学生能力等。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研究的兴趣,树立信心并正视存在的问题,带领学生在创新研究过程中取得突破和收获。但目前我们的硕士生导师的整体素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需要学校采取有力措施,对导师进行培训。一放面,鼓励等多的导师走出校门,以访问学者的形式到国内外高校进行访学,学习兄弟院校先进的授课和研究经验,并接触学科前沿,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第二,鼓励导师到企事业、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兼职,寻找更多的机会接触并解决实际问题,增加实践经验,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作为培养会计学硕士研究生这种高级会计人才的高校,为适应“万众创新”背景下对人才的需求,必须紧跟时代、社会的步伐,借鉴国外培养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的有益成果,并将其本土化,为我国所用。不断对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以提高会计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尽快疏通会计人才供求双方的联系渠道,培养出社会急需的高端会计人才。
本论文是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号:J2015-13)。
李淑珍. “万众创新”背景下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基于北京服装学院视角Research on Accounting Postgraduate Train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novation”—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J]. 创新教育研究, 2015, 03(04): 154-158. http://dx.doi.org/10.12677/CES.2015.34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