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一例以咽痛为主诉的中年男性Hunt综合征患者,该病例不仅以咽痛主诉就诊,并可见扁桃体炎之体征,但治疗过程中发现,按扁桃体炎治疗无效果,并逐渐出现耳带状疱疹症状与体征。最后经治疗痊愈。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case for complaint with pharyngeal pain middle-aged men Hunt syndrome patients. This case is not only to angina complained of a doctor, and visible tonsillitis, but the signs are found in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according to the tonsillitis treatment no effect, and gradually appear ear herpes zoster symptoms and signs. Finally, after treatment, the patients are healed.
Hunt综合征又名膝状神经节综合征,是耳鼻咽喉科临床上并不少见的疾病之一,近些年来,有增多趋势,我科2012年7月收治1例以咽痛为主诉的Hunt综合征,现结合文献对其发病情况、诊断、治疗报道如下。
患者,男,56岁,机关干部,2012年7月12日,因右侧咽痛2天,来诊耳鼻咽喉科门诊,无明显诱因,有低热,畏寒,胃纳可,二便正常。未诊治,无药食物过敏史,无毒物接触史,家族史无异常。
首诊查体:神清,T 37.4℃,P 88次/分,R 20次/ 分,Bp 130/78 mmHg,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右颌下淋巴结可及,轻压痛。心肺无异常。右扁桃体Ⅱ0肿,充血,扁桃体表面有少许“淡黄色分泌物”,双耳检查无殊。第三天二诊查体:右舌腭弓出现散在疱诊样损害,第四天出现右耳周细小疱疹,及右侧面瘫。
2012年7月12日血CBC检查:wbc:15,000*109/l,中性:89%。2012年7月15日纯音听力检查右耳感音神经性聋。
2012年7月12日,青霉素G钠320万μivgtt Bid。3天后复诊,咽痛未平,并出现右侧头痛、耳痛。查体,痛苦貌,体温正常,查右咽侧充血明显,扁桃体Ⅱ0肿,右侧舌腭弓散在疱疹样损害4~5颗。考虑有疱疹性咽炎,在青霉素静滴同时,加利巴韦林针0.5 g ivgtt qd治疗,为解除疼痛,在静脉输液中加地塞米松5 mg。第二天复诊,疼痛未除,并觉右耳闭,耳鸣,伴眩晕,无呕恶。查右耳部周围开始出现细小疱疹,并出现右侧面肌运动减弱,额纹消失,右颌下淋巴结可及,耳部未触及淋巴结肿大,外耳道深部及鼓膜充血,电测听示:右耳经度神经性耳聋,此时考虑初诊有误,应为Hunt综合征,收入院,继续予静滴激素、抗病毒药,并加用扩血管药、营养神经药、右耳阿昔洛韦软膏及止痛治疗,继续青霉素、地塞米松及抗病毒治疗。2012年7月18日,右眼不能闭合,右鼻唇沟变浅。予阿昔洛韦0.2口服q 5 h,右耳甲腔阿昔洛韦软膏外涂,强的松40 mg/天口服,维生素B1、弥可保、地巴唑口服。3天后,强的松减至30 mg,每日一次口服。7天后,腔内疱疹消退、耳甲腔疱疹有收敛。咽痛、耳痛、头痛明显减轻,改强的松为20 mg qd po,以后每3天减强的松10 mg。在发生面瘫5天后,同时进行针灸、中药治疗。20 d后,耳甲腔内疱疹全部消退,未留瘢痕,右面瘫减轻。2月后面瘫恢复,耳鸣及听力均恢复正常。
Hunt综合征是带状疱疹的一种特殊类型,又名膝状神经节综合征,为膝状神经节受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累及听神经所致。典型的表现为一侧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为诊断Hunt综合征的金标准。严重者可出现高热、肺炎、脑炎等。
临床上常将Hunt综合征分为三型[
复习文献发现,Hunt综合征误诊时有发生,这与带状疱疹病毒侵犯部位有关,也与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表现形式的重视程度有关。Hunt认为舌咽迷走神经和面神经在发育来自同一鳃弓,均可受到膝状神经节病变的影响[
该患者以急性咽痛发病,以急性扁桃体炎诊治,回顾诊治过程及第一天首诊时的体检“扁桃体表面分泌物”可能是疱疹形成的浅溃疡,第三、四天分别出现口咽部疱疹及耳甲腔疱疹,并出现面瘫、眩晕等相关的典型症状,才得以确诊,经积极治疗得以痊愈。提醒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对于常见症状的诊断治疗时要求患者及时复诊,及时观察病情变化以免延误正确的诊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