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mpact of Soft and Hard Tactile Experiences on Intertemporal Decision-Making—The Mediating Role of Uncertainty
This study, grounded in embodied cognition theory,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soft and hard tactile experiences on intertemporal decision-making, focusing on the mediating role of uncertainty. Study 1 employed a single-factor, two-level between-subjects design with 114 adult participants, who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either a soft ball group or a hard ball group. After engaging in tactile manipulation by pressing the balls, participants’ intertemporal decision-making was assessed using titration and valuation paradigms. Study 2 involved 111 participants, manipulating the softness and hardness of various objects and the cushioning of seating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while using uncertainty as a mediating variable. The titration paradigm was utilized to measure intertemporal decision-making behavior. Study 1 found that tactile sensation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intertemporal decision-making. Study 2 revealed the underlying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demonstrating that these tactile experiences impacted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by altering individuals’ perceptions of uncertainty.
Embodied Cognition
人们常常需要对不同时间点的利益与成本做出权衡,进而做出一定的选择,这样的决策行为就被称为跨期决策(intertemporal choice) (
对于跨期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中,从与时间有直接联系的因素出发的学者发现个体对于跨期决策行为的偏好受到他所持有的时间观念(
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理论认为人的认知产生于身体的体验及其活动方式,认知与身体存在不可忽视的联系(
根据具身认知的观点,我们的认知受制于身体所处的环境,身体经验可以作为信息来源,影响个体的判断和选择(
触觉是影响社会认知的关键因素之一(
跨期决策需要个体对不同时间点的损益进行权衡以做出选择,亦需要个体的深度认知参与。根据具身认知相关理论及观点,认知是嵌入环境之中的,是具有具身性的。而触觉作为最原始的感觉经验使得人们更可能用软硬触觉经验去发展更为抽象的概念,从而改变个体的认知过程。因此我们提出假设1:软硬触觉经验会影响个体的跨期决策。
个体天生的具有一种将周遭事物进行归类的倾向,而当这种倾向没有得到满足时,个体会感到一种认知模糊,这就是不确定感(
传统的跨期决策研究只侧重于时间方面因素,忽视了不确定性因素和时间的相互作用。个体对未来自身行为所带来的收益或者获益时间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个体有较大的时间折扣,更偏好近期选择(
儿童在认为自身受到威胁或是不安全时就会寻求照料者亲密、柔软的怀抱(
跨期决策需要个体对一段时间后的损益做出判断与决策。但在日常生活中,事件的走向与发展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充满着不确定感。这种不确定感会影响个体的跨期决策行为。而软硬这样的触觉体验又与安全、舒适等抽象概念联结,触摸柔软个体的被试通过降低不确定感,从而在跨期决策中更多地选择未来收益。据此我们提出假设2:软硬触觉经验影响个体的跨期决策行为是通过影响个体的不确定感这一心理机制实现的,具体表现为软的触觉经验通过降低个体的不确定感进而影响个体的跨期决策行为。
综上,本研究基于人类最基本的感觉体验——触觉,旨在探索软硬触觉体验如何影响跨期决策行为。此外,本研究还引入了不确定感作为中介变量,以揭示这一影响过程背后的心理机制。具体而言,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软硬触觉体验会显著影响个体的跨期决策行为,具体表现为软触觉体验下的个体更倾向于选择延迟但更有价值的收益。
假设2:不确定感在软硬触觉体验与跨期决策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即软触觉体验通过降低个体的不确定感,使其在跨期决策中更偏向选择延迟收益选项。
通过验证这些假设,我们希望能够深化对触觉体验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理解,并为具身认知理论提供新的视角和证据。
我们拟进行两项研究来证明假设,研究1探讨触觉体验是否会影响个体的跨期决策行为以验证假设1;研究2探讨不确定感是否在触觉体验和时间折扣率之间起中介作用,即软的触觉体验是否会降低不确定感,从而使得个体相较于硬触觉体验组更偏好未来收益,以验证假设2。
在跨期决策的研究当中,一个普遍发现的现象是时间折扣(time discounting),即个体对未来损益赋予的权重低于对当前或近期损益的权重(
在以往的研究当中,学者发现个体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度(
本研究旨在探究软的触觉体验是否会影响个体的跨期决策行为,具体表现为是否能降低时间折扣率,使个体更倾向于选择延迟但更有价值的奖励。
本研究招募被试137人,排除随意作答、作答不符合逻辑的被试,以及为了确保平均数所反映的是总体的一般情况,将被试主观效用值平均值两侧的2.5个标准差之外的极端数据去除,余下114人,其中男生55人,女生59人(平均年龄24.06岁,标准差为5.78)。所有被试均为自愿参加,且未报告任何触觉障碍或严重健康问题。被试被随机分配到软球组和硬球组,其中软球组55人(女生29人,男生26人,平均年龄24.24,标准差为6.90),硬球组59人(女生30人,男生29人,平均年龄23.90,标准差为4.55)。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被试间设计,自变量为触觉体验类型,包括两个水平:软球组和硬球组。因变量为跨期选择任务中的时间折扣率,利用
(1) 触觉体验材料。选择在硬度上有显著差异的软球和硬球各一枚,参考了
(2) 跨期决策任务。采用滴定法和定价任务的研究范式,设计了3道跨期选择项目,滴定法的题目例如“A现在得到20元(立即获得一定金额的奖励);B 1个月后获得200元(未来获得更大金额的奖励)”共9道题,每道题中B选项都是“1个月后获得200元”,A选项则每次增加20元,直到180元;两道定价任务的题目分为两个情景,在两个情景中,被试分别被告知自己要买家具和买书,并需要决定是立即购买还是选择延迟一段时间后购买,同时需填写其对于延迟购买所能接受的心理价位。
该研究分为两个阶段,对软的触觉经验的唤起参考了
第一阶段,每位被试随机分配一个数字,奇数编号分到硬球组,偶数编号分到软球组。两组被试佩戴耳机,被告知需用分发的小球作为道具,在实验时根据电子节拍器的节奏(每秒一次)挤压球约1分钟,以形成触觉体验。之后,被试对小球软硬程度进行七点计分评分,得分越高表示小球越硬。
第二阶段,首先将会呈现以下指导语“练习阶段任务已结束。在稍后的任务中,请你将小球拿在手中,并反复按压,如果没有小球则不需要,点击继续正式开始研究”,即要求软球组和硬球组的被试一边持续挤压手里的球,一边进行跨期选择任务。点击“继续”之后,将在屏幕中呈现以下指导语“请设想,您正在处于以下描述的事件中,并根据提示进行操作”,每个试次开始时,先在屏幕上呈现500 ms的注视点,然后呈现不同的跨期选择项目,给被试5000 ms的时间进行选择,被试需完成3个跨期选择项目。被试完成全部研究后,主试询问他们对该研究目的的猜测。
首先,对各组被试小球软硬程度的评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硬球组被试的评分(M = 6.12, SD = 1.04)显著高于软球组被试的评分(M = 2.22, SD = 1.17),t (112) = 18.92,p < 0.001,Cohen’s d = 3.54,说明小球硬度差异明显,实验操纵有效。
以被试第一次选择即使收益(现在获得X元)时选项金额和上一题即时收益选项金额的平均数作为被试跨期决策中的主观效用值(
软球组 |
硬球组 |
T (112) |
Cohen’s d |
|||
M |
SD |
M |
SD |
|||
软硬程度 |
2.22 |
1.17 |
6.12 |
1.04 |
18.92** |
3.54 |
第一道定价题 |
0.76 |
0.35 |
0.96 |
0.39 |
2.79** |
0.52 |
第二道定价题 |
1.21 |
0.72 |
1.56 |
0.69 |
2.66** |
0.50 |
滴定题目 |
1.06 |
0.92 |
1.65 |
1.43 |
2.64* |
0.49 |
注:*p < 0.05 **p < 0.01。
随后基于双曲线模型公式计算时间折扣率,其中定价法题目计算出的K1、K2采用取根号的方式进行正态化,K3采用取对数的方式进行正态化。对第一道定价题中的时间折扣率K1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软球组的时间折扣率(M = 0.76, SD = 0.35)显著小于硬球组(M = 0.96, SD = 0.39),t (112) = 2.79,p = 0.006,Cohen’s d = 0.52。对第二道定价题的时间折扣率K2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软球组的时间折扣率(M = 1.21, SD = 0.72)显著小于硬球组(M = 1.56, SD = 0.69),t (112) = 2.66,p < 0.01,Cohen’s d = 0.50。对滴定法的时间折扣率K3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软球组的时间折扣率(M = 1.06, SD = 0.92)显著小于硬球组(M = 1.65, SD = 1.43),t (112) = 2.64,p < 0.05,Cohen’s d = 0.49。详细可见
上述结果表明,软硬触觉经验确实影响了被试的跨期决策行为,软触觉体验组在三道跨期决策题目中的时间折扣率都显著低于硬触觉体验组。硬体验组的被试更偏好即刻满足,倾向于选择短期收益。但是研究1并不能阐释软硬触觉体验如何影响个体跨期决策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此外,研究1还存在以下不足:定价题目情景不具有代表性,对以本科生和研究生为主的被试而言,家具购买情景代入感不足;滴定任务中金额设置过小,时间间隔过短。
与其他方法相比,滴定范式能够更好地预测实际情况中的跨期决策行为(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确定感是否在软的触觉体验和时间折扣率之间起中介作用,即软的触觉体验是否会降低不确定感,进而降低时间折扣率。同时测量被试的情绪、不确定性容忍度、冲动性作为控制变量。
本研究招募131名被试,排除随意作答、作答不符合逻辑的被试,以及为了保证平均数所反映的是总体的一般情况,将被试反应平均值两侧的2.5个标准差之外的极端数据去掉,余下111人,其中男生44人,女生67人(平均年龄20.30岁,标准差2.44)。所有被试均为自愿参加,且未报告任何触觉障碍或严重健康问题。被试将被随机分配到软体验组和硬体验组,硬球组57人(男生20人,女生37人,平均年龄20.33,标准差2.76),软球组54人(男生24人,女生30人,平均年龄20.26,标准差2.09)。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两水平(硬触觉体验组、软触觉体验组)被试间设计,因变量为跨期决策任务中的主观值,中介变量为不确定感。
(1) 触觉体验材料。通过控制被试作答地点座位(沙发和木凳)的柔软程度以及所挑选特定物体(枕头、充电宝)的柔软程度来实现。
(2) 跨期决策任务。参考
1) A、现在得到50元 B、6个月后得到1000元;
2) A、现在得到100元 B、6个月后得到1000元;
……
19) A、现在得到950元 B、6个月后得到1000元。
共19个选项,6个月后选项金额固定为1000,现在得到选项的金额开始为50元,每次增加50元,直到950元结束。
(3) 不确定感测量工具。使用
(4) 情绪测量工具。采用积极和消极情绪量表(PANAS;
(5) 不确定性容忍度测量工具。采用
本次实验采用线上实验的方式,利用Credamo平台招募被试。
实验的第一阶段会先收集被试的人口学信息并进行控制变量的测量,之后被随机分配至软硬两种触觉体验组。在每一组别中,被试首先会被按要求更换自己的作答环境,匹配座椅柔软程度(沙发、木凳),找寻所指应的软硬物体后(布偶、充电宝)后方可开始实验。
实验正式开始时,我们首先向被试呈现一段关于软硬唤起的描述性语句,并辅以相应的软硬物体图片,引导被试进行想象。随后,我们要求被试从提供的词语(如:柔软的、坚固的、理论)中选择一个最符合其当前感受的选项。接着,引导被试想象正在触摸图片中展示的软硬物品,选择一个最能表达其当前感受的选项并记录下2~3个描述其即时感受的词语。之后要求被试按照实验要求分别按压软硬物体进行触觉体验,并要求被试对物体柔软程度进行评分。
实验的第二阶段,被试先完成中介变量的测量,之后进行滴定范式的跨期决策任务。任务完成后,主试会询问被试是否猜到实验意图以保证实验的客观性。
首先,对被试的软硬触觉实验材料进行评分,结果显示软体验组在座椅柔软程度和物体柔软程度的评分都显著小于硬体验组(评分越高代表越硬)。对座椅柔软程度的评分,硬体验组的评分(平均数为4.46,标准差为1.26)显著高于软体验组(平均数为3.72,标准差为1.27),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下,t (109) = 3.07,p < 0.01,Cohen’s d = 0.58。对物体柔软程度的评分,硬体验组的评分(平均数为4.98,标准差为1.30)显著高于软体验组(平均数为2.94,标准差为1.16),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下,t (109) = 8.70,p < 0.001,Cohen’s d = 1.65。
以软硬触觉体验这一虚拟变量为自变量,不确定感为中介变量,主观效用值为因变量进行中介效用分析。对所有变量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SPSS中的PROCESS插件的model 4进行检验(bootstrap = 5000),同时控制积极情绪、消极情绪、不确定感容忍度。结果显示软硬体验显著负向预测个体的不确定感(β = −0.57, p < 0.01),个体的不确定感显著负向预测跨期决策的主观效用值(β = −0.27, p < 0.01),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值为0.15,SE = 0.07,95% CI = [0.03, 0.32])。自变量的直接效应不显著(β = 0.17, p > 0.05),说明该模型为完全中介模型,遵循
M |
SD |
积极情绪 |
消极情绪 |
不确定性容忍度 |
主观效用值 |
不确定感 |
软硬体验a |
|
积极情绪 |
1.99 |
0.69 |
1 |
|||||
消极情绪 |
2.89 |
0.79 |
0.03 |
1 |
||||
不确定性容忍度 |
2.40 |
0.56 |
−0.38** |
0.14 |
1 |
|||
主观效用值 |
637.61 |
319.57 |
−0.03 |
−0.21* |
−0.12 |
1 |
||
不确定感 |
5.20 |
0.92 |
−0.19* |
0.04 |
0.20* |
−0.29** |
1 |
|
软硬体验a |
0.49 |
0.50 |
−0.06 |
−0.01 |
−0.02 |
0.17 |
−0.28** |
1 |
注:角标a指代虚拟变量,硬体验 = 0,软体验 = 1。*p < 0.05** p < 0.01。
结果变量 |
预测变量 |
拟合指标 |
系数显著性 |
||
R2 |
F |
t |
β |
||
跨期决策 |
软硬触觉 |
0.08 |
2.34 |
1.74 |
0.32 |
不确定性 |
软硬触觉 |
0.14 |
4.16** |
−3.15** |
−0.57 |
跨期决策 |
软硬触觉 |
0.14 |
3.47** |
0.92 |
0.17 |
不确定感 |
−2.73** |
−0.27 |
注:**p < 0.01。
研究2进一步探讨了软硬触觉如何影响个体跨期决策背后的心理机制,结果显示软触觉体验是通过降低个体的不确定感,进而影响跨期决策,使得个体更倾向于选择未来收益选项。
本研究通过研究1证明了假设1:软硬触觉经验会影响个体的跨期决策行为;研究2引入了不确定感这一中介变量,证明了假设2:不确定感在软硬触觉体验和跨期决策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揭示了其中的心理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软硬触觉显著影响个体的跨期决策行为。具体而言,软触觉体验的个体相比于硬触觉体验的个体,更倾向于选择延时收益。这一现象可能归因于触觉刺激所引发的情感和认知反应,使个体在面临未来选择时更乐于接受需要付出耐心和时间的收益。在跨期决策过程中,个体需要进行复杂的认知评估,比较当前与未来收益的相对价值。而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理论强调,身体感知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对认知加工至关重要,阐明了个体如何通过各种感官体验进行高效决策。软触觉带来的舒适感可能促使个体更加乐观地评估未来收益的价值,从而提高他们选择延迟收益的意愿。本研究的发现深化了对具身认知理论的理解,为跨期决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表明触觉体验可以作为促进长期决策的有效干预策略。
研究2的结果进一步揭示了软硬触觉体验通过影响个体的不确定感,进而影响跨期决策行为的心理机制。这一发现与
在理论层面,许多关于跨期决策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体的人格特质,比如自控力和冲动性,或是认知加工策略,例如如何进行信息处理和决策评估。然而,这些研究通常忽略了基本感觉系统如何在决策过程中发挥作用。本研究通过考察触觉体验对跨期决策行为的影响,探索了具身认知理论中感官与认知的互动关系。具体来说,我们揭示了软硬触觉体验如何通过改变个体的不确定感进而影响其对延迟收益的偏好,从而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视角来理解跨期决策的心理机制。
在实践层面,触觉体验因其作为一种基本感官刺激的独特性质,能够被广泛应用于提升用户体验设计的细节。例如,在产品设计中,调节材料的触感可以影响消费者的决策偏好。对于消费者行为研究,本研究的发现揭示了如何通过触觉调节来潜在地影响购买决策和消费习惯。此外,在基金定投等金融决策领域,塑造软触感的互动环境可能鼓励投资者进行更长期的投资安排。最后,本研究也为其他领域提供了应用指导,如在促进环保行为、戒除物质成瘾及鼓励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预策略中,通过调节环境中的触觉元素,尽可能提高这些行为的接受度和持久性。
第一,当前研究仅探讨了软硬触觉体验对收益导向的跨期决策的影响。一方面,在经济不确定时期,许多人可能更关注潜在损失而非收益(
第二,对中介变量不确定感的测量,当前比较主流的不确定感问卷主要有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edical Uncertainty Inventory Scale)、无法忍受不确定量表(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 Scale)、原因不确定量表(Causal Uncertainty)和一般工作不确定感量表(General Perceptions of Work Uncertainty)。这些量表都是将不确定感作为一种个体稳定的特质进行测量的,这是不确定感的特质属性(
第三,本文以PROCESS插件进行中介效应分析,但这种以统计学方法进行的中介效应检验所得出的中介变量到因变量的关系,是建立在理论分析基础上的统计验证(
(1) 软硬触觉会影响个体的跨期决策行为,软触觉体验个体相较于硬触觉体验个体更倾向于延时收益。
(2) 不确定感在软硬触觉和跨期决策行为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软触觉体验通过降低个体的不确定感,使个体在跨期决策滴定范式中更倾向于延时收益选项。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2410108006)。
*共同一作。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