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 College and Job 2160-4398 2160-4401 beplay体育官网网页版等您来挑战! 10.12677/ve.2025.143138 ve-110027 Articles 人文社科 小步骤程序化教学在心理学学术论文 写作课程中的实践探索
The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Small Step Program Teaching in Psychology Academic Paper Writing Course
刘海伦 1 2 李星雨 1 盐城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盐城 盐城师范学院,江苏省儿童认知发展与心理健康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江苏 盐城 11 03 2025 14 03 157 162 16 2 :2025 14 2 :2025 14 3 :2025 Copyright © 2024 beplay安卓登录 All rights reserved. 2024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学术论文写作能力是心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学术能力的体现,也是衡量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指标,但大多数本科生存在论文创新性不足、重复率过高、结构不清晰等问题。为了提高心理学本科生的科学研究及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按照小步骤程序化教学法进行教学探索。课程包括论文选题及反馈、文献检索及反馈、论文提纲书写与反馈、文献综述书写与反馈、论文成稿写作及反馈五个步骤,在选题价值、理论价值、同行评审等指标上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T检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教学方法,表明小步骤程序化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本科生心理学学术论文写作能力,这一发现对心理学学术论文写作课程改革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
The ability of academic paper writing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academic ability of psychology graduates, and it is also an indicator to measur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However, most undergraduates have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innovation, high repetition rate and unclear structure of their paper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academic paper writing ability of psychology undergraduate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operational conditioned reflex, the teaching exploration was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small step programmed teaching method. The course includes five steps: thesis topic selection and feedback, literature retrieval and feedback, thesis outline writing and feedback, literature review writing and feedback, thesis manuscript writing and feedback. The course has achieved good classroom effect in terms of topic selection value, theoretical value, peer review and other indicators. T-test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the small step program teaching mode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academic paper writing ability, which provides a practical path for the reform of psychological academic paper writing course.
心理学,论文写作,程序化教学
Psychology
Thesis Writing Programmed Teaching
1. 引言

学术论文写作水平是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其毕业要求的重要内容 [1] [2] 。研究者发现本科生论文写作存在较多不足 [3] ,突出表现在难以找到具有创新性的研究问题 [4] ,常常从文献中照搬已有研究问题,仿照主要研究工具进行重复性研究和文章撰写。此类论文不仅缺乏新意,而且助长了学生学术不端行为,无益于其科研素质的提高。

心理学是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的学科,需要借助具体、直观的思维方式,通过逻辑性的推理与实证性的数据分析,切实论证研究假设,得出清晰具体的结论,并进行鲜明的论点表述。而本科生更习惯以中国传统文化中抽象离散、含蓄内隐的思维方式进行文章撰写,在行文之时使用大量铺陈缓缓引出研究主题与核心变量,很难显而易见地了解研究的问题、方法及结论 [5] 。为了提升学生心理学论文写作能力,需要从改变写作思维习惯为起点,并讲授论文选题方法、文章结构等重要内容,通过反馈强化切实提升其写作能力。鉴于此,采用以操作性条件反射为原理的“小步骤程序化方法”进行教学,结果表明这一教学方法对本科生论文写作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效果,拓展了论文写作课程效果提升的路径研究。

2. 心理学本科生论文写作的突出问题

本科生心理学学术论文写作中最突出的问题为“选题不具备创新性”,经常通过查找较少的资料或文章,确定一两个研究变量,并进行数据收集。比如较多学生在教材或论文中接触过“自我效能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自尊”、“内隐态度”等量表,便武断地对其组合,形成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自我效能感与自尊的关系,内隐态度的中介作用”等研究问题。但是上述研究问题并非学生通过科学步骤选择的创新性问题,已有期刊中出现过类似选题,这类问题也并非建立在合理的理论模型基础之上。

其次,文献综述写作能力薄弱是本科生学术论文写作的另一典型问题。“不擅长进行创新性论文选题”造成了其“文献综述写作能力较为不足”的状况。这是因为学生尚不了解合理有效的科研步骤,未能全面检索和阅读主题相关领域的权威文献,难以对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进行通彻的认识,并不知晓这一主题起始研究的时间、研究的经典理论及研究方法取向、目前研究所处的争议性局面等核心问题,阻碍其完成系统性、批判性和全面性的文献综述。

再者,传统论文写作课程侧重运用讲授法对学术论文各个部分的内容进行介绍,并在对期末论文成绩进行汇总,来考察本科生课程表现 [6] 。这一教课方法与考核方式无法考察学生逐步领悟学术论文写作要领的过程,难以通过互通反馈的方式进行渐进式教学,从而影响其对各个部分知识的领会。作为实践性质较强的课程,有必要采用包含反馈步骤的方法对论文写作课程展开教学。

3. 小步骤程序化论文写作教学

为改善本科生论文写作呈现的突出问题,通过借鉴《英语学术论文高级写作技巧及发表指南》 [5] 、《学术牛人之教战手册》 [7] 等学术论文写作书籍,形成了小步骤程序化的教学步骤,并按照这一步骤对本科生进行了系统教学。程序化教学法以操作条件反射理论为基础,该理论提出“刺激–反应–强化”的内在关系,认为对反应的强化有助于加强个体“刺激–反应”的联结程度,改善教学效果。因此程序化教学方法侧重将系统化的学习内容分解为相对容易的具体步骤,在教授讲解每一步骤的内容后,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反馈和强化,以此提升其各个步骤及整体的学习效果 [8]

这一教学方法包含如下具体步骤:(1) 教师讲授切实可行的选题方法、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进行论文选题、教师对学生选题进行反馈、学生改善选题;(2) 教师讲授学术论文检索方法、学生进行系统性文献检索、教师对文献检索进行反馈、学生完善文献资料;(3) 教师介绍论文结构知识、学生进行论文提纲书写、教师对提纲进行反馈、学生完善论文提纲;(4) 教师讲解文献综述的写作顺序与要点、学生进行文献综述撰写、教师对文献综述进行反馈、学生完善反馈;(5) 学生回顾论文结构知识、并进行数据收集及论文写作、教师进行论文反馈、学生完善论文成稿。

3.1. 论文选题及反馈

这一步骤的教学内容介绍了三种论文选题方式,主要为“根据日常生活需要选题”、“在文献阅读中进行选题”、“根据教材内容选题”。首先,如果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心理学的现象较感兴趣,可以对这些现象进行提炼,形成具体可操作的研究变量,并确定合适的研究方法。据此,一些同学对家庭教育方式的体会、对教师教学理念的理解、与宿舍同学相处的难题、网络冲动购物的经历等进行了相应的选题。也有同学通过文献阅读和教材学习,提出了学术性较强的选题,比如“性别角色形成的家校因素”、“情绪调节对工作记忆的影响”等。

在接下来的反馈环节,教师首先针对不清晰的研究变量与学生进行讨论,之后以研究变量为关键词进行系统的文献检索,如果这一主题的相关文献较为丰富、理论逻辑较为合理,就保留这一选题;如果这一主题的文献较为少见,则根据理论价值深入地进行评估,舍弃缺少研究价值的选题。通过反馈,学生对选题进行了深化和提升,或舍弃并更新了选题。

3.2. 文献检索及反馈

这一步骤的教学内容为系统介绍利用图书馆资源展开文献检索的具体方法,即通过联合关键词,在重要数据库中选择与论文主题关联最为密切的文献。反馈过程中发现部分同学检索的文献较为陈旧,不是最新的研究成果;部分同学只检索了硕士论文,很少包含经过同行评审的期刊文章;此外有同学查找的期刊不太权威,很难具有说服力。通过反馈讨论,学生对上述文献检索进行了改进,最终找到了与所选主题较为契合、且时效性与权威性较好的参考文献。

3.3. 论文提纲书写与反馈

通过论文选题与文献检索的步骤,较多同学对论文主题内容有了详细认识与丰富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结合自己选定的研究问题,通过借鉴已有的参考文献,对论文内容进行前瞻性思考,合理安排文章内容和结构,并完成了论文提纲的书写。接下来依据学术论文写作参考资料,介绍了心理学学术论文的具体结构,主要包括摘要、前言、文献综述、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几个主要部分。并分别细化了这几个部分的具体书写方式与具体差异。学生根据论文结构对论文提纲进行了反馈性修改,并把提纲按照标准化的论文结构进行整理。

3.4. 文献综述书写与反馈

作为论文写作的重要环节,文献综述关乎文章的创新性、时效性与准确性。第四个步骤针对文献综述部分展开练习,包括文献阅读及综述撰写两部分。文献阅读教学中介绍了精读与粗读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阅读理解参考文献。精读针对与论文主题关联最为密切的文章,是指逐字句的阅读,并时刻联系研究问题、分析各个部分与研究问题的关联,适当记录笔记;而粗读针对与论文关联程度一般的期刊,是指对摘要等核心结构的简要阅读。通过阅读方法的介绍,较多同学高效地进行了文献阅读。

文献综述写作部分的核心内容为文献综述的写作顺序,主要包含“由远到近”、“由大到小”、“理论并行”等常见顺序等。文献综述的另一要点是既需要“述”的内容,也包含“评”的内容。“述”是指作者按照合理顺序对已有研究结果进行介绍和阐述,而“评”的内容尤其重要,是指作者对已有文献进行理解加工后,写出自己对文献内容的评价及思考,尤其需要对已有文献进行批判性评价,找出其分歧结论与不足之处,争取通过改进性的研究方法发现分歧结论产生的原因,扩充已有的研究结论。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较多同学能够完善地书写文献综述的内容,通过反馈,学生更加准确、系统地进行了文献综述部分的书写。

3.5. 论文成稿写作及反馈

课程步骤的最后一环在于数据收集及论文完整稿写作,由于时间的限制,较多同学通过在线问卷或在线实验对数据进行了收集,获取了初步的数据收集结果,并进行了准确的数据分析与结果呈现。通过对论文结构知识的再次重温,同学们书写了学术论文初稿。反馈环节发现部分同学讨论部分的问题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在:前言与讨论高度相似,讨论内容很少、造成虎头蛇尾的情况,难以将本文结果与已有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不会书写讨论部分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结论。针对这些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后,很多同学巩固了论文结构的知识,并实质性地完善了论文结构,提升了学术论文质量。

4. 课堂效果检验

与上述小步骤的教学方法对应,本课程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进行成绩评分。具体而言,课程成绩不仅包含考勤、平时表现。期末论文写作能力得分,也对每一步骤的论文表现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等(见 表1 )。这一考核方式采用了更为丰富的指标,有助于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的课程表现与论文写作能力。

学生期末论文的质量在多个指标中也具有较好的表现。选题方面,较多同学的选题具有很高的创新程度,是已有文献中不曾出现的问题。文献引用方面,大部分同学引用的参考文献出自国内外权威期刊的近期文章,具有较强的学术参考价值。理论价值方面,部分同学甚至能联系关联文献对结果进行理论性的批判性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文章的理论价值。同行评审方面,有些同学对论文进行了期刊投稿,并收到了录用通知,突破了以往本科生发表文章的数量。

<xref></xref>Table 1. Methods of course assessmentTable 1. Methods of course assessment 表1. 课程考核方式

总分组成

评价方式

得分占比

考勤

考勤记录

5%

平时表现

课堂互动记录

10%

各个步骤论文得分

教师评价、学生互评

35%

期末论文写作能力得分

教师评价、同行教师评价

50%

为更深入探究“小步骤程序化教学”方法对论文写作能力的作用,将进行“小步骤程序化教学”的班级(实验组)与同专业上届进行“传统教学”的班级(对照组)学生期末论文的得分进行差异检验。对照组班级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如下内容:首先对学术论文的结构进行讲解;其次让学生研读近年发表的权威期刊的学术论文并进行文献汇报,以文献汇报的形式进行论文学习。可见,对照组班级的教学中并没有“小步骤分解”、“程序化反馈”课程的步骤,而是以论文整体讲解的方式进行论文写作的学习。而对照组年级同学(n = 42)与实验组年级同学(n = 48)在年龄、专业、学校环境等变量方面都一致,因此通过比较两个班级学术论文得分的差异,有助于探究实验组“小步骤程序化教学”相比“传统教学”的教学效果差异。结果显示,实验组同学的论文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班同学(见 表2 ),表明“小步骤程序化”教学方法比传统教学能更为有效地提升本科生的论文写作能力。

<xref></xref>Table 2. Analysis of differences in thesis writing ability scores among different groups (M ± SD)Table 2. Analysis of differences in thesis writing ability scores among different groups (M ± SD) 表2. 年级对期末论文写作能力得分的差异分析(M ± SD)

年级

实验组(n = 48)

对照组(n = 42)

t

p

论文写作能力

89.36 ± 3.59

87.12 ± 3.46

3.01

0.003

5. 结语

上述研究通过差异检验、指标分析等方式探究了小步骤程序化教学方法对于学术论文写作课程的促进作用,深化了学术论文课程改革的路径研究。程序化方法较强的适用性的原因主要在于其适应本科生的“最近发展区”水平,因为学术论文每一部分的侧重各有不同,重点和难点也不相同,也包含很多程序性而非陈述性知识。通过步骤分解,可以使本科生较为容易地掌握每一部分要领,逐步进行融会贯通,完成整合性的论文书写。程序化教学方法也可以使教师与学生充分互动反馈,在交互性的教学方式中,了解学生的不足之处,并进行因材施教式的强化指导,准确提升学生论文写作能力。

在心理学等社科类学术论文写作的课程中可以较多采用小步骤程序化教学方法,训练本科生具体直观的思维方式,并对论文各个部分的内容要点进行掌握,在反馈练习中有效提升其论文写作能力。

基金项目

本研究得到2023年省教科规划专项课题(儿童语素意识预测阅读理解的模型构建及追踪干预研究;C/2023/01/85)、2023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阅读障碍儿童阅读能力的预测模型构建及追踪干预研究;2023SJYB2013)以及江苏省儿童认知发展与心理健康高校重点实验室2024年开放课题(阅读障碍儿童语素干预的认知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206110080)的资助。

NOTES

*通讯作者。

References 吴莹, 曹迪. 心理学课程设置与循证思维能力的培养[J]. 社会建设, 2020, 7(1): 80-92. 王妍. 少数民族院校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问题及改善措施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39(6): 142-145. 李润洲. 研究生学术阅读的三重境界——以教育学论文写作为考察中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2(10): 25-29. 丁步洲. “抓问题”: 教育教学论文写作的关键[J].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7(7): 37-39. 龚杰. 英语学术论文高级写作技巧和发表指南: 国际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评审标准和发表策略[M]. 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7. 刘美君, 邵帅, 胡雨彤, 等. 草业科学专业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改初探[J]. 教育教学论坛, 2019(6): 275-276. 陈建宏, 姚宏昌. 学术牛人之教战手册: 在国际社科top期刊上发表论文的诀窍[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6. 宋春艳. 高职英语程序化教学实验研究[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 20(2): 49-5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