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and Reading Fluency: The Mediating Role of Word Reading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and reading fluency, and explored the mediating role of word reading in this relationship. A total of 446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from grades two, three, and four were selected as participants. We used morphological construction, one-minute word reading, word reading, real-and-fake characters and rapid naming tests to tap the main variables of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reading fluency, word reading, and control variables of orthographic awareness and rapid nam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rol variables such as real-and-fake characters and rapid naming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word reading, and reading fluency.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and word reading could significantly predict reading fluency, and word reading played a significant partial mediating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and reading fluency. This study reveals the mechanism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and reading fluency, and provides the intervention guidance to improve the reading fluency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阅读能力是个体重要的语言技能,已有大量小学生阅读发展的研究结果表明,语言认知技能的发展是影响小学生阅读发展的重要因素(
已有研究大多探讨语素意识对词语识别准确性或对篇章理解的预测关系,少有研究探究语素意识对阅读流畅性的作用及内在机制。阅读过程涉及对字词形、音、义等成分以及篇章理解等复合能力,因此影响不同阅读能力的因素具有差异(
现有研究较为一致地发现了语素意识对词语识别准确性的显著预测作用(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语素意识是指小学生对语素结构的认识和操纵能力。汉语中绝大多数的词语是复合语素,语素结构主要包括主从结构、并列结构、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动词或形容词补语结构(
阅读流畅性是指用较快的速度,根据韵律特征等进行准确阅读的能力(
词语识别,是根据词语字形进行语音输出的过程,有研究者认为词语识别也包含提取词语语义的过程(
多有研究以词语识别准确性作为阅读的指标,较为一致的发现语素意识对词语识别具有促进作用(
词语识别是阅读流畅性的重要前提,快速、准确地将视听觉的词语信息进行解码并获得其语义,才能达到流畅阅读的目的。当词语识别或自动化解码存在问题时,小学生便不能流畅地阅读。Hudson的阅读流畅的多维观(
汉语是一种非拼音文字系统,大部分汉字都对应于语素(语言的最小语义单位)而非音位(语言的最小语音单位),尽管有很多研究探讨了语素意识在对阅读准确性的重要作用(
以往阅读领域的研究多以词语识别准确性或篇章理解作为因变量进行探讨,较少以阅读流畅性作为阅读指标。本文将以阅读流畅性作为指标来探讨语素意识,对其影响以及具体作用机制,同时,进一步探讨词语识别是否会在语素意识对阅读流畅性的影响关系中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这一探讨将有助于深化阅读流畅性影响因素,以及语素意识预测阅读流畅性的内在机制。
选取某小学二、三、四年级共459名学生为被试,剔除9个缺失数据、4个阅读流畅性远小于平均分3个标准差的数据,最终保留完整数据的学生为共446人。所有学生的发展状况均显示正常,无智力、行为或感知等障碍。二年级学生共142人(31.84%),男女生各77、65人,平均年龄7.72岁;三年级学生共156人(34.98%),男女生各73人、83人,平均年龄8.72岁,四年级学生共148人(33.18%),男女生各80、68人,平均年龄9.77岁。
采用《读写特殊学习障碍测试(HKT-SpLD)》(
采用《HKT-SpLD》的真假字任务,包含20个低频字和20个偏旁结构不合正字法规则的假字。小学生对汉字的真假进行判断,每字判断正确得1分,总分为正确个数总和。在本研究中该测验克隆巴赫系数为0.71。
采用《HKT-SpLD》快速命名测验中的颜色快速命名。要求小学生快速准确、按照顺序逐行读出红、黄、黑、蓝、绿,五种颜色排列组成的50个stroop色块。记录小学生完成时间和错误个数,总分为正确读数除以时间的比值。本研究中该测验克隆巴赫系数为0.68。
本研究在统一指导下完成测验,所有测验均由经严格培训并考核通过的本科生作为主试,在安静教室内一对一对儿童进行施测。数据采用SPSS26.0和插件Process 3.3进行分析。统计方法包括共同方法偏差、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z检验、Bootstrap检验法。
测验 |
二年级(N = 142) |
三年级(N = 156) |
四年级(N = 148) |
F |
M ± SD |
||||
年龄 |
7.73 ± 0.31 |
8.72 ± 0.27 |
9.77 ± 0.30 |
1763.66*** |
语素意识 |
89.11 ± 12.67 |
95.84 ± 11.26 |
96.81 ± 10.73 |
19.03*** |
阅读流畅性 |
74.43 ± 16.22 |
89.33 ± 17.01 |
94.65 ± 16.18 |
227.48*** |
正字法意识 |
33.54 ± 4.15 |
35.74 ± 2.69 |
35.68 ± 2.59 |
22.46*** |
快速命名 |
2.25 ± 0.50 |
2.62 ± 0.49 |
2.77 ± 0.53 |
39.51*** |
词语识别 |
99.96 ± 22.88 |
134.10 ± 17.11 |
145.05 ± 15.75 |
58.43*** |
注:***p < 0.001,**p < 0.01,*p < 0.05。
变量 |
1 |
2 |
3 |
4 |
5 |
6 |
1. 年龄 |
1 |
|||||
2. 语素意识 |
0.27** |
1 |
||||
3. 正字法意识 |
0.26** |
0.14** |
1 |
|||
4. 快速命名 |
0.38** |
0.24** |
0.12** |
1 |
||
5. 阅读流畅性 |
0.46** |
0.40** |
0.33** |
0.53** |
1 |
|
6. 词语识别 |
0.67** |
0.44** |
0.35** |
0.46** |
0.65** |
1 |
注:***p < 0.001,**p < 0.01,*p < 0.05。
因变量 |
自变量 |
β值 |
标准误 |
t |
p |
阅读流畅性 |
年龄 |
−0.36 |
0.84 |
−0.43*** |
0.67 |
语素意识 |
0.18 |
0.05 |
3.56 |
0.00*** |
|
正字法意识 |
−0.12 |
0.17 |
−0.68 |
0.50 |
|
快速命名 |
16.45 |
1.12 |
14.70 |
0.00*** |
|
词语识别 |
0.28 |
0.03 |
8.89 |
0.00*** |
|
词语识别 |
年龄 |
14.97 |
1.06 |
14.17 |
0.00*** |
语素意识 |
0.52 |
0.07 |
7.30 |
0.00*** |
|
正字法意识 |
1.30 |
0.25 |
5.14 |
0.00*** |
|
快速命名 |
9.45 |
1.65 |
5.74 |
0.00*** |
注:***p < 0.001,**p < 0.01,*p < 0.05。
采用插件Process 3.3进一步考察词语识别在语素意识与阅读流畅性中的中介作用,控制正字法意识和快速命名。采用Bootstrap方法进行中介作用的检验。
效应类型 |
效应值 |
95% CI |
中介效应占比 |
|
下限 |
上限 |
|||
总效应 |
0.32 |
0.22 |
0.42 |
100.0% |
直接效应 |
0.18 |
0.08 |
0.28 |
55.0% |
间接效应 |
0.15 |
0.10 |
0.20 |
45.0% |
注:***p < 0.001,**p < 0.01,*p < 0.05。
以往汉语阅读研究较少以阅读流畅性作为指标,本研究探讨语素意识与阅读流畅性的关系及其机制。结果发现语素意识、词语识别及阅读流畅性之间都呈现显著相关,语素意识可以显著预测阅读流畅性那个,词语识别在二者关系中发挥显著中介作用,研究揭示了语素意识对汉语阅读流畅性的重要影响。
本研究发现,语素意识能通过词语识别的中介作用正向预测阅读流畅性。汉语儿童对词语的使用频率远远多过单字(
小学生词语识别能力越高,越能加快自动解码速度,进而促进阅读流畅性发展。这是因为词语识别可以指代个体对词语的表征质量,根据词汇质量理论,个体对字词的表征质量越精确,就越可能进行高效的语音或语义提前过程,由此认为词语识别准确性会促进阅读流畅性的表现水平。换言之,小学生词语识别能力越高,越能加快自动解码速度,提升阅读流畅性成绩(
本研究通过测验法,分析了词语识别在这一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语素意识对阅读流畅性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词语识别在二者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上述发现有助于深入理解语素意识与阅读流畅性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丰富了汉语阅读流畅性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也为促进小学生阅读流畅性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理论指导,对阅读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师范生教育中,应和小文语文教师强调语素意识的重要性,使得教师应重视培养小学生语素意识,从而优化词语信息的解码,进而提升阅读流畅性。
本研究有如下不足之处:① 样本具有局限性,研究选择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单一城市单个小学的学生为样本,由于城市发展、学校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结果或许难以推及到所有汉语儿童。② 只选择了快速命名和正字法意识作为控制变量,对小学生视觉能力等额外变量的控制还有待加强。③ 本文采用横断设计难以测查语素意识对阅读流畅性发展的预测。后续研究可以采用追踪法,对语素意识与阅读流畅性间的动态关系进行探究。
(1) 正字法意识等控制变量与语素意识、词语识别及阅读流畅性显著相关。
(2) 语素意识、词语识别和快速命名对阅读流畅性有显著贡献,年龄、正字法意识、快速命名对词语识别有显著贡献。
(3) 词语识别在语素意识对阅读流畅性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本研究得到2023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阅读障碍儿童阅读能力的预测模型构建及追踪干预研究;2023SJYB2013)、2023年江苏省教科规划专项课题(儿童语素意识预测阅读理解的模型构建及追踪干预研究;C/2023/01/85)以及江苏省儿童认知发展与心理健康高校重点实验室2024年开放课题(阅读障碍儿童语素干预的认知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206110080)的资助。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