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与拼音文字具有较大差异,差异之一在于部首这一汉字字形单元可以提供单字语义信息,而在拼音文字中字形很少能提供语义线索(
与部首意识类似,汉语中语素意识也有助于读者获得字词的语义信息,部首与语素分别属于汉语亚词汇与词汇水平的语义表征结构,而以往研究较为一致地显示了语素意识对词语识别的预测作用(e.g.,
已有研究尚未分别探讨部首意识对单字识别和词语识别的预测作用。较多研究者认为部首意识有助于单字语义获取从而促进单字识别,指出部首意识在亚词汇水平对单字识别的预测路径。考虑到部首意识与语素意识在推测语义信息上的一致功能,本研究认为部首意识也可以通过提升语素意识促进词语识别,即在词汇水平贡献于词语识别。研究将探讨部首意识对词语识别的预测作用以及语素意识在二者关系中潜在的中介作用。这一研究有助于深化认识部首意识对词语识别的作用路径,揭示汉语中部首意识的独特作用,同时为汉语字词识别的理论模型提供新的证据。具体而言,研究假设如下:(1) 控制语音意识、正字法等语言变量后,部首意识可以显著预测词语识别能力;(2) 语素意识在部首意识与词语识别的关系中可以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
以某小学的2~4年级学生为对象,进行个体施测,共包含447名儿童(男231人,女216人)参与测试。年龄为8.75岁(SD = 0.88),由受过专门培训的大学生担任主试,在几个安静的教室中进行。对于每个儿童来说,所有施测总共需要花费约1.5个小时,实际中根据儿童注意力持续时间,将测验分隔为两到三次进行。
采用Tong等人的研究(,让儿童在四幅图片中选择最可以体现这个字的图片。该任务中儿童的得分为正确作答的项目个数。该测验的信度系数为0.74。
采用《读写特殊学习障碍测试(HKT-SpLD)》的任务,了解儿童有关读写的各种认知能力。该任务包含220个双字词,将它们按照从易到难顺序排列,要求儿童按顺序读出词语的发音,如果累计读错(包括不认识的词语) 15个词语则停止施测。测验总分为儿童正确读出的词语个数。该测验的克隆巴赫信度系数为0.92 (
考察儿童复合语素意识,也叫词素意识。主试口头给出一个简短的问题,要求儿童根据问题内的信息建构一个合适的词,该词需涵盖题干中所提供信息的大部分内涵(
考察儿童同音异形语素意识。在测试中,要求孩子先使用目标语素组成单词,然后用目标语素尽可能多的组同音字(
测查儿童同音异义语素意识。主试口头呈现两个词,要求儿童判断两词内的相同目标语素意义是否相同。例如“小草”、“草地”、“草率”中,哪个草的意思和其它两个不同。共24题,每题1分,最后记录正确个数总分。在本研究中该测验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68。
任务选自《读写特殊学习障碍测试(HKTSpLD)》中的假字判断任务,该任务主要是判断所呈现的字符是真字还是假字(”),其中假字的部首错置,不符合正字法规则。任务满分为40分,儿童的得分为他们正确判断的项目个数。该测验的克隆巴赫信度系数为0.70。
语音意识测验包括语音识别任务(
使用Harman单因子法检验共同方法偏差,结果显示第一个因子解释的变异量为34%,未超过40%的界限标准,说明本研究未存在严重共同方法偏差。
最大值 |
最小值 |
M ± SD |
F |
|||
部首意识 |
37 |
18 |
30.36 ± 3.50 |
22.80*** |
二 < 三、四 |
|
语素意识 |
212 |
68 |
147.93 ± 20.78 |
19.34*** |
二 < 三、四 |
|
语素建构 |
119 |
43 |
94.02 ± 12.02 |
19.03*** |
二 < 三 < 四 |
|
语素产生 |
81 |
5 |
37.45 ± 13.12 |
5.12** |
二 < 三 < 四 |
|
语素分解 |
20 |
9 |
16.46 ± 2.20 |
26.82*** |
二 < 三 < 四 |
|
词语识别 |
199 |
21 |
126.86 ± 26.63 |
227.48*** |
二 < 三 < 四 |
|
正字法意识 |
40 |
16 |
35.02 ± 3.35 |
22.46*** |
二 < 四 < 三 |
|
语音意识 |
46 |
5 |
26.44 ± 8.89 |
523.18*** |
三、四 < 二 |
通过对部首意识、语素意识及其子成分、词语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的结果如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1. 部首意识 |
1 |
|||||||
2. 语素建构 |
0.30** |
1 |
||||||
3. 同音异义 |
0.15** |
0.26** |
1 |
|||||
4. 语素分解 |
0.27** |
0.36** |
0.17** |
1 |
||||
5. 语素意识总分 |
0.30** |
0.78** |
0.80** |
0.43** |
1 |
|||
6. 词语识别 |
0.47** |
0.44** |
0.22** |
0.43** |
0.44** |
1 |
||
7. 正字法意识 |
0.28** |
0.14** |
0.03 |
0.18** |
0.12** |
0.35** |
1 |
|
8. 语音意识 |
−0.07 |
−0.13** |
−0.03 |
−0.19** |
−0.11** |
−0.44** |
−0.17** |
1 |
注:***p < 0.001;**p < 0.01;*p < 0.05。
由相关分析可知,部首意识、语素意识与词语识别之间都具有显著相关,表明适合进行后续的中介作用分析。接着把部首意识作为自变量,语素意识作为中介变量,词语识别作为因变量,运用SPSS软件的PROCESS插件对三者的关系进行中介效应检验。
效应类型 |
效应值 |
Bootse |
95% CI |
相对效应值% |
|
下限 |
上限 |
||||
总效应 |
3.00 |
0.29 |
2.44 |
3.57 |
|
直接效应 |
2.38 |
0.28 |
1.84 |
2.93 |
79% |
间接效应 |
0.62 |
0.13 |
0.38 |
0.89 |
21% |
由
为揭示汉语儿童中部首意识与词语识别的关系及其作用路径,本研究探讨了部首意识对词语识别的预测作用,以及语素意识在二者关联中潜在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在控制语音意识、正字法意识之后,部首意识对词语识别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部首意识也可以通过语素意识的中介作用贡献于词语识别。上述结果验证了本文假设,揭示了部首意识通过词汇水平贡献于词语识别能力的作用路径,也有助于在教学实践中为儿童词语识别的提升提供理论指导。
此外,本研究发现部首意识也可以通过语素意识的中介作用贡献于词语识别。部首意识和语素意识与单字或词语语义信息的获取关联密切,都有助于读者通过局部成分(部首及单字)推断整体(单字与整词)的语义内涵。据此推测,部首意识好的儿童可能也会更加擅长运用语素结构来理解词语含义,获得更好的词语识别能力(
本研究探查了部首意识与词语识别的关系,表明部首意识可以显著预测汉语词语识别,并且可以通过语素意识的中介作用贡献于词语识别。研究有助于完善部首意识与词语识别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部首意识可以通过词汇水平通路贡献于词语识别,丰富了部首意识促进字词识别作用路径的研究。亚词汇水平语言能力可以贡献于词语识别的结果,也有助于完善汉语词语识别的理论模型。部首是汉字区别于拼音文字的一个显著特征,读者可以通过部首这一字形成分推测汉字的语义表征。在学科教育中,教师也应该加强对部首意识的教导,通过分析汉字的部首结构及部首功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利用部首意识提升其词语识别能力的发展。
研究存在如下不足之处。首先,研究采用横断设计探讨了部首意识与词语识别的关系及具体作用路径,但部首意识会否对词语识别发展具有显著贡献还需要后续纵向设计的证据。再者,小学阶段是儿童阅读能力高速发展的时期,如果对被试进行高低年级分别进行探讨,有助于深入理解部首意识与词语识别关系的本质及其变化趋势。最后,研究样本取自国内较发达一线城市的一所小学,该学校教育资源较为丰富,研究结果是否可以推广至国内儿童仍需更多探讨。
为了深化认识亚词汇水平的部首意识与词语识别关系的本质,本文探讨了部首意识、语素意识及词语识别的关系。结果表明:(1) 部首意识、语素意识与词语识别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2) 部首意识对词语识别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且语素意识在二者关系中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除了亚词汇路径,部首意识也可以通过词汇路径贡献于词语识别。具体而言,部首意识有助于个体语素意识的发展,从而得以根据词语语素结构准确构建词语语义信息并提升词语识别能力。
本研究得到2023年江苏省教科规划专项课题(儿童语素意识预测阅读理解的模型构建及追踪干预研究;C/2023/01/85)、2023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阅读障碍儿童阅读能力的预测模型构建及追踪干预研究;2023SJYB2013)以及江苏省儿童认知发展与心理健康高校重点实验室2024年开放课题(阅读障碍儿童语素干预的认知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206110080)的资助。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