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Meta-Analysis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Social Support, and Its Various Dimensions among the Elderly in China
Objective: To systematically evalu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social support and its dimensions among Chinese the elderly using Meta-analysis. Methods: We searched CNKI, WanFang Data, VIP, PubMed, Embase, Web of Science, Cochrance Libarary, and MEDLINE databases, and the time limit of each database was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atabases to 1 September 2024, to find ou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social support of the elderly in China. Literature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social support among the Chinese elderly was searched. Meta-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Stata 11.0 software after two researchers independently screened the literature, extracted data, and evaluated the quality of the included studies. Results: A total of 11 papers were included and the quality of the literature was moderate. The total sample size was 7039 elderly, 2998 males and 4041 females. Meta-analysis showed that subjective well-being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cial support (r = 0.39, P < 0.01) with a combine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41 (95% CI (0.37, 0.46). Conclusion: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the elderly has a moderate correlation with social support, and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social support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the elderly.
The Elderly
主观幸福感是评估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指标,与个体的日常功能及心理健康状况紧密相关(
为了深入理解社会支持如何影响我国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本研究利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分析了相关文献中的相关系数r,旨在为未来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采用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 Data、VIP、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ce Libarary、MEDLINE数据库,各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4年9月1日,以主题词和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检索中国老年人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横断面研究。中文检索词:老年人、老人、老年、幸福感、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英文检索词:China、Chinese、senior、old、elder、aged、social support、subjective well-being。
纳入标准:① 国内外发表的研究文献。② 研究对象为中国地区,且年龄为60岁及以上人群。③ 研究设计为横断面研究。④ 效应指标为Pearson相关系数r值,以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为测量工具且数据完整的文献。⑤ 中文或英文文献。排除标准:① 综述性文献、会议论文及学位论文。② 研究对象年龄<60岁。③ 数据不完整或有错误的文献。④ 重复发表文献。⑤ 测量工具不符合的文献。
两位研究生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依据文题和摘要剔除那些明显不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后;再阅读全文,进行二次筛选;如有分歧,则咨询第三方协助,经三方讨论达成一致意见。
资料提取包括:文献题目、第一作者及发表年份、地区、抽样方式、样本量、年龄、性别、结局指标等。
结局指标:本研究中所关注的变量为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这些变量均采用国际公认的测量工具进行评估。且研究者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r值来探讨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关关系。
由2名研究生根据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 AHRQ)推荐的对观察性研究的质量评价标准(
采用stata11.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Q检验进行异质性检验,当P < 0.05,I2 ≥ 50%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当P > 0.05,I2 < 50%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将纳入文献中提取出的效应指标和相关系数r值,通过相应公式转换得到Fisher’s Z值和标准误SE值(
纳入研究 |
样本量(男/女) |
样本来源 |
地区 |
年龄 |
取样方法 |
r值 |
|
60 (42/18) |
机构 |
重庆 |
60~83 |
非随机 |
0.381 |
|
292 (149/143) |
社区 |
陕西 |
69 ± 4 |
非随机 |
0.38 |
|
144 (90/54) |
社区 |
湖北 |
≥60 |
随机 |
0.375 |
|
102 (54/48) |
社区 |
湖南 |
67 ± 9.6 |
非随机 |
0.341 |
|
215 (101/114) |
机构 |
湖南 |
76.98 ± 8.74 |
非随机 |
0.39 |
|
157 (157/0) |
机构 |
广东 |
73.73 ± 6.72 |
非随机 |
0.463 |
|
177 (94/83) |
社区 |
陕西 |
69.31 ± 8.14 |
非随机 |
0.338 |
|
272 (122/150) |
社区 |
陕西 |
≥60 |
随机 |
0.385 |
|
553 (0/553) |
社区 |
安徽 |
68.77 ± 6.91 |
非随机 |
0.341 |
|
207 (90/117) |
社区 |
山西 |
70.3 ± 8.12 |
随机 |
0.394 |
|
284 (83/201) |
社区 |
河北 |
71.8 ± 7.2 |
随机 |
0.328 |
|
104 (39/65) |
机构 |
浙江 |
≥60 |
随机 |
0.25 |
|
518 (222/296) |
社区 |
吉林 |
69.70 ± 7.53 |
非随机 |
0.386 |
|
547 (262/285) |
机构 |
辽宁 |
74.34 ± 6.86 |
非随机 |
0.532 |
|
286 (126/160) |
机构 |
新疆 |
74.25 ± 8.12 |
随机 |
0.319 |
|
679 (227/452) |
社区 |
安徽 |
74.20 ± 6.41 |
非随机 |
0.347 |
|
615 (289/326) |
社区 |
辽宁 |
68.96 ± 5.91 |
随机 |
0.487 |
|
203 (93/110) |
社区 |
宁夏 |
≥60 |
随机 |
0.553 |
|
198 (70/128) |
社区 |
河南 |
≥60 |
非随机 |
0.787 |
|
1624 (758/866) |
社区 |
湖北 |
77.11 |
随机 |
0.321 |
初步检索获得634篇,通过滚雪球方式纳入4篇。经去重、阅读文题和摘要初筛后获195篇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经全文筛选,剔除研究类型不符,结局指标不明、研究数据不完整文献39篇,最终纳入19篇关于中国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相关性的文献。纳入研究的基本情况见
采用逐一排除各研究的方法进行敏感性分析,Summary Fisher’s Z值未见明显改变,表明本次Meta分析结果稳定可靠。根据呈现的漏斗图结果分析,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漏斗图大致对称分布,表明Meta分析发表偏倚较小。但因个别研究偏离漏斗图置信区间,因此采用Begg’s test和Egger’s test对漏斗图的结果进一步检验。结果显示,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相关性Z = 0.42,P = 0.675,t = 0.57,P = 0.579;表明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Meta分析结果没有明显发表偏倚。(
此次Meta分析共纳入20个研究,各研究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结果合并。我国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合并相关系数为0.44 [95% CI (0.38, 0.51)],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显示,不同发表年份对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关系的调节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地理区域对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来自北方地区老年人的样本,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相关性较南方地区样本更高;老年人空巢情况对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来自空巢老人的样本,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具有更为紧密的相关性,来自非空巢老人的样本,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相对较低;抽样方法对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关系的调节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样本量大小对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关系的调节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项目 |
文献数量 |
合并Z值(fisher’s Z) |
95% CI |
异质性I2 |
效应模型 |
P值 |
年份 |
||||||
2010 - 2015 |
10 |
0.39 |
(0.35, 0.44) |
0.00% |
固定 |
0.499 |
2016 - 2021 |
9 |
0.42 |
(0.35, 0.50) |
85% |
随机 |
|
地区 |
||||||
南方 |
9 |
0.36 |
(0.32, 0.39) |
0.00% |
固定 |
0.019 |
北方 |
10 |
0.44 |
(0.38, 0.51) |
72.30% |
随机 |
|
是否空巢 |
||||||
是 |
5 |
0.43 |
(0.36, 0.49) |
59.80% |
随机 |
0.030 |
否 |
5 |
0.34 |
(0.30, 0.38) |
0.00% |
固定 |
|
抽样方法 |
||||||
随机 |
9 |
0.41 |
(0.33, 0.48) |
75.20% |
随机 |
0.823 |
非随机 |
10 |
0.42 |
(0.36, 0.48) |
61.40% |
随机 |
|
样本量 |
||||||
<200 |
6 |
0.38 |
(0.31, 0.46) |
0.00% |
固定 |
0.702 |
200 - 500 |
7 |
0.41 |
(0.35, 0.48) |
50.90% |
随机 |
|
>500 |
6 |
0.43 |
(0.34, 0.51) |
87.60% |
随机 |
本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系数为0.37,两者之间呈中等正相关,与主观支持呈中等正相关,与客观支持呈低正相关,与支持利用度呈低正相关。这一结果意味着,社会支持水平越高,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得分越高,其主观幸福感水平也越高。此结果与多项研究相符,这些研究均强调社会支持在提升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方面的积极作用。例如,一项在西班牙进行的横断面研究表明,充足的社会支持能显著提高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
不同年份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具有跨年份阶段的一致性,说明尽管社会发展变化,社会支持仍是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地区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南北分区的地理区域对我国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相关性的调节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受南北分区的影响,南方地区较为温暖的气候、较为密集的社区网络以及较为频繁的社交活动可能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的社会互动机会,从而增强了他们的社会支持感(
本研究局限性:第一、只纳入Pearson相关系数作为结局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存在一定偏倚。第二、在文献检索过程中,未纳入学位论文、未发表的论文及中、英文以外的文献,可能存在收录不全的问题。第三、未纳入将老年人年龄定义为55岁以上的文献,有待考虑。第四、部分亚组文献数量较少,一定程度上影响结果。第五、缺乏两变量内维度的探讨。
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之间呈现出正相关。然而,由于本研究主要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并且纳入的文献数量有限,这可能影响了结果的广泛适用性。因此,建议未来的研究扩大样本规模,采用跨地区的多中心研究设计,以覆盖不同地区和类型的老年群体,从而为老年心理干预提供更全面的证据基础。
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2023BS093);成都医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一般项目(编号:YCX2024-01-107)。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