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 Advances in Psychology 2160-7273 2160-7281 beplay体育官网网页版等您来挑战! 10.12677/ap.2025.151036 ap-106507 Articles 人文社科, 合作期刊 中国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关系的Meta分析
A Meta-Analysis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Social Support, and Its Various Dimensions among the Elderly in China
周家玉 徐惠玲 成都医学院心理学院,四川 成都 16 01 2025 15 01 293 301 12 12 :2024 14 12 :2024 14 1 :2025 Copyright © 2024 beplay安卓登录 All rights reserved. 2024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中国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 Data、VIP、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ce Libarary、MEDLINE数据库,各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4年9月1日,查找关于中国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相关性的文献。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筛选文献、提取资料、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之后,采用Stata 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篇文献,文献质量中等。总样本量为7039名老年人,男2998名,女4041名。Meta分析显示,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 = 0.39, P < 0.01)合并相关系数为0.41 (95% CI (0.37, 0.46)。结论: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存在中等程度相关,老年人社会支持水平越高主观幸福感水平越高。
Objective: To systematically evalu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social support and its dimensions among Chinese the elderly using Meta-analysis. Methods: We searched CNKI, WanFang Data, VIP, PubMed, Embase, Web of Science, Cochrance Libarary, and MEDLINE databases, and the time limit of each database was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atabases to 1 September 2024, to find ou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social support of the elderly in China. Literature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social support among the Chinese elderly was searched. Meta-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Stata 11.0 software after two researchers independently screened the literature, extracted data, and evaluated the quality of the included studies. Results: A total of 11 papers were included and the quality of the literature was moderate. The total sample size was 7039 elderly, 2998 males and 4041 females. Meta-analysis showed that subjective well-being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cial support (r = 0.39, P < 0.01) with a combine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41 (95% CI (0.37, 0.46). Conclusion: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the elderly has a moderate correlation with social support, and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social support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the elderly.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Meta分析
The Elderly
Subjective Well-Being Social Support Meta-Analysis
1. 引言

主观幸福感是评估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指标,与个体的日常功能及心理健康状况紧密相关( 从晓,2022 )。随着生理和心理防御能力的下降,若老年人缺少适当的社会支持,他们的心理平衡可能变得脆弱,容易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的出现( 王港等,2021 )。研究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中存在感受到幸福感较低的比例不容忽视。由于退休、独居、健康问题等因素,这一群体的主观幸福感面临进一步的挑战,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也可能随之增加( 杜锐扬等,2024 )。研究显示,高主观幸福感的老年人往往健康状况更佳( 张冲,梁晓林,2023 )。国内外文献表明,社会支持对提高老年人幸福感具有积极作用( 许学华等,2021 ),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已关注此问题,但由于研究工具不一,结果尚有差异。当前,对老年人社会支持与幸福感关系的系统性评价还不够充分。仍缺少一项涵盖大样本的系统研究,以深入探讨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联。因此,有必要对以往相关研究进行回顾、整合。

为了深入理解社会支持如何影响我国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本研究利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分析了相关文献中的相关系数r,旨在为未来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2. 对象与方法 2.1. 检索策略

采用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 Data、VIP、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ce Libarary、MEDLINE数据库,各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4年9月1日,以主题词和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检索中国老年人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横断面研究。中文检索词:老年人、老人、老年、幸福感、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英文检索词:China、Chinese、senior、old、elder、aged、social support、subjective well-being。

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 国内外发表的研究文献。② 研究对象为中国地区,且年龄为60岁及以上人群。③ 研究设计为横断面研究。④ 效应指标为Pearson相关系数r值,以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为测量工具且数据完整的文献。⑤ 中文或英文文献。排除标准:① 综述性文献、会议论文及学位论文。② 研究对象年龄<60岁。③ 数据不完整或有错误的文献。④ 重复发表文献。⑤ 测量工具不符合的文献。

2.3. 文献筛选和信息提取

两位研究生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依据文题和摘要剔除那些明显不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后;再阅读全文,进行二次筛选;如有分歧,则咨询第三方协助,经三方讨论达成一致意见。

资料提取包括:文献题目、第一作者及发表年份、地区、抽样方式、样本量、年龄、性别、结局指标等。

2.4. 结局指标

结局指标:本研究中所关注的变量为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这些变量均采用国际公认的测量工具进行评估。且研究者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r值来探讨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关关系。

2.5. 文献质量评价

由2名研究生根据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 AHRQ)推荐的对观察性研究的质量评价标准( 梁倩等,2022 )独立进行偏倚风险评价,采用咨询第三方的方法裁决两人在交叉核对中出现的分歧。评价横断面的标准包括11个条目,分别采用“是”“否”“不清楚”作答,总分11分,得分越高文献质量水平越高。

2.6. 统计方法

采用stata11.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Q检验进行异质性检验,当P < 0.05,I2 ≥ 50%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当P > 0.05,I2 < 50%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将纳入文献中提取出的效应指标和相关系数r值,通过相应公式转换得到Fisher’s Z值和标准误SE值( 葛芳君等,2012 ),将二者输入统计软件得出Summary Fisher’s Z值,最后根据公式计算出Summary r值。采用森林图展示结果特征,漏斗图及Begg’s test与Egger’s test来检验研究发表偏倚。以Summary r绝对值评价变量间的相关关系:0.8及以上为高相关,0.3~0.8为中等相关,0.3及以下为低相关。

3. 结果 3.1. 纳入研究基本情况 <xref></xref>Table 1.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cluded literatureTable 1.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cluded literature 表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纳入研究

样本量(男/女)

样本来源

地区

年龄

取样方法

r值

李敏(2002)

60 (42/18)

机构

重庆

60~83

非随机

0.381

狄文婧(2009)

292 (149/143)

社区

陕西

69 ± 4

非随机

0.38

王枫(2010)

144 (90/54)

社区

湖北

≥60

随机

0.375

刘立君(2010)

102 (54/48)

社区

湖南

67 ± 9.6

非随机

0.341

孙梦霞(2011)

215 (101/114)

机构

湖南

76.98 ± 8.74

非随机

0.39

李淑霞(2011)

157 (157/0)

机构

广东

73.73 ± 6.72

非随机

0.463

郭薇(2014)

177 (94/83)

社区

陕西

69.31 ± 8.14

非随机

0.338

吴芳(2015)

272 (122/150)

社区

陕西

≥60

随机

0.385

汪全海(2015)

553 (0/553)

社区

安徽

68.77 ± 6.91

非随机

0.341

谷青芳(2015)

207 (90/117)

社区

山西

70.3 ± 8.12

随机

0.394

王培培(2017)

284 (83/201)

社区

河北

71.8 ± 7.2

随机

0.328

刘亚楠(2016)

104 (39/65)

机构

浙江

≥60

随机

0.25

陈宏吉(2016)

518 (222/296)

社区

吉林

69.70 ± 7.53

非随机

0.386

何君(2016)

547 (262/285)

机构

辽宁

74.34 ± 6.86

非随机

0.532

李钰勤(2017)

286 (126/160)

机构

新疆

74.25 ± 8.12

随机

0.319

任琼琼(2018)

679 (227/452)

社区

安徽

74.20 ± 6.41

非随机

0.347

姜兆权(2020)

615 (289/326)

社区

辽宁

68.96 ± 5.91

随机

0.487

杨晓花(2021)

203 (93/110)

社区

宁夏

≥60

随机

0.553

韩瑜(2021)

198 (70/128)

社区

河南

≥60

非随机

0.787

陈显友(2021)

1624 (758/866)

社区

湖北

77.11

随机

0.321

初步检索获得634篇,通过滚雪球方式纳入4篇。经去重、阅读文题和摘要初筛后获195篇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经全文筛选,剔除研究类型不符,结局指标不明、研究数据不完整文献39篇,最终纳入19篇关于中国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相关性的文献。纳入研究的基本情况见 表1

3.2. 敏感性和发表偏倚 Figure 1. Funnel plot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social support--图1. 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相关性漏斗图--

采用逐一排除各研究的方法进行敏感性分析,Summary Fisher’s Z值未见明显改变,表明本次Meta分析结果稳定可靠。根据呈现的漏斗图结果分析,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漏斗图大致对称分布,表明Meta分析发表偏倚较小。但因个别研究偏离漏斗图置信区间,因此采用Begg’s test和Egger’s test对漏斗图的结果进一步检验。结果显示,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相关性Z = 0.42,P = 0.675,t = 0.57,P = 0.579;表明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Meta分析结果没有明显发表偏倚。( 图1 )

3.3. 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相关性的Meta分析结果 Figure 2. Forest plot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social support--图2. 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相关性森林图-- Figure 3. Forest plot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social support--图3. 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相关性森林图--

此次Meta分析共纳入20个研究,各研究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结果合并。我国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合并相关系数为0.44 [95% CI (0.38, 0.51)],有统计学意义( 图2 )。通过敏感性分析,我们逐一剔除文章中的各项研究,发现得到的 Summary Fisher’s Z值没有显著变化,且仍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本次Meta分析结果相对稳定。漏斗图结果显示, 韩瑜,李转珍(2021) 研究结果显著偏离可信区间,暗示可能存在发表偏倚,在剔除其研究后,发现异质性I2从86.3%降至68.3%,考虑其权重较小(4.87%),经商讨后决定将该文献排除。对其余19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合并相关系数为0.41 [95% CI (0.37, 0.46)] ( 图3 )。经公式转换得出Summary r值为0.39,说明社会支持得分越高,老年人主观幸福感量表得分越高。

3.4. 亚组分析

结果显示,不同发表年份对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关系的调节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地理区域对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来自北方地区老年人的样本,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相关性较南方地区样本更高;老年人空巢情况对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来自空巢老人的样本,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具有更为紧密的相关性,来自非空巢老人的样本,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相对较低;抽样方法对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关系的调节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样本量大小对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关系的调节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表2 )

<xref></xref>Table 2. Subgroup analysis resultsTable 2. Subgroup analysis results 表2. 亚组分析结果

项目

文献数量

合并Z值(fisher’s Z)

95% CI

异质性I2

效应模型

P值

年份

2010 - 2015

10

0.39

(0.35, 0.44)

0.00%

固定

0.499

2016 - 2021

9

0.42

(0.35, 0.50)

85%

随机

地区

南方

9

0.36

(0.32, 0.39)

0.00%

固定

0.019

北方

10

0.44

(0.38, 0.51)

72.30%

随机

是否空巢

5

0.43

(0.36, 0.49)

59.80%

随机

0.030

5

0.34

(0.30, 0.38)

0.00%

固定

抽样方法

随机

9

0.41

(0.33, 0.48)

75.20%

随机

0.823

非随机

10

0.42

(0.36, 0.48)

61.40%

随机

样本量

<200

6

0.38

(0.31, 0.46)

0.00%

固定

0.702

200 - 500

7

0.41

(0.35, 0.48)

50.90%

随机

>500

6

0.43

(0.34, 0.51)

87.60%

随机

4. 讨论

本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系数为0.37,两者之间呈中等正相关,与主观支持呈中等正相关,与客观支持呈低正相关,与支持利用度呈低正相关。这一结果意味着,社会支持水平越高,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得分越高,其主观幸福感水平也越高。此结果与多项研究相符,这些研究均强调社会支持在提升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方面的积极作用。例如,一项在西班牙进行的横断面研究表明,充足的社会支持能显著提高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 Farriol-Baroni et al., 2021 )。此外,社会支持不仅直接与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正相关,还可以通过减少生活中的心理压力和提高应对策略的有效性间接影响幸福感水平。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帮助老年人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的挑战,通过提供情感上的慰藉和实际帮助,降低压力和孤独感,从而增强个体的整体幸福感( Czaja et al., 2021 ; Shin & Park, 2022 ; Zhang & Sun, 2024 )。在国内,研究也显示,社会支持在提升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城市和乡村不同的社会环境中,社会支持的形式和强度不同,其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也呈现出不同的模式( 刘海霞等,2024 陈醒,彭琳,2024 )。社会支持水平越高,老年人感受到的孤独感越少( 白世国等,2019 )。孤独感的降低直接与幸福感的提升相关,因此,高社会支持能够有效减少老年人的孤独体验,进而提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姚若松等,2018 )。这进一步强调了在老年人福利和社会支持政策制定时,需要考虑到地域和文化差异,以更有效地满足老年人的需要。

不同年份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具有跨年份阶段的一致性,说明尽管社会发展变化,社会支持仍是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地区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南北分区的地理区域对我国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相关性的调节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受南北分区的影响,南方地区较为温暖的气候、较为密集的社区网络以及较为频繁的社交活动可能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的社会互动机会,从而增强了他们的社会支持感( 李经纬等,2021 )。值得关注的是本研究只选取了南北分区进行调节效应的分析,在未来需要进一步确认其他类型的分区是否会影响两者的相关关系;空巢情况对我国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相关性的调节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空巢老人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大于非空巢老人,空巢老人相比非空巢老人更加缺乏子女的日常陪伴,对社会支持的需求更为迫切( 张翔等,2017 ),社会支持不仅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还增强了心理韧性( 巩阳等,2023 )、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显著提升了其主观幸福感( 高锋剑等,2017 姜兆权等,2021 );在本研究中,亚组分析的结果揭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不同抽样方法和样本量对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的相关系数并未产生统计学上的显著影响调,这可能归因于纳入分析的文献在对这些关键变量进行分类时缺乏足够的细致性和全面性。因此,建议未来的研究者在进行类似分析时,应考虑对样本量和抽样方式进行更为详尽和细致的分类,以增强分析的精确度和可靠性。此外,通过深化资料的分析和比较,可以揭示更具体的相关系数,从而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更为精确的见解。

本研究局限性:第一、只纳入Pearson相关系数作为结局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存在一定偏倚。第二、在文献检索过程中,未纳入学位论文、未发表的论文及中、英文以外的文献,可能存在收录不全的问题。第三、未纳入将老年人年龄定义为55岁以上的文献,有待考虑。第四、部分亚组文献数量较少,一定程度上影响结果。第五、缺乏两变量内维度的探讨。

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之间呈现出正相关。然而,由于本研究主要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并且纳入的文献数量有限,这可能影响了结果的广泛适用性。因此,建议未来的研究扩大样本规模,采用跨地区的多中心研究设计,以覆盖不同地区和类型的老年群体,从而为老年心理干预提供更全面的证据基础。

基金项目

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2023BS093);成都医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一般项目(编号:YCX2024-01-107)。

NOTES

*通讯作者。

References 白世国, 信念, 冀云(2019). 老年人孤独感在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作用. 中国健康教育, 35(2), 161-165. 陈宏吉, 刘姝, 袁月, 孙胜男, 李春玉(2016). 延边地区空巢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相关分析. 现代预防医学, 43(3), 503-505, 529. 陈显友(2021). 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的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基于应对方式的调节作用. 社会科学家, 36(12), 17-23. 陈醒, 彭琳(2024). 社区老年人互助养老需求与双向社会支持的现状及关系研究. 护理学杂志, 39(12), 103-106. 从晓(2022). 社会支持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人口与社会, 38(6), 32-43. 狄文婧, 陈青萍(2009). 丧偶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3(5), 372-376. 杜锐扬, 温勇, 宗占红(2024). 生活方式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24(5), 484-490. 高锋剑, 陈有国, 刘培朵, 江竹, 黄希庭(2017). 心理韧性、孤独感、自我效能感预测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优势分析. 心理与行为研究, 15(2), 227-232, 239. 葛芳君, 赵磊, 刘俊, 周旻馨, 郭毅, 张庆军(2012). 基于Pearson相关系数的老年人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的Meta分析.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12(11), 1320-1329. 巩阳, 温红娟, 温扩, 徐梦璐, 章雨婷(2023). 城市空巢老人社会支持与焦虑的关系: 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 43(20), 5109-5112. 谷青芳(2015). 社区空巢老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变量及与社会支持的调查分析.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1(1), 45-48. 郭薇, 刘连龙(2014). 心理资本、社会支持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2(7), 1054-1056. 韩瑜, 李转珍(2021). 社区老年冠心病高危居民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社区医学杂志, 19(12), 762-766. 何君, 于洪宇(2016). 应对方式在老年住院患者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间中介效应分析. 现代预防医学, 43(22), 4150-4152, 4182. 姜兆权, 周诗雪, 孙蕊(2020). 空巢老人人格特征、社会支持与其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研究. 现代预防医学, 47(13), 2396-2399. 姜兆权, 周诗雪, 汤凯婷, 姚文晨, 王炎冬, 赵立成(2021). 心理韧性在农村空巢老人疏离感与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效应. 护理学杂志, 36(10), 89-90, 94. 李经纬, 范晨璟, 田莉, 欧阳伟, 苗文胜(2021). 社区建成环境对老年人社会交往活动的影响研究. 人文地理, 36(1), 56-65. 李敏, 黄智玉, 丁雨(2002). 6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分析. 重庆医学, 31(9), 829-830. 李淑霞, 李亚洁(2011). 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护理能力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护理学杂志, 26(6), 15-17. 李钰勤, 张仙强, 代亚丽(2017). 乌鲁木齐市养老机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护理管理杂志, 17(3), 167-170. 梁倩, 王芳, 税晓玲, 李玲, 何静漪, 林伦玮(2022). 中国老年人成功老龄化与社会支持相关性的Meta分析.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5), 46-50. 刘海霞, 陈小钰, 姚迎港, 何汶岂, 张琪, 曾慧(2024). “老漂族”孤独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军事护理, 41(9), 13-16. 刘立君, 吴艳平, 刘利华(2010). 108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8(1), 59-61. 刘亚楠(2016). 养老机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38(8), 100-104. 任琼琼, 李杰, 余丹丹, 赵冬冬, 董宝, 黄玉君, 孙业桓(2018). 安徽省某地区农村独居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研究.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2(6), 581-584. 孙梦霞, 李国平, 李建湖, 廖桂香(2011). 养老院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中国老年学杂志, 31(16), 3140-3143. 汪全海, 姚应水, 金岳龙, 艾东, 王金权, 余结根, 王俊, 贺连平(2015). 农村女性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老年学杂志, 35(1), 203-205. 王枫, 王茜, 庄红平, 况成云(2010).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医学与社会, 23(12), 9-12. 王港, 魏敏, 傅宏(2021). 社会支持和自我老化态度在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抑郁中的链式中介作用. 护理学杂志, 36(3), 14-16. 王培培, 王雪丹, 孙健, 刘凤丽, 程冉冉, 张勇, 周燕(2017). 邯郸市空巢老人主观幸福感及社会支持现况. 中国老年学杂志, 37(7), 1744-1746. 吴芳, 冯冬燕(2015). 城市空巢老人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42(4), 483-488. 许学华, 李晓鹏, 李菲, 麻丽丽(2021).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感恩的调节作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 41(17), 3826-3829. 杨晓花, 王银(2021). 海原县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研究. 卫生软科学, 35(10), 39-42. 姚若松, 郭梦诗, 叶浩生(2018). 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社会幸福感的影响机制: 希望与孤独感的中介作用. 心理学报, 50(10), 1151-1158. 张冲, 梁晓林(2023). 健康状况在社会参与和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作用分析. 医学与社会, 36(5), 91-96. 张翔, 苏少贞, 谢芳, 张兰月, 韦磐石(2017). 农村空巢中老年人社会支持、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及相关性. 中国老年学杂志, 37(1), 191-194. Czaja, S. J., Moxley, J. H.,&Rogers, W. A. (2021). Social Support, Isolation, Loneliness, and Health among Older Adults in the PRISM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2, Article 728658.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21.728658 Farriol-Baroni, V., González-García, L., Luque-García, A., Postigo-Zegarra, S.,&Pérez-Ruiz, S. (2021). Influence of Social Support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on the Perceived Overall Health of the Elderl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8, Article 5438. >https://doi.org/10.3390/ijerph18105438 Shin, H.,&Park, C. (2022). Social Suppor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Younger and Older Adults: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 Satisfaction.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3, Article 1051968.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22.1051968 Zhang, Y.,&Sun, L. (2024). The Health Status, Social Support,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Older Individuals: Evidence from the 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 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 12, Article 1312841. >https://doi.org/10.3389/fpubh.2024.131284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