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6” Internship Management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Village Management Major
Post practi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of the new rural economic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village affairs management direction), which helps students improve their working ability, broaden their vision and thinking, and promotes them to cultivate a fine style. In the process of in-post practice management, the major has explored a set of “5226” internship practice management modes: five levels of coordination and strict management, double guidance inside and outside the school, completion in two stages, and the achievement of six internship results. After long-term practice, this “5226” internship management model has promoted the dual internship management of schools and governments, improved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enhanced students’ awareness and ability of perspective-taking, and built a post-internship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system.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optimization suggestions for mor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on-the-job internships: improve the school and government dual-subject management system, strengthen detail management, strictly implement the school internship management system, standardize management, and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internship management.
Post Practice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管理(村务管理方向)专业是2018年市委组织部、市委农工委实施“北京市农村基层干部人才培养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迄今为止已经培养了五批四届毕业生共计1624人,为京郊乡村振兴注入了人才“活水”,为乡村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队伍支撑。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管理(村务管理方向)专业一直是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和市、区两级农工委校政“双主体”一起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与应用能力的关键环节
市农工委、市组织部每年在顶岗实习开始前定期组织学校、各涉农区农工委召开协调会,强调顶岗实习对村务管理专业学生的意义,安排各区农工委给学生安排顶岗实习工作岗位,学校制定并向各区发布顶岗实习计划,各区农工委协调生源所在镇、村最终给学生落实顶岗实习岗位和镇、村校外指导教师。“市、校、区、镇、村”五个层面都主动责任担当,严密组织顶岗实习,五个层面协同健全好校内外组织体系,全面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
专业提前做好顶岗实习动员,向学生详细介绍顶岗实习各环节的相关程序以及顶岗实习的相关要求,将校外指导教师的联系方式及时告知学生,强调严格要求,提醒学生遇到问题时及时和指导教师联系。
各区农工委协调安排,在镇、村两个阶段都给学生安排校外指导老师,分别对学生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和指导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熟悉基层党建工作、民政保障工作、经济发展工作等业务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
学校选派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校内指导老师,定期到镇、村实习单位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并与学生保持紧密沟通,了解他们的工作进展和心理状态,及时解决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
校内指导老师和校外指导老师定期沟通协商,双重指导确保学生实习全过程的效果落实,全时指导学生在岗,并完成全部实习内容。
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管理(村务管理方向)专业顶岗实习内容分为乡镇轮岗实践、村庄治理实践两个阶段进行。乡镇轮岗实践和村庄治理实践都是村务学生理论与顶岗实习相结合的重要方式。
乡镇轮岗实践阶段,通过在乡镇8周的轮岗锻炼,学生能够全面熟悉乡镇和村务相关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流程,运用所学到的知识为实习单位解决实际问题,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村庄治理实践阶段,学生进入村庄治理,通过6周实践,学习乡村治理先进经验,能够了解与熟悉农村党组织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村社区管理相关工作内容,提高自身的组织协调能力。
学生通过完成14周顶岗实习锻炼后,最终需要提交六项实习成果:1) 顶岗实习期间,学生需要坚持做好工作记录,撰写一本共14周的实习周记,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养成善于总结、勤于思考的习惯;2) 学生在乡镇轮岗实践、村庄治理实践两个阶段需要分别完成一则工作信息,培养学生注重做好影像资料留存的工作习惯,对完成的重要工作及时进行宣传,要求要素齐全、图文并茂;3) 学生在村庄治理实践阶段,结合实习所在村工作实际需求,策划并起草一项活动方案,例如组织党员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开展一次大扫除活动、开展老人慰问活动或是重阳节活动等;4)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工作任务,立足实习所在村的实际情况,对村里的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基层党组织建设等工作开展一次实地调研,并以此撰写一篇调研报告;5) 学生结合乡镇轮岗实践、村庄治理实践两个阶段的实习工作,全面梳理自己的收获、体会,积极思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个人见解或对工作的合理化建议,认真总结完成一篇实习工作总结;6) 学生完成乡镇轮岗实践阶段的实习工作后,乡镇党委需要对学生在乡镇轮岗锻炼期间的工作、思想、业绩等方面出具工作鉴定,加盖乡镇党委或乡镇政府公章。同样学生完成村庄治理实践两个阶段的实习工作后,村党组织或村委会要对学生在村庄治理实践期间的工作、思想、业绩等方面给予实习工作评价或工作鉴定,加盖村党支部或村委会公章。
通过五年的实习管理实践,市农工委协调各区农工委、组织部和学校协作共同管理,形成了一个完整而规范的校内外组织体系,双主体共同协力有效推行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管理(村务管理方向)专业顶岗实习的顺利完成。校政双方都是以积极、认真和负责的态度开展顶岗实习的双元管理工作,建立顶岗实习管理台账,实现顶岗实习管理信息的共享。
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管理(村务管理方向)专业顶岗实习有助于村务学生深化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并锻炼了学生乡村基层工作的技能。例如有的学生被分配到镇党建办公室,校外指导老师要求学生负责全镇范围内党员档案的核查工作。学生需要首先熟悉入党流程,接着调研统计本镇党员人数,深入了解每名党员档案存档所在地情况,整理出党员关系在本镇而党员档案未在本镇的党员名单,并统计出人数。学生最后还要摸清所有党员档案存放地情况后逐一核查。这项保密且严肃的工作,对学生的知识、能力都有严格要求,学生遇到问题及时向校外指导老师请教。通过顶岗实习的锻炼,学生对《农村基层党建》课程所学知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在实习过程中逐渐摸索出规律,越来越从容地面对出现的问题,专业技能有了明显的提升。再如有的学生被分配到镇民生办公室,更好地理解了《农村社会保障》课程所学的保障政策,同时知道了村民申报的流程和材料,以前在村里工作时只能知道为村民服务,但说不清应该怎么办,现在就知道如何真正保障村民的利益了。
学生在参加顶岗实习前对于乡镇工作部署缺乏理解,顶岗实习期间他们在校外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亲身参与乡镇岗位实践,实地体验到乡镇工作人员工作的繁杂和辛苦,能够换位思考乡村工作部署的意图,从原来的被动接受到现在的主动配合,增强了学生今后配合乡镇开展农村工作的主动性,为他们今后有效地做好村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作为顶岗实习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专业构建出镇、村校外指导老师评价与校内指导老师评价相结合的实习评价体系,采用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顶岗实习鉴定,并将考核贯穿于实习的全过程,全员采用统一评价标准考核。顶岗实习鉴定的维度主要包括实习态度、实习出勤和守纪情况、技能掌握情况、和校外指导老师、同事团结协作情况、综合能力情况和实习各项成果完成情况等。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管理(村务管理方向)专业建立了完善的实习档案制度,通过顶岗实习三方协议、顶岗实习指导书、实习周记、学生镇村两个阶段的工作信息、村庄治理实践阶段策划的活动方案、调研报告、实习工作总结、镇村鉴定表、校外指导老师评价表、校内指导老师评价表、学生与校内指导教师沟通情况记录表、教师检查记录及相关多媒体资料等实习档案,监督顶岗实习过程,实时提供顶岗实习指导反馈,最终促进顶岗实习质量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顶岗实习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岗位能力对接的核心环节,其组织与管理需要成熟的制度体系、详细的实施方案
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管理(村务管理方向)专业顶岗实习管理实践中,规范实习过程的监管至关重要。在顶岗实习前,学校除了做好实习动员外,还可以运用学院官网、学院公众号和实习学生企业微信群等多种途径,全面向学生宣传实习管理制度,加强学生的重视,促使学生做好各类准备,有利于后期较好地开展实习
顶岗实习学生分布在北京不同地区的不同乡镇,被各区、镇分配在不同的科室,因此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管理(村务管理方向)专业顶岗实习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出这套“5226”管理模式,这是校政双主体协同育人的延伸,更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益探索。构建这种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管理(村务管理方向)专业顶岗实习管理的高质量发展,实现为乡村振兴培养高质量的建设者这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论文为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教学创新团队培育项目09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管理团队实习有效管理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