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hanghai Residents’ Satisfaction with Personal Pension Policy
In order to study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current personal pension policy of Shanghai residents,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n the personal pension policy is searched by the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EBSCOhost database, and other information platform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pecific policy contents of the personal pension in our coun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idents, this paper combines online questionnaires and offline surveys with social surveys and sampling surveys and finds that the factors affecting Shanghai residents’ satisfaction with personal pension policies can be divided into residents’ own factors and policy characteristics. Among the residents’ factors, the mediating effect can be us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average income and health level of residents on satisfaction. In addition, among the characteristic factors of the policy,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equation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self-financing, great pressure”, “long term, cannot be withdrawn in the interim”, and “preferential intensity is not attractive enough” are the main factors hindering their satisfaction with personal pension policy.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optimization path of the personal pension system from the government level, the market level, and the individual level.
Personal Pension Policy
据预测,至2050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将逾16%,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在这一背景下,个人养老金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加之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给中国的养老保障体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中国的养老保障政策已由传统的三支柱模式向多支柱模式转变,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多元化需求。在此基础上,2022年11月,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个人养老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规定自2022年1月1日起,个人养老金将享受递延纳税优惠政策,允许缴费者在税前每年最高扣除1.2万元,投资收益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而在领取环节则按3%的税率单独计算个人所得税。尽管如此,当前养老保障体系中仍存在第一、第二支柱占据主导地位,而第三支柱参与度较低的制度协调问题。特别是居民对个人养老金政策的认知程度、参与程度和满意程度方面,仍存在显著的不足。鉴于此,本文旨在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个人养老金政策优化建议,以积极应对国家倡导的“积极老龄化”和“健康老龄化”政策,助力实现国民“老有所养”的目标。
为深入了解上海居民对个人养老金政策的满意度情况,需对当前个人养老金政策的目标实现程度及其面临的制约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为此,必须走入社区。
本次问卷共设计了50道题,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基本情况”、“政策满意情况”。首先,“基本情况”是指采集受访者的居住地、年龄、性别、身体健康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在职或退休前)、月平均工资等基本信息。其次,“政策满意情况”的部分是从受访者参保个人养老金的角度出发,围绕“满意度”来设计问题,包括目前上海居民对个人养老金政策的认知程度、满意程度以及期望程度。
本研究针对人口特征的异质性,综合运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上海市各区域社区居民进行了调查研究
1) 调研对象的居住地及年龄分组情况
根据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推断,在上海适龄劳动人口中,有工作且有工作意愿的居民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实施情况表现出较大关注度。此现象可能源于该群体正处于职业生涯的黄金期,对于未来养老问题的关注更为迫切。他们期望通过对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细节的深入了解,为自身的养老生活进行充分的规划。因此,该群体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高度关注具有逻辑上的合理性。
2) 调研对象其他基本情况
根据
项目名称 |
项目指标 |
均值 |
标准差 |
个案数 |
居民月平均收入 |
1~5分:1分最低,5分最高 |
3.32 |
1.196 |
550 |
健康状况自评 |
1 = 不健康,2 = 亚健康,3 = 健康 |
2.56 |
0.629 |
550 |
性别 |
1 = 男,2 = 女 |
1.46 |
0.501 |
550 |
年龄 |
周岁 |
45 |
1.007 |
550 |
学历 |
1~5分:1分最低,5分最高 (1 = 初中及以下,2 = 中专或高中,3 = 大专或高职,4 = 本科, 5 = 研究生及以上) |
3.6 |
0.885 |
550 |
生育情况 |
0 = 没有孩子,1 = 1个孩子,2 = 2个孩子,3 = 3个孩子及以上 |
1.85 |
0.775 |
550 |
项目名称 |
项目指标 |
均值 |
标准差 |
个案数 |
对个人养老金政策的满意度 |
1~5分:1分最低,5分最高 |
2.67 |
0.864 |
550 |
期限长,期中不能取出 |
1~5分:1分强烈不认同,5分强烈认同 |
3.6 |
0.540 |
550 |
优惠力度不够吸引人 |
1~5分:1分强烈不认同,5分强烈认同 |
3.1 |
0.501 |
550 |
自负盈亏压力大 |
1~5分:1分强烈不认同,5分强烈认同 |
4.2 |
0.380 |
550 |
根据
综合分析表明,受访者在自我评估的健康状况、教育水平及收入水平方面表现出较为良好的特征。上海市居民对于个人养老保险制度的参保意识及参与意愿普遍较高,但参保的实际覆盖率并不理想。即便如此,在参保参与度不尽如人意的背景下,受访者对于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仍抱有较高的期待。基于此,本研究认为针对上海市居民个人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策略尚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并可望提出具有实际意义的建议。
提出假设:“期限长,期中不能取出”、“优惠力度不够吸引人”、“自负盈亏压力大”这些政策特征对“居民对个人养老金政策的满意度”具有负面影响。
1) 被解释变量
被解释变量为居民对个人养老金政策的满意度,设为y,问卷中选项以有序变量1~5对满意度赋值。其中1分代表最低,5分代表最高,数值越大表示居民对个人养老金政策越满意。具体的分类为1表示非常不满意、2表示不满意、3表示一般、4表示满意、5表示非常满意。可得上海居民对当前的个人养老金政策的满意度较低,为2.31。
2) 解释变量
解释变量为居民平均收入水平,设为x,通过问卷中的提问“您认为阻碍个人养老金政策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是什么?”的回答来衡量,归纳得出的政策特征包括个人养老金政策“期限长,期中不能取出”、“优惠力度不够吸引人”、“自负盈亏压力大”。选项以有序变量1~5来赋值,1表示强烈不认同,2表示不认同,3表示一般,4表示认同,5表示强烈认同。
3) 控制变量
为了更精确地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对居民对个人养老金政策满意度的影响,本文基于问卷数据的可获得性,从个人特征这一角度出发,选取了性别、年龄、学历以及生育情况等关键因素作为控制变量。通过这些变量的引入,我们能够更细致地探讨它们对居民满意度的具体影响,从而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更为科学的决策依据。性别作为一个基本的社会属性,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居民对养老金政策的看法和满意度。年龄作为时间的积累,反映了居民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需求和期望,因此对养老金政策的满意度也会有所不同。学历水平则反映了居民的知识背景和对政策的理解能力,这可能会对其满意度产生影响。最后,生育情况作为家庭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能会对居民对养老金政策的满意度产生影响。
根据政策特征层面,影响居民对个人养老金政策满意度的变量,本文采用多元Logistic模型来探讨影响居民对个人养老保险政策满意度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具体了解该因素对居民满意度的影响程度,从而针对性地提出优化路径。设多元Logistic回归方程为:
其中, 表示居民对个人养老金政策满意度为j的概率 ,即因变量y; 为解释变量,即自变量; 为多元Logistic变量的截距项, 为模型的控制变量,μ为模型的随机扰动项, 为标准化的偏斜率系数。
设y为居民对于个人养老金政策的满意程度,为“自负盈亏,压力大”, 为“期限长,不能在期中取出”, 为“优惠力度不够吸引人”。
1) 影响居民对个人养老金政策满意度的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检验
根据
相关性检验 |
|||
控制变量 |
政策满意度 |
||
期限长,期中不能取出 &优惠力度不够吸引人 &门槛太高 |
有其他获利渠道 |
相关性 |
−0.998 |
显著性(双侧) |
0.000 |
||
有其他获利渠道 &门槛太高 &优惠力度不够吸引人 |
期限长,期中不能取出 |
相关性 |
−0.995 |
显著性(双侧) |
0.000 |
||
有其他获利渠道 &门槛太高 &期限长,期中不能取出 |
优惠力度不够吸引人 |
相关性 |
−0.599 |
显著性(双侧) |
0.000 |
2) 影响居民对个人养老金政策满意度的各因素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
似然比检验 |
||||||||||||||
效应 |
模型拟合条件 |
似然比检验 |
||||||||||||
简化模型的−2对数似然 |
卡方 |
自由度 |
显著性 |
|||||||||||
截距 |
25.396 |
0.000 |
0 |
0.000 |
||||||||||
自负盈亏,压力大 |
29.792 |
4.396 |
1 |
0.000 |
||||||||||
期限长,期中不能取出 |
25.611 |
0.215 |
1 |
0.001 |
||||||||||
优惠力度不够吸引人 |
27.541 |
2.145 |
1 |
0.001 |
||||||||||
参数估算值 |
||||||||||||||
您对于个人养老金政策的满意度 |
B |
标准 错误 |
瓦尔德 |
自由度 |
显著性 |
Exp(B) |
Exp (B)的95%置信区间 |
|||||||
下限 |
上限 |
|||||||||||||
截距 |
2.147 |
0.584 |
13.515 |
1 |
0.000 |
|||||||||
自负盈亏,压力大 |
−0.986 |
0.490 |
4.049 |
1 |
0.004 |
0.373 |
0.143 |
0.975 |
||||||
期限长,期中不能取出 |
−0.203 |
0.439 |
0.215 |
1 |
0.003 |
0.816 |
0.345 |
1.928 |
||||||
优惠力度不够吸引人 |
−0.643 |
0.443 |
2.107 |
1 |
0.001 |
0.526 |
0.221 |
1.253 |
见
为了更有效地提升民众对个人养老金政策的满意度,政府应当采取财政措施,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并进一步放宽个人养老金的税前减免标准,以此激发居民的参保积极性
目前,国内民众对于养老的风险意识仍较为欠缺,且过分追求短期回报,这有碍个人养老金的长期发展
基于此,要加强对个人养老金减免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工作,提高广大参保人员的政策认同度和满意度。政府应该加大对居民养老方面长期投资的教育力度,如,对于长期投资的优势、回报率等等。而对于长期投资可能存在的货币贬值风险,也要采取积极的手段,如提供相应的风险教育和管理策略,帮助民众建立正确的投资观念。同时,政府可以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发更多适合长期投资的养老金产品,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和投资需求的民众。
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实施与推广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政府层面,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有序发展的原则,不断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和可持续的多层次、多支柱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动发展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适合市情实际的个人养老金制度
面对复杂市场环境,需构建有效的相对收益率担保体系和风险管理体系,确保投资者收益最大化
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推行依赖于公众的广泛认同。在加入个人养老金制度之前,公众需通过多元化的信息渠道对该制度进行深入了解,并积极做出响应
在参与个人养老金保险的过程中,公众应培养稳健的投资心态,确立长期投资的策略,以抵御短期市场波动的干扰
面对个人养老金金融产品,投资者应基于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审慎的评估,并做出明智的投资选择
就业问题作为社会民生领域中最为重大和基础的议题,其首要任务在于解决就业质量的提升问题,即从确保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到实现劳动者的劳动价值最大化
上海市个人养老金政策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居民养老生活待遇水平,并化解上海市老龄化社会带来的经济方面的冲击,但在个人养老金的具体实施中,由于居民个人层面以及政策特征层面的影响因素,使得居民对个人养老金政策的满意度不高,现今的个人养老金政策实施情况在各层面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通过政府、市场及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优化路径,以提升居民对该政策的满意度,并积极响应国家相关“积极老龄化”与“健康老龄化”的政策实施,以实现国民“养老所养”的目标。当然,本文选用的数据有一定的局限性,今后有待使用更全面的样本数据展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