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urvey Study on English Learning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An Example of a Vocational School in Hengshan District
The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ssued by China’s Ministry of Education mentions that English teacher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should integrate the teaching content according to the students’ motivation and interest in learning as well as their language level, so that students of different levels and types can enjoy the joy of English learning.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its specific cultivation objectives in English teaching, and the English teaching strategy in vocational schools should focus on enhancing students’ practical application ability, i.e., it is committed to cultivating compound talents who can flexibly apply English in workplace situations. Since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general education in terms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choice of curriculum content, student composition,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raduation planning, these differences are inevitably reflected in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teaching and require the adoption of a teaching mode that is closer to the vocational needs, so understanding students’ motivation to learn is a key step for teachers to determine how to teach and what to teach. In order to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is current situation, the author conducted a research on the English learning motivation of some intermediate students in Hengsh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by means of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is a general deficiency of poor English learning motivation in the student population. This finding has a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and driving effect on how to subsequently optimize the English learning environment of intermediate students, stimulate their learning interest, and enhance the overall effectiveness of intermediate English teaching.
Secondary Students
国内外诸多学者对学习动机做了深入研究。在国外Gardner和Lambert最早开始研究外语学习动机
1) 中职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现状如何?
2)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有哪些?
笔者以曾经所任教的榆林市横山区某职业教育中心高一部的不同专业(幼儿保育、电子商务、软件开发、高铁运输、机电一体化、会计、计算机)的45名同学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21名,女生24名。大约53.33%的受访者为女性,46.67%为男性,性别比例相对均衡;受访者的专业分布较为广泛,以电子商务和幼儿教育为主,分别占33.33%和24.44%;大多数受访者在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占比高达75.56%。
通过调查问卷对45名学生进行了学习动机的小范围预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45份,回收45份,获取了小样本数据。利用SPSS27.0进行了信度分析,调查问卷第二三部分Alpha值分别为0.980、0.962说明其可靠性较高。
对调查问卷第二部分所采集的数据即Q1~20进行因子分析后,KMO值为0.800,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结果为显著,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采用最大方差法进行旋转,最终归类为4个因子,分别是学习成绩、个人发展、学习情境、内在兴趣。因子1——学习成绩动机(Q2, Q4, Q10, Q11);因子2——个人发展动机(Q13, Q15, Q18, Q20);因子3——学习情境动机(Q5, Q6, Q7, Q8, Q9);因子4——内在兴趣(Q1, Q3, Q12, Q14, Q16, Q17, Q19)。
有28.89%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的原因是因为英语是学校的必修考试科目;有22.22%的学生认为升入中职后学习英语的动力与英语成绩有关;有33.33%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取得毕业证书;有24.44%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是出于对专业知识深入学习的需求。因此,四个方面均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所影响。
有26.67%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可以成为我日后找工作的助力;有31.1%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的目的是获得更高层次的学历;有28.89%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是因为现在网络很发达,很多新鲜的网络用语都是英语;有33.3%的学生认为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是个人修养和受教育程度的象征。因此,大部分人选择学习英语是想要获得更高的学历以及能够更好地帮助自己在日后找工作。
根据数据显示,学生对学习英语动力与老师对他们的关注程度有一定的关联性。其中,选择1和选择5的比例最高,分别为26.67%,表明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老师对他们的关注程度与他们学习英语的动力有很大程度上的关联。而选择2、3和4的比例相对较低,分别为15.56%、17.78%和13.33%。因此,可以初步推断学生在升入中职后,老师对他们的关注程度对他们学习英语的动力有一定的影响;有26.67%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的动力很大程度上与英语课的课堂内容有关;同时也有26.67%的学生认为有学习英语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与所用教材有关;根据数据显示,学生对于学习英语的动力与是否喜欢英语老师有关。其中,有20%的学生选择选项1,13.33%的学生选择选项2,22.22%的学生选择选项3,22.22%的学生选择选项4,22.22%的学生选择选项5。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学习英语的动力与是否喜欢英语老师有关,且没有明显的偏好选项;根据数据显示,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动力与英语课的学习氛围有关的看法分布如下:选项1有10人选择,占比22.22%;选项2有6人选择,占比13.33%;选项3有8人选择,占比17.78%;选项4有10人选择,占比22.22%;选项5有11人选择,占比24.44%。综合来看,超过一半的学生(66.67%)认为学习英语的动力与英语课的学习氛围有关。
对于开始学英语的原因,31.11%的人选择了选项5,表明他们对英语非常感兴趣,没有理由,也是最多人选择的答案;根据数据显示,学习英语的主要原因是爱听英文歌曲和爱看英文电影的比例最高,均为28.89%。其次是因为其他原因,学习英语的比例分别为26.67%、11.11%和4.44%;根据数据显示,学习英语出国留学是最主要的原因,占比35.56%。其次是兴趣爱好(26.67%),然后是学业需要(20%),其他原因的比例相对较低;与此同时,有31.1%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是因为想出国旅行,亲身体验外国的风土人情;根据数据显示,“我学习英语是因为英语让我在学校举办的一些活动中获得了成就感”的比例分布如下:选项1有14人选择,占31.11%;选项2有5人选择,占11.11%;选项3有11人选择,占24.44%;选项4有3人选择,占6.67%;选项5有12人选择,占26.67%。可以看出,在这些选项中,选项1和选项5的选择人数较多,分别占总人次的31.11%和26.67%,说明大多数人学习英语是因为在学校举办的一些活动中获得了成就感;根据数据表格显示,选择“5”“我学习英语是为了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比例最高,为31.11%,可以看出,大多数人学习英语是为了让世界了解中国;根据数据显示,学习英语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兴趣上。其中,31.11%的人选择了选项1,24.44%的人选择了选项3,22.22%的人选择了选项5,这三个选项合计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比例,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大部分人学习英语是因为他们对英语国家的文化非常感兴趣。
题号 |
非常不同意 |
不同意 |
不确定 |
同意 |
非常同意 |
Q21 |
24.44% |
17.78% |
22.22% |
13.33% |
22.22% |
Q22 |
31.11% |
8.89% |
28.89% |
11.11% |
20% |
Q21根据数据
Q22根据数据
题号 |
非常不同意 |
不同意 |
不确定 |
同意 |
非常同意 |
Q23 |
28.89% |
13.33% |
22.22% |
11.11% |
24.44% |
Q24 |
24.44% |
15.56% |
26.67% |
6.67% |
26.67% |
Q26 |
31.11% |
11.11% |
22.22% |
13.33% |
22.22% |
Q27 |
28.89% |
11.11% |
22.22% |
17.78% |
20% |
Q23根据数据
Q24根据数据
Q26根据数据
Q27根据数据
题号 |
非常不同意 |
不同意 |
不确定 |
同意 |
非常同意 |
Q25 |
28.89% |
11.11% |
26.67% |
13.33% |
20% |
Q28 |
22.22% |
13.33% |
33.33% |
8.89% |
22.22% |
Q29 |
28.89% |
13.33% |
17.78% |
17.78% |
22.22% |
Q30 |
26.67% |
17.78% |
22.22% |
13.33% |
20% |
Q25根据数据
Q28根据数据
Q29根据数据
Q30根据数据
综上调查研究结果:受访者对英语的兴趣程度较高,31.11%的人表示从一开始就对英语非常感兴趣;学习英语的动力主要来源包括英语成绩、老师关注程度、课堂内容、教材选择等因素;学习英语的目的多样化,包括为了取得毕业证书、出国留学、日后找工作、体验外国风土人情等;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学习英语是提升个人修养和受教育程度的象征,占比高达33.33%;部分受访者表示学习英语缺乏动力的原因包括老师水平、课堂内容无趣、教材陈旧等因素。
本研究通过对中职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深入调查,揭示了当前中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要求英语教师必须深刻反思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积极探索适合中职生的英语教学改革路径。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等措施,提升英语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英语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一门国际通用语言,更能够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本研究发现,中职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缺乏往往与他们对英语学习的认识不足和兴趣不浓有关。因此,通过加强英语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英语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本研究不仅揭示了中职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还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这些建议为中职英语教学提供了实践指导,有助于英语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特点,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同时,本研究也为中职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有助于推动中职英语教学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中职英语教育面临着越来越高的国际化要求。本研究通过对中职生英语学习动机的调查和分析,揭示了中职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需求和期望。这要求中职英语教育必须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加强与国际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职英语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本研究通过对中职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深入调查,不仅揭示了当前中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更为英语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改革方向和思路。
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反思:英语教师需对当前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深刻反思,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可能存在的弊端,如填鸭式教学、应试导向等,这些模式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差异,导致学习动机低下;学生需求的关注:教师应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特点,了解他们的学习困惑和兴趣所在,从而调整教学策略,使之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
优化教学内容:实用性强化,教学内容应与学生的职业发展和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增加实用性强的英语知识和技能,如职场英语、生活英语等;循序渐进,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进度,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
创新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互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项目式学习,通过实施项目式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英语,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丰富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音频、图片等,丰富教学手段,使英语教学更加生动有趣;线上线下融合,结合线上教学资源和线下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和途径。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求,实施个性化教学,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路径。
实效性评估: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注重对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如口语表达能力、听力理解能力等,以评估结果为导向,不断优化教学策略。
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通过组织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英语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增强学习的成就感:及时给予学生学习成果的反馈和认可,如优秀作业展示、学习进步奖等,增强他们的学习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综上所述,学习英语的动力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个人兴趣、学习环境、目标设定等。针对不同情况,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如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以提高学习动力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