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 Aging Research 2334-3419 2334-3524 beplay体育官网网页版等您来挑战! 10.12677/ar.2024.116431 ar-103777 Articles 人文社科 人口老龄化视域下养老服务业发展研究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lderly Care Service Industry in the Context of Population Aging
冯金鑫 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12 11 2024 11 06 2941 2945 19 11 :2024 20 11 :2024 20 12 :2024 Copyright © 2024 beplay安卓登录 All rights reserved. 2024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伴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也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本文系统、全面地分析了我国养老服务所面临的城乡差距明显、市场化不足、社会观念制约等问题,并针对此类问题在上层建筑、资金安排、医养结合等方面提出针对性措施,从而推动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提供保障。
Accompanied by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aging process, the elderly care service for the elderly has gradually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society.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d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problems faced by China’s elderly services, such as the obvious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lack of marketization, and the constraints of social concepts, and puts forward targeted measures for such problems in terms of superstructures, financial arrangement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medical care and nursing care,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lderly services industry and provide a guarantee for the elderly’s old age life.
老龄化,养老,养老服务业
Aging
Elderly Care Elderly Care Service Industry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老年人口数量逐年增加。据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占总人口的18.7%,预计2035年将突破4亿,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这一数据表明,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无法避免。养老服务业作为满足老年人口多样化需求的重要产业部门,在国家的重视下也在不断快速发展。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多方面问题,对老年人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现状,探讨提升对策,为未来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提供参考。

2. 理论概述 2.1. 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然而,这也带来了经济和社会层面的挑战,特别是在养老保障和社会服务供给方面。我国目前面临的一个特点是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未富先老、空巢化、少子化等养老问题的日益突出 [1] 。人口老龄化不仅是我国面临的一个挑战,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许多发达国家中,老龄化已经成为必须应对的现实问题。在我国,特别是在一些较早进入老龄化阶段的地区,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伴随着劳动力减少、家庭抚养压力增大、公共养老服务需求激增等问题。这些挑战使得如何在经济尚不富裕的背景下,找到有效的养老方式成为一项长期任务。

2.2. 养老服务业

养老服务业是为满足老年人因身体机能衰退、疾病等产生的特殊需求而提供的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服务的产业部门 [2]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养老服务业的需求逐渐增长,政府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政府通过政策激励和产业规划的推动,不断促进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这些政策的推动不仅为养老服务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促进了养老服务产业化和社会化的进程。养老服务的形式可以分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大类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养老服务“互联网+”和智慧养老模式也逐渐得到推广,例如远程健康监测、安全管理等新模式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3. 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其对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 3.1.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显著加快,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占总人口的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1亿,占总人口的13.5%。这些数据显示出我国的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安徽省作为较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省份,面临着“未富先老、空巢化、少子化等养老问题的日益突出” [1] ,尤其是一些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加剧了社会养老的压力。例如,安徽省皖南地区的老年人口比例较高,而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相对薄弱,资源分配的不足使得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这些地区的老年人群面临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等各方面的需求,这也进一步加大了养老服务行业的压力。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口的不断增长直接导致养老服务需求的大幅增加,尤其是当寿命越来越长时,人们身体机能也在不断地弱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更是使得老龄人士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大大上升。因此,在医疗卫生服务方面,我们可以采取更加具体的措施为老龄人士进行服务。

此外,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与养老服务需求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老龄人口中患慢性疾病的比例较高,导致长期的医疗护理和健康管理需求显著增加。例如,“对生活护理服务方面的需求也大大增加。这样基本的护理服务有:起居服务;助浴服务;用餐服务,对于不方便进食的卧床老人进行合理的助餐帮助” [3] ,这些服务不仅关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关乎其生理健康和心理满足。

3.2. 未来养老服务需求的趋势

未来,随着老龄化问题的进一步加剧,养老服务的需求将在数量上持续增加,并且逐步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不仅关注基本的生理需求,更关注精神和文化方面的需求。精神文化方面的需要便会不断地加大。目前江苏省城市老人中近一半的老人都有自己的存款,并且随着政府社保覆盖面的不断扩大,老人的经济来源有着很大的保障 [3] 。与此同时,随着智慧养老技术的发展,智慧养老设备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将极大地改变传统的养老模式。通过互联网平台和智能设备,老年人可以在家中享受远程健康监测、紧急呼救等服务,使得养老服务更加方便和高效。近年来各级出台了一揽子政策,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本次“十三五”规划指出允许民办养老机构通过开设连锁店的形式,标准化铺开众多服务机构,实现自身的规模化发展,创建更多的民办养老机构 [4] 。智能助餐服务针对居家老年人便利就餐这一需求,鼓励餐饮企业、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等开设老年餐桌,通过“中央厨房 + 社区配送”等方式,解决老年人的用餐问题。此外,城乡之间的养老服务差距也有望得到进一步缩小。在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下,越来越多的资源将被投入到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中,养老服务的城乡一体化进程也将逐步推进。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优惠、补贴等措施,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养老行业,推动养老服务的均衡发展。

4. 人口老龄化视域下养老服务业的问题

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在政策方面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政策调整和优惠措施,推动养老服务业的全面发展。2012年,中国政府颁布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这是中国养老服务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该法律的实施不仅体现了政府对老年人权益保护的重视,也标志着养老服务业开始受到国家层面的重点关注和支持,为养老服务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奠定了法律基础 [5] 。近年来,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了多项鼓励政策,如《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指导意见的通知》这些政策在融资、土地供应以及社会保障方面为养老服务提供了重要支持,并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4.1. 养老服务业中的政策支持和人才供给不足

一方面,从政策角度来看,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但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但从地方层面来看,政策的落实并不尽如人意。再者,和中央相比地方政府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缺乏统一明确的监管和评估,极其容易出现政策执行流于形式的情况。另一方面,养老服务人才供给不足。虽然政府出台了相关工作人员的政策,但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存在着极大问题。同时,由于种种因素,从业者本人对此职业也缺乏归属感。为此,政府应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激励,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加入养老服务行业的队伍。

4.2. 养老服务业的区域发展差异明显

我国养老服务业在区域发展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城乡之间的养老服务供给不平衡问题尤为突出。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后,我国城乡养老、医疗保障之间的差异更加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首先,在医疗卫生方面,无论是医疗卫生设施的配置还是国家相关医疗保险政策,城市的养老环境都远远优于农村的养老条件 [6] 。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养老服务设施的配置上,还包括在专业人员、服务水平等方面,农村的养老服务远不及城市。此外,养老服务机构在城乡之间的分布也存在明显的差异。福建省的数据显示,民办养老机构80%以上均位于城市,而农村地区的养老机构数量远远不足,这种城乡之间的养老服务差距直接影响了老年人群体对养老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

4.3. 养老服务业中的医养结合与服务设施有待完善

医养结合是当前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向,在康复护理、中医理疗、养生保健等方面,养老服务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都存在着巨大的合作空间和双赢机遇。这种模式的核心在于将养老与医疗相结合,使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能够得到更为全面的医疗支持。在安徽省,一些养老机构已经探索与当地医疗机构合作,以实现医养结合模式的发展,通过构建医养结合平台,为老年人提供从日常护理到康复治疗的全方位服务。这种模式的推广有助于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减轻老年人就医负担,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的压力。此外,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在近年来有所改善,但总体上仍然存在设施标准不统一、覆盖不均的问题。山东省的养老服务设施存在建设质量和服务标准不统一的现象,这种监管措施的加强有助于提升养老设施的整体服务质量,确保老年人能够获得符合标准的养老服务。在人力资源方面,养老护理人员的短缺和整体素质偏低是目前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尽管政府通过奖励补助等方式吸引和留住养老护理人员,但养老行业的劳动强度高、薪资水平低,使得这一领域的人员流失率居高不下。

5. 人口老龄化视域下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对策 5.1. 健全政策支持体系,促进行业发展

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和体系的支持,政府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推动者应该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来推动养老产业的发展。首先,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从顶层设计上提供保障。近年来已有多个省份采取多项举措推动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其次在税收上,增加对养老机构的税收优惠,减轻其税收负担,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同时,还可以鼓励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养老服务行业,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政府应为不同养老服务需求的老年人提供相应的福利补贴,并为困难老年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的服务,真正做到养老服务的普惠性和均等化发展。

5.2. 推动医养结合与智慧养老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当下,医养结合和智慧养老是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必然渠道。医养结合是指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结合起来,从而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根据对近些年各个地区养老服务发展的调查发现,多地已经建立起智慧养老的服务平台,山东省的地方政府已经探索在社区中建立“医养结合”平台,为老年人提供综合性的养老和健康服务,提高生活品质。同样地,智慧养老也在飞速发展,通过“互联网+”养老模式,将信息技术融入养老服务中,从而提高服务的覆盖面和效率。当下大家所熟知的远程健康检测、紧急呼叫即时都是智慧养老的典型代表,不仅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体验,还对老年人的生活和安全带来了很大改变。

5.3. 提高养老服务的市场化程度

养老服务业的市场化发展也是提高老年人生活幸福感的重要手段。在以往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养老产业也同样由政府主导,因此也就带来了服务内容单一、效率不高等问题。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政府应加大对民间养老机构的支持,持续降低民间养老机构的准入门槛,规范程序、优化手续、透明信息,创设出良好的养老服务业发展环境 [7] 。同时,政府还应放宽准入,鼓励多元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在建设阶段采用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契税等免税优惠,促进服务业发展,确保养老服务业在发展的同时,也不限制阻碍其他机构和产业的发展。

5.4. 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

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上,政府在加大资金支持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完善设施的覆盖率和服务质量。首先,细化各类设施建设的具体指标要求,将面积、护理设施、卫生条件等关键要素量化,结合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标准和实施细则,保证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能够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其次,提高养老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养老服务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就是护理人员的稀少和整体素养有待加强。因此,亟需加强养老护理人员的培训,以此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服务能力。通过这些支持措施,政府可以提高养老服务行业的吸引力,鼓励更多的养老服务业人才加入,并为服务质量的提升提供坚实的基础。

6. 结语

在人口老龄化的时代,中国老年服务业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未来,将进一步增强服务的指引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养老上门服务的精准度和精细化水平,不断增强广大老年人居家养老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增强社会多方的合作和政策支持将使老年服务业更好地应对进程中的挑战和机遇,从而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References 张三宝, 张保花. 人口加速老龄化背景下安徽养老服务业发展困境及破解对策[J]. 铜陵学院学报, 2022, 21(6): 17-20. 许莲凤, 陈平花.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福建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8(2): 95-100. 罗芳, 田慧.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对江苏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分析与研究[J]. 科技和产业, 2017, 17(6): 26-30+41. 李冲.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山东养老服务业发展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乌鲁木齐: 新疆大学, 2017. 马雅.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呼和浩特: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24. 徐风娟.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聚焦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J]. 北方经贸, 2017(7): 19-21. 王德荣.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与养老服务业现状分析[J]. 经贸实践, 2016(18): 3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