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 College and Job 2160-4398 2160-4401 beplay体育官网网页版等您来挑战! 10.12677/ve.2024.136382 ve-101573 Articles 人文社科 新时代教育家精神融入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 工作的路径探究
Research on the Pathways of Integrating the Spirit of Educators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Counselors in New Era
1 陶昌浩 2 曲靖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云南 曲靖 曲靖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云南 曲靖 05 11 2024 13 06 2500 2505 18 9 :2024 21 9 :2024 21 11 :2024 Copyright © 2024 beplay安卓登录 All rights reserved. 2024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教育家精神是以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为代表的广大教师群体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立足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对于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大意义。高校辅导员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肩负着学生思想引导的重任,将教育家精神融入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仅能提升辅导员队伍的专业技能,也是解决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存在问题的良方;加强理想信念建设、创新育人思路、涵养远大格局和情怀,将教育家精神充分融入到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The spirit of educators is a precious spiritual legacy formed by the broad teacher group, represented by educationalists and outstanding teachers, in the long-term educational practice. Standing in the new era, the spirit of educator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er team. College counselors, as the backbone force for carrying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of guiding students’ thoughts. Integrating the spirit of educators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of college counselors not only enhances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of the counselor team, but also is a good remedy for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by counselors in carrying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deal and belief, innovating the way of education, nurturing a broad vision and sentiment, and fully integrating the spirit of educators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of college counselors are also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fulfilling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people with integrity.
教育家精神,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
The Spirit of Educators
College Counselor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1. 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价值意蕴

2023年9月9日,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提出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的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1.1. 为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指明前进方向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新时代以来,党中央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了教育事业的突出位置,在新时代,教师担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

教育家精神启示教师队伍要坚定理想信念。要时刻清楚“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时刻谨记“身正为师,德高为范”的职业操守,不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在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上指明方向。

教育家精神明确教师队伍要加强能力素质。总书记多次对新时代教师的师德师风和能力素质方面提出殷切期望,要把“四有好老师”作为职业追求,要做“四个引路人”,新时代教师不仅要完成“教书”,更要完成“育人”,教育需要尊重学生,要在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启迪智慧,启迪智慧不是耳提面命,不是强制灌输,要按照学生成长的规律去梳理,启发诱导,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身作则,敢于创新,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要投入到学术中,但不能“一心只读圣贤书”,要敢于带领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总结、突破、创新。

教育家精神指引教师队伍要培养职业情怀。总书记指出,“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只有成就了他人才能成就自己,仁爱之心是教师的涵养之道,只有真正关爱学生,甘于奉献,才能帮助学生成长、成才。这个过程是艰难的,因此教育家精神指导教师要有大视野、大格局、大追求,秉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担当。教师应通过自身的优良品行、道德情操、深厚学术造诣、教学风格等为学生提供先行样板,在学生心中构建起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天下观念,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1]

1.2. 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族谱丰富内容

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更新、不断丰富,但自其形成那天,就承载着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荣传统和伟大精神。教育家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中国共产党精神的重要分支,教育家精神是在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家的无私奉献中逐渐总结提炼出来的,从“教育兴国”、“教育救国”到“教育建国”、“教育强国”。时代背景不同,教育主题不同,但无论何时,教育家们在教育事业中涌现的独立自强、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实事求是、孜孜不倦等情怀都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内在相通,在教育中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传承发扬。

新时代到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教育强国建设”以及“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教育强国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铸魂育人工程,要以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支撑,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任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为强国建设培养中坚力量。“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 [2] 。强国复兴的新征程上催生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第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中提出的教育家精神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领域中创造的精神成果,是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下诞生的新的时代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在教育领域的扩充。

1.3. 为实现教育强国战略提供精神支柱

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3]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教育强国建设”以及“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教育强国致力于培养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推动国家整体进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时也具有推动科技创新、提高治理能力、强化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和作用,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教育现代化,而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是教师现代化,教师现代化离不开教育家精神这一强大引擎。教育家精神也自然成为了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精神引领。教育家精神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层面为教育者提供了精神标尺,教育家精神中蕴含的爱国情怀、职业操守、崇高追求、情怀担当等是建设教育强国的精神支柱,也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不断突破,坚守初心的不竭动力,为实现教育强国战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

2. 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职业定位不清晰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主要责任是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成长引领,然而在实际的辅导员工作中,辅导员扮演的角色过多,既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还需要完善班级建设、党团建设、奖助学金等等事务,根据国家规定1:200的配比,辅导员在面对几百位同学时,需要处理的信息也非常多,很容易导致辅导员在处理学生日常事务工作上消耗非常大的精力,成为学生的“高级保姆”,从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有充足的精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重点出现偏差,再加上辅导员常常还需要承担一些行政工作,让辅导员更加筋疲力尽,看不清发展的方向,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晰。

2.2. 思政教育不专业

辅导员具有专业背景多元化的特点,辅导员队伍由不同学科、不同专业背景的老师组成,虽然作为辅导员都接受过专业的培训、系统的学习,但依然还存在理论基础不扎实、政策解读不规范、理论联系实际差等问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常常通过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思政教育,从大学生日常入手,通过党课、团体活动、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教育,但是很多辅导员因为思政教育不专业,尤其是一些专职辅导员,在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够精准地把思想政治理论融入到形式丰富的日常教育中,辅导员缺乏思政教育专业知识、缺乏创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信念感不足。

2.3. 主观动力不充足

由于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辅导员在工作中常常出现职业认同感低、职业成就感弱的情况。其一,人们普遍认为高校辅导员只需要处理学生的日常琐事,不需要太强的专业技能,可替代性强,导致辅导员的职业认可度低。其二,辅导员的工作成果是非显性成果,对比专职教师的科研成果、教学成果,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换来的成果,可能是学生思想上的进步、生活态度的转变、心理危机的化解,这些成果并不容易被看到,导致辅导员的成就感不足、幸福感不强。在这些原因的影响下,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动力下滑,部分辅导员认为只要把控住底线问题就可以,对一些细微的情况不关注、持放任的态度。最后,辅导员困在学生日常事务的处理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及时,往往是出现了“危险”的苗头,才开始做思想工作,缺乏提前预判。

3. 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引领辅导员思政工作的必要性 3.1. 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是辅导员不能忘的初心使命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肩负着对青年学生进行政治引领的责任,而辅导员工作琐碎、繁杂,常常被打上“保姆”等标签,容易在繁杂的事务中疏忽了理论学习和思想提升。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和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是能帮助辅导员时刻清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辅导员提供了职业理想与使命意识相统一、道德义务与人格理想相统一的发展方向,是保持初心的不竭动力。

3.2. 育人智慧和躬耕态度是辅导员必须有的核心能力

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是教师的核心职责,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更是要在教育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学情、性格、家庭等进行全面的了解,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秉持因材施教、谆谆善诱的原则,在日常中修正思想,在细微处构认知。

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是对教师知行合一,躬耕不辍的要求,在辅导员发展方面,《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对辅导员工作内容、能力标准等做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的界定辅导员队伍建设,引导辅导员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育人能力等,成为“专家型”辅导员,实现“经师”与“人师”的统一。

3.3. 仁爱之心和弘道追求是辅导员要坚守的价值底色

总书记在强调,广大教师要做“四有”好老师,其中提到要有仁爱之心,教师要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乐教爱生、甘于奉献体现的是辅导员对学生的关怀,对职业的情怀,也是辅导员处理繁琐事务的能量来源,关爱学生,才能尊重学生。育人过程中,要坚持“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带领学生提高思想维度,培养学生的世界格局,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坚定四个自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4. 新时代教育家精神融入辅导员思政工作的路径探究 4.1. 强化精神引领,筑牢理想信念

教育家精神指导辅导员开展育人工作,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发挥成效,需要具备较强的政治引领力,这也是辅导员的核心能力之一,要坚定政治理想与信念,认清自己作为辅导员在学生成长方面的重要作用,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要在思想和品德上成为学生的榜样。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教育对象是未来建设国家的骨干青年的情况下,辅导员应当时刻把政治信仰放在首位。

一是要保持学习,辅导员要在日常工作之余加强理论学习,“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用党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学习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应用理论知识,能够用正确的理论指导行动,处理学生问题。二是要提高政治敏锐性,在育人过程中要结合学生成长特点、生活习惯,时刻关注学生动态,善于发现政治问题的苗头,防微杜渐,正确引导解决。三是要加强个人师德师风建设,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4.2. 创新育人思路,提升专业技能

当前,国家发展进入新阶段,社会情况更加复杂,辅导员在育人过程中要善于结合实际,创新育人思路,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及时转换思路,丰富育人手段,实现启智润心。

一是要完成角色转换,随着社会发展,辅导员不再是单纯的管理者,更是服务者、学生的指导者、引路人,要完善教育理念,聚焦学生关注的问题,用更多元的角度看待问题,用更丰富的身份和学生沟通,同时辅导员要善于培养班级管理助手,培养一批有能力的班委帮助处理班级事务,让辅导员更有精力开展思政教育。二是要完成目标转换,新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新时代的新人才,既要有爱国情怀,又要有国际视野,既要有青春梦想,又要有实干精神,既要有健康体魄,又要有学习热情,辅导员育人过程中要始终明确“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结合新时代的人才要求改良工作方式,要按照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培育学生,也要将这样的要求作为自己学习、成长的目标。三是要创新育人方式,拓宽育人平台,通过课堂、宿舍、网络等各类场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启润心智,因材施教。例如,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政课教师主要负责第一课堂,辅导员负责第二课堂,辅导员要加强与思政课教师、专业任课教师的沟通,协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此外,辅导员在开展思政教育时要善于结合实际案例,注重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既要重视理论教育,也要注重实践育人,既要能直接传授,也要会润物细无声,在思政教育中因事而为、因时而进,把握学生成长规律,既做好“大先生”,也做好“教书匠” [4]

4.3. 涵养情怀格局,彰显责任担当

辅导员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授业、解惑,更需要做好“传道”,作为辅导员,应当格局高远,着眼世界,心怀天下,在复杂的环境下,以更丰富的角度、更深入地理解到中华文化的力量,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是要加强学习,知是信和行的开始,辅导员要充分理解党的教育方针、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新时代的责任和使命,从中汲取力量,强化政治意识。二是要培养丰厚的人文情怀,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发展历史长河中沉淀的优秀传统文化,感受在一次又一次历史起伏中传承下来的精神力量,站在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上,放眼世界,主动学习和创新,并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真正做到胸怀天下,志存高远。三是要甘于奉献,辅导员在面对学生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时,要有耐心,有爱心,在工作中保持专业,及时主动回应学生、关爱学生、用心用情,专注专心、尽心尽责 [5]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育家精神是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对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重大影响,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让教育家精神贯穿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仅能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得更好,也能帮助辅导员真正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References 李佳卿. 教育家精神的逻辑理路、本质内涵及弘扬路径[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3(3): 18-28. 韩华, 李敏. 教育家精神的出场逻辑、价值意蕴及赓续理路[J]. 高校辅导员, 2024(3): 10-14.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N]. 人民日报, 2023-05-30(1). 蓝荣聪. 教育家精神引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内在逻辑、价值使命及实践路径[J]. 高校辅导员, 2024(3): 23-28. 刘健康.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政治引领力提升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吉林: 东北师范大学, 202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