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2169-2556 2169-2564 beplay体育官网网页版等您来挑战! 10.12677/ass.2024.13111067 ass-101205 Articles 人文社科 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及未来发展机遇 分析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Chongqing’s Economic Growth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罗玉洁 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01 11 2024 13 11 732 739 17 10 :2024 17 10 :2024 17 11 :2024 Copyright © 2024 beplay安卓登录 All rights reserved. 2024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重庆市作为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城市,其经济增长对整个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格局都有深远影响。本文深入分析了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及未来发展机遇。研究表明,产业结构优化、创新投入增加、旅游业发展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推动重庆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同时,面对人口结构变化和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挑战与机遇,重庆市需制定相应策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As a key city in China’s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 Chongqing’s economic growth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shaping the economic landscape of both the western region and the nation as a whole. This paper provide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Chongqing’s economic growth and explores its future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primary drivers include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increased investment in innovation, the growth of the tourism sector, and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 Additionally, in light of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presented by demographic shifts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Chongqing must implement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promote comprehensiv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重庆经济,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发展机遇
Chongqing Economy
Economic Growth Influencing Factors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在跌跌撞撞中寻求发展机遇。21世纪之初,我国正式加入WTO,在与他国的贸易与竞争中,我国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使得我国商品在出口中具有相对优势,也助力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世界瞩目。 图1 显示了2000年到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GDP增长率情况。图中可以看出,2000年至今中国一直保持着比较快速的经济增长,经济体量不断增大。但是2011年后,中国的GDP增长率逐渐下降,这是因为人口红利终究只是体量小的经济体短期快速发展的途径。随着“刘易斯拐点”的临近,由人口红利主导的经济利益正在逐渐减少,低人工成本低效率的劳动生产方式不再适用于我国。在我国经济体量如此庞大的情况下,劳动密集型产业无法再为我国的经济增长提供帮助,我国经济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在经济企稳维艰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在这样的经济大背景下,各省都应结合自身优势,做出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改革措施。

Figure 1. China’s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and GDP growth rate (2000~2023)--图1. 2000~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GDP增长率--

重庆作为我国重点中心城市之一,其地理位置优越,位属西南,与五省毗邻,长江穿行而过,是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另一方面,重庆也是西部唯一的直辖市,肩负着国家对于西部发展的期望,是国家抽取的改革试验地,在西部城市的发展与改革运动中,不仅起着先锋引领作用,而且能给西部的发展带来辐射效应。

研究重庆市经济增长因素的重要意义有二。其一,它能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宝贵的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哪些因素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通过深入分析是什么因素影响了重庆市经济增长,政策制定者可以制定更有效的经济策略,促进就业,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并确保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其二,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城市,其经济表现对整个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格局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这项研究不仅对重庆市本身,对于理解和指导中国西部地区乃至整个的经济发展同样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此,本文将对2010年以后重庆市经济整体情况以及重要影响因素进行描述分析。

2. 经济增长因素的文献综述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至今已有许多值得学术界重视的研究成果,是如今学术研究的基础。本节归纳总结了国内外有关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相关文献,这些文献不仅为本文选取因素变量提供了参考,也为本文接下来的分析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Dietrich [1] 从经合组织中选取了部分国家1960~200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通过进行产业结构与GDP之间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发现无论实施何种政策对产业结构进行改变,产业结构的变化都会拉动GDP增长。Henderson [2]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城镇化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提升作用。Linda和Helmut [3] 从中等收入陷阱(MIT)的定义以及触发因素对中国是否正处于或将处于中等收入陷阱进行了分析预测,结果表明:除非中国经济增长下降到3%~4%,否则中国很可能不会陷入陷阱。而中国可能触发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因素是人力资本、出口结构和全要素生产率,其中人力资本积累是否得到进一步改善将至关重要。

刘伟 [4] 就重庆各区县2002~2015年的财政支出与GDP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各区县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宋玉霞 [5] 进行了财政支出影响产业结构的路径研究,认为有效的财政支出政策能够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协调产业之间的关系,提升效率,扩大收益,逐渐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促使经济质量的稳步提升。杨硕和王艾青 [6] 从经济增长动力因素出发寻求经济增长动力转变的决定因素,结果认为经济增长的发展重点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TFP),想要经济可持续增长就需要寻求能够提升TFP的动力因素。通过对全国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积累和财政支出规模对提升TFP有积极影响。姜安印和杨志良 [7] 研究发现:建设新型城镇化带来的积极影响是与日俱增的,它不仅能促进经济增长,更能推动城市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直观地看,建设新型城镇化能为城市聚集更多的生产要素,更重要的是能间接协调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但是地区差异明显。林春和孙英杰 [8] 收集了中国2000~2016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创新驱动对提升TFP效果明显,但地区间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任媛和彭茜 [9] 实证分析认为,重庆高等教育的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但促进效果受到投资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关于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文献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探讨某个地区的某种因素与当地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第二类是明确某种因素对经济增长有影响,然后通过分析多个地区的数据对该因素影响经济增长的方式进行路径研究。根据现有文献可以发现,大多数学者倾向于从国家层面进行因素分析,对于以某个小范围地区为主体的分析比较少。对重庆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也集中于某单个因素与经济增长的分析。

3. 重庆市经济增长现状

研究一个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时,不仅需要观察这个地区年末GDP与传统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更应该从社会整体经济情况入手,将当前对经济影响显著的指标纳入考虑范围。重庆市的经济增长现状显示出稳健的发展趋势。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2023年重庆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145.79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6.1%。这一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显示出重庆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均实现了正增长,其中第二产业增长6.5%,第三产业增长5.9%,显示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活力的提升。此外,重庆市的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17932.40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59.5%,反映出民营经济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3.86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4%,这些指标表明就业市场保持相对稳定。总体来看,重庆市的经济增长呈现出多元化发展和质量提升的良好态势。

<xref></xref>Table 1. GDP of Chongqing and per capital GDP of the nation and selected regions (2010~2022)Table 1. GDP of Chongqing and per capital GDP of the nation and selected regions (2010~2022) 表1. 2010~2022年重庆市GDP和全国及部分地区的人均GDP

年份

重庆市GDP (亿元)

人均GDP (元)

重庆市

北京市

上海市

天津市

全国

2010

7925.6

27,596

73,856

76,074

72,994

30,808

2011

10011.4

34,500

81,658

82,560

85,213

36,302

2012

11409.6

38,914

87,475

85,373

93,173

39,874

2013

12783.3

43,223

94,648

90,993

100,105

43,684

2014

14262.6

47,850

99,995

97,370

105,231

47,173

2015

15717.3

52,321

106,497

103,796

107,960

50,237

2016

17740.6

58,502

118,198

116,562

115,053

54,139

2017

19424.7

63,442

128,994

126,634

118,944

60,014

2018

21588.8

69,901

153,095

148,744

85,757

66,006

2019

23605.8

74,337

161,776

153,299

101,557

70,078

2020

23605.8

78,294

164,158

156,803

101,068

71,828

2021

28077.3

87,450

187,526

175,420

113,660

81,370

2022

28576.1

88,953

189,988

180,536

117,925

85,310

2010~2022年重庆市GDP和全国以及部分地区的人均GDP数据如 表1 所示,观察可知,重庆近十年来GDP一直呈稳步增长态势,就GDP绝对值而言,重庆经济稳定性极强。2022年,重庆市GDP达到28576.1亿元,与2010年的7925.6亿元相比,已经翻了两番。人均GDP也由2010年的27,596元上升至2022年的88,953元,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到如今的略超过全国人均GDP,重庆的经济发展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活力。

从人均GDP的视角来看,重庆作为直辖市,其人均GDP水平一直未能达到其他直辖市的一半,与北京、天津和上海等城市相比,这一差距尤为显著。尽管重庆在总体经济规模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如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大关,但人均GDP的增长并未与之同步。这反映出重庆在人均财富分配、产业结构优化以及高质量发展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为了缩小与其他直辖市的差距,重庆需要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同时加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投入,以促进社会整体福祉的提高。

4. 重庆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

在探讨重庆市经济增长的背景和现状后,我们将转向分析其背后的驱动力量。本节将系统地剖析影响重庆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产业结构、创新投入、旅游业发展等多方面内容。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重庆市的经济轨迹,理解它们对于把握重庆未来发展的脉络至关重要。

4.1. 合理的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能在一定程度上衡量一个地区的产业分布是否合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是经济维持高质量发展的保证,也是保障经济不断迈向更高层级的重要支撑。重庆市合理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优化产业布局,重庆不断提升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特别是在高新技术和服务业领域的发展,这些行业的增长为城市的经济提供了强劲的动力。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增强了国际竞争力。同时,第三产业,包括金融、旅游和信息服务等,通过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促进消费,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这种产业结构的优化,不仅平衡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也为重庆市的长期稳定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之,重庆市通过发展多元化的产业结构,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数据来源:重庆市历年《统计年鉴》。--Figure 2. Proportion of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in Chongqing (2010~2022)--

图2 中可以看出,2010~2020年重庆市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基本维持不变,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呈明显上升趋势,上升了16.45个百分点,成为了重庆市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而且观察 图2 的面积分布,能够很明显地看出重庆市的产业格局正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产业结构过渡。根据经验,发达地区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普遍居高,重庆三次产业结构占比的演变趋势说明重庆的产业结构正在逐步调整与优化,向更健康的产业结构转型。但事实证明,只有在基础设施建设完备的情况下,第三产业占比越高,经济才越发达。第三产业的发达需要强大的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支撑。因此,考虑产业结构时我们不应只考虑三次产业增加值的占比情况。

4.2. 创新驱动发展

进入21世纪,数不清的事实证明一个城市保持经济活力必须拥有吸引、聚集和转化资源的能力,这种能力使一个城市在与其他城市争夺贸易磋商机会的生存战中获胜。要想一直维持这种能力,那么就务必要保证这个城市具有创新活力,让创新驱动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

数据来源:历年《重庆市科技投入统计公报》。--Figure 3. R&D expenditure and R&D expenditure intensity in Chongqing (2010~2022)--

图3 中可以看出,2010~2020年重庆市R&D经费和R&D经费投入强度均不断增加,这是重庆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取得的积极进展。尤其是近五年来,重庆市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机遇,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创新成果方面交出了一份相对满意的答卷。

4.3. 旅游业带动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多样化的个人消费需求越来越被重视。人们不再被迫拘泥于生活的“苟且”,也开始寻找“诗和远方”。旅游业不仅能够加速一个城市GDP的增长,而且跟其他产业关联性极强,在很多方面能够直接或间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城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重庆不仅是有名的“火锅之城”,也是著名的“山城”,两江汇流,地面跌宕起伏,轻轨窜天入地。最近两年,重庆已成为网络上赫赫有名的“网红”城市,走在街上经常能看见慕名而来“打卡”的外地游客。

重庆市的旅游业在2023年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效。根据统计数据,2023年重庆市接待过夜游客达到了1.03亿人次,同比增长88.1%。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1.53亿人次,同比增长98.9%。旅游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1206.82亿元,同比增长13.5%,占全市GDP的比重为4.0%。在区域旅游方面,主城都市区接待过夜游客8325.84万人次,同比增长99.9%,实现旅游产业增加值859.54亿元,同比增长14.3%。渝东北片区和渝东南片区也分别实现了游客接待和旅游产业增加值的增长。旅游市场主体方面,2023年末,重庆市共有旅行社1101家,星级旅游饭店124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294个。此外,全市拥有市级以上旅游度假区32个,包括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也取得了发展,全市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41个、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87个。文旅重点项目方面,2023年公布了市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名单60项,总投资额1340.28亿元。重庆正处于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时期,旅游对重庆市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还有很大可提升的空间。

4.4. 西部大开发战略

西部大开发战略对重庆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它不仅加速了重庆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还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对外开放。通过这一战略,重庆在新兴产业领域取得了突破,尤其是在大数据智能化和高技术制造业方面,增加值分别增长了12.6%和11.6%。此外,西部大开发还推动了重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加强了与长江经济带的联动,使重庆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战略支点。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重庆的区域竞争力,也为其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总的来说,西部大开发战略为重庆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5. 未来重庆市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未来重庆市的发展既面临挑战,也蕴含机遇。首先,人口结构的变化带来了诸多挑战,尤其是人口老龄化问题。随着生育率下降和平均寿命延长,劳动力市场可能会紧缩,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系统的可持续性。老龄化还会增加医疗保健和养老服务的需求,给公共财政带来压力。此外,由于就业机会和生活质量的吸引,部分年轻人口可能流向其他城市或地区。这不仅削弱了重庆市的创新能力和经济活力,还可能导致社会结构失衡,进一步加剧老龄化问题,影响城市的创新能力和活力。人口结构的变化也意味着消费模式和市场需求的转变,这对企业战略和市场营销策略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需要适应这些变化,调整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然而,新技术革命为重庆市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重庆有机会在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重庆的产业竞争力,还能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的优化。新技术的引入也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此外,技术创新还能带来新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在高科技和服务行业,为重庆市的年轻人才和专业人士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

因此,重庆市需要制定相应的策略,以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挑战,并充分利用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这包括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的技能和适应性,以及鼓励创新和创业,以便更好地利用新技术的潜力。同时,政府也需要在基础设施建设、法律法规制定、以及国际合作方面采取措施,为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创造有利条件。通过这些综合措施,重庆市可以有效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并抓住机遇,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6. 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分析了影响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因素,并探讨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重点讨论了产业结构优化、创新投入增加、旅游业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同时,本文指出,人口结构变化和新技术革命既是未来发展的挑战,也是重要的机遇。

本文强调了制定相应策略以应对挑战并利用新技术带来的机遇的重要性。基于本文结论,提出如下三条政策建议:首先,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年轻人口流失问题,重庆市应实施一系列政策以吸引和保留年轻人才,同时改善养老和医疗服务。具体措施包括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就业机会和生活环境,增强城市对年轻人才的吸引力。设立人才引进计划,提供住房补贴和创业支持等优惠政策。此外,加大对养老设施和医疗服务的投入,提升服务质量,确保老年人口得到充分的照顾。推广社区养老模式,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减轻家庭负担。其次,重庆市应加大对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投资,推动智能制造和数字经济的发展。政府和企业应设立专项基金,支持科技创新和初创企业的发展。通过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区和数字经济产业园,提升产业竞争力和经济增长动力。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本地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最后,充分利用重庆市的地理和文化优势,发展特色旅游,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吸引更多游客。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体验。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确保游客有良好的旅游体验。通过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服务能力,推广智慧旅游,提供便捷的旅游信息服务。通过实施上述政策,重庆市可以有效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挑战,同时抓住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发展。

References Dietrich, A. (2011) Does Growth Cause Structural Change, or Is It the Other Way around? A Dynamic Panel Data Analysis for Seven OECD Countries. Empirical Economics, 43, 915-944. >https://doi.org/10.1007/s00181-011-0510-z Henderson, J.V. (2000) The Effects of Urban Concentration on Economic Growth.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Glawe, L. and Wagner, H. (2020) China in the Middle-Income Trap? China Economic Review, 60, Article ID: 101264. >https://doi.org/10.1016/j.chieco.2019.01.003 刘伟. 重庆区域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8. 宋玉霞. 财政支出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现途径[J]. 中外企业家, 2020(11): 17. 杨硕, 王艾青. 我国省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驱动因素及其路径选择[J]. 商业经济研究, 2020(7): 186-189. 姜安印, 杨志良. 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城市经济高质量增长——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实证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 2020(3): 84-99. 林春, 孙英杰. 创新驱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证检验[J]. 统计与决策, 2020, 36(4): 96-99. 任媛, 彭茜. 重庆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9(8): 48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