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9章37节,共计105026字。主要以抚仙湖流域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流域综合水文监测技术运用情况,并对部分监测技术运用进行了初步评价;系统探讨了抚仙湖流域的水文特征及其对水资源循环的影响;提出抚仙湖流域水资源保护策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流域水文监测应用技术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科学性,部分技术和装备应用可行。研究结果还表明,抚仙湖水资源变化与降水量、蒸发量及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其中气候变化和流域内的人类活动是影响湖泊水资源变化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不仅揭示了抚仙湖水文特性及其在区域水资源循环中的作用,还提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抚仙湖流域水资源的建议,为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较全面反映了流域水文监测应用技术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流域水资源循环影响研究成果比较全面的反映了流域各水文要素的变化特征,客观揭示了流域水资源循环的影响因素;提出的具体流域水资源保护与管理策略科学合理、操作性强。
内容:
-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 前言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三章 抚仙湖流域概况及现状问题
- 第四章 流域水文监测技术
- 第五章 部分监测技术应用评价
- 第六章 抚仙湖流域水面蒸发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第七章 水面蒸发量对抚仙湖水文循环影响
- 第八章 抚仙湖流域水资源保护与管理策略
-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读者人群: 对水文监测技术及水资源循环影响研究感兴趣的学生,教师,学者以及业余爱好者。
朱文祥
男,1972年6月出生于云南省墨江县,高级工程师。1994年毕业于云南省水利水电学校陆地水文专业;2008年1月毕业于河海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本科)。1994年7月至1996年12月在云南省水文总站思茅水文水资源勘测大队热水塘水文站从事澜沧江流域黑惠江的水文监测和资料整编工作;1997年1月至2003年4月在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玉溪分局元江水文站从事红河干流的水文监测和资料整编工作;2003年4月至2021年6月在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玉溪分局站网建设科负责玉溪市水文站网建设规划、设施设备应用维护管理;2021年6月至今全面负责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玉溪分局的水文监测、站网建设、设施设备应用管理、水生态水环境监测评价管理、水雨情预测预警预报等。
2013年以来,主要主持、技术(项目)负责或主要参与完成水文水资源专业相关技术工作,其中作为项目负责和技术骨干完成国家重点项目20余项、省级重点项目10余项,市内重点项目20余项。国家重点项目主要有:云南省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项目、全国水文实验站一期建设工程项目抚仙湖生态水文实验站建设、玉溪水文巡测基地及汇溪水文站建设、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水利部分)等;省级重点项目主要有:元江国家重要水文站受元江干流县城段治理工程及滨江路建设影响功能恢复重建、玉溪市红河及珠江流域水文应急监测断面调查、玉溪水文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等。 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1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