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视角的女性婚育观研究
《周礼》规定男三十而立,女二十而嫁。虽然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阶级对于男女适婚年龄各有不同的看法。随着女性社会性别角色的转变,尤其是在大城市里,婚姻已经不是女性唯一的人生追求和价值体现,个人价值、学业深造、职场发展等越来越成为都市女性人生规划的重心,所以婚恋问题一拖再拖,年龄也就越来越大,随之收入越来越多,社会地位越来越高、独立性越来越强、这反而有可能成为择偶过程中的负面影响因素,可与之匹配或接受“女强男弱”模式的男性群体越来越少。虽然当前在我国因为男女比例失衡,整体上男性受到的“婚姻挤压”比较明显,但是根据一系列统计数据综合可知,在城市里大龄单身女性是遭受“婚姻挤压”最严重的群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出来的女性,她们既在家庭中成功地扮演着孝女、贤妻、良母的角色,又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扮演着重要角色,她们既爱小家,又爱国家,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研究新时代大龄未婚女性的婚育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中国古代优秀女性形象及内涵,对新时待大龄单身女性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样章
书籍预览文件: 序言
内容:
  • 序言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第二部分 城市大龄女性婚育问题及影响因素
  • 第三部分 基于中华文化认同视角的女性婚恋及启示
读者人群: 对文化认同视角的女性婚育观研究感兴趣的学生,教师,学者以及业余爱好者。
2 序言
作者: 张绍兴
摘要 | (260KB)
10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作者: 张绍兴
摘要 | (362KB)
178 第二部分 城市大龄女性婚育问题及影响因素
作者: 张绍兴
摘要 | (1290KB)
260 第三部分 基于中华文化认同视角的女性婚恋及启示
作者: 张绍兴
摘要 | (1094KB)
张绍兴
男,汉族,1977年5月,天津市静海人,心理学硕士,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访问学者,天津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组织文化与组织心理、文化与人格心理学。 主持省部级课题4项、局级课题3项,发表《中国传统文化与党政干部“以民为本”的道德修养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党政干部和谐自我研究》《儒家“修身”思想与党政干部道德修养研究》等论文30多篇,出版专著《中国传统文化与党政干部和谐心态塑造研究》。
书籍信息
出版日期:2025-3-06
ISBN:979-8-89507-934-8
(简装书) 价格¥180.00元
ISBN:979-8-89507-935-5
(电子书) 价格¥36.00元
出书/购书请联系: book@hanspub.org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