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我决定写这本书时,我的愿望是能够比较完整地解读出32 卦,然后起个“半部《易经》治天下”之类的比较能吸人眼球的书名。可是当时数来数去自己没能理解到半部《易经》,于是出版了《三分之一易经》。没想到出版不到一年,可能是上天赐给我灵感,也可能是祖宗保佑,我又识读出几个甲骨文的字义,并因此又读懂了几卦, 终于可以完成我解读半部《易经》的心愿。下面介绍一些我自己解读《易经》的经验,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能够成功翻译整本《易经》。
首先,想要理解《易经》这本书,必须要用当时的文字——甲骨文、金文——去理解,因为《易经》成书的时代,正是使用甲骨文、金文的时期。虽然目前的说法, 我们发现了约4000个甲骨文,识别了约1500个甲骨文,实际上这个识别主要是指字形上大致对上了,而从字义方面讲,很多字我们还不知道其当时的含义。从我写这本书的经验来看,目前许多古文字的字义解释是错误的,最终依靠自己的努力,想通了十余个甲骨文的含义,才能够写成这些内容。我可以坦率地告诉大家,所有不从甲骨文金文开始研究的有关《易经》书籍,对于普通读者来讲都没有阅读的价值。
其次,《易经》许多卦与卦之间的内容是相互联系的,研究过程中识别这些联系, 利用这些联系,顺藤摸瓜,对于更深入更准确地理解《易经》有很大帮助。看我这本书,看一卦两卦你可能觉得我在胡说八道,也许看十卦二十卦就会觉得我写的有点道理。